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343章:兵鋒指長安
“蠢貨,你這是還嫌不夠亂嗎?非要逼反了秦晉那豎子才甘心?別忘了自己的本分,朕能將你重新送回政事堂,也能一腳把你踢出去!”

 突如其來的爆發讓楊國忠嚇破了膽,他從未見過天子如此時這般震怒。

 “臣愚鈍,愚鈍,臣不敢,臣不敢!”

 “你不敢?朕看你敢的很哪,敢拿大唐的國運來填你自己的私欲,如果這都不敢,豈非要真將這身衣冠讓與你才堪為稱敢啊?”

 李隆基越說越刻薄,越說越露骨,楊國忠除了趴在地上一聲又一聲的說著“臣有罪!”便再也沒有,也不敢作其它的辯解之辭。

 直至此刻,楊國忠才懊悔自己的利欲熏心,算到了天子對秦晉的不滿以及因不滿而生出的殺心,如何就忘了天子對秦晉那豎子的忌憚呢?

 沒錯,楊國忠清晰的感受到了天子對秦晉的忌憚。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大意,李隆基是個憑借兩次政變才奪得皇位的天子,又坐在皇帝寶座上四十余載,數十年的積威之下,又有哪個不畏懼,哪個不將這種畏懼深入骨髓呢?

 至於安祿山和秦晉?楊國忠苦笑,這兩個人並非不怕當今天子,無非是自己將他們逼到了絕境,反亦死,不反亦死。連兔子急了都會咬人,又何況原本就是領兵的悍將呢?

 當然,這些心思他只能埋在心底裡,不敢有一字一句對外吐露,否則等待他的就不單單是逐出政事堂了,恐怕整個楊氏滿門都會因此而受累。

 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一個基礎,那就是強大的朝廷,和鐵腕的天子。以上兩點是楊國忠所有籌劃最重要的一環。可是,楊國忠卻在此時才絕望的發現,自己高估了朝廷,高估了天子。

 在安祿山叛軍的面前居然脆弱的不堪一擊,甚至連東都洛陽都在一個月之內就陷於賊手。天子也不是當初那個殺伐決斷,英明神武的天子,竟被區區小吏出身的秦晉嚇破了膽。

 那麽,他的這些所謂的籌劃還有什麽意義呢?局面是亂了,攤子是散了?天子和朝廷倘若沒有這個能力扭轉乾坤,他豈非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對,不但米會蝕掉,就連他本人恐怕也會搭進去。

 “如何不說話了?真如果需要一個只會說有罪的宰相,又何必啟用已經聲名狼藉的你?滿朝文武,德高望著,哪一個不眼巴巴的盼著那個位子?”

 楊國忠忽然又從天子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或許天子並沒有治罪於他的打算,剛剛的斥罵不過是情緒發泄而已。

 “臣,臣以為,當立即調長安禁軍主動出擊,殲賊於長安之外。然後再,再命秦晉率神武軍配合長安禁軍,夾擊,夾擊……”

 在得到了楊國忠結結巴巴的回答後,李隆基的臉上這才有了一絲寬慰之色。

 “總算還有些腦子,立即草詔頒發吧!”

 ……

 天子詔書抵達馮翊郡,秦晉欣然領命,盡起神武軍往信豐一帶進軍。

 在路上,秦晉曾寫了一封萬言書呈送皇帝,直言對關中造反的逃民,宜撫不宜殺,否則將後患無窮。

 孰料,秦晉一連兩份萬言書送往長安都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音訊。

 在神武軍開拔之時,長史嚴倫請命跟隨出征,在他看來這是表忠心千載難逢的機會。

 秦晉的萬言書兩次沒得到任何回音,嚴倫終於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這些話出自朝中的德望之臣,天子一定會欣然應允,如果出自使君之言,就算,就算這是良yao,也一定會被棄之於不顧。”

 嚴倫自那一日有驚人之語後,便屢屢語出驚人,以至於秦晉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從此人口中聽到多聳人聽聞的話都不覺得奇怪。此刻,他還是頭一次對嚴倫的猜測有著完全的認同。

 在經過提醒以後,秦晉後悔這萬言書由自己所上,如果托付了旁人……可惜事實不容假設,發生過的事也容不得有反悔的余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秦晉倒不是同情那數萬逃民的性命,既然他們選擇了造反這條路,就應該意識到如此做會帶來的後果。他只是擔心,一旦對逃民們處置的狠了,會在越來越多的逃民心中,平白激出了兔死狐悲之感,增添對朝廷的敵視之意,到那時,大唐帝國可真就是內外交破,難以拯救了。

