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寒門貴子》第116章 涉彼歸兮,躍之0裡
張掖公府。

 沮渠烏孤白天從徐佑那裡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分秦、涼二州的奏疏已呈報金陵,等台省批複後,將由他出任新規劃的涼州刺史一職,並允許從盧水胡的兩萬騎兵裡挑選一萬銳卒入編涼州鎮兵的序列,意味著這些臨時征召的私兵會有半數轉正,朝廷撥軍餉養著,可以省出多少財力物力?

 這是徐佑的信任和重用,沮渠烏孤心裡感概,像他這種反覆之人,為上者要麽棄若敝履,殺之永絕後患,要麽處處限制,架空以防不測,但徐佑量才器使,毫不以過往的那些事對他稍有鄙夷和防范,這份恩情,饒是他心性涼薄,都覺得有些動容。

 當然,沮渠烏孤清楚,徐佑並不是天真無邪的小孩子,而是擁有絕對自信的實力,他相信自己能夠掌控盧水胡的生和死,而不用害怕遭到反噬。

 其實沒有人願意當那被世人唾棄的三姓家奴,可盧水胡畢竟太弱小了,想要在夾縫裡生存,必須避害趨利,審時度勢,方能勉強維持祖宗的血脈不至於斷絕。

 瞧瞧關中消亡的其他幾十支胡人,現在還有誰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

 如今背靠楚國這棵參天大樹,又有徐佑大將軍的賞識,虎據涼州,大權在握,成一方諸侯,盧水胡的存續有了保障,誰他娘的願意反覆誰反覆去,反正沮渠烏孤對徐佑是又敬又畏,暗自打定主意,只要大將軍得勢一日,盧水胡就不會反了!

 回府後沮渠烏孤興奮不已,大擺宴席,召來歌姬,和屬下眾人飲酒作樂,折騰到天微微亮,這才回到臥室休息。剛剛合眼,突然聽到窗外有人低聲呵斥:“什麽人,鬼鬼祟祟,出來!”

 接著是幾聲悶哼,沮渠烏孤翻身坐起,斜靠著床頭,並不驚慌,因為他知道府內暗中供養的小宗師於涉歸從來不會離開左近,以他的修為,等閑刺客根本不值一提。

 房門咯吱推開,於涉歸站在門口,穿著粗布麻衣,容貌清臒,不到四十歲的年紀,目光卻仿佛能感覺到大浪滔天的壓迫感,他把黑衣人直接扔了進來,淡淡的道:“此人說有要事向郞主稟告,我已封了他的經脈,郞主可放心詢問,沒有大礙。”

 沮渠烏孤知道於涉歸脾氣古怪,跟在身邊近五年來,幾乎不和任何人接觸,平時只是練功打坐,如非必要,連話都不肯多說,臉上非但沒有因為他的無禮露出慍色,反而和善的笑道:“先生辛苦了!”

 於涉歸微微頜首,轉身離開。

 數名近衛聽到動靜,匆忙趕了過來,拔刀架在黑衣人脖子上,沮渠烏孤披衣下地,來到刺客面前,道:“說吧,深夜入府,見我何事?”

 “張掖公,我是冥蝶司的人,以前跟隨軍師將軍,曾和公見過幾次。”

 沮渠烏孤定睛看去,果然是認得的,知道此人是溫子攸的心腹,忙命近衛扶他起來坐到椅子裡,只是被於涉歸封住的經脈解不開,不過現在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問道:“是不是軍師還有話交代?”

 “軍師將軍離開長安時曾吩咐我等,要用心多留意公府這邊,若是有大難,則不計一切出手相助……”

 “有大難?”

 沮渠烏孤驟然一驚,顧不得感謝溫子攸的有情有義,道:“到底出什麽事了?”

 “少將軍聽信胡氏和彭氏的讒言,在高平縣造反,誓師自立,發了討徐檄文,並派遣使者傳檄長安,現在整個安樂郡全亂了,有觀望的,有跟隨的,有反對的……”

 “乾歸,反了?”

 連問了三次,確認沒有聽錯,沮渠烏孤氣得手腳顫抖,在屋子裡來回踱步,大罵沮渠乾歸是蠢豬,可再怎麽罵,那也是自己僅余的兒子,血脈相連,脫不了乾系。

 怎麽辦?

 自縛雙手,找大將軍請罪?

 還是趁機逃出長安,進入盧水胡在北門外的駐地,然後再謀良策?

 “冥蝶司僅僅早了秘府半步得到情報,我趕緊來通知張掖公,但也隻爭取到片刻的先機。張掖公還是早做決斷,遲了,恐有不測之禍……”

 沮渠烏孤咬了咬牙,他的身家性命不能寄希望於徐佑的慈悲,必須想辦法先回到駐地,有兩萬騎兵在手,心裡也有底氣,然後再迅速查明高平之變的真相。若沮渠乾歸真的造反,那萬事休矣,只能率兵趕回高平,先依托蕭關守住安定郡,再和徐佑談條件,真要是沒得活路,大不了北上投靠魏國,至不濟也能劃撥一縣之地,給盧水胡安身。

 之前還決定不再做反覆小人,轉瞬就被拋卻腦後,大丈夫行事,豈能效仿那腐儒之見?

