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27章:不知絆人心
大唐天子李隆基已是老邁殘軀,身處如此逆境下難免有英雄遲暮的感覺,對天下亂局力不從心,韋見素已經能夠明顯的察覺到這一點。但一句《白馬行》使韋見素依稀有回到了五十年前的錯覺。彼時,聖明天子還是年輕的臨淄王,勃發進取,殺伐決斷。而他也是相王府的參軍,雖然未能在唐隆政變與先天政變中從龍一躍,卻也一直與這位一代英主多有交集。

李隆基為天子四十余載,極善用人,又不拘一格,重用姚崇、宋景為相,成就開元盛世,後來又有杜暹、張九齡等人,哪一個不是治世乾臣?邊將節帥,如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順者,又有哪一個不是獨當一面聲震一方的領軍將帥?就連逆胡安祿山都算上,也是戰功赫赫,打的北地胡虜屁滾尿流。

若非天子老了,心思不密,又豈能有今日之禍?但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留給人後悔的余地,就算禦極八方的天子也不例外。今日於興慶宮交泰殿的奏對中,韋見素敏銳的發覺,聖明天子有意破格重用那個縣廷小吏。

韋見素拍了拍桌案上的一封書信,看著一向持重的兒子。

“此子既謀國,也謀私人,如果你將這封書信呈遞到聖人面前,就沒想想咱們韋家今後的禍福嗎?”

韋倜最初只是拗不過小妹的軟磨硬泡,才將那區區小吏的書信送給父親觀看。而韋見素最初看了之後甚至不發一言,更不許他再參與此事。今日陡經提醒,才又重新審視這個小吏的自大之言。驟然感覺父親一定還知道一些自己所不知的事情,但他不說自然是不想明言,只能在肚子裡胡亂的猜測著。

“此子也算有勇有謀,天子不日將會重用。可與之方便,卻斷不可再提這書信上的一字一句!”

韋見素說到最後已經有幾分聲色俱厲,這更是極為罕見的。

就這樣,受到嚴厲警告的韋倜帶著一肚子莫名其妙離開了父親的書房,出了勝業坊韋府,趕往門下省。過了午時,皇帝的敕書也就該送到了,身為給事中的他,還需要審核內容,用印覆奏。

直到他打開了敕書,竟忍不住愣在當場,手抖的幾乎連絹帛質地的敕書都拿捏不住,驟然之間冷汗淋漓,後怕不已,同時也明白了父親因何不讓自己吐露那縣廷小吏書信中的一字一句。

天子竟已經下定決心處死封常清與高仙芝,盡管封常清剛剛被貶為白衣庶人,仍舊以喪師失地而獲死罪。至於高仙芝,處置他的罪名則看起來有些可笑,只因有人舉報其貪墨公帑軍餉。高仙芝在錢財方面名聲的確不是很好,可面對如此生死存亡的境地,試問一名主帥貪來金錢何用,而朝廷殺掉一位領兵的重臣,又何其魯莽!

那新安縣尉的書信中可謂是字字句句都在為封常清開脫,如果當初自己貿貿然將書信的內容吐露出去,讓天子知道了此事,會不會就此把他歸入封高一黨呢?

要知道當今天子最痛恨的就是臣下勾結邊將,屆時又該如何處置自己?天子禦極四十余載,多少名臣權相俱往矣,其父韋見素能夠在險惡的權力鬥爭中直至今日依舊屹立不倒,甚至還位列宰相之班,所憑借依仗的不就是一生謹慎小心,既堅持原則又明哲保身嗎?

但也正因為如此,韋見素在世人眼中落得了一個性情軟弱,易於控制的名聲。這裡面誠然有性格因素使然,但也不得不承認,在很多重大事情面前,他是卓有遠見的。

想到妹妹還在為了她的承諾,四處奔走遊說,韋倜頓時就坐不住了。天子向來殺伐決斷,既然已經對封高二人下了殺心,那就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誰想擋在前面,就得先問問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以韋家今時今日的風光地位,趁機踩上一腳而落井下石的人絕對大有人在,一定不能讓她再如此莽撞了。

父親今日罕見的,鄭重其事的召自己進入書房,恐怕根本目的就是要讓他勸阻小妹再繼續如此。

韋倜如夢方醒!

…..

“阿兄來的正好,快說說,阿爺今日都與你說了些什麽?”

“什麽說了些什麽?”

被問的一陣語塞,韋倜便搪塞般的回了一句。、

韋娢嬌嗔回道:“阿兄為何明知故問?”

韋倜盯著妹妹半晌,最終還是狠下心來,問了一句:“阿妹如此替一個區區縣廷小吏四處奔走,圖的是什麽?”

“自然是一諾千金,答應人家的事情,豈能出爾反爾?”

