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548章:朝廷始招降
原本廣平王李豫的注意力全在郭子儀的身上,現在忽而聽到了一聲高呼,便又將目光投落在了這高聲驚人的長史身上。81中文網

 李萼與郭子儀一先一後,李豫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但也隻認為此人應該是郭子儀的幕僚或者親信,但萬想不到竟是神武軍長史。

 長史之職,位卑而權重,如神武軍中,非有異於常人之所能者才能擔任,否則神武軍中一應庶務,內外協調,又豈能井井有條,不曾出過一絲一毫的紕漏?李豫自從在團結兵和民營中歷練以來,不止一次的和神武軍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交道,都對此印象甚深,也早就對這位幕後的能人暗自欽佩久已。

 “竟是李長史?”

 說著,李豫又要長身一揖下拜,李萼則有意無意的側開了身子,直接道明來意。

 “下吏此來身負軍務,奉禦史大夫之命,要在民營中選調百人。”

 聽說是有公務,李豫當即回過神來,在大庭廣眾之下自然不是議事的場所,而且現下營中眾人情緒興奮,有秩序崩潰之虞,雖然不會釀成大亂,但在以軍紀著稱的神武軍一系重要人物的眼裡,難保不會因此而看清了自己。

 一念及此,李豫當即命人恢復秩序,無乾者各就各位。

 “郭將軍,李長史,請入正堂說話!”

 看到李豫下達軍令乾脆利落,郭子儀和李萼微覺詫異。看來廣平王並非只是到軍中長些資歷,確有幾分幹才在身,亦有有為之心。

 進入正堂,賓主落座之後,李萼開門見山。

 “其實選調的標準很簡單,僅有一條,嗓門大即可,越大越好!”

 “嗓門大?”

 李豫大為不解,民營和團結兵是作為神武軍的補充力量和後備兵源而存在的,選拔優異者也已經有一整套成熟的標準,可以嗓門大者為合格還是頭一次聽說。

 與李豫不同,郭子儀在路上就已經和李萼簡單的交流過,也大致了解了秦晉的意圖,因而對這一條選拔標準並不稀奇,隻從容淡定的喝著茶湯。

 “廣平王有所不知,禦史大夫交辦下來的差事,還只能由這嗓門大的人去做!”

 對於此,李豫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然則無論神武軍、團結兵還是民營,都一條規矩,那就是無乾者不得擅自乾預軍令,其中軍令細則自然也不是可以隨意打聽的。

 也許是李萼見廣平王面露好奇之色,便道:

 “一會選調完畢,便會送去執行軍務,廣平王若有興趣,可到城上一觀!”

 李豫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用來掩飾自己的尷尬,被人識破內心的想法,讓他有種被動的感覺。

 “若無軍務,一定要去看看。”

 很快,嗓門最大的一百人選拔完畢,李萼便領著這些人離開民營,往西門方向而去。

 上了大街,忽有軍中佐吏急急而來,見到郭子儀便喘著粗氣道:

 “可算尋著郭將軍了,大夫有令,今日提前出城演練,並指定了由將軍親自指揮。”

 李萼聞言一笑。

 “是了,今日所為軍務,非要郭將軍配合不可!”

 午時上下,數千唐軍開出長安西側的金光門,於叛軍營寨五百步外列陣擂鼓。這種作為自那夜一戰之後就成了城中守軍演練的必有戲碼,只不過今日將時間提早了,由日落前的半個時辰改作了午時而已。

 與數千步卒一同出城的還有千余騎兵,與步卒軍陣保持著百步距離,遙相呼應。

 恰逢此時,段秀實在崔光遠的陪同下參觀長安城防,到了金光門上忽聞城外金鼓之聲,只見數千列陣於叛軍營寨之外,呐喊叫囂,不禁面色大變。

 “這,這是作甚?難道……”

 也難怪身經百戰的段秀實吃驚的語無倫次,跟隨李嗣業由安西返回中土以後,對於安史叛軍他也經歷了從不屑到正視,再到重視畏懼這種心理過程。

 幾次和叛軍遊騎的交手後,段秀實這才不得不面對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安史叛軍的實力絕非西域諸國,乃至大食人可比。圍困長安的叛軍營寨,綿延數十裡,初見時也為之心驚肉跳,直到進入長安以後,見到神武軍面貌赳赳,這才心神稍定。

 哪想得到,神武軍竟敢以區區數千人,往叛軍轅門處叫囂挑釁,也難怪他驚訝失色了。

 崔光遠卻一副習以為常的神色,隻笑著讓段秀實耐心觀看。

 盡管城上的人都是一副泰然表情,段秀實還是想不出,城下的數千憑什麽敢如此堂而皇之的向叛軍挑釁。

 很快,他就看到數百名手持鐵鍁軍卒於陣前左右頻頻挖掘,似乎又埋了什麽東西下去,大約也就小半個時辰的功夫,便悉數退了回去。

 金鼓聲很快消散,隨之響起的卻是一聲高過一聲的呼喊,距離雖遠段秀實聽的竟一清二楚。

 所喊內容,更令段秀實震驚,這一聲聲,一句句竟都是些勸降的話。

 “難道朝廷有意招降叛軍?”

