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961章:因緣巧從軍
長安大街的恢復能力就像野草一樣旺盛,距離神武軍光複長安不過半月功夫,便又是車水馬龍,摩肩接踵了。葛文卿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左搖右蕩,就像一具行屍走肉,父母親人除了一個妹妹都在吐蕃的禍害下死於非命,所有的家財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現在他連最疼愛的妹妹都無法保護,還有什麽意思苟活在這個世上?

 妹妹已經被搶進竇家一夜半日,恐怕早就被那竇家三郎所蹂躪,他自責空為七尺男兒,卻沒有任何辦法,或許也只能以一死來磨平對自己的失望,乃至是絕望了!

 劈裡啪啦的爆竹聲陣陣響起,這是一種在至德元年才逐漸流行的物什,每逢喜慶日子便有官署或富貴人家燃放,如今落在失魂落魄的葛文卿耳朵裡便更覺悲涼刺耳。行人們見有熱鬧看,紛紛一擁往爆竹聲響的街口奔去,葛文卿被人流裹挾著也隻得跟了過去。

 “神武軍預備學堂招生處……嘖嘖,這叫法新鮮,不就是征兵嗎?莫不是又要打仗吧?”

 “非也,非也,沒看到那大紅紙的布告上寫著麽?這是要為神武軍培養將校的,進了學堂至少,至少也得當個旅率吧……”

 禁軍十六衛中除了神武軍,其它各軍在歷次的劫難中均已經徹底垮掉,尤其是長安陷落又光複以後,其它各軍甚至連表面的建制都已經不複存在,而且看政事堂的意思也全無重建十六衛軍的想法,從此以後應當是神武軍一家獨大了。

 當逢亂世以軍功光耀門楣是一條捷徑,但凡有點想法的人恐怕都會有過這個念頭,然則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只是當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大頭兵,十有九成都會成為為將者的踏腳石。但是,這個所謂的神武軍預備學堂招生處則似乎給人開辟了一條人生捷徑,如果不用從大頭兵做起,而是直接就做了旅率一級的軍將,心動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不少。

 葛文卿扒拉開擋在前面的人,到了前面,打算看個究竟。

 不少人已經聚攏於“招生處”牌子下,圍著胡桌胡凳旁身著青袍的官員身側詢問情由。

 “俺要進這預備學堂,不知明公收俺嗎?”

 青袍官員微笑著手指另一側張貼的大紅布告上,一字一頓的慢慢念道:

 “但凡能說明籍貫以及上下三代的良家子,均有資格。”

 “俺能,俺當然能,俺家世居長安,別說三代,就是八代、九代也說得清楚呢!”

 青袍官員仍舊指著那布告,慢慢念道:

 “除此以外,須識得文字五百以上,可以書寫簡單的行文軍報……”

 “這,這不是難為人嘛……俺寫個大明尚且湊合,寫,寫勞什子軍報,這輩子連見都沒見過呢……”

 青袍官員指了指另一側的胡桌,上面擺放著一疊公文,笑道:

 “這裡有公文樣本,只要照著謄寫三封,便算過了這條標準!”

 “既是照抄,那還不簡單?”

 那人顯然躍躍欲試,不過只看以手握筆的姿勢就知道是個生手,很快那張紙就被畫成了符咒一般。而負責宣講的青袍官員也不見惱怒,隻煞有其事的看著。倒是圍觀看熱鬧的百姓實在瞧不下去了,紛紛跟著起哄,讓他別在丟人現眼。

 “嘿!俺原也不是這塊材料,獻醜,獻醜了……”

 那人實在受不了人們的起哄隻得將手中筆丟下,大方的承認自己寫不好字。

 “我來,不就是謄寫三份軍報麽!”

 不過,早有好事的人指著大紅布告上的條條款款搶在那青袍官員念道:

 “身高須得七尺以上……”

 大紅布告的前面立著一根竹竿,上面用黑色刻著明顯的極好,顯然要高過那標記才算合格。

 第二個自動請纓的人身量並不算高,後背緊貼著那竹竿站直以後,頭頂距離刻度居然還有將近二指的差距。

 看熱鬧圍觀的人又是一陣哄笑,鬧的那人漲紅了臉,埋頭擠出人群。

 葛文卿隻覺得背後有人推了他一把,便不由自主的衝了上去,待站穩身形,已經距離那丈量身高的竹竿只有兩步距離。他的家境在吐蕃攻陷長安之前算是小富,吃喝不愁,宗族裡也有不少人當過五品六品的官員,因而他的甚高在同齡人中算是很高了。

 一名負責維持秩序的軍吏上前擺布著葛文卿貼著竹竿站直,居然高出了刻度標記三指有余。

 這種身高在整個神武軍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引得那軍吏嘖嘖讚歎了兩聲。

 “請寫明姓名籍貫以及三代備查。”

 葛文卿渾渾噩噩的按照那軍吏的要求提起筆來,才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籍貫,就忍不住潸然淚下。這幾十個日日夜夜以來,他已經流過了太多的眼淚。本以為眼淚早就流幹了,然則此時想起在戰亂中慘死的父母與兄弟,終是忍不住涕泣起來。

 他的這一番舉動看的眾人莫名其妙。

 “七尺男兒,哭甚鼻子了?進了神武軍,殺敵立功,顯赫人前,還怕不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嗎?”

