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19章:胡將引兵來
眼看到了西關城,臨出皂河谷口,緊窄的河面又開始放寬,秦晉忽然勒馬駐足,指著封凍的河面。

“召集丁壯,將此處寬闊的河面鑿開十步寬的口子!”

鄭顯禮擔憂的說道:“如果奸細再翻了南山來探路,發現咱們鑿了河面,豈非打草驚蛇?”

陳千裡立刻回道:“這個簡單,逆胡能派奸細,咱們也可以派哨探,撒到山上去,來一個便弄死一個!”

皂河所依傍的南山山壁幾乎與新安的南關城牆平行,陡峭險峻,能夠容人攀爬上下的地方也就僅有幾處而已,陳千裡的建議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秦晉卻一擺手,“不必如此,今天傍晚前鑿了冰,明日一早又會凍上,到時候再囑咐人往上面撒上一層雪,保管沒人能看得出來!不過卻須做好記號,別誤踩了剛剛結冰的河面,掉進冷水裡不死也得沒了半條命!”

眾人恍然,怎麽就忘了這一茬!城東關牆外的澗河水面不也得每日鑿冰,以防止結冰凍的結實了嗎?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又忐忑的,兩日後洛陽方向仍舊沒能派來大軍攻城,然後一則謠言卻從洛陽城中隱秘的渠道傳到了新安城中。

安祿山患了極為嚴重的眼疾,正四處求仙問藥,甚至有人直接說逆胡已經瞎了!對於這則消息,新安眾人都將信將疑,在他們眼中安祿山身寬體胖,怎麽可能不遲不早就在拿下了洛陽以後就患了眼疾呢?

但秦晉卻突的記起了百度百科上對安祿山的一則描述,“身體肥胖,常年長瘡癤,起兵叛亂之後視力漸漸模糊,直到完全失明”!這是典型的糖尿病慢性並發症啊,而且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所以在這個當口有安祿山患眼疾的謠言,未必是空穴來風!

或許這就是逆胡叛軍遲遲沒有大舉舉兵西進的原因。

其實,隻要攤開都畿道河南府的地圖也能從中領悟一二,洛陽向東是青州、兗州等要地,向南則是淮南道的糧米財賦重地,往西更是大唐帝國的京師長安所在之地。更何況,河北道二十四郡一夜之間又重歸唐朝,逆胡叛軍的後路隨時都有被切斷的危險。

安祿山佔了洛陽這個四戰之地,實則也等於將自己架在了火上炙烤。既要出兵河北道平亂,還要攻略青兗、淮南等地,可用之兵自然也就可能捉襟見肘,同羅部是與安祿山親衛曳落河齊名的蕃軍,可能誰都不會想到,居然會在小小的新安城下,折戟沉沙,敗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區區縣尉手下。

等待的時間越長,秦晉心頭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不知逆胡叛軍終究會調遣哪些蕃將來攻打新安?

……

東都洛陽以西三十裡,谷水北岸有一處小城名為慈澗,叛軍大將孫孝哲領五萬大軍頓兵於此。孫孝哲剛剛領了安祿山的軍令,都畿道以西各路人馬皆由他節製,當然也包括了剛剛兵敗逃回的同羅部。

同羅部首領咄莫被*以重弩射瞎了右眼,傷口牽動整個頭部疼的他暴躁不已,“將那老嗇夫給老子帶上來!”如果不是鐵甲面具擋住了弩箭的大部分勁力,他早就被重弩一箭洞穿腦殼了。咄莫正憋著一口惡氣沒處發泄,不想那老嗇夫竟然舉族東投,正被他的部將撞上。

一名鐵衛來到軍帳中,憤憤回稟:“老嗇夫被孫孝哲的人帶走了……”

咄莫瞎了一隻眼,記恨上老嗇夫,本想好好炮製一番,出一口惡氣,現在竟又被孫孝哲搶了先,忍不住破口大罵。

“駢婦子算什麽東西,現在也騎在老子頭上拉屎撒尿了!”

孫孝哲的母親與安祿山私通,他本人也深受安祿山信任和重用,這讓很多桀驁不的驍勇悍將妒火中燒,私下裡都侮辱性的別稱他為駢婦子。

如果是別人搶了他的俘虜,咄莫一定會帶著人打上門去,不但要將人奪回來,還要打的對方跪地求饒。但他害怕安祿山,因此便不敢動深受其寵幸的孫孝哲,隻能恨恨的獨自生著悶氣。

鄉嗇夫范長明受到了孫孝哲極高的禮遇,受寵若驚,老眼含淚,哽哽咽咽的訴說著自己和唐朝官吏解不開的仇疙瘩。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天幸有安大夫吊民伐罪,討伐奸佞,否則老朽這比海還深的冤屈都不知道向誰說去,萬望將軍主持公道,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范長明言之鑿鑿,將起兵叛亂說的一身正氣,孫孝哲聽著雖覺滑稽,卻也很是受用,甚至還跟著附和了幾句,不過他是契丹人,肚子裡水平有限,說出來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粗話。

“老朽此來可助將軍拿下新安!”

