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579章:旦夕便末日
戰場上幾乎是一邊倒的打擊,叛軍轅門緊閉,吊索橋高高吊起,三道壕溝內積滿了融化的雪水,上面漂浮著未曾腐爛徹底的殘肢斷臂,濃烈的硝煙迅速彌漫開來,硫磺燃燒後產生的臭味掩蓋了腐肉氣息。

 步卒們將手中的各式武器高高擎起,呼喝的青筋暴起,整個軍陣就好像已經拉滿了彈弓,只要松開手就會不可遏製,無法阻擋的向前再向前。

 然則,郭子儀身邊的掌旗使遲遲沒有後續的動作,戰場上的求戰情緒依舊在不斷的發酵膨脹。

 霹靂炮不間斷的被投射入叛軍營地,倒霉者頃刻間就會被炸的肢殘臂斷,余者就算沒有受傷,也隻得小心翼翼的向後躲避著,以免這種悲劇再發生於自己身上。

 “禦史大夫到!”

 隨著一聲高呼,秦晉出現在了長安城牆上,觀戰的軍卒們立刻歡呼雀躍,激動的難以自已。

 這一刻揚眉吐氣,在長安被圍城的數月時間裡,他們經歷了絕望、彷徨甚至於做好了一死的準備,今日神武軍的一番狂轟濫炸也正式敲響了孫孝哲叛軍的喪鍾。

 秦晉望著城外迷漫成一片的團團硝煙,心中反而平靜異常,他同樣也等這一刻等的太久,太辛苦,但真的等來的這一天,身心所感受到的只有更大的壓力和疲憊。

 這數百個日日夜夜裡,他沒有安穩的享受過片刻安逸,哪怕就算在睡夢中,也惦念著局勢的變化。

 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初,秦晉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遊戲的參與者或者操縱者,但到現在他才恍然發覺,自己分明就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強推著向前走,就算想停也難以停下來。換言之,除非做好了被這無形力量碾壓至粉身碎骨的準備,那麽他只能不斷的向前再向前。

 心念及此,再看著城外的神武軍耀武揚威,秦晉無論如何也提不起絲毫興奮。

 他這次到城上來當然不是為了觀看麾下軍卒是多麽的威風,只為了通過戰況判斷,叛軍究竟已經到了何種程度。

 以目前的狀況判斷,既然孫孝哲連一支騷擾的人馬都派不出來,就足以說明,他對叛軍的掌控和指揮已經瀕臨崩潰。

 長安城外圍著的十余萬人看似恐怖,實際上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恐怕連枯草梗都難以擊穿。

 跟在秦晉身後的秦琰不斷的砸吧嘴,以他的性格看著旁人在外面打的熱火朝天,豈能不眼饞的慌?

 “大帥,也讓俺帶著弟兄們出去過過癮吧?”

 秦晉沒有理會秦琰,此人銳氣過甚,如果不好好琢磨一番,怕是早晚要鑄成大錯。因而,他決定暫且將其雪藏,至少關中以內的大戰沒此人的份了。

 “交代給你的任務可完成了?識得漢字幾何?”

 為了讓他沉穩一點,同時也為了將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識字是個必不可少的過程。秦琰家奴出身,大字不識幾個,到現在就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明白。

 只見秦琰面顯尷尬之色,但在嚴厲的目光之下又不得不回答,猶豫了半晌才伸出右臂,將手掌攤開,無根手指醒目至極。

 “五,五個……”

 秦晉冷笑了一聲:

 “三天的功夫,讓你殺人恐怕五百也不止了,如何識字就這般無能?”

 秦琰縮了縮脖子,腆著臉笑道:

 “俺這手天生就是拿刀的,拿筆自然不成!主君如此折騰俺,豈不是攆著鴨子上架嗎?”

 秦晉忍不住嗤的一笑,但隨即又繃起了臉。

 “識不得五百字,就算你殺人盈野,也別想坐回旅率,永遠在隊正的位置上蹲著吧!”

 這話說的有些很,但他一開始本想說五千個字,只是轉念間才意識到,恐怕這時間識得五千漢字的人並不多,於是才改口成了五百。縱然是五百個漢字,對於秦琰來說也是一個不容易逾越的苦難。

 這時,秦晉的心思又被城外的狀況所吸引,與之直面正對的叛軍轅門大開了,吊索橋被紛紛放下,叛軍蝗蟲一樣,亂哄哄蜂擁而出。

 秦琰見狀不禁興奮的大呼:

 “叛賊頂不住了,開轅門請降呢!”

 不過,秦晉的眉頭卻皺了起來,就算轅門內的叛軍受不了霹靂炮的狂轟亂炸,還可以往城外的方向去,為什麽往城內的方向來呢?

 腦中轉著念頭,外面的形勢卻是瞬息萬變。

 郭子儀當然不會對如此大股的叛軍視若不見,立即命弓弩手準備,只要這些人敢進入陣前百步之內,不加區分一律射殺。

 混亂一片的叛軍毫無章法,竟以極快的速度隻往神武軍軍陣衝去,就像泥石流般裹挾著山石泥水盲目的前進著。

 “弓弩手齊射!”