 仁義道德?

 亂世之中,活著才是最大的仁義道德!

 “走!趁現在宵禁剛過,城門大開,正好混出城去!”

 沮渠烏孤當機立斷,帶著於涉歸以及百余名近衛馳馬出城,為了避免引起徐佑的懷疑,全部家當和數百名姬妾全被瞞在鼓裡,留在府中成了拋棄的犧牲品。

 剛離開不久,徐佑接到了秘府關於高平之變的線報,擔心沮渠烏孤聞訊後會驚懼生疑,衝動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錯事,急忙命譚卓親到公府進行撫慰,沒成想人去屋空,竟大早上就去了盧水胡的營地。

 “大將軍,要不要讓翠羽軍和幽都軍做好出動的準備?”譚卓略帶憂色的道。

 翠羽軍駐扎在盧水胡右翼,幽都軍可以封鎖渭水和涇水河道,堵住盧水胡北上的道路,這是防患於未然,可一旦讓兩軍動起來,沮渠烏孤不反也得反了,得不償失!

 徐佑也沒想到好端端的沮渠乾歸造什麽反,更想不到沮渠烏孤竟然比秘府還早得到消息,他敏銳的察覺到這裡面有股陰謀的味道,既然是陰謀,就不能照著對方的劇本去演。

 “不必大動乾戈,沮渠烏孤應該沒有反意……備馬,我單獨去營裡見他談談!”

 “大將軍,慎思!”

 “萬萬不可!”

 自譚卓以下,節堂內密密麻麻的跪倒了大片,魯伯之心思靈泛,拉過守門衛卒,低聲道:“速去請何祭酒、左刺史和齊刺史前來!”

 衛卒領命去了,魯伯之跟著跪下,勸諫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將軍一身所系,不僅有這數十萬部曲的性命,還有朝廷和百姓的殷盼,豈能孤身犯險?”

 庾騰也道:“盧水胡反覆無常,大將軍孤身前去實在太過凶險。節下願代大將軍往營中說服張掖公懸崖勒馬,如若不成,提頭來見!”

 徐佑態度堅決,道:“沮渠烏孤之所以沒有馬上率兵回轉安定郡,就是在等著我給他滿意的答覆。爾等忠心,我已盡知,只是此事非我親力親為不可……”

 眾人苦苦哀求,庾騰更是上去抱住徐佑的腿不肯松手,徐佑哭笑不得:“你好歹也是名門子弟,這樣成何體統?”

 庾騰怒道:“大將軍剛愎自用,關中大計眼看要毀於一旦,還要什麽體統?”

 徐佑一時無語。

 正鬧騰間,何濡、左彣等人匆忙進來,也加入了勸諫的大軍,望著堂下烏壓壓跪倒的人群,徐佑知道他沒辦法再像當年單刀赴會勸降卜天那樣任性,隻好退而求其次,讓庾騰作為全權代表,前往盧水胡營地面見沮渠烏孤。

 盧水胡的駐地充滿了西涼胡獨有的風格,和漢人大有不同,進了中軍大帳,庾騰被周遭的鐵甲刀槍環繞,面不改色,歎道:“張掖公,你犯了大錯啊!”

 沮渠烏孤看到庾騰,心底也有幾分佩服,聽聞此人曾孤身入倉垣和魏將穆梵舌戰不落下風,端的有幾分膽氣,絲毫不顧臉面的開始痛哭流涕,怒斥沮渠乾歸不忠不孝,表態願帶兵平叛,親手取了兒子的人頭向徐佑請罪。

 庾騰則轉述徐佑的話,沮渠乾歸造反之事疑點重重,但他相信此事絕對與沮渠烏孤無關,可請他手書一封家信,勸沮渠乾歸投降,然後派有司往安定查明原委,再酌情處置。至於沮渠烏孤,若是不放心, 可以暫住盧水胡營中,等真相大白再回城不遲。

 徐佑的條件仁至義盡,沮渠烏孤也不是真的傻子,聽得出來徐佑確實不想和盧水胡撕破臉,當即就坡下驢,揮毫寫了封信,只有三句話:爾父還沒死呢,兔崽子趕緊投降,自縛雙手等著長安派人調查。

 庾騰拿了信,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沮渠烏孤親自送到了營門外,道:“勞煩理曹多美言,節下絕無反意,對大將軍唯有敬重和效死之心。”

 庾騰又寬慰了幾句,騎馬回城,稟告了會面經過,說了他自己的看法,沮渠烏孤不像是有預謀的樣子,且反意不濃,應該能夠和平解決這次變故。眾人心中大安,這時來自安定郡的討徐檄文也到了長安,徐佑連看都懶得看,直接令外兵曹屬魏白容為使者,持沮渠烏孤的親筆信,帶百余精銳部曲,前往安定招降沮渠乾歸。

 突然有近衛疾衝入節堂,道:“稟告大將軍,盧水胡兩萬騎兵四散而出,似有突圍北上之意!”

 滿堂皆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