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926章:轉機再出現
竇嘉的回答是很讓秦晉意外的,以他所見過的這個時代的官員,絕大多數人說話時都是瞻前顧後的,更是極為謹慎的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也正義為如此,秦晉覺得自己是找對人了,以此人的見識和坦誠,便有足夠的理由對其進行扶持。

 接下來,秦晉又進一步問道:

 “足下覺得,吐蕃人會在何處犯錯?”

 “這……”

 這個問題有點超乎竇嘉所料,因為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準確的預知某一件事的細節吧,更何況他僅僅是個普通人。但是,提問的畢竟是秦晉,也便由不得他草率作答,在思忖了好一陣之後才不甘心且無奈的搖了搖頭。

 “末將愚鈍,實在想不出來!”

 聞言,秦晉呵呵笑了。

 “吐蕃人的第一個錯已經犯了,瑪祥仲巴傑和讚普赤松德讚的矛盾便是最大的契機,益喜旺波殺掉了瑪祥仲巴傑的親信,你說瑪祥仲巴傑作為手握重權的大相,又會如何施展報復呢?”

 竇嘉快速的盤算了一陣,答道:

 “長安尚有吐蕃兵馬十萬,益喜旺波只有兵馬三五萬,還是一支剛剛死了主將的疑兵,此去恐怕是以卵擊石!”

 秦晉微笑著,並不置可否。但他的表情分明是不以為然,竇嘉畢竟是年輕人心性,他覺得自己的分析已經十分符合現實情況了,除非秦晉還掌握著什麽自己所不知道的情況,但那又另當別論了。

 “難道,長安還另有變化?”

 秦晉仍舊不置可否,緩緩道:

 “若論帳面上的數字,益喜旺波的確勝算微乎其微,可世間事又豈能如棋盤一樣是死的呢?瑪祥仲巴傑遇刺,就算不死,恐怕也是傷重至極,焉知長安城中就沒有鉗製他的力量呢?”

 瑪祥仲巴傑遇刺的消息竇嘉是確確實實知道的,但他一直都以為這不過是神武軍故意散布的謠言而已,為的就是擾亂吐蕃人的軍心。吐蕃副相益喜旺波有著過人的洞察力,敏銳的抓住了這次機會,成功的奪取了兵權。

 也正是因為如此,神武軍幾乎兵不血刃的就解除了針對潼關的巨大威脅。稱其以智計退吐蕃十萬兵,也絕對不是言過其實。

 但是,巧計終究只是巧計,一旦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還是要比拚雙方實力的。瑪祥仲巴傑畢竟是血雨腥風裡過來的人,又怎麽會輕易的遇刺呢?

 可當竇嘉看著秦晉頗為玩味的表情時,心中不由得猛然一動,一個難以置信的想法突然從腦子裡蹦了出來。莫非,莫非瑪祥仲巴傑遇刺的事是真的?他有種預感,瑪祥仲巴傑遇刺的事不但是真的,而且一定是面前這位秦大夫一手策劃的。

 然則,長安城內,吐蕃人的勢力層層疊疊,尤其是經過魚朝恩的大規模清洗以後,更是徹底掌握了長安內外,想要刺殺瑪祥仲巴傑又與登天何異呢?刺殺這種事,嘴上說著容易,可當真要進行實施,困難絕非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難道秦大夫當真派人刺殺了瑪祥仲巴傑?”

 秦晉點了點頭,算是承認。

 “秦某留在長安的眼線與李承宏搭上線,買通興慶宮的宦官,又聯結了吐蕃讚普赤松德讚,刺殺若成,這兩位一定不會坐看錯失良機,就算不成……”

 說到此處,秦晉頓了一頓,才有接著說道:

 “瑪祥仲巴傑至少有三日功夫沒與敵前聯絡,這才導致益喜旺波殺將奪權成功,足下以為這都是巧合嗎?”

 至此,竇嘉內心的震撼已經無以複加,他萬萬沒想到,這位秦大夫不出手則以,出手便是如此的驚天地,泣鬼神。李承宏這個傀儡皇帝也就罷了,可秦晉的眼線居然還能在瑪祥仲巴傑的眼皮子底下悄悄的聯結了讚普赤松德讚,這就不得不讓人瞠目結舌了。

 “吐蕃讚普如何說?”

 秦晉負手而立,嘴角的笑意裡透著陣陣寒意。

 “赤松德讚雖然是少年人,但心智卻遠勝一般的成年人,如果瑪祥仲巴傑遇刺,相信他一定會趁機奪權的。現在可以明確得知的消息是,瑪祥仲巴傑未死,但身上的傷勢也不輕,接下來如果赤松德讚膽子小不敢倉促行事,說不得還要推波助瀾一下。”

 有秦晉的這幾句分析,竇嘉眼前豁然開朗,忽然覺得死氣沉沉的關中居然有了天大的轉機。

 “如果長安一亂,益喜旺波便有足夠的本錢和瑪祥仲巴傑拚個你死我活,到那時,咱們便可靜待鷸蚌相爭,好乘漁人之利!”

