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739章:從容便脫身
隨著叛軍越來越近,秦晉發現這股前鋒的規模不過千余人,看來是專為探路而深入此地的。如此判斷,他也就不急於走了,但凡這種情況,前出深入的前鋒都不會主動和敵軍糾纏。

 秦晉搓了搓手,索性打算安安穩穩的在山丘上近距離觀察這股叛軍前鋒的具體情況。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偏差,只見那千余人驟然分作兩路,一路往南,一路向北,竟是打算包抄他們。

 “不好,賊兵打算包抄咱們,大夫快隨末將撤離此地!”

 田承嗣也發現了叛軍前鋒的意圖,大聲提醒著秦晉必須盡快撤離。畢竟敵我力量過於懸殊,萬一有個不測,未先戰就折了主帥,神武軍的下場將可想而知。這可是亙古以來從未有過的意外。

 秦晉一面命人上馬,一面下令騎弩上弦,等這些人進入騎弩的攻擊范圍,便先來一輪齊射。騎弩射程兩百步,如果被叛軍抵近到如此距離,只怕就算想跑也來不及了。田承嗣大急,提醒道:

 “大夫,賊兵上坡費力,若不趁此機會撤退,萬一……”

 秦晉知道田承嗣誤會了自己的意圖,便指著那些已經分兵包抄的人說道:

 “此處地形,北面是數丈之高的陡坡,不插翅休想上來,你再看看分兵向南的有多少人。”

 經此提醒,田承嗣才猛的恍然記起,之前雖秦晉查勘地形,這一處山丘北面果然是難以通行的地形。而此時再看分向南邊迂回的叛軍,也只有三四百人的模樣。如此看來,以百人對三四百敵兵,未必不能一站。而且神武軍地形上佔著優勢,又是以逸待勞,說不定……

 田承嗣思量的功夫,秦晉已經下令百人馬隊列陣,騎弩齊齊對準了南面的緩坡,只要他們進入一箭之地就讓他們嘗嘗箭雨的滋味。

 秦晉的意圖就是利用地形的優勢打時間差,叛軍前鋒的主力往北面去,如果想繞過那一處陡坡峭壁,就至少要奪走兩三裡,而山路崎嶇,耗時至少也得多半個時辰。於是乎,分兵反而成了最愚蠢的舉動,這就是不熟悉地形所帶來的代價。

 叛軍前鋒果然勇猛,不過眨眼的功夫就已經順著南面的緩坡衝了上來,秦晉也不客氣,以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回擊。騎弩比步軍所用的蹶張弩射程隨短了不少,可拉弦上箭所耗費的力氣也隨之大大減少。

 一般而言,步卒蹶張弩普通軍卒在短時間內拉開弩弓六次就已經是極限,而這種騎弩勝在輕便,就算一連開弓十幾次都不成問題。

 秦晉的隨從衛士本就裝備精良,每人攜帶箭矢都在四五十支枝上下,十幾輪齊射過後仍舊有充足的後備。而迎頗衝上來的三四百叛軍則被一輪又一輪的箭雨壓的難以寸進,更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十幾輪齊射下來,竟已經傷亡數十人。

 數十人對於三四百人規模的馬隊來說,所佔比例已經達到了一成以上,通常傷亡超過三成,軍隊就會有崩潰的危險。所以,這種損失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不過,叛軍前鋒皆為馬隊,想要調頭又何談容易,只能硬頂著箭雨向前衝。他們所依仗的則是前鋒主力從南麵包抄,到時兩面夾擊,全殲掉這百余唐兵還不是易如反掌?

 也正因為如此,秦晉在了解地形的基礎上,對峙之初就已經佔了先機。

 稍歇之後,叛軍馬隊已經衝到距離他們百步之內的距離。隨著秦晉一聲令下,又是一連七八輪齊射。雖然齊射的次數少了,可叛軍馬隊的距離近了,命中率和威力也大大提高,反而一次性的射翻了近百人。

 叛軍馬隊傷亡在三成左右,雖然他們仍舊奮力向山丘坡頂衝擊,可秦晉卻看的清楚明白,這些人其實是在咬牙硬撐。

 這種臨危不亂的處置,就連田承嗣都暗暗叫好,怪不得秦大夫一直慢條斯理的,毫無慌張之色,原來是心中有底啊。眼見著叛軍馬隊已經陷於瀕臨崩潰的邊緣,就連他都有些手癢,只等著秦晉下令衝擊,便也衝上去殺個痛快。

 誰料到,秦晉的命令卻讓他大為驚訝。

 “撤!”

 僅僅一個字,百人隨從衛士同聲應諾,沿著山丘的西坡往新安關城方向疾馳而去。

 直到馬隊一連奔出去三裡左右,一行人才漸漸放慢了馬速。田承嗣實在忍不住就問道:

 “剛剛咱們明明佔了上風,輕易就可以將那股叛軍擊潰,何以卻驟然收兵了呢?”

