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是昨天被余一塵趕出去的那名記者,他很生氣,縱觀他的職業生涯,根本沒遇到過這樣的事。什麽時候他要采訪一個人不是被供著的,這次竟然一個問題沒問就被趕出去了。
王鶴對余一塵滿肚子怨氣,而余一塵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心的出場時的火爆場面,讓王鶴非常生氣。他不認為余一塵配得上球迷這樣的歡呼。
王鶴認為現場的觀眾有好多的水軍,作為一個混跡文體行業的記者,他太了解那些明星請水軍的細節了。
很多在鏡頭前哭的稀裡嘩啦的粉絲,其實多半都是水軍。
王鶴惡意的揣測,斐樂公司為了打開華夏市場,並且捧紅余一塵,用了水軍。
余一塵在美國華人當中的人氣很高,他打的naa、夏季聯賽都是奠定他高人氣的基礎。
可是,華夏隻轉了夏季聯賽決賽,主流媒體關於余一塵的報導也並不詳細。至少,從王鶴在主流媒體上了解的信息來看,余一塵不可能擁有這麽大的人氣。
總而言之,王鶴不信余一塵人氣這麽高,一定是水軍。其次,他認為余一塵最後摟女球迷的腰扣籃,有傷風化,是不值得被推廣和學習的。
“他不尊重女性。”王鶴上來就把一頂帽子扣在余一塵頭上,他認定余一塵是在人家女球迷不知情的情況下把人摟起來了。女球迷落地以後直接捂臉跑開,就是證據之一。還有一個證據,是王鶴認為不可能有陌生女性會允許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男人抱起來的。
“他對待記者和鄰居的態度實在惡劣,簡單來說就是耍大牌,他還不是什麽大牌,就已經有大牌的脾氣了。所以體育行業運動員素質差,不是因為我們體育人才培養的制度,導致大量運動員學歷低,這位在美國名校留學的高材生,素質一樣低。”
王鶴知道華夏體育體制內有人不喜歡余一塵,有人認為余一塵是擊破體育部和教育部之間壁壘的人,自然也有人認為自己的利益被影響了。而有利益被影響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肉食者”,這些人的能量很大。
所以,王鶴最後的跪舔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先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利用道德來抨擊余一塵,然後完成一波跪舔。
王鶴的連招打出來行雲流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開始為王鶴發表在《大申夜報》上的文章迅速得到了讀者的好評。
如今《大申夜報》的讀者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人,他們不關心籃球,關心籃球的也不可能去關心nba的一個華夏新秀,最多是聽過一耳朵。
“現在的年輕人真膨脹。”
“以前他的這種行為可以抓起來遊街。”
“那個姑娘沒給他一耳光,算是很客氣了。”
“放在以前,肯定是流氓罪,要抓起來判刑的。”
很多叔叔阿姨看過報紙,開始抨擊余一塵。
在移動互聯網還不是特別發達的時代,信息的傳播沒想象中那麽快,但在某些人群中的傳播卻很快。
王鶴很得意,他第二天早晨上班時就收到了一些讀者的來信。
全世界的媒體都能夠接收讀者的來信,只不過現在這個時代給媒體寫信的人越來越少,王鶴一早收到兩封,覺得很高興,因為這肯定是讀者跑到報社親自送來的。
被表揚了,王鶴更開心,他準備把文章發到一些貼吧和論壇。
余一塵此時正在前往羊城的路上,斐樂這次制定的活動路線非常粗暴,直接去華夏最經濟最發達的三個超級一線城市。第四個超大經濟體的城市因為離羊城太近,所以這一次被忽略了。
余一塵的心情並不是很好,因為他爹很生氣,因為《大申夜報》王鶴的那篇文章。
老余給余一塵打電話的口氣不好,但處處告誡他不要招惹記者,那些無冕之王可以用筆和口水把人淹死。
余一塵想到初中課文中的某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年輕的時候總是碰壁,所以把鼻子碰塌了。”
“他女馬的。”余一塵很少爆粗口,特別是在球場下的環境中。
他的助理吳連連忙問道:“怎麽了?”