兄長如此直白的詢問,她一時間有些不適應,本能的回答了一句,可同時也在審視著自己的內心,是啊,圖的是什麽?這其中固有重然諾的因由,而更多的還不是她已經從心裡邊接受了這個人的想法嗎?說來也奇怪,此人手段很辣,殺伐無情,她明明應該恨他的才對,何以卻心境若此?

“不管怎麽說,是那小吏殺死了崔安世,阿妹如此盡心為其奔走,難免會在世人口中落下背棄夫家的話柄!”

崔安世與妹妹的婚事,韋倜其實並不看好,首先崔安世已經年過四十,又曾有過貪墨瀆職的罪責,若非有著清河崔氏的金字招牌做後盾,別說屢遷上縣縣令,只怕早就被被對手逮住機會拿問治罪了。

當初父親應承了崔家的求親,還不是看重崔家門第的顯赫?也正因為此,才犧牲了妹妹的婚姻,還差一點將她推進了不見底的深淵。若非她堅強勝過男兒的性格,只怕也撐不到今日。

想到這些,韋倜又禁不住心軟起來。

韋娢卻冷笑道:“崔安世叛逆降賊,就算旁人不殺他,也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下場。難道不是你們將我一手推進了這個火坑中的嗎?若不是那個叫秦晉的縣廷小吏網開一面,阿妹現在早就已經身首異處了!阿兄以後也休要在再提什麽崔家!”事涉權力鬥爭,韋家早晚會與崔安世劃清界限,若是她沒有脫離了那深淵地獄般的新安,而被誅殺掉,只怕韋家門裡再也不會承認有她這個人了。一想到這些,韋娢就從裡到外的感到心寒,甚至對這個一向疼愛她的兄長都生出了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沒能說服妹妹,韋倜自己卻險些被她說服,最後只能一咬牙將在門下省所見敕書中的內容說了出來。

“阿妹好糊塗,天子準備誅殺封常清與高仙芝,就在剛剛,敕書已經送到了門下省,用不了多久這兩個人的首級就會被傳閱眾軍。你這麽做不但不能幫助那個區區小吏,反而會害了他,試想想讓天子知道了打算重用提拔的人與即將誅殺的叛逆同為一黨,還會有好下場嗎?”

這句話正切中了要害,韋娢不在乎封常清與高仙芝的死活,隻想著履行然諾,本來已經打算求了霍國公主的門路疏通,若不是兄長的突兀出現,現在已經身在路上。又聽到天子準備重用那個人,韋娢先是一陣擔憂,繼而又覺得如釋重負,最後竟還生出了幾分失落之意。

看到韋娢的表情變化,韋倜知道自己已經成功說服了妹妹,可看到她那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樣,心中又著實不忍。

“阿妹也不要再怨恨阿爺,等逆胡亂賊平定以後,阿兄一定稟明阿爺為你尋個如意郎君……”

不料韋娢卻立即變臉,“我為你家已經跳過一次火坑,難道還不夠嗎?”冷冷的丟下一句話,便頭也不回的扭身去了,留下一臉尷尬與難言的韋倜愣在當場,也不知是喜是憂。

次日一早,長安東城延興門裡青龍寺前,十幾輛馱馬大車魚貫停下。車夫們征塵滿面,破舊的衣衫好像還帶著斑斑血跡,大車上圍罩的蘆席被呼啦一下掀掉,附近圍觀的百姓立時就發出了一陣驚呼。

那十幾輛大車所裝載的並不是什麽貨物,分明是一顆顆被凍得的青黑冷硬的首級,而從面貌發飾上來看,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胡人。

長安百姓多年不聞刀兵之聲,即便安祿山叛軍已經攻陷了洛陽,一樣覺得這距離他們還太過遙遠,在他們眼中盛世大唐,萬國來朝,聖明天子更是號稱天可汗,戰火再怎麽燒,也燒不到長安來,逆胡作亂也必將是傳檄而定的事。

“老哥從何處來?”

有百姓忍不住詢問趕車的車夫!

車夫赳赳道:“俺們從新安來!”

周圍嘖嘖聲起,連連稱奇,長安百姓見多識廣,也沒見過百裡來京販運人頭首級的。

那些車夫聽了百姓的議論卻不幹了,大聲反駁著:“俺新安在秦少府的帶領下,誅殺上萬叛軍,這些首級是特地來運來長安獻捷的!”

人們頓時轟然一片,一戰斬殺萬人,那得多大規模的大戰,又都不自禁豎起了大拇指,連連稱讚。車夫們聽聞後,甚覺臉上有光,腰板也挺的越發直,驕傲的昂著頭。

一夕之間,新安大捷的消息傳遍長安全城,青龍寺外那些堆積成山的逆胡首級讓所有人都能直觀的感受到,這是一場切切實實的大戰,大捷!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