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333章:賊子生惡念
秦晉的打算很簡單,既然哥舒翰殺掉衛伯玉已經既成事實,那就得向前看,一旦楊國忠有可能使用借刀殺人之計,那麽就必須勸服哥舒翰無論如何都不能出潼關與安祿山叛軍野戰。否則,原本歷史上的悲劇就再難避免。

 哥舒翰雖然勇悍過人,又曾威震隴右河西,但對手畢竟是吐蕃人,當初手下又全是精兵強將。反觀現在,其麾下全是些新近招募的生瓜蛋,內部又相互傾扎矛盾重重,怎麽可能是來自幽州的叛軍對手呢?

 大唐各邊郡中,以幽州河西隴右以及安西戰事最多。尤其幽州一帶的戰事,無論頻繁程度還是激戰烈度都是其中之最。也因此,幽州盧龍等地的唐朝邊軍,戰鬥力最強。

 眼下實力對比明顯極不平衡,唐朝內部空虛已久,在經歷了去歲的一連串慘敗之後,士氣已經跌落到谷底。就算隴右河西的邊軍全部派到潼關和叛軍野戰,相信一樣也是輸多贏少。

 更何況,潼關的守軍又都是些幾乎沒經歷過戰陣的新兵,讓哥舒翰帶著這樣一群與叛軍野戰,豈非以卵擊石?

 “下走來此,隻想告知老相公,無論如何,就算天子敕書相迫,也不要出關野戰!”

 秦晉說的一字一頓,似乎艱難至極。哥舒翰的表情已經恢復如常,僅從表面上看不出他的喜怒。

 “老夫知道了,你連夜到潼關來,就為了送信示警?”

 秦晉重重點頭。

 “好,你這個人情,老夫領了。潼關乃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趁著沒人留意,趕快回馮翊!”

 哥舒翰催促秦晉立即動身回馮翊,擔心絕非多余,一旦秦晉道潼關來的事情敗露,勢必將為他們兩個人帶來難以擺脫的麻煩。兩位手握兵馬大權的高官,沒有天子詔書就擅自見面密謀,傳了出去真是百口莫辯。

 別看哥舒翰不在乎楊國忠,卻在乎這種人言可畏。一旦天子也信了這種足以積毀銷骨的傳言,對他而言就大大的被動了。

 秦晉卻急的直跺腳,他冒險到潼關來,難道僅僅是為了勞什子的人情嗎?說句不客氣的話,哥舒翰的人情在當世之人的眼裡可能重於泰山,但在他秦晉的眼裡卻一文不值。

 “老相公,秦晉冒險前來,只求老相公無論如何要頂住壓力,斷可不可出戰,否則大唐危矣!”

 豈料哥舒翰卻哈哈大笑。

 “秦晉,你也把老夫看的太重了吧?當初在長安時,可覺得你不甚瞧得起老夫呢?”

 哥舒翰的感覺果然敏銳,秦晉的確沒有對哥舒翰報以足夠的重視。但,那是因為他有著世人所不知的記憶,任何人在他的眼裡除了手中的權力以外,不過是書中的一個符號而已。

 只是到了這等關頭,哥舒翰居然還有心調笑,這固然是此人性格使然,也許根本原因是他根本就沒意識到,也許大難即將臨頭了。

 “老相公,請允許下走做一假設之言。如果,如果天子一道詔書,令老相公出關迎戰擊賊,老相公是否領命?”

 雖然知道自己麾下的兵是個什麽德行,但秦晉口口聲聲,勸阻他出戰,仿佛只要一出關就要一敗塗地。這種輕視令哥舒翰升起些許不悅。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天子有所命,自當敢從!”

 秦晉又一跺腳。

 “出兵就中了楊國忠的詭計,難道老相公就看不出來嗎?只有堅守不出,才能守住潼關!”

 越說越是急切,秦晉竟罕有的失態了,最後好說歹說,才從哥舒翰口中得了句模棱兩可的承諾。

 “快回去吧,老夫記下就是!”

 在返回馮翊郡的路上,秦晉心亂如麻,哥舒翰或許是出於驕傲和自尊,才在他的面前說了許多雜七雜八的話,哥舒翰肯定知道,潼關的都是新新招募的良家子和市井之徒,這樣的軍隊剿匪尚且不易,又慌亂迎戰身經百戰的叛軍了?

 但總算將必須帶到的話帶到了,而且哥舒翰還極為重視的親自出城相見,這都從側面說明了哥舒翰雖然跋扈,但絕非是有勇無謀之人。

 盧杞就曾對秦晉幾乎越俎代庖的想法表示過不以為然,哥舒翰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多年,帶領河西隴右兩地的邊軍打的吐蕃人聞風喪膽,這麽多年的戰陣經歷可不是白來的,那是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中煉出來的。

 回到同州城的第一件事,秦晉就將在“河工營”內賦閑的陳千裡招了回來。

 “陳兄弟,我打算擴充神武軍,主將人選非你莫屬!”

