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農聖》第22章 上衙
  清晨,孫享福在秦府一個丫鬟的幫助下穿戴起了官服,騎了自己的官馬,向皇城而去,他當然不是去上朝,而是去牧監署報道。

  受影視劇的影響,孫享福一直以為皇宮就是皇帝居住辦公一體化的地方,其實則不然,皇城是皇帝辦公的地方沒錯,后宮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和后宮加起來才叫皇宮,兩處地方之間有高牆大門和廊道阻隔,沒有皇帝的特許,一般不會有人隨意的穿梭於皇城和后宮之間,就連皇后娘娘一般也不會出現在太極殿,更別說什麽嬪妃宮女,除非有大型政治活動,需要她們出現,所以,皇城裡面的男人還是蠻多的,至少有三個全是男人辦公的衙門在其中。

  千牛衛負責宿衛宮廷,飛騎是皇帝親軍,校場自然是在皇城內部,還有就是被這兩個軍事衙門擠到一角的牧監署,從性質上,這三個衙門都是屬於皇家直屬。

  皇城內除非是有特殊恩寵的人,是不允許騎馬乘車的,在皇城門口出示了官碟之後,孫享福牽著自己的官馬徒步向最右側的牧監署衙門走去,正衙的房子不算高大但後面有連成一片的衙房,正中央走廊盡頭的太極殿十分高大,顯得這些邊邊角角的小衙房都不那麽顯眼,平時朝臣門都是直接走中央大道去太極殿,沒人會拐到這邊的小房子來。

  牧監署的最高長官是上牧監,一般由宗親擔任,管理整個皇族包括一些未成年藩王名下的產業,二號人物是上牧副監,屬於上牧監的副手,職位跟中牧監相當,卻沒有中牧監獨管一方的實權大,中牧監有好幾個,但一般是在宮內當值,大多是宦官,又稱太監。

  像孫享福這樣的小官來報到,根本不需要驚動上牧監,只需要去掌管上林苑的中牧監李賢哪裡報到就行。

  李文賢是宗室,算是李世民未出五服的堂叔,三十四五歲的樣子,一身大了兩號的官袍都難以遮住他一身的肥肉。

  “下官漁業司下牧監丞孫享福,拜見中牧監大人。”孫享福按照官員正式請見行拱手禮道。

  “嗯,你是陛下親自下旨冊封的官員,以後代掌漁業司可要多多盡心,本官這裡正好有后宮新簽發的征發文書,你按照旨意,全數籌集,盡快送入宮中。”

  李胖子跪坐在自己案前,動都懶得動,只是嗯了一聲,就將一卷寫著各項明目的絹布丟向了孫享福。

  所謂的征發文書,就是一個物品清單,除去其它司的項目,屬於漁業司的只有一條,令,漁業司每日送黃鱔百斤,泥鰍百斤,其它各色魚貨三百斤入禦膳房,供各宮食用。

  “一天五百斤?”孫享福看完之後先是一愣,隨即了然,后宮之中光皇室有封號的貴人都過百,外加各個有級別的內官,內侍,按制度算的話,每餐能夠吃肉食者恐怕不下千人,一天吃五百斤魚還真不叫多,誰叫宮裡目前住著兩大后宮團體呢!一個是李淵的,一個是李世民的,而這兩人,出了名的女人多,子女多,后宮的宮女可都是有數千人之多。

  “怎麽?有問題嗎?”聽見孫享福發愣的聲音,李胖子不悅的看了一眼孫享福道。

  “沒,沒什麽問題。”

  孫享福尷尬的答了一句,就見李文賢打了個哈欠,揮揮手道,“沒問題就趕緊照辦,以後沒什麽事情就不要來打擾本官了,宮中若出了新的征發令,本官會令人送至你司。”

  看來是孫享福來報到的時辰太早,打擾了李賢的清夢,對於這樣慵懶的上司,

孫享福還是樂見的,於是連忙告退,出了公房,向不遠處,一個掛著漁業司牌匾的建築走去。  “大人來了,屬下等參見大人。”

  等孫享福走到漁業司官衙門口的時候,已經有十來個穿著吏員服飾的人在門口向孫享福拱手彎腰行禮,有老有少,另外,還有三十多個仆役裝扮的人,則是行的跪禮,畢竟他們沒有士人身份,第一次見主官,還需得隆重一些。

  “大家免禮,廳中說話吧!”

  大概了解了這個時代衙門的簡單構造之後,孫享福邁步進入了漁業司衙門的大廳,以後這一畝三分地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了。

  大廳約百十平米,待孫享福在正中主位上跪坐之後,九個吏員便分左右兩側跪坐,而那些仆役們,都遠遠的盤坐在門口附近,孫享福再三要求,他們才肯靠近一些,跪坐吏員們身後。

  “本官新上任,許多事情還不了解,何人可為本官介紹一下漁業司的基本情況?”孫享福用視線掃視了一下每個人的臉孔,看了個眼熟之後,發話道。

  其實漁業司的基本情況昨天在乘船的時候,張盛業和熊庭中等人都跟他講解的差不多了,現在開口問,只是給大家一個自我介紹的機會,畢竟,孫享福是負責主掌全局,實際辦事的,還是屬下的這些吏員和仆役,他們有什麽樣的才能,辦事牢不牢靠,還需要孫享福甄選。

