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920章:亂起深更中
關中的局勢發展有些奇怪,秦晉站在巨幅地圖前,眉頭微皺,吐蕃人的反應從昨天開始變得異於往常。如果瑪祥仲巴傑當真遇刺身亡,吐蕃大軍的進攻意識就絕沒有這麽強烈。

 昨天的戰鬥打的頗為慘烈,原本應該虛張聲勢的吐蕃人居然與主動出擊的神武軍打了一場硬仗。裴敬的部下作為昨天參加戰鬥的主力,打的很是艱難,幾乎是毫無寸進。面對這種情況,他的臉上也多少有點掛不住,潼關的神武軍絕大多數都是頭一次在秦晉面前露臉,初次表現就顯得拖泥帶水,很多校尉旅率們也都紛紛要求再次請戰。

 不過,秦晉卻拒絕了他們請戰的要求,下令堅守大營不出,等著吐蕃人來攻。

 裴敬也一改往日的沉穩作風,纏著秦晉要求再給他一次出戰的機會,這回定然要打的吐蕃人後退三十裡。

 然則,秦晉卻反問道:

 “就算吐蕃人後退了三十裡,又於事何補呢?”

 裴敬被問的一陣語塞,思忖了一陣,不覺有幾分氣餒,搖頭道:

 “大夫所言甚是,末將過於為了求勝而求勝了!”

 秦晉點點頭。

 “潼關以西的吐蕃人不下五萬,還有那些新附之軍,加起來至少有十萬眾,你麾下的將士不過三萬上下,縱然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子呢?以弱勢之兵本就該守為上策,如果一味的主動進攻反而給了吐蕃賊兵佔便宜的機會。”

 說到此,秦晉又頓了頓,隨即道:

 “現在咱們的當務之急是試探吐蕃人的反應,包括昨日的強攻亦是試探的一種形式,既然他們打的狠,咱們就轉攻為守,看他們如何轉為強攻。”

 “倘若吐蕃賊兵不強攻呢?咱們豈非白白的錯過了機會?”

 “也不盡然,如果瑪祥仲巴傑遇刺是真,吐蕃人勢必不能在潼關外長久逗留,咱們耗得起,吐蕃人卻耗不起。當然,也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崔渙的行刺失敗了,吐蕃人的反應則難以預料了。”

 正說話間,忽有軍吏送來了軍報。

 “中郎將田承嗣的軍報到了,請大夫過目!”

 裝著軍報的密封銅管被送到了秦晉的案頭,管口的火漆封口完好,秦晉用力擰動銅管一端的蓋子,火漆隨之破裂……抽出了裡面的羊皮紙,秦晉仔細看了一陣,然後長長舒口氣,掂量著手中的軍報看向裴敬。

 “想不到啊想不到,田承嗣在京兆府居然也鬧出了不小的動靜,看看吧,數十郡縣紛紛景從,吐蕃人和李承宏的麻煩大了。”

 這則消息當真讓裴敬倒吸了一口冷氣,他一開始並未將田承嗣這個降將看在眼裡,因為此人本就是他的手下敗將,當初此人為安賊鎮守潼關的時候,所表現出來可完全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後來,田承嗣逃出潼關以後,又領兵去攻風陵關,反在風陵關下活活的被陳千裡拖住,糧草消耗殆盡,為了一口飯吃,不得不選擇投降。

 就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又無能的降將,居然能在吐蕃人的眼皮子底下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也難怪裴敬不信。

 “看看吧,確定無疑了,瑪祥仲巴傑必定出了意外!”

 說著,秦晉將手上的羊皮紙遞給了裴敬。

 裴敬也點頭附和道:

 “嗯,也只有如此解釋了,否則吐蕃人又怎麽能任憑田承嗣聯結數十郡縣而沒有反應呢?想來那瑪祥仲巴傑能在吐蕃大權獨攬,也定然不是易與之輩,絕對不可能任憑一支反吐蕃的力量在關中活動而聽之任之。”

 一目十行的看過了羊皮紙上的內容,裴敬連呼不可思議,這其中誠然有運氣的因素,但田承嗣在其中的作用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看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此言果然不虛!”