 秦晉呵呵一笑,道:

 “就算那三四百人的叛軍死光了,也抵不上我麾下一名勇士,此時但有一人傷亡都是得不償失的!”

 聞言,田承嗣張口結舌,他本以為秦晉另有謀劃,卻不想竟得到了這種答案。

 秦晉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叛軍的不屑和鄙視,同時也意味著他極為看重己方軍卒的性命,甚少讓他們做出無謂的犧牲。

 僅僅跟著秦晉出來一次,田承嗣便又真真切切的認識了秦晉其人,比起傳聞中仍舊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此,他也拜服的五體投地,覺得倒戈投了神武軍的決定實在明智極了。如果他此時還留在叛軍中,將來神武軍大批人馬碾壓過來,難保不會被碾壓成齏粉。

 印證神武軍戰鬥力驚人的不單單是這些,還有兩萬回紇精兵,竟在河東被盧杞追著打的屁滾尿流。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直以為是不值一笑的謠言。可看到磨延啜羅叔侄渾身帶傷的狼狽模樣,又由不得他不信。

 要知道,回紇人之所以能取代突厥人稱霸草原,絕非僅僅是唐朝的支持和運氣使然,實在是回紇人驍勇彪悍,奮不畏死。如安祿山麾下的親衛曳落河,絕大多數都是同羅部勇士,而同羅部與回紇部同屬鐵勒九部之一,其間關聯,常年與北方各族作戰的田承嗣自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然則,秦晉帶著百余馬隊並沒有返回新安,而是在半路繞了彎進入長石鄉,那裡有頓兵駐扎的楊行本。按照他此前的計劃,以三萬神武軍駐守長石鄉,而長石鄉又背靠長石山,正可依托有利地形鉗製叛軍。

 長石山距離官道不過兩裡左右,叛軍若棄楊行本於不顧強行攻擊新安,則必然將身後亮在他們面前,到時必然要面對腹背受敵的局面。

 所以,但凡只要長點腦子的主將都不會如此愚蠢,必先解決掉楊行本的三萬人馬,再進攻新安。不過,新安城內還有數萬人,又豈會坐視不理?所以,即便叛軍以長石鄉的駐軍作為主要目標,一樣要面臨側翼禦敵的風險。

 總而言之,叛軍此次主動進攻新安絕對是個不明智的選擇。

 田承嗣領兵作戰多年,一早就看出了秦晉的謀劃,也早就清楚神武軍現在已經佔盡了優勢。他隻好奇,素來以狡詐殘酷而聞名的尹子琦又該如何拆解秦晉所設置的各種障礙呢?

 尹子琦不是傻瓜蠢貨,又豈能看不出神武軍的優勢所在以及自身的劣勢,之所以仍舊選擇強攻,恐怕歸根結底還要著落在洛陽朝廷的身上。

 秦晉的意外到來,令駐扎長石鄉的神武軍上下歡欣鼓舞。在此之前,探馬遊騎已經探知了叛軍先鋒出現在數裡之外,後來陸續有消息送回來,說是被一股沒有明顯旗幟的唐軍殺傷百余人 ,而那股竟無一人死傷全身而退。

 楊行本最初得知這個消息時,還在猜測是哪一位拔了率先殺傷尹子琦叛軍的頭籌,此時瞧見秦晉等人一身塵土的入營,馬上就明白了,這一定是他們的傑作。

 “壕溝、木柵準備的還不夠充分,尹子琦所領兵馬乃叛軍之精銳,須嚴防強攻。切不可將他們與尋常烏合之眾等同。”

 楊行本在軍營四周布置的壕溝木柵實在有些簡單,秦晉怕他因為連戰連勝而生出輕敵自大的心思, 便出言提醒。

 “大夫放心,末將焉能不防著尹子琦強攻?此地地勢平坦,並不適合固守,真正的營壘在長石山的山腰處,那裡有一條無名小河流下,就算被團團圍住,也能保證充足的水源,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糧食供應……”

 其實,楊行本早就有所謀劃,他已經料到了尹子琦一定會以他們作為主要目標,至少在擊敗他們之前,是不會貿貿然到新安去硬碰硬的。所以,他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許多種準備,設在平坦之地的軍營是為了出入方便,就近監視。一旦遭遇強攻,或有不敵,便會撤往長石山的堅固營壘,憑借地勢之險與之周旋。

 “只是末將來此倉促,長石山營壘若想全數完工,至少也得三日功夫。”

 秦晉聽罷楊行本的布置,點了點頭又暗暗感慨,不得不說他的布置甚至可以稱之為面面俱到,就算自己親自來此,恐怕也只能做到這種地步。想想從前的楊行本,還是個欺男霸女,恃強凌弱的紈絝子弟,這才數年功夫,竟已經判若兩人。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