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農聖》第七百六十三章 亞歐1統
給大食人講如何種田,難度肯定是比給拜佔庭人講,要更加高一些。

 而且,在他們知道大唐是雙向收購大食和拜佔庭帝國的戰俘之後,對於大唐使節團,就多了一些防備的意味。

 不過,正如孫享福去到拜佔庭的時候一樣,那個時候的拜佔庭,需要大唐的支持,而現在,他們大食人,也同樣的需要大唐的支持。

 所以,不說好吃好喝的供著,至少,他們不敢違背出使前達成的協議,讓大唐覺得不滿。

 因為,他們是否能繼續現在富足的生活,得靠大唐。

 是的,他們現在的生活,是富足的。

 因為,他們靠販賣戰俘,從大唐手裡得到了非常多的金錢和物資,搶劫拜佔庭帝國各個城池的寶庫,同樣讓他們得到了許多金銀錢財,足夠他們揮霍好一陣子。

 而當他們面對全新武裝過後的拜佔庭大軍的反攻的時候,才發現,物資和錢財,未必能幫助他們打贏戰爭,反而會成為他們的拖累。

 在馬背上的大食人才是最強的,被奢靡的生活拽下了馬背的大食人,則與其它任何種族的人沒有什麽區別。

 此時擔任大食哈裡發的,已經是奧斯曼,他雖然頗有軍事才能,但卻非常貪圖享樂,因此,原先跟著穆罕默德和阿裡,艾布伯克爾這些人起家的*,對他十分的不滿,教派內部因為爭權奪利而產生的矛盾,隨時可能爆發,這些,就是大唐可以利用的點了。

 所以,孫享福此來,給奧斯曼帶了很多奢華的讓人羨慕的禮物,甚至還有一輛裝飾豪華的蒸汽機車。

 這讓奧斯曼非常的開心,要知道,此前的希拉克略,可都沒有這樣的待遇,沒有像他一樣,得到大唐根本不對外出售的高新產物。

 於是,奧斯曼對於孫享福在大食境內的講學,沒有任何限制,很快,漢文化便在大食人統治的地盤開始生根發芽。

 而得知孫享福出使大食這個消息的希拉克略,也已經知道了大唐的目的,他不希望大食人得到大唐武器裝備方面的支持,所以,孫享福的到來,加快了拜佔庭帝國對大食人的反攻,希拉克略企圖一戰將大食打殘,打到讓在大唐眼裡,沒有扶持的價值的地步。

 所以,一年多的時間裡,兩大帝國在地中海南岸的地區,進行了數十場,規模達十萬人以上的大戰,幾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戰爭激烈到奧斯曼,以及對他頗有怨言的那些狂熱教會份子們,都沒有功夫關注大唐這支人數龐大的使節團,在大食境內具體做了些什麽事情的程度。

 而後,當奧斯曼發現大食軍快要扛不住拜佔庭帝國的進攻的時候,他選擇了讓那些狂熱教徒們拿性命去填,終於,引發了大食軍內部的叛亂,使得他在戰局中落入頹勢,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找上了孫享福。

 之後的結果,就如同大唐預設的計劃一樣,他得到了大唐方面一批先進武器裝備的支持,很快的平息了內部叛亂,將那些狂熱的教會份子斬盡殺絕,又帶領軍隊,把拜佔庭帝國的軍隊打了個落花流水,戰線直向拜佔庭帝國南部重鎮安卡拉推進。

 此時的希拉克略,已經慌了神了,他想不到大唐對外出售的裝備,居然分那麽多個層級,而來來去去的數十場大戰,已經讓他屬下的忠心敢戰之士損失殆盡,他已經沒有足夠的軍力,對抗大食人的進攻了,安卡拉一旦陷落,首都君士坦丁堡,只怕也將不保。

 此刻,他除了找大唐請求援助,那就是亡國的下場。

 然之後,大唐的目的,毫無意外的達成了。

 因為,李世民從一開始,就是想借大食人之手,迫降人口更多,文明層次更高的拜佔庭帝國。

 在他們欠大唐一億五千萬貫的國債,沒有抵禦大食入侵的能力的時候,不是無底線的繼續借債給他們,而是要求他們還債。

 李世民隻給了還不起債的希拉克略唯一的選擇,就是讓大唐的軍隊進駐安卡拉和君士坦丁堡,希拉克略除帝號,封王爵。

 然之後,經過兩三次緊急的磋商,這個有著古老文明傳承的帝國,從此便在世界上消失了。

 唐軍在十天時間以內,進駐了安卡拉和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帝國所有的領土,在大軍入駐的一刻,全部並入大唐,稍後,這些土地會被政事堂劃分為了二十幾個行省,進行治理。

 而這個時候,還想繼續攻伐拜佔庭帝國的奧斯曼懵逼了,短短幾天時間,唐軍就接手了安卡拉一線的防務,導致他將面臨的,是他們想要靠近都難以做到的唐軍防線。

 而這時,他從孫享福這裡,收到了一封通牒性質的交涉書。

 文書上讓他在指定時間內,將掠奪的原拜佔庭帝國的土地,歸還大唐,否則,大唐將對大食進行製裁。

 看明白了這封交涉書的意思後,奧斯曼就更加懵逼了,大食此前雖然在大唐這裡得到了很多利益。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帝國,大唐居然會用到製裁兩個字,簡直是太可笑了。

