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48章:叛將蠢如彘
書吏帶回的消息讓杜乾運精神一震,對方答應了保舉他為陝郡太守的要求,但隨即又心存疑慮道:

“此人身份尚算靠譜?”

那書吏略一思索,便回道:“此人護衛皆是同羅部騎兵,都是與安大夫身邊曳落河不遑多讓的胡兵,身份豈能有假了?再說,事到如今將軍還有後悔的余地嗎?”

杜乾運遲疑了半晌,書吏卻又催促道:“那蕃將說的狠辣,若將軍過了半個時辰沒有回話便要自取之!”

聽到這等*裸的威脅,他終於還是咬牙承認,到了這種時刻哪裡還有瞻前顧後的余地,也罷,便出城投降去吧!

說實話,杜乾運的確打算投降,但希望投的是崔乾佑,至少這廝曾打敗過封常清,攻克過洛陽,如果由此人保舉,陝郡太守的位置應該十拿九穩。

而現在兵臨城下的卻是安慶緒麾下的一名幸臣,雖然安慶緒是安祿山的兒子,可隔著層層關系,現時的保證將來又有多少能夠作數就難說的很了。

“走,出城去,見識見識這位蔡將軍!”

……

陝州城門打開,秦晉等人丟下了亂哄哄一片的逃卒,在見到出城相迎的杜乾運後,數百騎兵裹著投降的*守將旋風一般橫掃入城。

“將軍,這是從廣南得來的東珠,還請笑納!”

下了馬,還未及進入城中官署,杜乾運就忙不迭的獻寶取寵。在他看來,天下官員都是一般樣人,唯好權與錢。這一顆東珠世所罕見,價值連城,得來實屬不易,此刻將之送了出去,心頭正在滴滴流血。

秦晉瞥了一眼杜乾運手中的木匣,忽而去了滿臉的冷酷,揶揄神色一閃而過,“杜將軍如何這等猴急?怕本將反悔嗎?”

話雖如此說,他還是順手接過了木匣,打開一看,原也是平平無奇的一顆珠子。這於生在一千年後,見識過太多精美仿品的秦晉而言,實在沒有多少吸引力,隨意扔給身後的一名護兵,抬腿便往太守府中而去。

一邊走,秦晉還一邊詢問緊跟在身側的杜乾運:“陝州戶口籍冊可都保存好了?百姓有幾多逃亡?”

杜乾運萬沒想到這蕃將得了東珠以後開口就動問戶口籍冊這種無關痛癢的東西,不應該第一時間詢問府庫財貨嗎?但略略思索一陣後也就恍然,心中頗為得意,看來所獻東珠起了作用。

現在的陝州城除了能帶走的,帶不走的財貨糧食早被高仙芝和太原倉一起付之一炬,就連這座城本來也要焚毀的。而他現在能進獻的,也僅僅有這座空城而已。

蔡將軍不問府庫財貨,自然是心領神會的結果。但是,對方不問,他卻不能不說,躊躇了一陣才道:“實不相瞞,戶口籍冊尚在,只是百姓卻都被高仙芝裹挾而走,府庫中的財貨也都悉數搜掠一空,帶不走的均已付之一炬!”

秦晉點點頭,高仙芝本該如此,帶走百姓與財貨,留下一座空城與叛軍,已是最好的選擇。繼而,他又搖搖頭,若在峴山大火之前這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現在看來明明還有更好的選擇,只可惜一步慢而步步皆慢。

杜乾運驚訝的看著年輕蕃將,忽而一副讚同神態,然後又滿臉可惜,雖然說是蕃將,可瞧他言語做派一身的書卷氣,倒像個十足的文官。

“是可惜,如果太原倉堆積如山的財貨能夠進獻給安大夫,豈非如虎添翼……”

面前這位蕃將的態度有些奇怪,杜乾運總覺得他話裡話外竟好像在為高仙芝可惜。正思忖間,猛然聽得一聲暴喝。

“杜乾運,你可知罪?”

這一聲暴喝便如憑空炸雷,驚得杜乾運撲通一下雙膝跪倒在地,苦苦哀求:“下走心向大夫久矣,又愚鈍不堪,實在,實在不知何罪!”

秦晉耍弄過了杜乾運,又在鄭顯禮基本摸清城中情況後,便當場翻臉。

“不知何罪?”秦晉冷笑兩聲,“那某就替你道來,身為大唐臣子,卻叛主降賊,僅此一條,千刀萬剮尚且不足以恕你之罪!”

“將軍莫要說,說笑……”

面對秦晉的斥責,杜乾運一時間有些發蒙,看不準他究竟意欲何為,難不成此人打算卸磨殺驢?一念及此,杜乾運還打算召集部眾反抗一陣,目光掃去,卻見自己的親信雖然悉數盡在身邊,可都在凶神惡煞的胡兵夾持之下,就算反抗也來不及了。

杜乾運審時度勢,馬上又磕頭如搗蒜,“將軍請明示下走,下走就算給將軍為奴為仆也在所不惜!”

