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374章:2位合1體
秦晉面色陰沉,蟲娘的婚事早在在長安兵變之前,他就隱約聽到霍國長公主府中傳出的風聲,之前一直以為是無稽之談的謠言,不想竟是真的。但李隆基明明恨透了自己,又怎麽可能將親生女兒嫁過來呢?

 其中的因由不難揣測,秦晉隻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李隆基的目的,加上此前在阿史那從禮一事上的示好舉動,很明顯,這是在一面限制,又一面拉攏。

 想到這裡,秦晉不免對李隆基有幾分佩服,年過古稀的老邁天子原來也是個能屈能伸的人,這一點尤其是在禦極天下四十余載的強勢天子身上,尤為難得。

 既然李隆基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秦晉沒有理由不盡心配合,但這一則消息畢竟是私自探聽得來的,在一切未及公布之前,無時不刻都充滿了變數,沒準李隆基明日一早就後悔了呢。

 然而,李隆基並沒有後悔,第三撥天子中使於次日一早抵達了河東城。

 旬日之間接連來了三撥天子使者,這在神武軍上下不覺得如何,但對皇甫恪以及馮翊郡跟過來的屬官眼裡,卻是震驚到無以複加的地步。恐怕放眼整個大唐,能得天子如此關照的郡太守,也隻秦晉一人了吧。

 天子中使正式送來了天子詔書,蟲娘已被封為壽安公主,擇吉日下嫁秦晉。

 不容秦晉有任何拒絕的余地,事實上也由不得秦晉拒絕,這是李隆基開出來的條件,哪怕李蟲娘是個名聲極壞,又其醜無比的女人,他也得捏著鼻子認下來。

 這一回傳達詔書的宦官不再像先前那撥一般,避之唯恐不及,痛快的答應了秦晉的邀請,入城宴飲休息。

 只不過秦晉並沒有多余的時間招呼這位天子使者,僅僅陪同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就告罪而去,好在這位宦官與監軍景佑有舊,有景佑負責招呼也不見失禮。

 天子此前讓秦晉從太原接回張輔臣,路上並不太平,晉州等地大部被叛軍所佔領,若想打通太原到蒲津的交通,就必須肅清此間州郡的叛軍。

 說實話,讓秦晉守城到有幾分底氣,主動去攻擊叛軍,心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取勝或許不難,但難免會使神武軍傷筋動骨。

 所以,秦晉必須在事前做足周密的調查與準備。

 ……

 皇甫恪也在為肅清晉州等地的叛軍而頭疼,他和秦晉約好了午時之後於縣廷議事,此刻距離午時還有小半個時辰,他穿戴整齊了準備動身前往縣廷。

 他身邊的一名青衫文士似乎對皇甫恪有幾分不滿,仍舊不管不顧的跟在後面嘮嘮叨叨。

 “將軍,天子有敕令在,這五郡觀軍容使做的堂堂正正,又何必拘泥於私恩私怨?”

 “陳劫,老夫警告你,這等話再不許說出口,老夫與秦使君同進同退,現在是這個想法,往後也是這個想法,不會改變!”

 陳劫跺腳責問道:“老將軍在怕甚了?朔方軍名正言順,正是揚眉吐氣開創新局面的大好機會啊!”

 皇甫恪猛然站住了,回頭瞪著陳劫,陳劫緊跟在後面,猝不及防之下,竟險些撞在他身上。

 “怕?老夫戎馬半生,何曾怕過?但現在老夫真的怕了,怕的不是秦晉,也不是安賊,而是自相殘殺,令親者痛,仇者快!”

 皇甫恪略一停頓,又疾言厲色的質問:

 “陳劫,老夫問你,你要做自相殘殺的舉刀人嗎?”

 說話間,皇甫恪的右手已經攥緊了腰間橫刀的刀柄,仿佛只等陳劫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他就會抽刀而出,取其首級。

 陳劫如遭雷擊,渾身一陣顫抖,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的確希望皇甫恪與秦晉一較高下,甚至存了讓皇甫恪取秦晉而代之的念頭。其實,皇甫恪的部將裡有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但他卻萬想不到,皇甫恪的態度如此堅決。

 再看到皇甫恪眼神裡迸射出的殺意,陳劫的心思徹底冷了,知道皇甫恪斷然不會采納他的意見,甚至一言不和自己還有身首異處的可能。

 半晌之後,陳劫一揖到地。

 “老將軍高義,在下自愧弗如!”

 皇甫恪放棄了這個看似極好的機會與秦晉爭權,這在陳劫看來,的確是做出了極大的犧牲,他雖然不讚同,但此言倒有七成出自於真心。

 “回去告訴那些心思浮躁的兔崽子們,誰再起這個心思,別怪老夫不講情面!”

 “是,在下明白!”

