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478章:法場救名將
雖然李萼看著秦晉表現的從容淡定,可他卻不認為秦晉內心中真的那麽若無其事,要知道安史叛軍在擊破潼關以前幾乎勢如破竹,就連洛陽這等堅城都在旦夕間攻破,且算長安城牆略高,護城河略深,又能強到哪去呢?

 更何況,他就是從長安城外進來的,對外面的情況也算了若指掌。實際情況就是,只要出了長安各門,渭水以南千裡關中之地幾乎都在安史叛軍的控制之下,反倒是唐朝官軍卻像與貓捉迷藏的老鼠一般,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再說,長安城周長七十余裡,叛軍只要尋幾處同時強攻,虛虛實實幾輪下來,恐怕再堅固的城防也難以抵擋吧?在李萼的猜想中,安史叛軍之所以遲遲難以攻破長安城,恐怕還是因為主將孫孝哲身受重傷之故。

 可只要其人不死,再重的傷患也會痊愈,只要孫孝哲能夠恢復七成左右,便能重新對大軍掌控自如,屆時攻城,神武軍又當如何?再說,就算孫孝哲的傷患遷延不愈,難道安祿山就不會再派別人做主將嗎?

 總而言之,李萼覺得秦晉的誘敵之計似乎太危險了,而且他又在絞盡腦汁的揣測,就算秦晉誘敵成功了,又如何呢?神武軍真的有能力一口吃下二十萬乃至更多的叛軍嗎?誠然,河東道大捷的例子在前,可那僅僅是計策的成功,以及蕃將的愚蠢配合,在數郡廣大地域上的較量與眼前單一的長安攻防戰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李萼也承認秦晉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謀之人,但在鐵打的實力面前,他不認為投機取巧的法子能夠每一次都會有收效。

 這一次叛軍同時選了東西兩個方向進攻,東側的戰鬥發生在延興門,而西側的戰鬥則有開遠門和延平門兩處。

 秦晉選擇了西側,帶著李萼就近趕往開遠門。

 尚在大街上之時,李萼就滿耳聽聞此起彼伏的轟隆炸響之聲,與昨夜在太極宮中聽到的一般無二。

 他對這種天子口中的新式火器也好奇極了,已經迫不及待的恨不得馬上飛到城牆上,看一看神武軍是如何用這種會發出巨響的武器退敵的。不過沿途之上,他卻發現大隊全副武裝的神武軍沿著與戰鬥處相反的方向徐徐前進。

 “大夫,下走有一事不解,這些軍卒因何不去開遠門?”

 “你一定在奇怪,這也不難理解,其實守城的都是團結兵,他們均為民營中優選出來的身體才智優異之人。”

 跟在秦晉身後的一名副將似乎覺得李萼的少見多怪有些好笑,竟插言道:

 “連廣平王都是從民營中經過層層考選擢拔出來的,不過也只夠格進入團結兵,可不要小瞧了團結兵!”

 這一番話可差點讓李萼驚掉了下巴,廣平王何許人也他當然知道。

 從前廣平王的身份僅是太子的嫡長子,而今時今日,當初的太子已經登基為帝,身為嫡長子的廣平王自然就會順理成章的被冊封為太子。相信用不了多久,也許在退掉圍困長安的叛軍之後,廣平王的冊封詔書便會昭告天下吧。

 想到此處,李萼不禁有些黯然。

 退圍困長安之敵又談何容易,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見到那一天。

 臨上城時,忽然有差役疾馳而來,將一封公文交給了秦晉。

 秦晉漫不經心的打開,隨意掃了幾眼,面色卻立時緊張起來,繼而又仔細的從新瀏覽了一遍,這才對那差役厲聲叮囑:

 “速速回去傳我命令,立即暫停行刑,等我過去一一甄別!”

 那差役雖然楞了一下,卻應諾又縱馬而去。

 甚至與李萼說話的功夫都沒有,秦晉當即上馬飛奔而去,竟連城上觀戰的事都拋諸腦後了。

 不過,秦晉的緊張神情卻將李萼嚇壞了,面對叛軍攻城這種情況,他都能氣定神閑,面不改色,究竟發生了什麽讓他如此惶急呢?