 他可以停止對拜佔庭舊地繼續的攻伐,這已經算是給大唐面子了,但歸還領土,那是不可能的。

 然之後,孫享福就跟他談崩了,開始率領使團成員,往本國撤離。

 奧斯曼在其重用的親信小人的挑唆下,想扣留孫享福和使團,卻不想,使團早就走上了一條他們想都想不到的通道,向大唐現有領土的相反方向快速行進,在大食沿海,上了海軍早就等在這裡接應的船隊。

 當然,這一路也走的不輕松,使團受到了不少在這一年多時間裡面,受到過他們恩惠的大食人的幫助,貞觀二十一年初,孫享福在布什爾碼頭上岸,一路北行,來到了李世民臨時設行營的地方,大概是後世的德黑蘭城一帶。

 在這裡,現在聚集了大唐超過六十萬將士,其中大小不同口徑的大炮,有兩萬多門,鋼鐵外殼的蒸汽戰車三千多輛,各種其它新式武器裝備無數。

 對於這場近乎平推式的戰爭,孫享福其實是沒有興趣看下去的,但他要盡可能的阻止大戰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傷害,於是,李世民給他封了一個戰區總管的官職,不指揮作戰,專門負責收攏被大軍攻略下來的地區的百姓,給他們重新規劃生活。

 隨著六十萬唐軍的開動,大一統之戰爆發了。

 在火器裝備的進攻下,大食人幾乎沒有多少反擊的可能,最開始和唐軍大了幾場損失巨大的正面站之後,他們就處於了節節敗退之中,再往後,孫享福甚至阻止了大炮轟擊大食人本就不多的城池,而是采用了勸降的方式。

 不得不說,他的一張嘴,比大炮還要好使,大軍一路往阿拉伯半島推進,所過的城池,就沒有他喊不開門的,直到抵達大食都城麥地那,才出現了意外。

 在孫享福的再三勸說之下,奧斯曼仍舊冥頑不靈,唐軍最終選擇了武力進攻。

 貞觀二十一年夏,奧斯曼在麥地那,被唐軍的炮彈擊中,死的不能再死,歐亞大陸,正式進入了大一統時期,李世民得到了前方的戰報之後,留了孫享福繼續統領大食地區,自己,則是起駕班師回朝。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誰最會,最能,將大食的攤子收拾好,那就非孫正明莫屬了,而李世民回去長安,也是要為這個新的世界格局,謀劃布置未來。

 因為,以後,人們的生活,將會徹底的大變樣,沒有了外敵,不會再有軍備競賽,所關注的點,應該是怎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軍人所承擔的職責,將是孫享福之前提議的,以各種救援保障為主。

 各種福利項目,稅收結構,也都需要改變,當朝廷收的稅,都是為了給老百姓用的時候,其實,朝廷起到的作用,只是在平衡老百姓的利益而已。

 種種的方向上的轉變,李世民在發動戰爭之前,都有很多構想,當然,其中很多,是吸收孫享福的意見,這些變化具體落到實處,可能還有一個過程,而孫享福,一邊在大食帶領當地的百姓種著地,搞著基礎建設,一邊在等著這個過程結束,他好回家享受人生。

 完成了整體修建的新長安城,大到你用望遠鏡都望不到邊,它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清晨,喪鍾的聲音,敲響,一代賢相房玄齡,於貞觀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離世。

 他臨時前的最後一封奏折,被其長子房遺直雙手奉至大明宮門前,沒有上交李世民,而是當著不知道為什麽會起這麽早,匯聚到大明宮門前的數萬百姓們,大聲誦讀了出來。

 他誦讀的內容,並不複雜,奏請首位蕩平宇內,真正實現天下大一統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加‘人皇’尊號,為天下所有人類之君父。

 然之後, 這很快成為了匯聚在大明宮前的數萬百姓的共同願望,而隨著他們的喊聲,驚動了更多的長安城的居民,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朝大明宮門前匯聚過來。

 十萬,百萬,甚至兩百萬,三百萬。

 現在,被長達數百裡的新城牆圈在裡面的人,可是有五百多萬人,有這個天下最大的熱鬧可看,誰還不出來看一看。

 大明宮內,朝鍾轟鳴,所有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員,紛紛朝宮內趕來,足有好幾萬之多,硬是將這座世界第一大的宮殿的大廳擠了個滿滿堂堂。

 李世民推遲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大廳之中,從太子李承乾開始,到數萬官員,便拜伏在地,奏請他順應民意,加‘人皇’尊號。

 雖然,大家心裡都知道這是一場戲,但是,拉開這場戲的序幕的人夠分量,參演,扮演了這場戲的角色的人,也夠份量,所以,這場戲的結果,是必須成功。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