 不過,秦晉卻又搖了搖頭。

 “鷸蚌相爭可有,但卻未必是你死我活,瑪祥仲巴傑很可能會得個慘敗的淒慘下場!”

 話說到這,秦晉已經覺得自己透露的夠多了,之所以透露這些信息,是想給竇嘉以信心,讓他明白自己未必一定要依靠神策軍與左武衛這五萬降兵,其用意自然是希望他不要有任何的顧慮,放手施為,從邵仲莊和唐審行手中把兵權奪過來。

 “好了,歇得差不多,也該繼續上路了,今天日落之前還要趕到渭南,希望益喜旺波走的快點,也省得與其遭遇耽誤了行程。”

 以秦晉的判斷,益喜旺波此時怕是恨不得插翅飛回長安,當然不可能在路上做一絲一毫的耽擱,以其計劃,是要兵不血刃的抵達長安城下,而赤松德讚一旦奪權成功,勢必不會久在長安耽擱,返回吐蕃高原才是其最終的目的,畢竟像瑪祥仲巴傑這種做夢甚深的人還是少數。

 況且,赤松德讚還是個未成年人,在根基未穩之前,又怎麽可能耗費大量的精力在關中,與唐朝交戰呢?是以,一旦赤松德讚成為了吐蕃名副其實的讚普,第一件要做的事,必然就是撤兵,返回吐蕃穩固自己的權力地位。也許若乾年後,等他成年了,地位也穩如山石,或許還會生出卷土重來的念頭吧,但那已經是後話了。

 所以,秦晉真正的盤算是,在人馬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能兵不血刃使吐蕃退出長安,才是真正的上上策。畢竟唐朝內部現在也是焦頭爛額,河北的史思明一直蠢蠢欲動,江南和江陵的幾個節度使也都虎視眈眈,秦晉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同時對付這麽多的敵人。

 行軍的路上,意外還是發生了,在日落之前的兩個時辰,先頭引路的左武衛一部在渭南以東三十裡處遭遇了大股敵兵的襲擊,秦晉得報時,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以他的判斷應該小范圍的衝突,益喜旺波絕對沒有多余的精力和實力來對付神武軍,畢竟此人手中掌握的兵馬本就比瑪祥仲巴傑少得多,怎麽可能做出分兵這種愚蠢之舉呢?

 經過一番分析之後,秦晉幾乎可以斷言,出面襲擊神武軍的,一定是投降吐蕃人的唐朝軍隊。

 三千人的左武衛幾乎在一刻鍾的功夫裡就被打的稀裡嘩啦,作鳥獸散,死傷雖然不多,可對後面跟上來的軍隊卻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軍心大受影響。此時最苦惱的莫過於邵仲莊,他一直自持手中有兵,可以作為與秦晉討價還價的籌碼,而這籌碼自然也不能輕易的就被人戳破了。

 “甚?都是些新附軍?左武衛的兵是吃閑飯的嗎?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邵仲莊十分憤怒,如果把左武衛打成這種慘狀的是吐蕃人,他也沒什麽可說的。但左武衛居然被昔日的唐朝地方軍隊打的滿地找牙,也太給禁軍十六衛丟人了。

 左武衛這一部人馬的慘敗,也讓邵仲莊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如果讓秦晉對神策軍也產生了什麽不好的想法,他手中的籌碼分量可就變輕了。為了不使這種情況出現,邵仲莊必須讓神策軍與左武衛割裂,讓人不把他們劃等號。

 唯一的辦法就是以神策軍的一己之力乾掉這股做鷹犬還如此賣力的新附軍。

 邵仲莊曾在隴右戍邊多年, 有著很強的戰鬥經驗,調動兵馬,布置進攻自是手到擒來。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了近兩萬人,對渭南的新附軍做猛烈突擊。同時,他又繼續集結兵馬若先頭的兩萬人未能一舉潰敵,也必然消磨乾淨了對方的銳氣,神策軍主力再猛撲上去,此戰得勝幾乎是十拿九穩。

 此時的神策軍畢竟已經不是隴右與吐蕃人對峙時的神策軍,由於大舉擴軍,兵員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退步,即或如此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將兩萬人集結成隊也十分不簡單了。

 中護軍竇嘉與護軍判官韓豹就在這兩萬人之內,對它們而言這場大戰來的太過突然,以至於韓豹以為這是邵仲莊在有意消遣他們這些神策軍內的旁系人馬。可隨著大批左武衛潰兵血淋淋滿身是傷的逃回來,他們又意識到,前面當真遇襲了,可邵仲莊把自己的嫡系人馬放在最後,其目的也顯而易見。

 韓豹雖然不怯戰,可對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也是報了極大的憤懣。他看到竇嘉依舊是那副逆來順受的模樣,似乎沒有一丁點怨憤,便立時火氣上湧。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