 就在秦晉幾乎已經忘記萬言書這件事的時候,天子的一道詔書忽而到了神武軍中。

 詔書中肯定了宜撫不宜殺的意見,同意由秦晉派人去做試探,如果能使他們反正歸唐,也不失為一個絕佳的辦法。

 當宦官宣罷詔書,跟在秦晉身後的嚴倫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想起前一日自己還在秦使君面前信誓旦旦的那一番說辭,不禁熱血上湧,滿臉通紅。

 與逃民叛軍的接觸,秦晉統統交給盧杞去運作,他心知肚明盧杞和逃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建立有效的聯系當不是難事。

 初步接觸下來,逃民叛軍的膨脹,讓秦晉心驚不已。這些人雖然表示可以降唐,卻要在朔方、隴右,甚至是河東裂土數郡之地,以諸侯的身份治理地方。

 秦晉很清楚,這種裂土封侯的條件,李隆基絕不會答應的,就算李隆基答應,大臣們也不會答應的。

 其實,秦晉的理想條件是,將這些叛亂的逃民重新編入河工營,主要叛將則依照朝廷的慣例,加以封賞,一切皆大歡喜。但人心往往就是如此,貪欲得不到滿足,便生出了無數以蛇吞象的笑話。

 嚴倫此時又發揮了他的特長,向秦晉進言。

 “此時與叛賊討價還價就如商賈一般,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他們提出來的也一定不是最終的底線,只要禁軍能打幾個勝仗,到時咱們不急,就輪到他們急了!”

 對此,秦晉深以為然,戰與和向來如此,只有能打才能和,否則和出來的也一定是喪權辱國的結果。

 “使君不妨駐足觀望,百姓殺的狠了,對神武軍,對馮翊都沒有好處!”

 對此,秦晉仍舊深以為然,大軍便在新豐以東十裡駐足不前。

 孰料,僅僅一日功夫,忽有戰報從新豐以西傳了回來。

 主動由長安向東進擊逃民的禁軍居然敗了,而且一連敗了兩仗,叛軍且戰且壯大,在旬日間膨脹至十萬人以上,兵鋒已然抵達長安城下。

 這個結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一群烏合之眾居然能連續兩次打敗了南北衙各衛軍整編之後的禁軍,這簡直太不可思了。

 為此,郡長史嚴倫在神武軍中已經落下了笑柄,只要他敢斷言的事,就一定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接連數次的斷言失敗,讓嚴倫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隻覺得在秦晉面前抬不起頭來。此時,他所想的已經不是成為郡守的心腹,而是如何才能體面的下台。深諳官場之道的嚴倫十分清楚,經歷了連續的出醜之後,不論誰做郡守都萬無重用自己的可能了。

 為此嚴倫特地先所有人一步來向秦晉請罪,以得到諒解。

 秦晉見嚴倫垂頭喪氣,就知道他因何如此。

 “嚴長史何故垂頭喪氣?”

 “卑下幾次口出妄言,致使,致使……”

 話才說了一半,嚴倫堂堂七尺男兒竟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

 原本秦晉隻想與之開個玩笑,不想此人的自尊心倒超乎想像,隻好好言安慰:

 “那些是原也怪不得你,出謀劃策,如果次次做準,就不是人了,是妖孽!”

 意料中一頓斥罵沒有出現,反而還得到了年輕郡守的好言安慰,嚴倫三分真七分假的痛苦,到有七分為真了。

 叛軍的表現令人吃驚,但在神武軍上下眼中,卻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南北衙的禁軍原本只有兩大主力,一為神武軍,二是龍武軍。自從天子了龍武軍,攆走了神武軍以後,南北衙的禁軍就是一群混吃等死的烏合之眾。

 這樣一群烏合之眾,打不過有必死之心的逃民叛軍也不奇怪。

 幾個向來比較激進的校尉一連幾次要求領兵出戰,讓那些貪心不足的逃民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禁軍。

 神武軍即便離開了長安,仍舊擁有這禁軍的驕傲。

 包括盧杞在內,也覺得必須給逃民叛軍一些教訓,否則將任其坐大。

 秦晉的想法則與眾人相反。

 “再等等看,長安畢竟是大唐西京,逃民想要輕易佔了便宜,是根本不可能的。”

 盧杞等人表示,長安的禁軍都是烏合之眾,萬一不敵,豈非讓這些貪心不足的逃民白白摘了桃子?

 秦晉哈哈大笑,“別忘了,長安可還有一支隴右精兵未曾出戰呢!”

 經由秦晉的提醒,眾人才記起了一直低調存在於長安的領著一直精銳,那就是神策軍!

 神策軍在隴右與吐蕃人作戰多年,論起戰鬥力,恐怕不輸於神武軍,那些逃民組成的叛軍,就算再有敢死之心,也一定不會是身經百戰的神策軍的對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