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480章:波瀾平又起
郭子儀也愣住了,李萼的出現同樣讓他吃驚。

 “你,如何也在這裡?”

 原來,李萼在陳玄禮麾下做龍武軍參軍的時候,因為公事與郭子儀相識,兩人雖然年齡差了二十多歲,地位又相差甚多,卻因為脾性相投而結為忘年之交。郭子儀後來在楊國忠那裡謀求了朔方節度副使的差事以後,曾有意讓李萼到朔方去一展所長,豈料世事變幻無常,潼關突然陷落,天子與重臣紛紛西逃,一時間大廈將傾,誰還顧得上郭子儀那還沒有走完流程的詔書呢?

 直至後來,風雲變幻,楊國忠在馬嵬驛被殺,李亨重返長安,又在秦晉等人的力保下登基,郭子儀的命運也隨之徹底改變,不但朔方節度副使的差事沒了,還被冠以楊國忠逆黨的首要黨羽之名,鋃鐺入獄,甚至險些糊裡糊塗的被施以斬首之刑。

 幸虧有秦晉的出現,他才得以僥幸逃得一命。

 命運反轉來的太突然,郭子儀一時間沒有顧及個人感受,但突然間見到故人,一直深埋心底的各種滋味立時翻湧上來,衝的眼圈都隱隱發紅。

 “說來話長,想不到兜了個大圈子,你我兄弟還要在一處為國盡忠!”

 警報解除,叛軍被全部驅趕到城下,留在城上的也都成了一具具死屍。

 李萼了解清楚了郭子儀這段時日以來的遭遇以後,頓時憤憤然。

 “一定是李輔國那老閹貨從中作梗!”

 其實秦晉也一直對郭子儀因何成了楊國忠首要逆黨而奇怪,楊國忠的心腹幾乎都在馬嵬驛死的死,逃的逃。留在長安城的自然也都是些外圍人物。而且郭子儀為官為將,官聲甚好,為人也極為低調,就算有攀附楊國忠的關系,公道而論也當在赦免之列,就算不能赦免也罪不至死。

 從李萼口中聽到李輔國的名字,秦晉頓時就不覺得奇怪了。

 李輔國這個宦官也是口蜜腹劍,睚眥必報的人物。雖然此人現在與秦晉和神武軍結成政治同盟,打的火熱,但終究是以利而合,不代表他也認同這貨的人品。

 然則,秦晉馬上又眉頭緊緊皺了起來。倘若郭子儀治罪一事涉及到李輔國,那就十分棘手了。既然李輔國處心積慮要弄死郭子儀,自己要力保他就必須得拿出過硬的理由。

 李萼見秦晉臉陳皺眉,便道:

 “李輔國包藏禍心,大夫若不早些除去此賊,他日必為國之大患!”

 秦晉苦笑,李萼的見地果然不差,中晚唐以後宦官專權,動輒廢立皇帝就是從李輔國開始的。歷史上,唐肅宗李亨出於安史之亂的原因,再也不信任大臣掌兵,將禁軍兵權交給宦官掌握,但他晚年又多病臥床,掌握禁軍兵權的李輔國就趁機發動宮變,鏟除了政敵張皇后,但李亨也在宮變中受到驚嚇而死。

 堂堂皇帝竟被宦官驚嚇而死,這是何等的悲哀。

 然則,明知道李輔國是頭養不熟的野狼,但李亨現在對此人的信任和依賴並不弱於秦晉,除非秦晉也能發動一次兵變將其誅殺,否則根本不可能用正當手段將其鏟除。而且,秦晉也清醒的認識到,現在根本就不是內鬥的時候,在內憂外患之間,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彌合各方勢力,如此才能一致對外。

 既然李輔國主動示好,他又怎麽可能不顧眼前就嫉惡如仇的把此人殺死呢?這麽做除了讓剛剛穩定的朝局變的動亂以外,於當前的危局沒有半點好處。

 郭子儀立時從秦晉複雜的目光中讀懂了其中的部分意思,當即說道:

 “大夫若實在為難,郭某又何懼一死?要緊的是朝局再也禁不住折騰了!”

 秦晉心中了然,李萼與郭子儀身份年齡地位大不相同,能夠成為忘年交自然有其相似之處,不過兩人性格亦區別鮮明,前者正義、激進。後者智慧、沉穩。相比較而言,郭子儀更能夠托付以大事。

 “放心,秦某就算拚著官位不保,也要使良臣得以一展所長!”

 秦晉甚少向人許諾,這麽說無異於向郭子儀打包票,不但要力爭使其無罪,還要讓他一展所長。

 瞬息之間,郭子儀眼熱鼻酸,月余以來所受的委屈苦楚竟一股腦的湧了上來。面對政敵的折磨與威逼,他由始至終不曾有過一絲示弱,然則縱使錚錚鐵漢也有軟弱之處。秦晉與他此前素不相識,卻能做到這般地步,怎能不使人動容?

