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516章:叛將有所謀
“這是軍前送來的軍報,請陛下禦覽!”

 秦晉從腰囊中掏出了那封羊皮紙寫就的軍報,雙手捧向前,立時就有宦官小步快走,將其接過又轉呈給李亨。李亨接過軍報時,手抖的幾乎難以自已。直至看完手中的軍報,他才覺得自己終於從一批黑暗中看到了光亮,看到了希望。

 在此之前,李亨雖然聽秦晉講述過關門打狗的構想,可在那種兵臨城下的危局下,他倒寧願相信這是秦晉為了安慰自己而想出的說辭。現在看來,秦晉竟不是信口胡說,一時之間又覺眼睛發熱,大顆的熱淚奪眶而出。

 太極殿上,百官們點頭站立,沒有人敢無詔而抬頭直視天子,李亨的失態也就沒有被重臣所發覺。

 “秦卿接下來還有何種謀劃?”

 秦晉平靜的答道:

 “啟稟陛下,斷其糧道,關門打狗!”

 再一次重複了關門打狗,殿上君臣徹底回味過來,秦晉的心思竟是要將孫孝哲所部二十萬人一口吃下。倘若果真功成,安史叛軍必將遭受重創,唐室複興便有望了。

 ……

 大河南岸出潼關至陝州都是一條狹長的地帶, 往北乃是封凍的黃河,往南則是連綿起伏的崤山。大路上,一支人馬時走時停,似乎漫無目標,不知要去往何處。

 田承嗣重重一拳砸在路邊的桑樹上,樹冠受力晃動,積雪紛紛落下。

 若是三日前,有人告訴他此刻會是眼前的慘狀,他是打死也不會相信的。那一夜逃出潼關關城時,所部人馬只剩下了三千人不到,到現在就算收攏了不少潰兵,也僅僅才五千人而已。

 動了現在,田承嗣第一要務就是盡快向東,去尋李寶臣和他帶出去接應運糧隊的兩萬人馬。

 然則,剛剛過了陝州邊界,田承嗣又猶豫了。自己丟失潼關,最次也要被治以喪師失地之罪,絕對難逃一死,李寶臣在這個時刻會不會與他患難與共還是個未知之數。如果貿貿然趕去,李寶臣會不會為了撇清自身乾系與自己反目呢?

 一念及此,田承嗣萬分沮喪,又懊悔連連,後悔不該讓李寶臣帶走了兩萬人馬。事已至此,再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然則,李寶臣帶走的兩萬人可都是他的部眾,就這麽放棄了,又如何能夠甘心?是以,他決定冒一冒險,趁著潼關丟失的消息還沒有傳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兵權,到那時就算李寶臣不願意與自己同甘苦,也無所謂了。

 臨到峽石,田承嗣終於追上了李寶臣,但讓他驚訝的是,以李寶臣行軍的速度,此時至少當已經到了澠池,因何才走到此地?

 田承嗣隱匿了自己在軍中的事實,處心積慮對付李寶臣之際,李寶臣卻一個人到軍中要面見於他。

 “甚?獨自一人?”

 當得到隨從的稟告後,田承嗣又驚又喜,驚的是李寶臣早就識破了他在軍中的事實,也就是知道了潼關陷落的消息。喜的是李寶臣獨自一人前來,恰恰就是他在表明自己的心跡。

 “大帥!末將走到峽石就聽說了潼關陷落的消息,想不到果然在這裡等到了大帥!”

 兩人疑忌盡去,田承嗣坦白告訴李寶臣,自己喪師失地,而且丟的還是潼關,不但安慶緒容不下他,就連史思明也會落井下石,洛陽萬萬不會回去,奪回潼關的希望也極是渺茫。

 李寶臣忽而驚問道:

 “難道大帥有意投了唐朝?”

 田承嗣咬牙切齒,又滿臉無奈。

 “如果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不投唐朝又投誰去?”

 李寶臣當即表示,如果他真有投降唐朝的心思,自己也會跟著他一並投了唐朝。

 對此,田承嗣身為感慨,當初還擔心李寶臣對他有異心,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不過,就算投唐朝,咱們也要拿出足夠的籌碼來,否則又怎麽會得到重視呢?”

 “籌碼?”

 田承嗣看著李寶臣,並沒有急於說話,而是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運糧隊已經出了洛陽,咱們只要……”

 李寶臣的想法和田承嗣竟不謀而合,不管將來要投奔誰,拿下這批軍糧絕對是上策的上策。

 “自此以後,你我兄弟同心,分甘共苦!”

