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農聖》第七百二十三章 又見祿東讚
孫享福一路按照自己規劃出來的道路向前走著,活躍在所有需要農業,商業,基礎建設發展的貧困地區,大唐也在他不斷的妝點修飾之下,變的越來越好。 小 說 .

 十月,當他再次來到雲南的時候,這裡已經與一年多以前,有了較大的變化,至少,大理城周邊的百裡之地,處處都是良田美景。

 而且,孫享福在這裡見到了一個很令他意外的人,原吐蕃大相,本應該在長安吃牢飯的祿東讚,他貌似,是在與舍龍談什麽合作。

 “東讚,見過孫少師。”穿著一身關中紡織廠出品的棉衣的祿東讚,很是儒雅的給孫享福行了一個漢人的拱手見面禮道。

 “我記得你好像是被關在長安的,什麽時候放出來了?”孫享福隨意了回了一禮問道。

 “貴我雙方,都是誠信之邦,我們按照你們太子殿下當年提出的要求,開通了商貿路線和互市,今年便是約定的三年期限,年初,我就被你們的太子殿下放歸吐蕃了。

 現在,我們的讚普,也已經起身趕赴碎葉城,按照當初的約定,向貴國皇帝陛下上表稱臣,認大唐為宗主國。

 而我,現在只是代表我本族噶爾氏,來跟舍龍大將軍談點事情。”

 聞言,孫享福卻是十分意外,他可不認為,松讚乾布會這麽快就被儒家學說洗腦,而且,會忠於李世民這個君父。

 這當然不可能。

 松讚乾布之所以走出這一步,是有原因的。

 他沒有想到十萬套四書五經在吐蕃傳播開來之後,對他屬下各部落子民,有那麽大的影響,奴隸製王國在封建制帝國的面前,差著一個大文明層次,當那些被他當做奴隸的底層百姓,接觸到了封建君主製思想的時候,就再也無法忍受做一個完全沒有權利,生殺由人的奴隸了。

 他們想要找到自己的君父,被奉為天可汗的大唐皇帝陛下,從此過上和大唐人一樣的沒好生活。

 當,他們有這樣不靠譜的想法,因為,吐蕃通往外界的商路和互市的開設之後,更多大唐商賈開始在高原上行走,傳播給他們的。

 同時,教授這些奴隸儒家思想的人,也是來自大唐的書生,這些人讓他們知道了更多外面的世界,有了對比之後,他們自然會感覺到巨大的傷害。

 別人家的皇帝多少,不收稅,還給房,給田,給牲畜,連不會耕種都沒有關系,人家派人來教,這才是真正的上天之子,把所有的百姓,當自己的孩子在看待。

 所以,只是在互市和漢人商賈通往吐蕃高原的商路開通的第二年,吐蕃各地的奴隸,就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叛逃現象,而那些在吐蕃行商的大唐商賈,大方的有些過份,碰到這樣的逃奴,他們通常會白白的贈送足夠支撐他們活著離開吐蕃的糧食衣物,當然,這些奴隸,基本都會逃往大唐。

 因為,只要下了高原,不管是去寧川道,還是安西大都護府地界,他們立馬都能獲得一份月收入一貫,每天有兩頓飽飯吃的工作,過上相對來說,十分體面的日子。

 更讓松讚乾布鬱悶的是,各個部落,對於逃奴的處置,十分的不得力,他們在與大唐的商賈搭上線了之後,已經在他們的金錢攻勢下迷失了,甚至主動將屬下的奴隸,賣給那些商賈,誰叫人家出的價格高,通過出售奴隸與他們結交,會讓他們能得到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呢!

 所以,僅僅是兩年多時間,吐蕃的人口,就再度縮水了兩三成,松讚乾布對於吐蕃各部的實際控制,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就像眼前的祿東讚,雖然經歷了大慘敗之後,他不再可能做回吐蕃的大相,但以他的才能,去做個高層管理,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他卻沒有回到松讚乾布的身邊,而是回到了噶爾氏族部落,擔任族內的代表,到雲南來,也只是與舍龍談一些本部落的私下合作,與吐蕃政治無關。

 像吐蕃這種由多部落組成的政權,從來就不穩定,噶爾氏族部落在吐蕃的實力,僅次於松讚乾布本部,所以,即便是祿東讚因為戰敗,犯了大錯,松讚乾布也還是必須要讓他的兒子做大相。

 從歷史上松讚乾布的孫子器弩悉弄繼位之後,就一直籌劃弄死欽陵兄弟,就可以看出,他們內部的矛盾,本來就很嚴重。

 而大唐的種種手段,加劇了經受大敗之後,本就比歷史上弱了許多的吐蕃內部的矛盾,也就是松讚乾布天縱奇才,勉強將局面維持了下來,現在又想到了向大唐稱臣這個手段,來繼續維持他對吐蕃的統治。

