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將白》第218章 成康朝落幕
聽到這裡,如果趙顯哪裡還能不知道,這兩個老家夥早已經發現自己來了。

他在政事堂裡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淡然一笑:“表叔怎麽發現的?”

謝康呵呵一笑:“老夫跟高相剛剛把昨天的奏章批閱乾淨,那個姓嚴的後生,平時在這時候應該進來跟我們兩個老家夥作揖行禮,然後開始翻閱昨日批閱的奏章了。”

“眼下他遲遲未進來,我就大膽的猜了一猜。”

趙顯呵呵一笑:“難得表叔這般心細。”

打完了招呼,趙顯面色鄭重起來,他從袖子裡取出一遝厚厚的紙箋,擺在了兩個宰輔面前。

“這些東西,是本王這段時間躲在肅王府裡想出來的,總算也整理了出來,二位看上一看,看看能不能作為新政的綱領。”

趙顯要新政的消息,這兩個宰輔事先是早就知道的,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新政的具體內容,此時趙顯親自把草稿送到了政事堂,兩位宰輔當即正色起來,開始細細翻看。

謝康先看,看完之後遞給高明玉,一張紙接著一張紙,等到十幾張紙箋都被兩個宰輔看過一遍之後,謝康的臉色已經一片慘白。

這草稿裡頭,有一條規定最為震駭讀書人的心神,那就是無論有無功名,有無勳爵,有無官身,只要是大啟國民,就統統都要繳稅!

這一條何等厲害!

這幾乎就是要斷了讀書人的根了!

大啟這麽多讀書人,能夠取中進士的,一年也就那麽一兩百至多兩三百人,而大啟的讀書人卻有千千萬萬,因此許多讀書人就壓根沒有想過自己能考中進士,一個舉人的身份,便是他們最大的目標了!

為什麽要考舉人?

因為取中舉人之後,就是有了功名,有了免賦的特權,只要有了這個特權,一些鄉紳地主就會自動找上門來,把他們家的田地掛靠在舉人門下,這樣一來,不說大富大貴,舉人老爺至少也是衣食無憂的。

范進中舉之後,為何這般激動,大抵就是因為如此。

現在朝廷要取消免賦的特權了,無疑是斷去了讀書人的根基,那些對科考趨之若鶩的讀書人,至少有一大半要失了興致。

他們科考,也就是為了這個免賦的舉人特權而已,至於當官,官員名額才多少個,哪裡有考舉人來的實在?

這一條規定,謝康或者說謝家,都是最直接的利益損害者。

要知道,謝康出身的山陰謝氏,家裡有數十萬畝種桑樹的桑田,這些桑田中至少有一半是掛靠在謝氏一門的幾個舉人名下,如果趙顯這條政策試行下去,山陰謝氏一年至少要搭進去幾十萬兩銀子。

謝康面無表情的放下最後一張紙箋,抬頭看向趙顯,聲音嘶啞:“肅王…殿下,這些東西都是你一個人想出來的?”

趙顯喝了口茶,搖頭道:“不全是,有些是項櫻幫忙整理出來的,本王今天早上看了一遍,大體沒有什麽問題,所以就拿來給二位看上一看。”

說到這裡,趙顯看著兩個宰輔陰沉的表情,不由開口笑了笑:“兩位莫緊張,這只是一份草稿而已,具體怎麽來,還是要我們慢慢商議。”

謝康坐回了自己的太師椅上,也喝了口茶,聲音晦澀:“肅王殿下,隻這一條身負官身功名之人也要納賦,殿下您就立刻會變成滿朝文武的公敵,這事主力太大,還請殿下三思而後行。”

高明玉臉上也罕見的出現了凝重的表情,他接著說道:“謝相所說極是,老夫知曉殿下有意改革朝廷吏治以及一些國製,但是這些新製幾乎每一條都會動搖國體,

殿下您手中權柄尚不穩固,此時推行這些,只怕……”高明玉沒有繼續說下去,這個老頭子只是微微一笑:“殿下,要不緩兩年?”

“緩不了了。”

趙顯沉聲道:“陛下今年已經十歲了,再過兩三年,也就可以算作是大人了,到時候必然有人打他的主意想要榮華富貴,如果我們那時再改,憑白給了那些鑽營之輩機會而已。”

謝康搖頭。

“殿下,無論如何,這新製我不同意。”

謝康表情堅定:“這些條目之中有幾條,每一條都會動搖國本,以肅王府目前並不穩固的勢力來說,真正強行把這政策推行下去,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一旦朝廷人心向背,咱們這些人落難不過一日之間!”

永遠不要小看資本的力量,那些大地主大士紳,手裡有的是錢,他們盡可以到處造謠生事,或者聯合起來,造他趙宗顯的反,更有甚者,還會再民間資助邪教,攛掇著這些邪教起事,以達到他們反抗的目的。

在這個時代,家國算什麽,只有到手的利益才是真的,你趙家的皇帝沒了,自然有張家的,李家的,可我的錢沒了,那就是真的沒了。

更何況,還有謝康這類士大夫階層的堅決反對?

趙顯緊皺沒有,抬眼看向高明玉:“高相以為呢?”

高明玉從紙箋之中取出了一張,用手指了指,輕聲道:“殿下在這裡說,要改革科考制度,把數算也列入科考,這一點老夫不同意。”

趙顯皺眉道:“沒有說列入科考,只是說作為一個輔助性的參考,數算能力出眾的,可以酌情優先,這也不行?”

高明玉臉色嚴肅:“孔孟聖人之道,豈能有數算這種雜學僭越其中?”

偏偏就是這種雜學,在後世轟開的中華大地的大門,也轟碎了中華民族百余年的民族自尊心!

但是跟這兩個老頭子說這些,顯然是不現實的。

趙顯搖了搖頭,指了指面前的兩把椅子,示意這兩個宰輔坐下來。

“既然兩位宰相不同意,那我們就坐下來慢慢改,眼下咱們大啟齊楚環飼,若不想辦法變法強國,至多兩三代人,就會給北齊生吞下去,到時候咱們連反抗的機會也不會有!”

說起齊楚兩國,兩個老家夥總算有了一些危機感,三個人團團坐在一起,針對這十幾張紙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正是這場討論,開啟了後世著名的隆武新政。

同時,也標記著大啟成康朝的正式落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