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993章:化險為夷哉
第五琦正在緊張忐忑間,忽有佐吏來報,秦大夫請他立刻去見。』 』 課 外 書Ww*W.┡Ke Wai Shu .^O R G【全文字閱讀】ziyouge

 “該來的總會來,是福是禍全看這一遭了!”

 咬了咬牙,第五琦向殷士毅做了簡單的交代,他現在自身都有可能陷入漩渦中難以自保,以後當然也就沒有機會再庇護提拔這些親信了。而且,黃靖的反水令他大為傷心,對於這些心腹從來都是不遺余力的提拔,誰又能想得到因為一點不可預見的意外就立時反目成仇了。

 以後就算有平安度過危機的一天,第五琦內心當中對身邊的所有人,恐怕也只會多了幾分疑慮,而少了幾分信任。

 出了政事堂天色已經漸黑,宵禁早在一個時辰前就開始了,負責巡城的神武軍士兵仔細的檢查了他的通行證,並照理詢問了本人,才將堂堂宰相的車隊予以放行。由於長安克複不久,城內的治安依舊處於不太平的狀態,為了嚴防意外,宵禁也依然處於最高級別。

 馬車晃晃蕩蕩的向北前進著,晃得第五琦更是心煩意亂,就算面對天子,忐忑的心境怕也不過如此了。眼下權臣之權威遠甚於天子,唐朝的命運走向不是他能關心和左右的,可現在連自己的命運都變得像暴風雨中的水上浮萍,不知將要飄向何處。

 這短短的三裡地從來都沒有感覺如此漫長,對第五琦而言就像挨過了最難熬的三年,直到馬車突然停住,外面傳來了軍卒洪亮的詢問聲,他知道,到地方了。

 神武軍的帥堂本是神武軍臨時辦公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長安城乃至朝廷的中樞,所有政令和政策皆出於此。

 第五琦在仆從的攙扶下出了馬車,直起腰時,這才發覺頭頂上漫天的星鬥,竟比轅門外噗噗跳躍的火把光焰還耀眼。

 “秦大夫有交代,第五相公到了可以驅車直入!”

 如果在以往,第五琦當然會大搖大擺又自鳴得意的接受這特殊的優待,可現在隨時都處於危險之中,優待則隨時都可能變成催命的枷鎖,謹慎起見他寧可步行進去。

 不過,見到秦晉以後,第五琦的心情反而平靜了不少。畢竟是政事堂的宰相,對於患得患失的情緒還是能夠勉強控制在理智的范圍內。秦晉接見大臣官吏時,幾乎永遠都在埋頭處置公文,這倒不是他故作如此,而是需要處置的軍中公文實在多的不得了。

 他也正在琢磨,

打算選拔一些年輕幹練的官吏,專門幫助其處置繁雜的庶務,如此一來便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可以構想全局方略。

 “來了?入座吧”

 秦晉頭也不抬的隨口說了句,語氣很是平靜,第五琦猜不透秦晉的想法,硬著頭皮落座。剛剛坐下,秦晉就指著他面前公案上的一疊薄薄公文,說道:

 “看看吧,你面前的公文,上面說的可都屬實?”

 聞言,第五琦打了個激靈,直覺告訴他這公文上面記錄的東西絕對是於自己有害而無利的。事實也果真如此,捧著公文的手在顫抖,越看越是心驚,同時也暗暗大罵黃靖豬狗不如,狼心狗肺,忘恩負義

 黃靖不但交代了第五琦所有的不法之事,還添油加醋的編排了不少,也正是如此才殊為可恨,很顯然黃靖為了自保是打算拉他下水的。

 “秦大夫,這血口噴人”

 對於黃靖的指證,秦晉心知肚明是真假參雜,不過在朝的官員哪個是乾乾淨淨的?只要第五琦沒有涉及到勾結吐蕃,或是反對神武軍,他就鐵了心的要保住此人。

 縱觀朝廷上下,像第五琦這樣實乾型的經濟之才,而且又是對神武軍頗為友善的官吏並不多,人品卑劣又能力一般的黃靖與人品能力俱在中上的第五琦相比,如何取舍自然不會有半分猶豫。

 “第五相公放心,既然能在秦某這裡看到黃靖的供狀,也就說明這份供狀不會傳出去,更何況黃靖為了自保而揭發檢舉意圖立功,其中多有不實之詞,秦某不會偏聽偏信的!”

 秦晉的話猶如黃鍾大呂,登時驅散了第五琦胸中的全部陰霾,得了這些保證,雖然渡過此劫,可他仍舊心有余悸,指著那份供狀打算逐條辯白,更要將那些不實的指控一一予以否認。

 然則,秦晉卻抬起頭來,揮了揮手。

 “第五相公放心,秦某心中自有一杆稱,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某些言語就生出了搖擺,且放手去治理經濟,秦某還等著你那三年之約兌現呢!”