 皇甫恪大踏步出門,迎面卻正遇上了急吼吼趕來的馮唐。

 馮唐是皇甫恪麾下的親信驍將,曾隻身赴險,在同州城內被秦晉的部將活捉,後來因緣際會之下,也算是不打不成交。總之從那之後,馮唐只要提及秦晉,必然連連稱讚。

 “急吼吼的,慌個甚來?”

 “將軍,不是俺慌,是天子中使又來了!”

 皇甫恪心中驟然打了個突。天子中使又來了?這回又要鬧騰什麽么蛾子?前兩天天子用兩道敕令在神武軍和朔方軍之間挖下了一條暗溝,使得雙方暗生齟齬,難道現在還嫌河東城的局面不夠亂嗎?

 他想大罵幾句,但礙於現在已經重歸唐朝,如果當眾辱罵天子,將來指不定會惹來多少麻煩。於是他隻惡狠狠的吐了一口口水,恨聲道:

 “真是沒完沒了的添亂,走,去看看!”

 誰知馮唐的卻一轉臉,笑嘻嘻道:“不是壞事,是好事。天子派中使來傳達詔書給秦使君,要招他為駙馬哩!”

 “駙馬?是哪家公主,可是天子蟲娘?”

 昨日皇甫恪就在杜乾運那裡聽說了這個消息,那個商人雖然言之鑿鑿,但朝廷沒有正式公布之前,他也隻當是傳聞說笑,不想這麽快就被證實了。

 “不是蟲娘,是壽安公主!”

 馮唐對宗室的情況不了解,但皇甫恪卻了解的很,此前沒聽過有壽安公主這個人,想必天子已經正式封蟲娘為壽安公主了。

 看來,天子對秦晉竟很是重視,否則也不至於如此突兀的就給了蟲娘公主的封號。

 “哎,將軍等等俺,末將還有話沒說呢……”

 不過皇甫恪哪裡有心思聽馮唐在那裡閑扯,縱身上馬便疾奔縣廷而去。

 他本以為秦晉一定在招呼天子中使,豈料到了縣廷,卻見秦晉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了。這讓皇甫恪心中頓時一震,直覺得自己此前的決定沒有錯,這個秦使君雖然並不似忠直之人,但心中也是裝著大唐和天下的。

 “老將軍當真準時,秦某佩服!”

 皇甫恪尷尬一笑,翻身下馬,爽然道:

 “莫取笑老夫,說正事,肅清五郡,秦使君可有了定計?”

 秦晉道:

 “請老將軍教我!”

 皇甫恪一擺手,兩個人並肩進入縣廷。

 “甚教不教的,使君盡弄些虛文,老夫麾下朔方軍與神武軍同進同退,只要使君有所命,老夫莫敢不從!”

 秦晉相信這是皇甫恪出自肺腑之言,他今日再次重申這一點,想必已經解決了朔方軍內部的問題。

 “兩軍自然二位一體,同進同退,然則秦某要聽的卻是切實可行之法!”

 說話間,兩人已經穿過了回廊,進入縣廷中堂之內。皇甫恪落座之後,乾脆了當的說道:

 “切實可行之法不是沒有,老夫這裡有三則建議,其一,神武、朔方兩軍整軍經武,時刻備戰。其二,大力整合團結兵,使其盡快形成戰鬥力。其三,收攏召集散落於五郡的各部,整合一切可以與叛軍作戰的力量。”

 這三點建議中規中矩,實際上與秦晉的想法是如初一則,只是稍顯有幾分保守而已。

 “河東五郡經營的好了,咱們當可以此為跳板,直搗安祿山的老巢,范陽!”

 皇甫恪話音方落,秦晉就痛快響亮的補充了一句。

 聞言,皇甫恪雙目頓時發亮,他隻想著如何在河東五郡內肅清叛軍勢力,卻不想秦晉居然想得更遠,甚至已經有了攻擊安祿山老巢范陽的想法。初聽之時,皇甫恪覺得這種想法有些不切實際,潼關、洛陽,都是疲於應付,他們區區一支偏師,憑什麽打到范陽去?

 但看秦晉似乎很是自信,皇甫恪便覺得秦晉未必是空言大話。

 兩人正商議間, 忽有甲士急匆匆而來。

 “使君,外間有人求見。”

 “何人求見?”

 “對方自稱河東郡長史!”

 “河東郡長史?”

 秦晉精神為之一振,他只聽說河東城易主時,城內官員要麽以身殉國,要麽倉惶出逃不知所蹤,現在居然還有官員肯來投奔,可見還有不少人打算重新回來有一番作為。

 “快請!”

 此時並沒有明清時期那種地方官守土有責的觀念,打不過盡可以帶著軍民撤退轉移,等到敵軍撤了再重新回來。

 “下吏河東郡長史孫安平拜見秦使君。”

 其實河東郡的長史雖然是河東郡太守的副手,但對身為馮翊郡太守的秦晉,卻是互不統屬的,孫安平如果自持身份,不稱下吏也沒有一點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