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499章:小人亂攀咬
“殺啊,把叛賊攆下城去!”

 城牆上殺聲震天,下面也罕見的亂成了一團。這一回,原本那些制定好的應對條例,似乎已經不能有效的使城上守軍保持士氣,奮勇殺敵了。

 “聽說秦大夫就要死了,今後,今後誰還能領著咱們殺叛賊了?”

 除了堅定殺賊的聲音,還有不少人因為覺得前路無望而大為泄氣,不願意和攻城的叛軍周旋到底。

 “禦史大夫不是指派了郭將軍負責指揮提調嗎?郭將軍也是人中龍鳳……”

 “到了這等光景,你們還有心思爭吵?叛軍若全數殺上城來,咱們誰都別想活著看到明天的太陽!”

 爭吵、彷徨、決絕,必死,各種情緒交織糾纏就好像一條長蛇在攪動著開遠門守軍的神經。

 這裡一向是叛軍的主攻方向,也因此這裡的守軍戰鬥經驗豐富,只可惜人心忽然散了,戰鬥效率立即一瀉千裡。

 僅僅小半個時辰的功夫,竟有數段城牆為叛軍所控制。不過控制幾段城牆對長安城防仍舊不能造成致命的威脅,叛軍試圖在城牆上鞏固戰果,等到攀上城的人足夠多以後,再奮力奪下開遠門,只有將城門敞開,才算是致命一擊。

 只見叛軍們不斷把屍體堆積在甬道上,試圖阻擋唐.軍奪回丟失的數段城牆,同時也將困在當中的唐.軍分割包抄,以使各段被佔領的城牆連成一片。

 秦晉帶著烏護懷忠抵達開遠門時,城牆上的戰鬥實在已經到了危險萬分的時刻。就連他本人也沒想到,叛軍竟然一鼓作氣就攻了上來,而且大有破城的勢頭。

 不及多想,秦晉立即帶著數百隨從殺了上去,同時又下令急調城中團結兵前來協防。如此大舉出動,在以往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是從曾有過的。

 生力軍的加入,阻止了城上守軍的節節敗退,秦晉此時早就顧不得什麽不輕易身涉險地的原則,第一個衝了上去,手中橫刀與金鐵交擊,割破皮肉,熱乎乎的鮮血濺了他滿身滿臉。

 他的心跳在加快,大腦在亢奮,除了不斷的劈砍還是不斷的劈砍。親衛們被嚇壞了,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秦晉的安全,他們只能比秦晉衝的更加靠前,更加不要命。

 “是,是禦史大夫,俺沒看錯吧?”

 終於有人發覺了援軍並非普通的守軍,所有軍卒的衣甲都是正宗禁軍樣式,而在長安城中,有資格穿戴禁軍衣甲的,除了神武軍就是負責皇城宿衛的右威衛。

 而皇城禁衛是絕不可能來到這裡幫助守城的,那麽就只剩下了神武軍。城中咯各等軍卒見過秦晉的不在少數,此時經人提醒,立即也都認了出來,此時與叛賊廝殺的就是秦晉。

 守軍士氣陡而熾烈,向拍到石壁上回卷的潮水,又洶湧的卷了過去,叛軍猝不及防之下,陣腳陡然間大亂。

 饒是如此,叛軍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唐.軍想要奪回被叛軍佔據的城牆,並非易事。

 秦晉畢竟身體有恙,初時的勁頭過去以後立時就覺得體力不支,手中橫刀竟也沉的好像千斤一般,每一次揮動劈砍仿佛都耗費了他全身的力氣。然則,他只能告訴自己,必須咬牙堅持到底,如果自己撤了,又憑什麽指望著周遭的軍卒上去拚命呢?

 秦晉貼身的親衛第一次出現了大量的傷亡,這次他帶在身邊的總數約有二百人左右,但在這短短的一刻鍾時間裡,就死傷超過五十人。

 城牆甬道很寬,就算十幾匹戰馬並駕而行一樣不會覺得擁擠,二百人隻負責秦晉的安危,余者則由守軍發揮作用,前仆後繼擠壓著叛軍在城牆上的空間。但很快,形勢又出現了逆轉,隨著叛軍登上城牆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也開始有節奏的反撲。

 陡然間,有人忽然發現,不少叛軍竟以繩索牽引,直墜到城內,試圖奪取開遠門的控制權。

 “不好,叛軍要奪城門!”

 城下亦有不少人負責保護城門,可猝然遭到打擊之下,竟然有些奮力難支。千鈞一發之計,一營團結兵及時趕到,與守軍合力一並將突襲到城內的叛軍盡數剿殺。

 開遠門戰事危殆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太極宮中,李亨的面前跪著一名緋袍官員,得知城牆已經被叛軍佔據了一大段,他大驚失色,已經顧不得面前匍跪的緋袍官員。

 “快,宣李泌、宣陳希烈,宣秦晉……”

 他一股腦的說出了七八位重臣的名字,但愣了一瞬竟又道:

 “陳希烈就不必了,快去宣敕,都愣著作甚?”