  “屬下黃軒,是漁業司第一執筆文書,對漁業司名下所屬產業比較了解,就由屬下給大人詳細講解一番吧!”坐在孫享福左手第一位的一個老頭起身拱手道。

  “甚好。”孫享福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漁業司轄下有十二池,分別為太液池,曲江池,昆明池,鎬池,祀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坡池,當路池和郎池。其中太液池為皇家景觀池,養有景觀魚數萬尾,日常有仆役喂養打理,其余各池中,除牛首池和郎池魚貨頗豐之外,大多數池都向百姓開放,來往船隻捕撈垂釣者頗多,漁業不豐。”

  “可有各池方位和圖紙?”

  孫享福聞言點頭,暗道自己管理的地盤還不小,十二個池,其中最小的一個周長怕都有好幾公裡,全部上馬高效的養殖業的話,長安百萬人口的魚貨供應都不在話下,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就拿芙蓉園旁邊的曲江池來說,是聯通灞水運河的活水池,來往船隻多如牛毛,怎麽會有大的魚群願意待在這樣的水域。

  “大人稍候。”

  不一會,黃軒將一卷標識有各個池方位大小的地圖拿到了孫享福案前,孫享福細看了一下,倒沒有多說什麽。

  上林苑南北東西三百裡,長安居中,所以這些池離長安最遠的也不到百裡,基本都在長安城內外周邊,屬於百姓密集聚集之地,這樣的地方,如果不是專人喂養,魚是長不大,長不多的,因為時常會有人垂釣,捕撈。

  牛首池和郎池所在地稍微偏遠些,一個在終南山腳下,一個在玉山腳下,是以,在這個並沒有大型養殖業的時代,這兩個池的魚還算豐富,他們要是知道,幸福村那個周長連五公裡地都沒有的水庫裡都喂養了幾十萬尾魚,恐怕也不敢說這兩個池魚貨頗豐了。

  孫享福一邊觀看著地圖,一邊讓屬下的人自我介紹,包括仆役,他也要求每人說出自己的名字,特長,最後,等他將十二池的大致數據記在自己腦海之後,也搞清楚了漁業司內部的人事情況。

  漁業司現有吏員九人,仆役三十五人,其中,每個吏員有兩個仆役做跟班,剩余的十七人裡,有三個是負責灑掃的雜役,三個是廚子,兩個是船工,九個是捕撈手。

  這些人都各司其職,除了第一執筆文書黃軒之外,都有日常工作,比如張盛業,原先就是負責漁業司各池稅收的,所有在十二池捕撈魚貨的漁船,都要向漁業司繳納一定的費用,城內的池,甚至還收船舶停靠費,就像孫享福的船隻走金水門入城,要排隊拿票牌,繳納停靠一樣,李文斌和郝通就是負責協助張盛業的人,平時各自帶著兩個仆役以及自己私下招募的人手管著一塊,這三人管著屬於漁業司的收入口。

  還有張啟,胡敢,江超,三人是負責皇家景觀池,太液池的治水以及景觀魚喂養工作的,大體是些飼料製作,供給等事物,屬於漁業司的花銷口。

  熊庭中和另一個叫廖文昇的書吏則是負責一些聘用,打撈的事宜,漁業司在每個池都有大小數量不一的捕撈船,漁網等捕撈工具諾乾,但隻養了兩個船工和九個捕撈手,以往的捕撈任務並不重,養多了人也是浪費, 有特殊任務的時候,就需要負責聯絡雇傭一些船工和捕撈手來完成宮中的征發任務,有時完不成,還需要拿錢款去市面上購買。

  當然,以古代這樣的生產管理制度,官吏不貪汙是不可能的,首先就是張盛業,李文斌,郝通負責的稅收口,收誰的,不收誰的,收多少,平時就是他們一口決定的,這裡面或許沒有大油水,因為有勢力的人,是不會交稅的,他們只能從普通百姓身上薅些羊毛。

  張啟和胡敢,江超三人負責的景觀池,更是每年每月都有固定的支出,這些支出有多少是實際用了,有多少流入了他們自己的口袋,也耐人尋味。

  熊庭中和廖文昇這裡同樣有很多可以自由掌控的度,打撈多少,上報多少,采購多少,都是他們一張嘴說了算,他們大可以每天打撈五百斤,給宮裡送三百斤,然後賣掉兩百斤,甚至在司裡有余錢的時候,說一斤都沒有打到,直接拿高價買自己打撈出來的魚交差也行,而在前任下牧監去職,中牧監懶得管事的這個當口,匯總把持這些利益的人應該就是黃軒,畢竟他是漁業司的老資格,各方面利益都脫不開他。

  孫享福並不想斷他人財路,在他看來,小吏撈些油水沒問題,只要把正事乾完就行了,就像他跑來當官一樣,並不是因為他對皇帝有多忠心,只是他想在這個封建社會活的更安全一些而已,只要別人不砸他的鍋,他也不會砸別人的鍋。

  所以,當孫享福宣布一切照舊的時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總算他不是愣頭青,一來就搞什麽改革,觸動大家的利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