 這句話像一把重錘,狠狠的砸在了葛文卿的胸口上。又如一言驚醒夢中人,妹妹被擄受辱之仇豈能輕易放棄?如果能夠以軍功成就地位,還怕沒有機會向那仗勢欺人的竇家尋仇嗎?比起寒窗苦讀,走科舉之路豈非要快捷了萬倍千倍?

 當世之時,走科舉之路入仕的官員,多數都被主流排斥在外,就算高中狀元,也只能被分發到某縣從縣尉這種佐雜小吏做起。所以,遵循父母生前定好的路,想要報仇恐怕沒有二三十年之功是絕對不行的。

 然則,他有這個耐心等上二三十年嗎?那竇家三郎二三十年之後還在不在這世上都是個未知之數呢!

 一念及此,葛文卿握筆的手愈發堅定,下筆便龍飛鳳舞,一手漂亮的蠅頭小楷引得一旁軍吏都忍不住嘖嘖讚歎。

 “葛君這一筆字恐怕沒有十年以上之功是斷然寫不出來的!”

 葛文卿慘然一笑,算是對那軍吏的讚歎做了個回應,心中卻是依舊淒涼。寫一筆好字有什麽用,連最親近的家人都保護不了。

 以葛文卿的文字水平以及身體條件,很快就通過了選拔的各項條件。他畢竟是生在小富之家,騎馬射箭樣樣都會一些,雖然不算精通,但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前後不過一刻鍾時間,葛文卿就成了神武軍預備學堂所招收的第一名學員。

 有了葛文卿的例子,報名的人也越來越多,短短半日功夫,竟已經有五十余人經過了初步的篩選。

 眼看著再有一個時辰就到了宵禁的時間,負責招生的青袍官員開始命人收拾東西,並告知已經通過初選的人回到家中等候消息,只要基本信息查核屬實,明日日落之前就會有通知文書被送到。

 青袍官吏不厭其煩的叮囑著:

 “諸位今夜一定要和家中交代清楚各項事宜一道審核通過,諸位便要立刻離開家,住進統一設置的軍營中,無命不得擅自離營!”

 當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只有葛文卿站在那裡不知去往何處。

 此前與他有過對話的軍吏覺得奇怪,又見他衣衫襤褸,心下頗為奇怪,就問道:

 “葛君因何躊躇於此呢?還不趕快回去交代交代,準備準備,以葛君的條件,明日一早定然就會接到通知文書的。”

 葛文卿已經很久沒見過對自己這麽客氣的人了,便感激的衝那軍吏一揖。

 “實不相瞞,在下已經無家可歸,不知要去何處!”

 軍吏的眼中露出了一絲同情之色,便輕聲安慰道:

 “葛君節哀!”

 欲言又止,軍吏還是說道:

 “如果葛君實在沒有去處,不如先到軍營安置下,待明日正是審核通過,便可住在營中。”

 葛文卿正求之不得,便躬身稱謝,這一次他正重的請教軍吏姓名,不至於像那個無名隊正一樣,想要報答也不知從何報起。

 軍吏嘿嘿一笑:

 “敝姓王,名為仁禮,河東人!當年秦大夫在河東時,從民營出身,現在於大夫中軍做個小小的軍吏,雖然沒立下什麽戰功,可以算是一展所長!”

 葛文卿並不知道, 河東民營出身的神武軍,十有其九都是在歷次大戰中劫後余生之人,族人子弟死傷者不計其數。河東王氏也是當地的郡望大族,進入民營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原來是河東郡望,失敬失禮!”

 王仁禮的眼中則閃過一絲黯然之色。

 “還說什麽郡望大族了,某這一支的族人九成都死在了蔡希德的亂兵之中,差點,差點就算死的絕戶了……”

 原本葛文卿以為自己的遭遇和命運就算極為淒慘了,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面前這個溫文爾雅又待人和善的軍吏身上竟然也背負著血海深仇。

 再看向王仁禮時,葛文卿竟嘴拙了,不知該如何安慰這個與自己同樣命運悲慘的同病相憐之人。

 “現在好了,有秦大夫在,有神武軍在,相信用不上幾年,這天下就會重歸太平,到那時王某便解甲歸田,回到河東去,為家中承繼香火,開枝散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