 聞言之後,陳千裡竟然愣怔半晌,一言不發。

 直到秦晉又將剛剛的話重複了一遍,陳千裡才難以置信的問道:

 “我這不是做夢吧?”

 “當然不是做夢,咱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抓緊一切時間,使各軍的戰鬥力最大化!”

 其實,如果有半年的時間,秦晉就能將龍武軍那一萬人完全消化吸收,但是眼下的形勢卻根本沒留給他足夠的時間。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雖然也可能不發生,但秦晉卻不能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在這個時候打散龍武軍,那麽這隻人馬就徹底廢了,而被分散到各軍的龍武軍舊軍卒也必然心懷不滿,甚至可能還影響了神武軍的戰鬥力。所以,在回來的路上,秦晉還是決定冒一次險,用陳千裡的復出來換取一支擁有不俗作戰能力的人馬。

 欣喜過後,陳千裡又冷靜下了下來,堅辭不受龍武軍主將一職,只要求仍舊以長史之職參與軍中庶務就已經心滿意足。

 “陳兄弟,我絕不是客氣。實話說吧,朝廷有可能強令哥舒翰出潼關迎戰擊賊。”

 陳千裡的反應極快,立即就問道:

 “難道使君斷定哥舒翰只要出關迎戰就必會慘敗?”

 秦晉艱難的點了點頭。

 “希望這些假設都不會成為現實,但是卻不得不事先做好最壞的打算。我只有一個要求,陳兄弟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要三思再三思……不要再魯莽衝動。”

 秦晉將陳千裡此前的拆台之舉都簡單的歸結為魯莽衝動,就是告訴他,前事既往不咎,往後他們還是好兄弟。

 至此,陳千裡也甚為動容,他一直以為秦晉變了,在長安官場的大染缸裡便的急功近利,然則卻萬沒想到,他心底裡竟還是裝著大唐天下的。否則,他就不可能不計前嫌的重新啟用自己,還要擴充龍武軍。

 陳千裡當即表態,“千裡保證絕不會再拆使君的台!”

 大約過了三天,杜乾運在次由長安返回馮翊郡,又給秦晉帶了一則重要的消息。

 “哥舒翰上書天子,要求加固城防,並明言潼關守軍戰力低下,請天子無論如何要答應他,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逼迫潼關大軍出戰擊賊。否則,後果或將不堪設想!”

 這倒大大出乎秦晉意料之外了,哥舒翰並沒有被動等待,而是用他一貫的風格主動出擊,向天子請求一個保證。

 “天子是如何答覆的?”

 聽聞秦晉有此一問,杜乾運頗為得意,答道:

 “卑下離開長安的時候天子詔書才被送到門下省,不過給魏方進喂的黃金卻不是白味的。”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這是天子詔書的謄抄副本,請使君過目。”

 書信是有火漆封口的,秦晉結果書信後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剛要發問,杜乾運就搶著說道:

 “書信中的內容,卑下另有渠道知曉,天子答應了哥舒翰,並且還大加褒獎,不但沒追究擅殺衛伯玉之罪,甚至還將衛伯玉的新軍也正式劃撥給了他。”

 秦晉展開書信,果如杜乾運所言。

 ……

 “聖人,臣以為神武軍在馮翊剿賊不利,當行文敦促!”

 天子便殿,座中僅有高仙芝、楊國忠、魏方進三位宰相。

 說話的是楊國忠,秦晉帶著神武軍到馮翊已經一月有余,到現在除了焚毀一座小城朝邑以後,就再無寸進,皇甫恪仍舊大搖大擺的佔據蒲津關。

 對於楊國忠的話,天子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將目光有意無意的瞥向了高仙芝和魏方進,顯然是想再聽聽這兩位宰相的意見。

 “啟稟聖人, 皇甫恪老奸巨猾,麾下又是久經戰陣的朔方軍,神武軍能解同州之圍,又將叛軍圍困在蒲津關內,已經實屬難得。若過分苛責,不知又將以何人取代呢?”

 魏方進有些一反常態,毫不客氣的接過了楊國忠的話頭,還將他話中隱晦之意,充分的暴露在君臣眾人面前。

 無非就是私怨難解,希望借天子之手,懲治秦晉。然則,魏方進話中最有分量的一句,則直接將楊國忠堵了回去,如果要追究秦晉的罪責,那麽還有誰能取代他來剿滅皇甫恪叛軍呢?

 答案顯而易見,目下朝廷之上,除了秦晉以外,再無一人能夠在馮翊郡和皇甫恪大軍作戰。

 天子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高仙芝在魏方進之後也沉吟著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蒲津乃黃河衝要之地,若皇甫恪有意投降安賊,只怕關中危矣!”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