“捂臉。”余一塵道:“你有沒有熟悉的媒體?”
吳連對余一塵的稱呼已經習慣了,從小到大他都被人這麽叫,以至於他現在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也都會加一個捂臉的動作。
“你要做什麽?”吳連道:“有幾個做媒體的兄弟挺熟的。”
“罵人。”余一塵道。
余一塵想的是找到昨天那個女球迷,讓她出面證實這事是她主動的,另外他也想找到昨天到他家的一些記者,讓他們證明自己是最後到了飯點,王鶴還不願意走,才發了脾氣。而且,地點還是他的家裡,一個私密空間。
把這兩點整理成一片文章,發在跟《大申夜報》用戶比較重疊的媒體上。
如果不死余國慶生氣打來電話,余一塵其實並不想理王鶴,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弱智並不值得他去搭理,可是他的親爹不高興,親媽肯定也知道了,肯定也生氣和擔憂,余一塵必須得找個渠道噴回去。
余一塵卻沒想到找女球迷這事就已經遇到了障礙,活動的主辦方告訴他球迷是純隨機的,並不知道那個女球迷的任何信息。
雖然人家長的漂亮,但要在茫茫人海中找一個人,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找記者的事還算順利,不是吳連幫著找到的,余一塵聯系了李晟昊,李晟昊幫忙聯系到了一位當時也在現場的實習記者,並且還幫余一塵把回噴的媒體也聯系好了。
“余哥,其實你不用擔心,王鶴那孫子我知道,惡心的要命,這麽大歲數還跑一線,這人就沒什麽出息。現在網上已經開始噴這孫子了,你再發個聲明,很快就能把事解決。”李晟昊在電話裡說道:“我現在在華夏,你來京城的時候我們見面吃個飯,九月份我會到邁阿密,到時候我們可以經常見面……”
李晟昊話多,不過這樣顯得親切,余一塵跟李晟昊之間的交流一直都比較順暢的。這個人勢力,如果能給他帶來利益,他會一直保持著這種熱情。
跟李晟昊掛了電話,余一塵打開手機上網看了一下。他去的是獅撲論壇,這個網站號稱是“可能是最好的籃球網站。”
余一塵沒幾下就找到了王鶴那篇文章,文章下面正面和負面的評論基本上是五五開。
有人說:“大清早就亡了,還用有傷風化帶節奏,這記者有病吧?”
也有人說:“余一塵肯定是膨脹了,他在美國打架,在華夏推搡記者,這明顯是耍大牌啊!典型的暴發戶作態,素質極差。”
“看來素質跟學歷真的沒關系。”
“太不尊重女性了。”
“神經病,你們怎麽知道姑娘不願意?”
“你怎麽知道他是願意的?”
爭吵不算特別激烈,但余一塵看著也不舒服,所以發文回噴的進度一定要加快。
這個事余一塵沒時間做,吳連說他可以來寫這篇文章,李晟昊本來要幫余一塵寫文,但因為余一塵並不在京城,也不能等到他到京城跟李晟昊見面了,所以這篇文章由吳連來寫,最後由李晟昊修改。
吳連的動作很快,李晟昊的動作更快,他幾乎是守在電腦前,等文章一發過來,直接修改,然後發給了他的朋友進行刊登。李晟昊做這個事,比做自己的事還認真。
“余哥,可以趕上今晚的報紙,放心吧!在報紙定稿發刊以後,我就把文章發到論壇和貼吧,可惜的是那個女球迷沒找到,要不然肯定噴死那孫子。”
王鶴把文章發到網上去以後,心情就已經受到了一些影響了,網上的評論反饋更快,而且他得到的不是一邊倒的讚同。
“這群人肯定都是90後,垮掉的一代。”王鶴認為不讚同他的人都是非主流。
《新時代晚報》當晚刊登了余一塵的澄清申明,並且李晟昊在第一時間把文章發到了貼吧和論壇上。
局面開始扭轉,但仍有一個被杠精們抓住的點是,“女球迷到底是不是自願被余一塵摟起來的,別說余一塵自己說那是對方願意的,科比還說是女服務員願意跟他做的呢!你們信嗎?”
