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朝廷派使者來,方原是半點也不驚訝。但孫傳庭私下派使者來,方原是十分的驚訝。
因雙方乃是敵對狀態,孫傳庭身為前方大將,私自派出使者方原談判。往小了說,是目無君長;往大了說,則是意圖謀反。當年袁崇煥被殺的一條罪名就是私自與滿清議和。
既然孫傳庭派來了使者,方原也就樂得聽一聽使者的說法。
方原在王府接見了孫傳庭派來的使者,赫然竟是方原的老熟人,封地在淮安府的魯王朱以海。
朱以海乃是根紅苗正的大明藩王,又算是與方原關系還算和睦的老熟人,更是一起做過案,殺過前任魯王朱以派的老搭檔。
他親自來江南當使者,方原也不能怠慢,連忙起身,走了近前拱手說道,“原來是魯王殿下,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朱以海也滿臉的笑容,客氣的說道,“攝政王無須客氣,我們都是王,還望莫責怪我來得唐突才好。”
方原見他輕描淡寫的認同了自己的攝政王之位,對這個自封的王爵並無芥蒂,也是心生好感,忙拉著他的手兒到了正位,與他並肩而坐,繼續和他客套,“魯王殿下是根紅苗正的大明親王,我這是野路子,不能比,不能比。”
朱以海哈哈一笑說,“我這個根紅苗正,如今卻要代孫督師來當個和事佬,和攝政王沒得比,沒得比啊!”
方原令女婢上了茶,便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孫督師托魯王殿下帶來了什麽指教,我洗耳恭聽。”
朱以海搖手說道,“指教談不上,我這個夾在孫督師和攝政王之間的小藩王就是來替二位當一個傳話筒。”
方原也是他說的乃是實情,朱以海的封地在淮安府,剛好夾在方原和孫傳庭之間,是雙方的緩衝地帶。無論方原北伐,還是京城朝廷南下,都必經朱以海封地。
戰事一起,淮安府必然是雙方交戰的主戰場,朱以海如今在中間是左右為難,所以不得不紆尊降貴,作為一個使者,親自來說和。
朱以海繼續說道,“孫督師的想法還是想與攝政王和談,雙方談和之後,攝政王由長江直趨湖廣、巴蜀,而朝廷則攻打闖賊的河南府,再聯合秦軍從陝西南下,一舉殲滅闖賊、大西賊兩大流寇!”
“待大明境內流寇平定之後,我們再出兵遼東,一舉鏟除遼東的滿清,中興大明!”
方原聽了是暗暗好笑,朱以海一來就給他畫了好大一個餅,甚至連未來的藍圖都替他規劃好了。但,朱以海卻故意對最緊要的問題避重就輕,就是雙方和談的條件是什麽,孫傳庭談出的條件,朝廷還不會認可。不然雙方就是在玩口活,還不如節省點時間,各回各家。
方原嘿嘿一笑說,“孫督師作為封疆大吏,私下和我和談,怕是不妥當吧!”
朱以海忙說道,“孫督師是身懷陛下、皇后的密旨,奉命和談,所以攝政王大可不必疑慮。”
方原聽了是微微一驚,孫傳庭有周皇后的密旨,還能說得通。但說到有崇禎皇帝的密旨,那就匪夷所思了。崇禎皇帝不是被軟禁了?是京城出了什麽變故,還是在假傳聖旨來忽悠方原的?
方原遲疑的問道,“陛下不是被周皇后、監國太子軟禁了?孫督師是在假借陛下之命,行欺詐之實啊!”
朱以海連忙解釋說,“我之前也是不信,但孫督師言之鑿鑿,我瞧著也不似假的吧!區區的伎倆,攝政王怎麽可能上鉤?”
方原開門見山的問道,“和談的條件是什麽?”
朱以海取出懷裡的一紙詔書,遞給了方原,“這是孫督師帶來的朝廷密旨,上書著朝廷開出的和談條件。”
方原攤開詔書一看,目光首先落在落款的玉璽印上,玉璽印上赫然劃著兩道刀痕,乍眼望去,和之前王承恩從京城帶來的崇禎詔書上的璽印劃痕,無論方位還是長短都差不多。這也是崇禎和方原約定好的璽印劃痕,有這個劃痕的,就意味著是真的崇禎詔書,是崇禎真實意願的表達。
他是猛地一驚,難道真是崇禎皇帝書寫的?!他從心裡已認同了孫傳庭確實是帶著崇禎、周皇后意願來和談的說法。
方原再看詔書的內容,朝廷開出的和談條件有五條。
其一,方原必須去攝政王的爵位,改封為鎮南王,領地為南直隸、浙江,依舊行使浙直總督職權,總督之職世襲罔替;
其二,江南的內閣取消,現有的內閣成員,還有南京城的可以赴京城任職。京城內閣可保留一個閣員席位,六部尚書保留一個尚書位,兩個侍郎位,對江南政權的官員進行妥善安置;
其三,玄甲軍編制暫時保留,仍舊歸方原統帥,待平定了流寇李自成,張獻忠,剿滅關外的滿清,收復遼東之後。再和京城朝廷按照相同的比例進行裁軍;
其四,授予方原在南方專征專討之權,無需上報朝廷。
其五,一旦雙方和談成功,便廢黜倒行逆施的朱慈烺,改立吳越王朱慈煥為太子。
方原來回的審閱朝廷開出的三個和談條件,從情理上來講,這三個條件不算過分,既封賞了方原鎮南王的王爵,大明開國以來,異姓王只有雲南木王府一家;而且還可以保留玄甲軍的編制,軍權也在方原的手中;授予專征專討之權,也就是方原可以打著朝廷的名號,任意征討南方任何一家勢力;改立與方原親近的朱慈煥為太子,將來繼承大統,就是去除方原的疑慮。
這五個條件加在一起,權力幾乎與方原如今的權力一般無二,唯一不同的,就是解除了方原的攝政王稱號,還有江南的內閣。朝廷能開出這個條件,就是默認了方原在浙直二省割據的存在。
換句穿越前的話來說,只要方原同意在一個大明的旗幟下,什麽條件都可以談。
方原幾可斷定, 能開出這個條件的,背後必然有崇禎的影子。若依朱慈烺的想法,絕對不可能開出這種條件。
朱以海在一側低聲的勸說,“攝政王,京城朝廷能開出這種條件,就是默許了唐朝藩鎮的存在。我們這些藩王唯攝政王馬首是瞻,要藩鎮大夥一起藩鎮,朝廷到時候想反悔,也奈何不了我們,是吧!”
方原斜眼瞧了瞧朱以海,其實這才是朱以海親自前來南直隸的緣由所在。大明藩王之前在封地是不能行使任何權利,甚至連出王府都要受到監控。
以朱以海的野心勃勃,豈會甘心當這種有名無權的藩王?朱以海的想法就是借方原這股東風,一同要挾朝廷,變藩王封地為藩鎮,藩王對所封藩鎮擁有絕對的軍政大權。連方原一個外姓人都能擁有割據的權力,他們這些藩王自然也該擁有割據的資格。
到時候中央集權會蕩然無存,大明會變成類似穿越前美國那種擁有幾十個半獨立州的聯合王國。
方原看過了朝廷開出的條件,已是心中有數,淡淡的說道,“魯王殿下,朝廷開出的條件似有不妥,我的條件卻略有不同。”
朱以海稍稍一怔,朝廷這種寬松的條件,方原還嫌不妥,難道方原真的是想造反了?!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