 崔光遠點了點頭。

 “此事由禦史大夫提出,陛下已經允準,現在只看叛賊有多少人願意投降了!”

 聞言,段秀實默然不語,自從抵達長安以後,許多認知竟在一日間被顛覆,勢弱的唐軍竟然像模像樣的在勸降勢大的叛軍。就算叛軍斷糧,有了人脯作為軍糧,與之背水一戰也不是不可能。

 初時,段秀實對秦晉有些不以為然,現在更覺得此人離譜,也不知此人是哪裡來的自信,搞這些雕蟲伎倆。

 此時此刻,段秀實心中的情緒是矛盾的,寄希望朝廷諸事順利,又想讓這個有些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禦史大夫得到應有的教訓,身負天下重責,怎麽能如此輕浮,率性而為呢?

 勸降之舉,原也並無不可,可是將數千將士因此而至於萬劫不復得險地,是不是也太過兒戲了?念及此處,段秀實的面色愈難看,心中隻為城外那數千軍卒的命運而擔憂,奈何自己位卑言輕,只能突然的緊張著。

 如此呼喊勸降了大約一個時辰,叛軍營內終於有了反應,只見轅門大開,鐵索吊橋落下,成千上萬的叛軍蜂擁而出,由北方又有一支數千人規模的鐵甲步卒飛奔而至。

 眼看著就是兩面將要受到夾攻的局面,段秀實攥緊了拳頭,手心裡全是冷汗,從表面上看,叛軍的人馬已經倍於城外的唐軍,現在就算下令撤退,只怕也已經晚了,只要被叛軍咬住,就是個死傷慘重的局面。

 他看了一眼依舊老神在在的崔光遠,不覺火氣上湧,如何朝廷裡做主的都是這樣一群蠢貨?

 “大尹,難道不派兵相援嗎?”

 崔光遠滿不在乎的回答道:

 “莫說崔某沒有職權調兵,就算有也不必多此一舉,你可知道城下領兵的是何人?”

 段秀實心中一動,問道:

 “何人?”

 “郭子儀!”

 崔光遠一字一頓的說出了郭子儀的名字,段秀實則隱隱有失望之感。

 郭子儀的名號他聽說過,在朔方軍中一直是個聲名不顯的人物,倘若此人果有將才,在大小戰不絕的河西朔方之地又怎麽可能不嶄露頭角呢?此人雖然官職不低,但也可以是熬資歷鑽營上來的。

 “放心,有同羅部的一千騎兵支援,郭子儀敗不了!”

 “同羅部?”

 段秀實又詫異了,據他所知,同羅部早就被安祿山收歸麾下,已經成了安史叛軍中精銳騎兵,何時又反投了唐朝?

 崔光遠也終於覺出了段秀實神色語氣中的不善,便不再多言,隻關切的注視著城外的進展。

 自從叛軍生營嘯之後,秦晉的用兵便不再似以往那麽保守,每每試探之後,總會有些出人意料的收獲。

 只見來自北面的數千人叛軍軍卒在距離三百步左右時,忽然力加,這是短兵相接的前奏,只要挨過了之前的數輪弩箭阻擊,就算成功了一半。段秀實久經戰陣,對於這些戰陣套路實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可唐軍的反應也太過讓人詫異,該放箭的時候居然沒放箭,現在叛軍距離他們已經不足一五十百步,再如此下去就一丁點希望都沒有了。

 段秀實咬牙切齒,雙拳緊攥,為這些即將無辜送命的軍卒惋惜,又恨那些草菅人命的上位者,恨得牙根癢,痛。

 轟!轟!轟!

 陡然間,劇烈的響聲如炸雷般此起彼伏,唐軍軍陣霎那間就被攏在了濃烈的白煙之中,段秀實隻覺得腳下的城牆和大地都在隨之顫抖。

 “大地動?”

 段秀實曾在隴右親眼見過一次大地動,大地就是這般震顫,房屋瞬時倒塌,地面眨眼間裂開數丈的口子,深不見底……

 這時,崔光遠有些不陰不陽的聲音卻傳入了他的耳朵裡。

 “段將軍莫慌,不是大地動,這是神武軍的霹靂炮,爆炸一響就可以糜爛一片,看著吧,那些衝在最前邊的叛軍已經每一個囫圇的……”

 一陣北風猛然刮過,吹散了大半白煙,只見原本白色的雪地上已經血紅斑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