“黝黑蝸殼?”
“這破事還一直說呢?”
“科比的事另外開辟一個戰場噴,現在的問題就是能不能找到那個女球迷唄?”
王鶴的心態沒有爆炸,全靠網上的杠精支撐了。
然而,第二天那些杠精也沒法成為他的內心支柱了。
女球迷被找到了,並且在獅撲上發了證明帖子。畢竟人家是球迷,否則不可能會去參加這種活動,她逛獅撲的時候正好看到了帖子,所以就直接寫了一個證明帖,並且附上了自己的自拍照。
“女神好美。”
“別歪樓!把帖子頂上去,讓那些杠精好好看看。”
“那個叫王鶴的呢?進來看看!”
再然後,《大申夜報》的報社也收到了讀者來信,是噴王鶴的。說他捏造新聞,造謠。
王鶴炸了,心態炸了。他從領導辦公室出來的時候,臉色跟吃了米田共一樣難看。
他這個月獎金扣光,作為一個30歲還沒有結婚的老光棍,他這個月計劃夜裡去洗頭、玩耍的錢沒有了。
而讓余一塵沒想到的是,王鶴鬧事,他在申明的這個過程,讓他又吸了一波粉。
余一塵在申城的活動以後,斐樂球鞋專營店的銷售量直接增長了40%,本來按照預測數據會回落,哪知道在這個事之後,數據反而又上漲了4%。
“感謝王鶴。”余一塵特意在活動開始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他說了一些數據,告訴王鶴幫他又吸了一波粉。
余一塵不知道王鶴能不能看到這段采訪,如果能看到的話,王鶴心裡難受的感覺可能不比再吃一波米田共要差。
余一塵沒想到事情會這麽順利,而更順利的是他在羊城的活動。羊城的活動很成功,而效果甚至比申城還要出色。羊城斐樂專營店的日銷售量增長超過了50%。
余一塵到達京城的第一件事是感謝李晟昊,這件事如果沒有李晟昊幫忙,他自己解決起來肯定沒有這麽順利的。
“嗨!余哥,這有什麽可感謝的,你要是把我當回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李晟昊笑著說道。
他們喝了一點啤酒,在便宜坊吃的烤鴨,感覺非常舒適。
余一塵原本計劃是結束斐樂組織的華夏行就去美國,不過現在想想,他決定給父母買的新房落實下來以後再回去,而且他還有一些同學想見見,忙碌了很久,再多休息一周也不錯。
從京城離開,余一塵又返回了申城,他直接去了申城一個新開盤的樓盤,這裡位於內環的繁華路段,房價不算便宜,不過對於現在的余一塵來說也不貴。
40平的房子,300萬人民幣。
錢不多也不少,余一塵銀行卡裡沒這麽多錢,他需要貸款,這事他已經跟江海瓊商量過了,直接拿他的代言合同去貸款,辦起來也算方便。
余一塵買房爽快,售樓中心的銷售也是極為爽快,在他的幫助下,余一塵也不算麻煩。至於買家具和搬家的事,余一塵參合不了,余國慶和徐海棠也不讓他參合。
“你不用幫家裡收拾,你乾點活還總弄壞工具。”余國慶直接把余一塵轟走,“你出去玩去吧!”
余一塵本來也乾不了什麽,他乾脆去找讀書時的死黨玩去了。
過了幾天瀟灑的日子,跟以前的同學在一起,他腦子裡裝的全是回憶。
回憶和夕陽總是有異常的溫暖,就算是絞刑架灑上夕陽也會顯得特別溫暖。
余一塵在家休息了一周,他在八月初就回美國了,不過他沒直接去邁阿密而是去了洛杉磯,畢竟現在球隊放假,他去邁阿密也沒什麽事,還不如去伯德訓練營繼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