 李亨面無血色,聲音嘶啞,訓斥著反應遲緩的宦官。

 殿內侍立的宦官都被李亨突如其來的發作下壞了,在他們的印象裡,李亨絕對是個溫文爾雅,性情隨和之人,竟不料也有如此聲色俱厲的時候。

 一眾宦官再也不敢有片刻耽擱,一溜煙奔了出去,各自宣敕。

 李亨盤算了一陣,又頹然坐回到禦榻之上,繼而抬眼盯著仍舊跪在地上的緋袍官員,咬牙切齒的問道:

 “你剛才所言,可屬實?”

 緋袍官員的語氣斬釘截鐵。

 “陳希烈親代臣下,絕無半句虛假,臣自知有罪,請陛下責罰!”

 李亨苦笑了一下。

 “你的確有罪,朕會處罰的,但現在的當務之急卻是守住長安城。否則,縱使朕處罰了你,還有什麽意義?”

 緋袍官員不敢接話,隻得叩首在地面上,久久不敢抬起頭來。

 這時,李輔國急吼吼入殿。

 “聖人,聖人,城南民營團結兵的嘩變平息了,所有人都平安無事!”

 這總算個好消息,李輔國分明是在說廣平王安然無恙,身子不由自主的放松下來,整個人卻好像虛脫了一般,酸軟無力。

 “是何人平息了嘩變?”

 李輔國停頓了一下才道:

 “是禦史大夫,親自帶人去平息了嘩變,無傷一人!”

 說罷,李輔國認出了跪在殿中的緋袍官員,正是連日來與陳希烈勾結甚近的三朝宰相張說之子張垍。他來做什麽?心中突生疑問,李輔國猛然渾身一顫,立刻就意識到了不妙。

 但此刻天子就在面前,他也只能乾瞪眼,沒有任何機會和余地與這卑鄙小人交易。

 李亨則一指張垍,對李輔國道:

 “張垍招認,城中亂象皆因謠言四起,而謠言卻是陳希烈刻意使人散布,你可曾聽說過?”

 天子問的如此直白,真叫李輔國好生為難,這有可能是試探,也可能是實話。但究竟天子是何種心思才有此一問,他只能堵上一把。

 “回聖人,奴婢不知,但城內的風言風語也有所耳聞,隻想不到竟是陳相公授意所為!”

 李輔國的話音剛落,李亨隨手甩出了一本萬言書,直落在他的面前。

 “看看吧,百官們的聯名奏請。”

 見狀,李輔國的後背已經被冷汗徹底打濕,好在他這一把賭對了,天子並不知道自己也參與其中,俯身將萬言書拾起,攤開一看卻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竟是百官們聯名奏請天子,以陳希烈為相,開府總領國政!

 李輔國震驚之余,又覺得好笑,陳希烈這是瘋了嗎?試問哪一個天子能容忍臣下如此?

 唐朝宰相比起秦漢時的丞相早就不可同日而語。秦漢時丞相為獨相,開府總領國政,官員任免,所有政令均由丞相府所出。而唐朝宰相則無名無實,按照慣例以三省的長官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或秩級更低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任宰相。

 而且三省的長官,如中書省之中書令、門下省之侍中,不過三品官而已。由此宰相的地位比之秦漢不知弱化了多少倍。倘若宰相欲像秦漢時那般開府總領國政,就等於凌駕於三省之上,架空皇帝,恐怕與造反也一般無二了。

 李輔國掂量著手中的聯名書,隻覺又千斤之重。陳希烈啊陳希烈,你自己找死,就別怪李某落井下石了。

 一念及此,李輔國撲通跪倒在地,大聲道:

 “聖人,陳希烈其罪當誅!當誅!”

 李亨深色複雜, 久久不發一言,但終究是歎了口氣,來到李輔國面前,接過了聯名書,又起身來到燭台旁,將其湊到了火苗上,頃刻間就騰起了撲朔跳躍的火焰。

 李輔國見狀大驚,失聲道:

 “聖人萬萬不可!”

 聯名書是置陳希烈於死地的證據,倘若燒掉了,豈非就白白便宜了那老家夥?畢竟於權力而言,少一個人分,總比多一個人分要好的多。

 李亨卻不加理會,只等灰燼悉數散落地面,才緩緩道:

 “多事之秋,朕不忍懲處重臣,徒然壞了人心,念在陳希烈侍奉先帝多年的份上,讓他致仕吧!”

 此言一出,不但李輔國大覺不甘心,就連一直匍跪不起的張垍都渾身一顫。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陳希烈倘若輕輕松松的躲過了此劫,萬一有朝一日翻過身來,又豈會放過他?

 但是,張垍畢竟人微言輕,天子又豈會讓他順遂如願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