 激動之下,田承嗣說話的聲音有些發抖。

 收攏了李寶臣的兩萬人馬,田承嗣麾下又掌握了將近三萬人的軍卒,這絕對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此前探馬獲知,運糧隊已經過了新安,距離澠池不足十裡,現在恐怕已經過了澠池,咱們應當立即下手才是,得搶在唐軍前面,否則被一把火燒光,咱們就什麽都得不到了。”

 從李寶臣口中聽到唐軍,田承嗣皺了皺眉,他不是害怕唐軍,而是覺得唐軍實在太麻煩了,襲擊糧隊,燒毀糧隊,自己又不想和在都畿道再有衝突,畢竟保存實力才是當務之急。可如此以來,想要完完整整的奪得那些軍糧也就麻煩了許多。更麻煩的是,就算讓他把搶在唐軍之前奪了運糧隊的糧食,唐軍的目標肯定就會換成了自己,到時還是免不了與之一戰。

 左思右想之下,田承嗣也沒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李寶臣顯然還有不同的看法。他見田承嗣眉頭緊鎖,便道:

 “大帥何不一面與之談判,一面奪走軍糧?”

 田承嗣搖了搖頭。

 “唐軍不是傻子,這麽顯而易見的動作,必定一眼就會被識破,只能徒然增加雙方的誤解!”

 然則,他們在峽石一連等了三天都沒見到運糧隊的影子,反而是當地郡縣官員因為糧食供應不足,而有逐客的意思了。

 田承嗣仍舊以相迎運糧隊的借口留下,但意外很快發生了,遊騎忽然在一日黎明帶回了消息,運糧隊在澠池以北二十裡地的位置被一場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此處遠離大路,運糧隊怎麽能貿貿然走到這裡?”

 田承嗣和李寶臣帶著人親自到此處實地查看,卻發現這裡是一處面相黃河的坡地,也難怪被燒毀了數日才被發現。至於運糧隊是如何到了這裡,又因何沒有被運往河東,兩個人就無從知曉了。

 糧食被燒毀,使得田承嗣十分惱怒,竟漸漸打消了立時投奔唐朝的想法,而是打算還之以顏色。

 大軍在此地停留了近五日後,終於開拔向西行軍。

 李寶臣以為田承嗣打算回去反攻潼關,田承嗣卻道:

 “孫孝哲現在肯定已經知曉潼關被破的消息,必然以重兵將其奪回,咱們去幫他非但不會得到他的感激,反而還是自投羅網,將來一旦克複潼關,第一個被殺的就是你我兄弟。”

 李寶臣默然,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應對,田承嗣卻道:

 “何必喪氣,不去潼關,咱們北上渡過黃河,去打風陵關!唐軍的經歷全在保住潼關,風陵關雖在衝要之地,但城小池淺,你我兄弟可以輕易攻下。屆時,去留何處,再做計較。”

 ……

 攻下潼關已經七日,在每日的忐忑和煎熬中,裴敬還是沒能等來孫孝哲的反撲。寢食難安之下,他甚至希望這一刻早些到來,這種不上不下的忐忑,實在是最折磨人的一種酷刑。不過,理智卻告訴他,這種等待越久對神武軍的計劃才更有利。

 終於,在第八天一早,壞消息送達到了裴敬的手上,叛軍大舉圍攻風陵關。

 這個消息讓裴敬大感意外,按理說叛軍應該盡快對潼關進行內外合擊才是,如何將精力浪費在一個本就快成為棄地的風陵關上呢?

 想起臨來時,陳千裡那決絕的神情,裴敬就覺得心裡發堵,也許這一戰他就真的死得其所了。

 裴敬狠下心駁回了所有赴援的建議,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保住潼關,至於潼關以外的地方,他實在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理會。

 “兄長,叛軍遲遲不來反撲,他們究竟意欲何為?”

 裴侑在得知了風陵關遭襲的消息後也很是鬱悶和不解,他的和乃兄一般明白,就算再同情陳千裡和風陵關內的數千將士,理智上也絕不能分兵去救,萬一這是叛軍聲東擊西的招數伎倆呢?

 裴敬深吸了一口氣, 瞥了一眼自己的族弟。

 “叛軍不來反撲也是好事,咱們多做一日的準備,他們多耗一日的糧食。”

 “孫孝哲素來有用兵之才,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厲害,如此反常,難保不是在醞釀陰謀!兄長還要小心才是。”

 裴敬也很是讚同族弟裴侑的想法,孫孝哲能夠攻破潼關,就算有唐朝君臣的助力,畢竟也要自身過硬,否則高仙芝再束手束腳,又豈是易與之輩?

 連日來,他一直小心謹慎,甚至連探馬斥候也由二十裡的范圍闊大到了四十裡,然則多日過去卻仍舊一無所獲。

 究竟是孫孝哲部叛軍沒得到潼關陷落的消息呢,還是得到了消息在另做圖謀?

 “報,叛軍運糧隊在澠池以北二十裡被燒毀……”

 裴氏兄弟均是精神一陣,一連燒光了兩撥運往關中的糧食,孫孝哲恐怕時日無多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