 可他卻不知道,向大唐稱臣,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李世民所在的碎葉城,現在可是有三十多萬訓練了好幾年,嗷嗷叫戰的軍士,如果松讚乾布打著完成約定的旗號,前去參拜稱臣,恐怕是要假戲真做,將吐蕃的實際控制權,真的交到大唐手上了。

 李世民不會在這種關鍵時候,對外有任何政策上的讓步,只會按照大唐已經對外公布的條件,來並入吐蕃版圖。

 祿東讚是個聰明人,他在長安的監牢裡待了好幾年,從一些很小的角度,他就看到了大唐的強大了,即便是在那邊坐牢,衙役給他們這些囚犯食用的,也都是白米飯,有時候,甚至還有魚和肉,漢人的節日到來的時候,還會給一些酒水。

 他無法想象一個國家富裕到囚犯都可以吃白米飯,各種蔬菜肉類吃到飽,喝到甘醇的烈酒暖身子,是到了什麽程度。

 所以,年初的時候他被釋放之後,沒有直接回吐蕃,而是好好的在長安,渭南,逛了一圈。

 他發現,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們吃用的,居住的,穿著的,好像沒有幾樣是他熟悉的,那些比較粗糙的東西,在長安或者渭南,基本都看不到,相反,透露著精致的東西,這裡到處都是,尤其是那座高大的,用水晶琉璃裝飾的皇宮主殿,他甚至都有一種自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或者是活在夢裡的感覺。

 然之後,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吐蕃,了解了吐蕃的內部情況之後,他毅然決然的做出了決定,本族部落的利益,高於一切,吐蕃這艘船,松讚乾布這艘船,很快就可能翻了,早做改變,對於他們來說,更加有利。

 所以,祿東讚拒絕了松讚乾布的任命,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松讚乾布在吐蕃的威信再次大損,各個部落開始形成了一種新的默契,不明著跟松讚乾布唱反調,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情,他們遵從照做,沒有好處的事情,則基本不聽招呼。

 而且,幾乎每個部落,都會將幾個大唐的商賈奉為座上賓,因為,這些人才是能夠給他們帶來物資享受,給他們帶來利益的人。

 孫享福並不知道吐蕃的實際情況,他只知道,祿東讚之所以來找舍龍談事情,可能是因為舍龍是大唐在吐蕃周邊,最傻的一個地方統帥型主官,比起寧川道的李績,劍南道的柴紹,他是最好忽悠的。

 所以,不由得他不多問幾句,道“談事情?能跟我說說嗎?”

 祿東讚笑道,“這事,我本來就不打算瞞著大唐朝廷,是這樣的,我噶爾氏,想將一部分族人遷到雲南郡治下,成為這裡的普通百姓,以耕種和經商為生,希望獲得舍龍大將軍的準許,為此,我們噶爾氏,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

 聞言,孫享福懂了,祿東讚,是要玩中原世家以往玩的那一套,兩邊下注,而且,是一種無論怎麽樣,對他們噶爾氏都有利的下注,因為,一旦他們在南中之地獲得了耕種的土地,或者開始經商,那麽,他們留在吐蕃高原的本族人,將會源源不斷的得到來自南中這邊的產出,經營謀利。

 有了這樣的支撐,他們噶爾氏不僅能在吐蕃站的更穩,而且,也有了退路。

 孫享福繼續問道,“那你們要遷多大的規模?”

 祿東讚答道,“三到五萬,當然,我們還希望更多,只要舍龍大將軍或者大唐朝廷同意。”

 “同意,有什麽不同意的,只要你們下來,我們都同意,這事,我去信給太子,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他會批準,不過,既然你們葛爾氏是想來南中之地做百姓商賈的,就需要接受朝廷的規劃安排,下來的人,我們會打散,分派到各州縣,這個,你們沒有問題吧!”孫享福直接替舍龍答應道。

 說完, 他還給有些不安的看著自己的舍龍一個安心的眼神,頓時,舍龍就不再管孫享福怎麽處理了。

 這可是幾萬人口,以吐蕃高原現在總共不到一百萬人來算,都差不多是吐蕃的一成人口了,看來,葛爾氏,是想將族內一半左右的人手,都安置到南中這邊來。

 祿東讚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數萬人馬的安排,起碼需要幾個州的地盤,我們可不認為,大唐會直接劃幾個州的地方給我們,不過,為了保證這些族人能夠很好的生活,我們也不希望他們太散,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我們的人來到了這裡之後,無法生活吧!”

 孫享福笑道,“當然,幾十幾百的,在一個集鎮,或者在一個種植產業,工商產業之中,你們能夠接受吧!”

 祿東讚笑道,“非常能夠。”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那咱們就這麽說定了,稍後,我會去信一封,給太子,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通過,你可以留在這裡等好消息,也可以傳信回去,讓族內的人,做好下來的準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