 聞言,秦晉笑了。

 “田承嗣曾經是你的手下敗將,可也莫要因此而輕視了他。此人在北邊與契丹人作戰打了十幾年,如果沒有點本事也不可能得到安祿山的重用。當然,正因為他聰明,耍滑頭自是在所難免,秦某也沒想到,他居然也有孤注一擲的時候。邊看他軍報上寫的輕描淡寫,實際情況可能到了不生則死的程度,也許是天佑我神武軍,吐蕃人反應失常,這才給了他有可乘的機會。”

 秦晉的一番剖析倒讓裴敬誠服,同時也有些摩拳擦掌。

 “也只有瑪祥仲巴傑遇刺這一種可能了,既然如此,咱們不如就坐等那兩路吐蕃人馬自行瓦解。”

 吐蕃內部的矛盾,裴敬也了解不少,瑪祥仲巴傑趁著小讚普赤松德讚年資淺薄而大權獨攬,雖然現在如日中天,又有著攻克長安大敗唐兵的功勞,可也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因為隨著小讚普年齡漸長,也必然會對那個處處大權獨攬的大相心生厭棄,而且在小讚普的身邊又有一批受排擠之人是指望著通過小讚普親自掌權以後翻身的。如此時日稍長,不過一兩年的功夫,吐蕃權貴層裡就漸漸的形成了一股圍繞在小讚普身邊的無形力量。

 假如瑪祥仲巴傑一旦遇刺,那些長久被壓製的吐蕃權貴們勢必會爆發出一波強烈的反彈。至於反彈的有多猛,裴敬也難以預料,他只希望靜觀其變之下可以盡快的反攻長安,畢竟讓這些高原上的胡人佔據了長安是一件極為屈辱的事情,更會使北方草原上的胡人漸漸生出了不軌之心。

 “昨日吐蕃人一改佯攻的計劃轉而強攻,未嘗不是掩蓋他們內部愈演愈烈的矛盾。”

 見秦晉如此說,裴敬又忍不住問道:

 “大夫可是要派兵繼續強攻?”

 不過,秦晉卻當即予以了否定。

 “昨日你的部下損失不小,不能再強攻了,從即日起還是隻做襲擾,擾得他們焦頭爛額就是,相信不久之後這些吐蕃人就該露出破綻了。”

 也許是關心則亂,裴敬居然又問了一句:

 “萬一他們不亂呢?”

 秦晉哈哈大笑。

 “哪有那麽多的萬一……”

 就在秦晉和裴敬二人揣測吐蕃內部的情形之時,副相益喜旺波正馬不停蹄的在營中四處聯絡,早幾日有謠言瘋傳瑪祥仲巴傑遇刺,所有人都不以為意,都當這是唐兵故意製造的謠言,要亂他們的軍心。

 但是,一連數日過去了,謠言不但沒能止息,反而愈演愈烈。包括益喜旺波打發回長安探聽消息的人竟也一無所獲。如此一來,就由不得人不多想,包括軍中掌握實權的將軍都有些惴惴不安。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唐兵意外的反守為攻,對他們發動了強攻。攻勢之猛是他們進入關中以來所罕有的,為了不使潼關的唐兵發覺他們內部的隱憂,便隻得一改佯攻的既定策略,硬著頭皮打了一場硬仗。

 昨日一仗打的的確令吐蕃人大出所料,原來唐朝的兵馬也不全是守禦長安的那種豬狗之兵,如果當初用這些敢戰善戰之士,恐怕他們能否輕易的入主長安都是個未知數了。

 所以,表面上看,此時的吐蕃打應風平浪靜,而實際卻是暗流湧動。益喜旺波和一些同情小讚普的軍將開始暗中勾結,打算擁護小讚普重新掌權。

 領兵的將軍是瑪祥仲巴傑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他本該在第一時間撲滅這種異常的苗頭,但益喜旺波的話卻讓他猶豫了。瑪祥仲巴傑一死,他們便失去了靠山,當初那些被瑪祥仲巴傑打壓的人勢必會聯手複起,站在小讚普一邊。到那時,如果繼續不識時務,死硬倒地,只會為瑪祥仲巴傑殉葬。

 吐蕃人沒有漢人那些忠君的想法,做事憑借的都是本能,因而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一個已經死了的人殉葬。正是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領兵大將放棄了及時製止益喜旺波的想法, 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看不到。

 益喜旺波正是趁著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開始在軍營中大舉聯結那些對讚普心有同情之人。事已至此,他也想通了,不論瑪祥仲巴傑遇刺身死的傳言是否坐實,這都是一次萬萬不能放棄的機會,此時放手一搏,說不定就能搏出個廣闊的天地來。

 很快,便有數千人表示願意與益喜旺波支持讚普親掌大權,這些人裡多數是軍中百夫長以下的低級軍官和普通士卒,但這也足夠了,只要將這數千骨乾的情緒調動起來,便足以影響十萬大軍。

 目前擺在益喜旺波面前的還有最後一道難關,那就是領兵的主將和他身旁的一乾高級軍將,這些人不僅對小讚普沒有同情之心,甚至對讚普的掌權還心存疑慮,此時之所以沒有做出反應,那是還沒回過神來,一旦事情有了反覆或是變化,沒準就會舉刀大開殺戒了。

 “殺反賊,擁護讚普!”

 半夜三更,呐喊之聲如驚雷炸響,幾乎與此同時,中軍大營被重重亂兵所包圍,營門很快被撞開,亂兵潮水般的湧了進去,頃刻間便血流成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