 聞言,第五琦大為感動,竟忍不住熱淚盈眶,心情大起大落,高低起伏之下,情緒激動也在所難免,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終於沒有遇到了知人善任的上司,可以一展所長。以往的官場中權謀與鬥爭要遠遠超過了政事,為了保住權位,沒有東西是不能犧牲的,朝局的敗壞與這種極為惡劣的風氣有著脫不開的乾系。現在,秦晉可以給自己足夠的信任,又因此而違背以往的原則,做出了不小的妥協,也難怪第五琦感激涕零了。

 秦晉口中的三年之約是指三年內倉廩豐實,扭轉府庫無錢可用的窘境。第五琦敢做出這些保證,自有他的底氣,在後來與秦晉的接觸和交流中,他又發現這位年輕尚武的大夫居然也對經濟之道頗有些見地,有些方面甚至是他所疏漏或是沒想到的。

 也是因為此,第五琦在施政時更是謹小慎微,因為欺騙一個懂行的上司是為官者最為忌諱的。

 秦晉放松的撣了撣衣袍,臉上露出放松的笑容。

 “第五相公把黃靖一案想的複雜了,嚴重了,鄭顯禮和清虛子的憤怒可以理解,但他們也都是針對卡扣錢糧一事,而並非針對某些人,而黃靖為了活命又不分青紅皂白的添油加醋,這就是他自取死路了。”

 “秦大夫,我”

 第五琦想說幾句表忠心的話,但又覺得難以啟齒,黃靖是他用人失察,不管怎麽說在這一點上是栽了跟頭的,傳出去恐怕也要由人恥笑,但在秦晉的嘴裡舉重若輕,又似乎不是什麽大事了。

 秦晉又擺擺手,說道:

 “好了,不要再糾結於黃靖這件事了,既然來了就說說吧,各郡戶口籍冊整理的如何了?”

 天下戶口籍冊,最重要的就是河南之地與江淮之地,河南之地受戰亂最甚,人口損失十有五六,而江淮地方則受限大小節度使的陽奉陰違,十之七八的郡縣都無法統計出具體的人口數目。

 戶口籍冊是天下稅收的根本,因而要厘清戰後歲入的多少,第一步就是厘清各郡縣的人口。

 不過,江淮地方現在的麻煩都是李亨當政時造成的,那時為了肅清永王李琰的余孽,控制江淮地方,在江南江北淮南淮北封了大大小小將近十個節度使,如此即可以江淮為根基隨時策應朝廷對洛陽叛賊的反攻,到了神武軍節節勝利時,江淮等地的節度使並沒有機會在平叛中出力,其任務也就轉為了監視以及鉗製神武軍在都畿道的過於坐大。

 及至現在,神武軍徹底掌握了京畿道與都畿道這兩個唐朝最核心的地方,江淮的節度使們也自然而然的包成了團,對秦晉掌控下的朝廷陽奉陰違,尾大不掉之勢已經漸漸形成。

 江淮之地雖然不以兵威見長,但自打開元天寶以來,已經成了天下糧米最重要的產地之一,如果這些地方不向朝廷繳納租庸調,對府庫歲入的影響將是極為嚴重的。

 第五琦認為,若要徹底李卿江淮地方的人口,就必須盡早對那些陽奉陰違的節度使采取行動,不過他對秦晉搞出的那套巡撫制度還有有些不同看法和意見的,至少針對江淮抱成團的幾個節度使恐怕收效甚微。

 不過,在神武軍控制的地方同時以巡撫和節度使坐鎮,二者上下有序,卻又互相製衡,雖然不能治本,卻是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五琦長篇大論的分析了一番從地方到朝廷的各種情況, 最後又得出結論,朝廷的人口損失不小,但帳面上損失的人口卻未必都死於戰亂,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地方好強與土地眾多的寺廟所收留。

 “天下尚未肅清,地方豪強不能擅動,下吏建議先拿遍布都畿、京畿兩道的諸多寺廟開刀!”

 寺廟裡的和尚不事生產,但卻擁有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趁著戰亂的頻仍,兼並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許多籍冊上消失的人口最終有一大部分都流進了寺廟,成為寺廟大量土地中的佃農。但這些土地的出產卻是因為朝廷的優待政策而不用向府庫繳納一粒糧食。

 “下吏建議,清理各地寺廟的財產,不,乾脆搗毀佛像,讓大量的僧侶還俗,再將土地重新分配,歸還給那些失地的良家子”

 各地有據可查的僧侶其數目遠超秦晉想象,僅僅京畿都畿兩道就達到了五十萬眾,如果這些人都還俗了,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勞動力,還會為人口的恢復起到不小的作用。

 *本書籍由()搜集整理,更多好看的書籍請訪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