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從泰山歸來,沒有回兗州府,而是直接去了山東總督、布政司所在的濟南府。
他剛剛一到濟南城,山東布政司,濟南府所有官員全都到了城外,夾道歡迎,百官領頭的是山東布政司布政使王公弼。
方原見了是微蹙眉頭,因為百官裡獨獨不見了山東巡撫邱祖德,便向布政使王公弼詢問其中的緣由。
王公弼如實的匯報,邱祖德在濟南府失陷之後,就已辭去了山東巡撫之職,邱府是關門閉戶,擺明不與方原‘同流合汙’的堅決態度。
如今山東巡撫是職位空缺,巡撫之職由山東布政使王公弼暫代。
方原聽了這個邱祖德的軟對抗,臉上不僅不見怒色,反而是一笑而過。所謂人各有志,既然道不同,也不必去強求,當即下令山東布政使王公弼正式升任山東巡撫,全權打理山東的政務。
方原當場還交給王公弼這個新任山東巡撫兩個重要的任務,必須立刻完成。
其一是送三百兩銀子,三百石糧食去邱祖德的府邸,嘉獎邱祖德對大明的忠心。
其二是立刻查找孫傳庭的兩個兒子,三個女兒,找到之後不得怠慢,好吃好喝的供著,送來濟南府,由方原發落。
方原在濟南府耽擱了十日,接見了山東布政司轄內,除登州府外各州府的官員。他逐一聽取了各州府在今次戰爭中的損失,還有各個州府對方原,還有江南政權的訴求。
自孫傳庭接管山東後,山東本已太平了五年。但經過這一場大戰,又一遭回到解放前,民生、民力早已凋敝。各府知府向方原請求得最多的,就是要求方原減免山東一年的田賦,供山東百姓休養生息。
為了賺取山東的民心,方原不僅爽快的答應了減免山東田賦,而是還是減免兩年。經受戰火最猛烈,給予方原支援最大的濟寧州,更是減免了五年田賦,甚至還撥付了十萬年銀子用於濟寧城的重建,算是方原對濟寧城百姓支持的投桃報李。
在減免田賦的同時,方原還將之前孫傳庭納入軍田管理的七百萬畝良田重新進行了分配。
一百萬畝納入應急儲備田,由內閣、獨立核算團進行統一管理。
五十萬畝作為這次征服山東後,犒軍的獎勵。
三十萬畝劃撥到攝政王府的名下;二十萬畝劃撥給監國親王。
余下的五百萬畝則盡數分發給山東百姓,每個成年人五畝地。
方原的這個良田分配方案一出,各州府的知府、官吏是連聲叫好,大大的誇揚方原是愛民如子的明主賢君。
方原似笑非笑的望著這群拍馬屁的官員,這次田產分配似乎和他們沒什麽關系,一畝地也沒給他們,他們竟然這麽支持,其中的貓膩那是不言而喻。
這幫官吏就在等著分配田地的過程中,中飽私囊了。土地不流動,就流不到他們的腰包裡,他們當然是一萬個支持。
這些官吏會從中牟利,早在方原的預料之中,他們若不伸手,才真正的出乎方原的預料。這些年政治經驗的積累,已令方原明白了一個看似深奧,卻又簡單的道理。
人,都是趨利的,無利不起早。要這幫官吏支持江南政權,安心替方原做事,一口一個攝政王賢君明主叫得這麽好聽,不給他們一點甜頭是不行的。
貪腐,是禁不絕的。縱然禁絕了,再上台的也是會貪的。人人都恨貪腐,主要原因在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貪腐。
這些官員貪腐的法子是五花八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方原懶得去過問,也無法過問。
方原的大原則就是,信訪制度必須如實的推行,並且令絕大部分百姓都知曉自己擁有舉報的權利。只要有百姓前來舉報,無論是貪腐,還是兼並土地,徇私枉法,一律從嚴、從重處治。貪腐的時候掌握多少分寸,才不至於翻船,就讓這些官員自個兒去衡量。
而且方原堅信,隨著信訪制度越來越深入人心,老百姓的覺悟會一日日的增加,官員們的貪腐空間必然會越來越小。
就如同推行了六、七年信訪制度的江南,官場的風氣不說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至少比方原初來江南時,那些官吏無法無天,還敢公然和方原討價還價的歪風邪氣,要清廉得多了。
百姓的監督才是最有效的監督!
方原除了給官府等政務系統分配了工作,還要做的就是安排一個總管山東軍務的山東總督。
這個山東總督的人選,方原采取了毛遂自薦的法子。只要是玄甲軍各營統領,總兵級別以上的中高層軍官都可以自薦。關於山東總督的自薦書直接遞交到方原手中,他要親自批閱。
在自薦總督的軍令發出之後,時間已過去了半個月。
山東巡撫王公弼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孫傳庭的家眷找到了,將其長子孫世瑞,次子孫世寧全帶來了濟南府;壞消息則是孫傳庭的夫人張氏聽聞孫傳庭殉國的消息後,也懸梁自盡,殉夫了。
方原為了表彰張氏的忠烈,令人帶話回了攝政王府,要公主以攝政王府的名義,追封張氏為一品誥命夫人。
孫世瑞兩兄弟則是滿臉驚恐的站在大堂上,等候方原的發落。
方原的目光掃過二人,孫世瑞早已成年,約二十五、六歲,而孫世寧則還是八、九歲的小兒。
方原令錦衣衛給二人搬來了椅子,令二人坐了,這才不緊不慢的問道,“孫世瑞,我與令尊既是戰場敵人,也是知己。令尊臨終前將你托孤給我,你願不願為我效力?!”
孫世瑞早就得到父親、母親的囑咐,就是要投靠方原,萬萬不可回京城去自投羅網,孫世瑞直言說道,“敗軍的家眷,能蒙攝政王開恩不殺,已是萬幸,其他的不敢奢求。”
他的彬彬有禮令方原是陡生好感,大笑著道,“哈哈,好,世瑞,你有沒有考取功名?”
孫世瑞如實的答了,“去年剛剛考中舉人的功名。”
孫世瑞乃是堂堂山東總督之子,竟然只有個舉人的功名,可見孫傳庭確實是公正嚴明,沒有徇私。
方原點了點頭道,“既然有舉人功名,我就委任你為昆山縣令,先去基層磨練磨練,若做出政績,再行委派重任。”
昆山乃是蘇州府轄內富縣,能任命到昆山知縣,就是一個肥差,也算是方原的破格提拔。
方原是有心重用孫世瑞,委派他去花花世界的昆山縣,也是試探一下他到底是良才美玉,還是扶不上牆的紈絝子弟。
方原又瞧了瞧只有八、九歲的孫世寧,呵呵一笑道,“世寧這麽小,就住攝政王府上,由我代為照看,安排進江南大學堂讀書學習吧!”
孫世瑞見他真的是將自己和弟弟世寧當成了親人,感動得是熱淚盈眶,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地,“我代父親、母親,弟弟,多謝攝政王的照顧。”
方原想起了在泰山之巔殉國的孫傳庭,歎聲說道,“忠良之後,該當如此,好了,下去吧!”
處置了孫世瑞、孫世寧,方原的下一個目標,當然就是山東唯一還未降服的一個府,登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