這時,站在秦晉身邊不足五步遠的烏護懷忠嘲笑道:“如何,如何?像你這等賣主求榮的奴仆收來有甚用?等著被出賣嗎?”

杜乾運被責問的啞口無言,隻不停的祈求饒命。此時此刻,他早就被下落了膽,連赫赫威名如高仙芝、封常清都被胡兵打的屁滾尿流。何況他從未單獨領過兵,打過仗,可謂毫無作戰經驗。隻憑借祖上的蔭功才得了散官將軍,便走了宰相楊國忠的門路,本想趁此機會出京為將,撈些功勞,哪料得到竟是個九死一生的結局。

此時杜乾運心中縱然有千般萬般悔恨,都只能打落了牙齒吞到肚子裡。然而,面前這位年輕蕃將的一句話卻讓他立時如遭雷擊一般,石化了。

“睜開了你的狗眼,某乃天子親授弘農郡長史!”

“甚,甚,甚?”

杜乾運如夢方醒,卻又不肯相信。

“這如何可能?高大夫三萬援軍盡數戰沒,你,你休要誑我!”說到這裡,杜乾運忽而停頓了一下,像想起什麽似得,問道:“可是血戰新安的秦少府?”

秦晉血戰新安大敗蕃軍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河南府各地,天子破格擢升他為弘農郡長史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陝郡。高仙芝與封常清召集諸將議事時,甚至還親口提及了此人,並對他大加讚賞。

難道,難道面前這個剛過弱冠的年輕人,就是那個傳言中的秦晉?

不用秦晉再多言,鄭顯禮的部下便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將杜乾運按翻在地,結結實實的捆了起來。

秦晉又當眾宣布,“某乃弘農郡長史秦晉,昨夜一戰燒了崔乾佑的糧草,哥舒老相公也已經提兵出了潼關,弘農郡叛軍指日可定。爾等雖意欲降賊,然某隻拿首惡,不問脅從,可聽得明白?”

變故來的太快,杜乾運的幾個心腹你看我,我看你,反應倒也快的很,當即便大聲擁護道:“俺們也是被杜乾運逼迫的,有長史君在,俺們願聽從號令!”

緊接著便有人進一步請殺杜乾運以安軍心,秦晉冷然點頭,這種反覆無常的叛徒,自然殺一個少一個,他才不會有半點憐憫。

杜乾運大夢方醒,悔之晚矣,又暗罵自己愚蠢,如何投降之前就沒認清了對方的身份呢!

眼看著小命即將不保,杜乾運殺豬一樣哭號著,“長史君饒命,下走,下走有驚天秘密要,要報與長史君知曉!”

死到臨頭了還敢危言聳聽,秦晉如何肯搭理他,隻鄭顯禮不耐煩的斥責了一句。

“大丈夫死便死了,何必如此喪盡顏面,辱沒祖宗!”

到了千鈞一發的時刻,杜乾運如何肯放棄,便拚盡氣力道:“下走並非胡說八道,實在是有件緊緊要害的絕密事,只要長史君答應了饒過下走一命,下走便悉數告知!”

秦晉心中一動,何不聽聽他所謂的秘密?剛喊了句“且慢”,便有負責警戒的*軍卒急急趕來報訊,見到主將杜乾運被綁縛當場,不禁愣在當場,半晌才高聲稟報。

“城外五裡有四五千人,正急速向陝州城靠近。”

秦晉聞言大驚,難道崔乾佑的人這麽快就追上來了?

……

虢州城外,屍體累累,山呼海嘯的叛軍一浪又一浪衝擊著已經殘破不堪的夯土城牆。 臨時打造好的衝車在胡兵賣力推動下,緩緩衝向城門,一人難以環抱的原木吊在車梁上,八條小臂粗細的鐵鏈繃得緊緊的,原木頂端鑲著生鐵灌注的錐形衝錘。隨著鐵鏈來回擺動,數百斤重的生鐵衝錘在原木帶動下,一下又一下撞擊著厚重的城門。

每撞一下,城門便嘎拉拉顫響,土渣子在城門洞上撲簌簌掉落。

崔乾佑看著匍匐在腳下的李萬忠,胸中五味雜陳,一則懊悔看走了眼,放走了那*奸細。二則,因為自己盲目的自信,使得大好局面險些毀於一旦。

李萬忠因為他的疏忽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廢掉一條手臂對一個軍中將領來說比殺了他還過分。

此時糧草盡失,再留著虢州做誘餌已經失去了意義,他要盡快攻下虢州,然後揮師東進,兵鋒直指陝州的高仙芝*。盡管北地燕兵擁有絕對的優勢,他一直以來仍舊試圖避免硬碰硬的正面交鋒,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但這並不代表崔乾佑不願與*正面一戰,那些臨時拚湊的市井之徒如何能與唐朝邊軍相提並論?在洛陽時,就是他不計代價,一次又一次將聲名赫赫的封常清打的一敗再敗。不過很可惜,朔方、隴右甚至安西的唐朝邊軍,都出奇一致的動兵緩慢了,起兵已經一月過半,放眼戰場上卻還是這些臨時拚湊起來的不堪之兵。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