 郭子儀不是個善於表達情感的人,這時反而不會輕易的對秦晉說出個謝字,隻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輔助此人成就一番大業,恢復兩京,重振大唐盛世!

 “走,上城去看看!”

 秦晉不想再糾纏這個話題,與李輔國打官司的事,遲早得由李亨決斷,至於李萼和郭子儀在其中半點忙都不可能幫得上。

 一行人沿著甬道登上城牆,郭子儀真正的驚訝了。

 此時,濃煙已經散去大半,城外原本應是白皚皚一片雪原,現在卻遍布大小不一的深坑,其間充斥著叛軍屍體,早就凍的青黑冷硬。更有許多殘破損毀的攻城器械丟棄其間,可以想見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城外這片土地經歷了怎樣的浩劫。

 城牆上的軍卒正在清理戰場,一具具叛軍屍體被抬入了城內。李萼詫異道:

 “這些胡兵屍體推下城去豈不省事?搬到城內又是何原因?”

 郭子儀苦笑道:

 “這是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倘若把屍體都推下城去,來年開春天氣回暖,屍體盡數腐爛,不生了瘟疫才怪!最好的法子只能是搬到城裡統統燒掉!”

 秦晉帶著郭子儀和李萼在長安西城的城牆上步行了至少有十裡路程,才從另一處城門沿著甬道返回城中。

 回到軍營中,秦晉又和李萼與郭子儀說了一會話,正打算收拾收拾到宮中去向李亨回報今日的戰果,順便為郭子儀求情。忽然卻有信使抵達,是來自河東的信使。

 這個信使不是別人,正是秦晉帶到軍中的家奴,秦琰。

 秦晉與河東盧杞、裴敬二人所聯系的計劃十分重要,甚至牽扯著長安一戰的功與敗,而秦琰經過河東大戰的考驗,足以勝任這個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在長安的神武軍中篩選了一圈,相對於多為胡人的同羅部,只有此人是最合適的。

 而且秦晉一向篤信人盡其用的用人方針,只有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會有正面效果,否則……

 烏護懷忠人如其名,一旦認準了秦晉,其忠心程度遠甚於那些口口聲聲把君臣掛在嘴邊的漢臣。因而,同羅部的騎兵就像秦晉手中的一把鋒利的尖刀,不論哪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將這把尖刀捅出去,必然會使對方血淋淋一片。

 長安守城之戰的月余時間裡,秦晉不曾派出過同羅部騎兵一次,為的就是等待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只是這個機會現在看來還遙遙無期。

 “盧將軍和裴將軍都說萬事已備,只等約定的日期一到,就立即展開動作。具體如何,都寫在信中了……”

 秦晉看著秦琰,短短小半年的時間,此人從秦狗兒變成了秦琰,匯報軍情時也從嬉皮笑臉逐漸開始適應不苟言笑。看來當初把他帶出來的決定沒有錯。

 “好了,你們兄弟也累了,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接下來還有更要緊的任務交給你們!”

 聽秦晉如此說,秦琰立時原形畢露,咧嘴嘿嘿笑道:

 “請主君放心,狗兒不會讓主君失望的!不過,主君答應的事……何時兌現呢?”

 秦晉抬腳作勢欲踢他,秦琰靈巧的避了開去,扭身離去,只在外面留下一陣嬉笑之聲。

 這主仆二人間的交流把李郭二人看的目瞪口呆,如此縱容家奴逾越禮製,也只有秦晉才能做得出來吧。李萼本就是不拘一格之人,反而覺得秦晉真性情,對待家奴都如此親近異常,又何況他們這些一心投奔之人呢?

 是以,再看向秦晉之時,目光中又多了一些神采。此前可是很難想象,一向不苟言笑的秦晉,竟也有另一面。

 秦晉打開秦琰送回的信箋, 仔細閱讀了一遍,這才抬起頭來,對靜候的李郭二人道:

 “我知道你們兩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除了堅守長安以外,究竟是否還另有策略!現在就告訴你們吧……”

 “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可在否?天子有詔!”

 宦官又尖又利的聲音很不合時宜的從外面聲聲響起。天子有詔,當然不能耽擱,秦晉示意兩人留在裡面,他先出去接詔。

 “天子口詔,請禦史大夫即刻入宮!”

 宦官的口氣很是慌亂,秦晉心中頓時一沉,不知宮中又發生了什麽變故,便上前詢問因由。

 豈料那宦官卻欲言又止,最後隻吞吐道:

 “禦史大夫去了便知……”

 秦晉眉頭突突一陣亂跳,這些宦官往常見了自己,哪一次不是痛快回答,現在如此吞吐,究竟是何事,他卻一頭霧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