 長安大街上一隊騎兵縱馬疾馳,這是嚴重的違犯戰時管制條例,但維持治安的軍卒發覺騎兵中暗紅的纛旗之後又紛紛退避了。秦晉恨不得立時趕到西市,那裡是京兆府選定的行刑場。

 今日將一大批楊國忠黨羽在斬首之刑審結後行刑,剛才的那份公文便是死刑犯的最後名單,這原本只是京兆尹崔光遠循例報知他的,並非請示準許行刑。所以,秦晉才如此惶急,在那封公文上,一個人的名字令其緊張不已。

 郭子儀!就是這個名字竟赫然其上,出現在了楊國忠黨羽的名冊上,而且還被判處了死刑。

 天子登基以後對楊國忠黨羽以禍國殃民之罪窮究其責,因此有大批留在長安的官員受到牽連,此前秦晉也看過一些楊國忠黨羽的名冊,但因其黨與眾多密密麻麻的名字僅看了幾眼就放在一邊不去關注,但又哪能想到,就是這片刻的疏忽竟險些釀成大禍。

 秦晉相信,郭子儀在歷史上絕非浪得虛名,不管此人是否曾經依附過楊國忠,都是實打實的人才,倘若郭子儀的人生就如此悲催的謝幕,他就連做夢也會感到不安的。從天子下詔窮治楊國忠黨羽時,秦晉就覺得不妥,但後來又被門下侍郎李泌勸服,楊國忠的主要黨羽肯定是要為潼關失守帝國危難負責人的,至於一般的攀附之人在查清事實之後便會得到特赦,不但不予追究,還會官複原職。

 反覆思量之下,秦晉也覺得這麽做隻牽連了極少數人,反而還會給絕大多數官員吃了定心丸,甚至還要對新天子感恩戴德,也算是一舉兩得。因而,就沒有繼續加以干涉。

 清理楊國忠黨羽的差事後來被天子交在崔光遠手上,崔光遠的為人秦晉又十分了解,於是更加放心,不再過問。

 開遠門距離西市並不遠,僅僅隔著義寧坊和居德坊,然則在秦晉感覺卻好像分秒如年,終於遠遠見到了西市的大門,他反而越發緊張。只見外面已經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看熱鬧的百姓,人群中不時傳來咒罵聲、痛苦聲、吵嚷聲。

 石塊、糞便、土坷垃被紛紛投往行刑場中,就算沒親眼所見行刑場中的情形,秦晉也能想象得到,那些待斬的囚犯將是何等淒慘。

 驟然間,圍觀人群中爆出了陣陣歡聲呼哨,秦晉的心臟也跟著陡然跳動加劇,一定是行刑開始了,每一次歡呼的都代表著一顆人頭落地。他隻祈禱著,此時落地的人頭不是郭子儀。

 秦晉的騎兵護衛很快從人群中驅趕出一條通路,余者由通路疾馳進入行刑場。與此同時,崔光遠也發現了異常所在,下令暫停行刑。直到他看清楚來人是秦晉以後,緊張之情方才散去。

 崔光遠要把秦晉讓進觀刑的席棚中,秦晉卻急不可耐的指著那群行刑到一半的死囚,斷續問道:

 “這裡可曾有一個叫郭子儀的人?”

 崔光遠登時愣怔,不解的反問:

 “使君可識得郭子儀?”

 秦晉剛想回答自己識得,卻在講出口之時咽了回去,轉而答道:

 “雖未親見,卻知道此人絕非楊國忠黨羽!”

 在長安城中,連剛剛登基的天子都不能為所欲為,更何況秦晉呢?秦晉忽然意識到,想要在案件審結的情況下搭救郭子儀,只能為其喊冤,一口咬定他不是楊國忠黨羽,否則就算自己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合理理由的情況下,救下人人皆曰可殺的楊國忠黨羽。

 “這,這怎麽可能?此寮走了楊國忠的門路,在潼關陷落之前兩日,天子的詔書就到了門下省,讓他去朔方道知節度事!”

 能夠知節度事的,要麽是節度副使,要麽是節度留後,已經初步具備了出將入相的資格,這種級別的人在崔光遠他們看來,自然不能算作普通的攀附者。

 在了解郭子儀與楊國忠關系的具體細節之前,秦晉不打算和崔光遠爭論,只要能暫停行刑,一切便皆有可為。

 “此事容後再議,秦某這就去向陛下請旨,崔兄莫要拒絕!”

 秦晉這麽說就差軟語相求了,崔光遠也覺得秦晉能對一個人如此緊張,定然與此人關系匪淺,就算口稱不識得,也未必是實話,思忖一陣便答應下來。

 “如果天子有詔,下吏敢不從命!”

 與此同時,崔光遠一揮手,命人將囚徒中的一人提了出來,著有司驗明正身之後押入席棚,接著又下令繼續行刑。騷亂一片的百姓這才恢復了平靜,如果將所有人的行刑都暫停掉,恐怕這些看熱鬧的圍觀百姓就得亂成一片。

 “秦大夫,郭子儀就在席棚中,有什麽話現在就去問吧!”

 秦晉極承崔光遠的情,點了點頭便往席棚中走去。

 進入席棚,光線陡然變暗,秦晉的眼睛一時間有些不適應,好半天才依稀看清了此人的面目,只見他衣衫破爛,裸露的皮肉傷痕累累,血肉模糊,令人不忍一看。

 “郭子儀?”

 良久,秦晉才發出了低低的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