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北宋當皇帝》第三 考校
  等觀操結束,眾臣和皇子宗親們相繼散去後,趙桓也準備打道回府,恰在這時,官家的禦用大內監張迪朝他快步走了過來,尖著嗓子道:“太子殿下請留步。”

  趙桓聞聲止步。

  張迪緊跟著說道:“官家召殿下到睿思殿問對。”

  “知道了。”

  趙桓應了一聲,二話不說便跟著張迪朝著睿思殿的方向行去。

  走在路上,因為不知道官家召見的意圖,趙桓心下不禁有些忐忑,看了眼邁著小碎步在前面引路的張迪,他快步趕了上去,臉上布著溫詢的笑意:“敢問張都知,可知父皇召見孤所謂何事?”

  張迪年逾不惑,腰寬體胖,眉骨微微聳起,一對細眼時常半眯著,看似慵懶,實則精華內斂,充滿著狡黠市儈之氣,聞言放緩腳步,斜視了趙桓一眼,不冷不淡的回道:“聖意難測啊,奴婢不過是秉承上意宣諭,哪會知道那麽多?等入了睿思殿,殿下自會知曉了。”

  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趙桓知趣的閉嘴不再詢問了,張迪是官家跟前的寵臣,又是內監頭子,在宮內和宮外兩方面都聲勢@赫,自然用不著巴結他這個隨時面臨著被廢黜的太子,有這態度並不奇怪。這種赤裸裸的勢利剛開始趙桓還有些不適應,不過在宮內呆久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魂穿後的趙桓深深的明白自己的處境並不樂觀,身體的原主人是個平庸懦弱之輩,雖然貴為皇太子,存粹是生得好,數十年下來卻沒能積累到多少政治資源,反而越來越不受寵,隨著三皇子趙楷的強勢崛起,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隨時面領著被廢黜的危險。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處在他這個位置上實在太尷尬了,退一步粉身碎骨,進一步登頂九五,從古以來沒有哪個被廢的皇太子能活著看到新皇登基的,他幾乎無路可退!

  所以想要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隻能想辦法得到父皇和群臣的認同和讚許,這樣才有號召力,能聚攏政治力量,積累出人脈,才有和其他皇子們抗衡的資本!

  穿越後的這一年多以來,趙桓表面上低調謙卑,內地裡卻沒閑著,他一直在苦讀詩書,鑽研文字和畫畫,虧得有身體原主人的記憶和書畫老底在,省了不少功夫,他知道,想要得到便宜老爹趙佶的認同,就必須要投其所好,必須和三皇子一樣,懂畫畫,能寫一手好字。

  以後在切磋字畫詩書的技藝中,才能得到官家的賞識,才能穩固他的儲君之位。

  這段時間,趙桓除了認真寫字,作畫,空閑的時候,也會時常看看古時的名人墨寶,揣摩前人的技法,一番心血下來,總算有所斬獲。

  站在睿思殿外的飛簷下,在等候垂詢的過程中,趙桓還有點時間梳理思緒,但越想心下就越沉重,索性不再想了,站在一旁看著朱紅殿柱上的花紋。

  等副都知張迪宣其進殿時,趙桓略略緊張了一陣,到了殿內,值殿的小內監看見太子殿下被帶進來了,用十分輕柔的動作,輕輕打起珠簾,讓太子進去,一股氤氳而又濃鬱的香氣,從博山爐中噴射而出,彌漫在整個殿堂中。

  殿內除了官家本人以外,隻有兩名宮女遠遠地伺候在禦案之側,顯得異常空闊。

  小內監把太子一直引到禦前,低聲唱道:“太子殿下宣到!”

  官家這會兒正俯身禦案上,似欲提筆寫字,見趙桓進來,官家放下了手中的鼠毫玉管筆,對趙桓莞爾一笑,說道:“太子今日在校場表現十分不俗,

朕心甚慰。”  趙桓躬了躬身,謙卑的說:“都是父皇教導有方,兒臣不敢居功。”

  趙佶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向來喜好文藝的他並不想在這上面多費口舌,他用談家常似的口吻詢問起了趙桓的日常生活:“朕聽聞太子最近讀書頗為勤勉,不知都讀了些什麽?”

  “回父皇,兒臣《春秋》《漢書》、《後漢書》、《史記》等都已經讀完了,正準備拜讀本朝大學士司馬相公(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嗯,字呢?寫得怎麽樣了?現在是在寫楷書,還是寫行書?”

  “兒臣遲鈍,寫字長進不大,翰林先生們說我基本功不夠扎實,多寫寫小楷會有好處。”

  趙佶聽後似乎很滿意,看了看趙桓又道:“當今書法家,可曾知道?他們的作品見過沒有?”

  “兒臣早聽說我朝書法家輩出,自成一家者就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諸人。 他們的字,孩兒曾有幸見過幾幅。”

  趙佶聽完,饒有興致的道:“太子,你看他們的字有何特點?能否說給朕聽聽?”

  趙桓聞言,略為躊躇一下,慎審地回答道:“父皇,贖兒臣學識淺陋,對他們的字也未及細看,不敢妄談。兒臣隻談談對他們字的膚淺看法,說錯之處,望父皇寬恕。”

  趙佶稍稍點頭,趙桓得了鼓勵,神情有些煥發,他的奏對也越發流暢:“依兒臣看蘇學士是畫字,黃庭堅是描字,米芾是刷字,蔡襄是刻字。”

  趙桓還未說完,趙佶臉上的微笑漸漸消失,露出一絲驚訝之色,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趙桓道:“此話怎講?太子可細細道來。”

  趙桓稍稍斟酌了一下語句,便娓娓道來:“那蘇軾生性狂放,所書尤擅行、楷,用筆豐潤,揮灑自如,濃淡相間,疏密有致,如同繪畫一般。

  黃庭堅寫字如同描紅,筆筆用力精雕細描,雖略顯得呆板但也透出瀟灑飄逸。

  米芾的行草,頗得獻之之風,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端秀清新,渾然天成,如握刷在手,一揮而就。

  蔡襄的字如同在石板上刻的一般,蒼勁有力,力透紙背,有些筆畫雖細若蚊足,仍是入木三分。”

  趙桓一口氣說完,剛停下來,趙佶便擊掌讚道:“說得好!太子對本朝諸位名家書法的見解頗有獨到之處,朕聞後頗有啟發,可見太子平日裡對寫字還是頗用功的,朕心甚為喜悅。

  讀書寫字的好習慣要繼續保持,讀書可以修身,寫字可以養性,多讀多寫定能受益匪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