 一聲令下,上千隻弩箭齊齊破空,劃出一道道淺淺的弧線,在叛軍頭頂以壓頂之勢砸落。

 眨眼的功夫,人仰馬翻。

 接連三輪之後,叛軍似乎失去了方向,竟四散而逃。

 城牆上的秦晉松了口氣,這股叛軍之所以如此,應當是受了督戰隊的驅趕,但因為毫無戰鬥意志,所以才在遭受了弩箭的三輪齊射之後四散奔逃。

 就是如此細節,又使他對叛軍營內的狀況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至少各營的守將還在勉力維持約束部下將士,但可用的手段也僅僅剩下了督戰隊等寥寥幾種。

 果不其然,硝煙漸趨消散,有叛軍試圖逃回營內,卻被來自營內的亂箭悉數射殺。

 被趕出來的叛軍已經成了棄子,任他們自生自滅。

 郭子儀並無意將這些人趕盡殺絕,弩箭的幾輪齊射也隻以驅散為目的,不使他們衝擊軍陣而已,實際造成的殺傷極為有限。

 見狀如此,郭子儀又令將士高呼勸降。

 “願降者,器械,伏地!”

 扔掉武器可以使叛軍失去殺傷的能力,趴在地上則可以讓他們徹底喪失戰鬥力。

 很快,大呼勸降起到了作用,不少叛卒像沒頭蒼蠅一般亂竄了一陣之後,依言放下手中的武器,就地趴下。

 與此同時,長史李萼手下的捉生軍再次派上了用場,按照慣例將這些人逐一清點聚攏,引往城外的指定地點,等候具體的審查,只有合格者才能順利進入降營。

 今日的大動作最終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比平時猛烈許多的霹靂炮轟擊,便沒有再進一步的動作。

 然則收獲還是不小的,一戰又收攏了近五千降卒,此消彼長之下,也等於削弱的叛軍的有生力量。

 不過,對秦晉的非議在沉寂了數日之後,又再次冒了出來。

 這一次,乃是有朝臣彈劾他,故意頓兵,養寇自重。

 說穿了就是對這種極為保守的反擊而不滿,當然也不能排除背後大有用心。但不論如何,一頂養寇自重的帽子扣下來,令得郭子儀異常緊張,當夜就尋到了秦晉,讓他無論如何也要撇清這種可能,否則後患無窮。

 在此之前,郭子儀一直沉心於兵事,對於朝廷紛爭甚少發言,這次之所以一反常態,顯然是覺得非同小可。

 這讓秦晉也重視了起來。仔細想想,其中的確有不少耐人尋味之處。一旦長安解圍,也就意味著朝廷的危局正式有了轉機,外部的危機壓力驟然消失或者縮小,那麽針對神武軍和他本人的各方勢力難免就要重新抬頭。

 對此,秦晉早就見怪不怪,在唐朝帶兵平叛,必須兩手都要硬,內鬥無可匹敵,外鬥勢如破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不被那股無形的力量碾壓的粉身碎骨。

 秦晉閉上了眼睛,回想著各種記載,諸如王忠嗣、顏真卿等忠臣名將,不都是沒能死於外敵之手,最終命喪在內鬥之中嗎?

 想起顏真卿,秦晉不免心頭一動,這位名臣在安祿山造反之初聯合河北道十五郡與之相抗,並頑強的堅持到最後,可惜在三十年後,竟遭奸相盧杞陷害,假借藩鎮之手將其殘殺。結局之悲慘,實在令人唏噓。

 而“奸相”盧杞此時正在河東道,帶領著神武軍的主力和史思明部叛軍拚死抗衡。

 但願三十年後,盧杞不要又成了奸相!

 秦晉如實默念!

 “難道要我摒棄既定策略,不惜代價對叛軍發起反擊強攻?”

 心中雖然想的通透雪亮,但口中還是不免發了句牢騷。

 郭子儀思忖著, 並沒有立刻回應,最終還是遲疑著說道:

 “關鍵不在城外,而在宮內!”

 秦晉心知肚明,他這是在暗示,只要取得了天子的諒解,那麽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但緊接著,郭子儀又歎了口氣。

 “可惜,在這樁事上,天子只看結果,而不會聽因由的!”

 ……

 “大帥,千萬別再猶豫了,今日唐軍僅僅恫嚇,就收我數千降卒,倘若真來強攻,旦夕間就是末日了!”

 張通儒苦口婆心的勸著孫孝哲。

 “逃出去?敗兵之恥辱將永隨我左右,帶著這種恥辱苟且殘生,豈不是比死了還要痛苦?”

 心高氣傲慣了的孫孝哲怎麽能夠容忍這種屈辱,因而在注定兵敗之初就已經下定了玉碎的決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