范長明的一雙三角眼裡閃爍著幽幽的光芒,隻要能為兩個兒子報仇,甚至不惜做任何事情。然而,他的一張熱臉結結實實的貼在冷屁股上。

“此事容後再議!足下先說說,當地鄉裡對我北軍的態度與看法……”

很明顯,孫孝哲的興趣不在攻打新安這件事上面,反而更在意附近的風土人情,他撿重要的問了幾句,又褒獎了幾句,就揮揮手將老嗇夫打發了出去,完全沒給范長明發表攻城長策的機會。孫孝哲作為安祿山的親信,已經得到了確實的的消息,安祿山將在來年正月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大燕。

了解鄉裡百姓對燕軍的看法,也是孫孝哲的任務之一。換言之,收買人心已經成為首當其衝的問題,燕軍再不能像剛剛起兵那樣燒殺搶掠。因此,對於范長明這種地方鄉老出身的嗇夫、裡正,都是他極力拉攏的對象。

至於新安城的數攻不下,孫孝哲認為,咄莫的自大無能是主要原因。隻要踏踏實實的攻城,燕軍起兵伐唐到現在,還沒有攻不破的城池呢!當然,顏真卿的平原郡是個例外。

在受命出征之前,孫孝哲就已經做足了準備,甚至連新安往前數百年的歷史都了解的七七八八。說穿了,這不過是一個從漢代以後就廢棄的關城,而且依照當地人的描述,現在的新安土城早就不複當年漢函谷關的雄峻險要,城牆高才不過兩丈,新安縣可堪守城的丁壯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七八千人。

聽說咄莫那蠢貨在新安城外又殺了不少人,現在城中守軍早就精疲力竭,成了強弩之末。在孫孝哲看來,自己此時攜大軍趁勢碾壓過去,直等於白白撿了個便宜。

虧得那個老嗇夫竟大言不慚,自稱可助燕軍攻取新安,想起來孫孝哲就想發笑。

次日凌晨,孫孝哲頒下軍令,大軍分成前中後三軍次第開拔,進擊新安。同羅部也在開拔的諸軍之中,不過卻被孫孝哲安排在了後軍墊底。他不想讓這個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鐵勒人壞了自己的行軍計劃。

慈澗距離新安隻有一日路程,經過連夜行軍,孫孝哲所在的前軍終於在午時之後抵達了新安,但眼前所呈現出的場景卻是他前所未見過的。

新安的夯土城牆的確高不過兩丈,可在夯土城牆數十步開外的距離上居然還拔起了兩堵冰牆。

“擂鼓,攻城!”

鼓聲霎時震天動地響起,數千步卒抬著雲梯,舉著盾牌山呼海嘯的向新安洶湧狂奔而去。

……

新安城頭,校尉契賀放眼望去,只見前方旌旗招展,人馬蜿蜒不絕,竟似無窮無盡一般。果然讓少府君說中了,逆胡叛軍再度攻城就會派出數萬大軍,志在必得。

他冷冷看著第一批攻城叛軍蜂擁而上,臉上竟忽然浮現出了幾分頗為古怪的表情。

就在攻城叛軍即將抵達第一道冰牆時,在距離十數步的距離上,轟然陷了下去。薄薄的冰面碎裂,下面澗河水滔滔,瞬間就吞沒了衝在最前面的叛軍。

由於是冬天,澗河水量下降的厲害,成年男人在河中央也僅僅能沒過腰部,但事起突然北人蕃兵又不習水性,在數九寒冬裡跌入冰冷的河水中,叛軍們驚慌失措大呼小叫,在水中踢騰掙扎,不少人在嗆了幾口冰冷的河水後失去了知覺,竟被活活淹死在了齊腰深的水中。

後續趕上來的蕃兵則刹住了腳步,不再向前衝鋒,擠在澗河岸邊進退兩難,後面的人有不知道情況的仍舊在繼續向前推進,以至於河岸邊的叛軍像下餃子一樣,被紛紛擠落入冰冷刺骨的澗河中。

孫孝哲眼見中了*陷阱,知道士氣已墮,再催促強攻唯恐徒增傷亡,就算攻下了新安也反為不美,便果斷的下令收兵,待休整之後明日再戰!

金鐵交擊之聲在戰場上空回蕩,新安城頭的*爆發出陣陣歡呼,聲勢直透天際。

首戰失利,孫孝哲也很沉得住氣,下令在新安東關城外兩裡扎營,同時又命人去請隨軍而來的鄉嗇夫范長明!

咄莫跟隨後軍在當日傍晚抵達新安城外,當他聽說孫孝哲初戰吃虧以後,一副理當如此的表情,自覺出了一口胸中惡氣!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