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抗日猛虎軍》第399章 兵指緬甸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有了出征緬甸的想法,王海濤就開始著手準備一切,利用靠近越南邊界的有利地型,王海濤把手上的三個步兵師以旅為單位,分批的投入到了中越之間的原始森林中進行各種訓練,每個旅分配了一個偵察營。偵察營的老兵是受過王海濤叢林生存、作戰訓練的,這次就由偵察營負責指導各旅的叢林生存、作戰訓練。

 王海濤又努力的把歷史上的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失敗的原因,反覆的回憶了一下,具體的記不太清了,但是聯合作戰時的英軍不戰而逃,扔棄中國軍隊決對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作為參謀長的史迪威將軍,一味的堅持美式作戰法,與國軍總指揮杜聿明將軍不能很好的達成一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個時空裡,因為日本和德國之間雖然關系不錯,但並未結盟,因此美國也未曾對德宣戰,而中國這裡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雖說是撤回國去了,仍然留下了幾名聯絡官在。史迪威將軍也剛剛被任命為中國戰區參謀長,還沒有來到中國。

 王海濤對於政治並不感關趣,他關心的是中國什麽時候會成立緬甸遠征軍,而自己的九十軍又如何能加入緬甸遠征軍中。為此王海濤不惜把唐小山找來,讓唐小派出多支偵察分隊,一部分進入緬甸,注意日軍和英軍動象,一部分前往重慶,注意重慶方面的情況。

 在把部隊派去叢林訓練後沒多久,史迪威將軍和一個英國聯絡小組到達了重慶,史迪威將軍正式走馬上任,成立中國戰區參謀長。組建一支精銳部隊進入緬甸協助英軍與日軍作戰的談判也正式開始。偵察分隊把這一情報及時的送回到了龍州的王海濤手上。

 王海濤得到消息,立刻給自己以前的老長官陳誠將軍發出了一封電報,向陳誠將軍提出九十軍願意參加入緬作戰,並且表明自己的九十軍本是從廣西的大山叢林中招來的人馬,戰士對群山和叢林極為熟悉。可以隨時進入緬甸作戰,而無需再加適應。

 王海濤的電報說服了陳誠將軍,九十軍休整己久,從各方面的情報來看,九十軍的戰鬥力己超出了國內任何一支部隊,現在日軍仍被阻在湖南以東,國內沒有太大的戰事,九十軍正好可以參加入緬作戰。心動了的陳誠立刻去面見蔣介石。

 蔣介石和史迪威將軍以及英國人的談判已經到了尾聲,正要著手組建入緬遠征軍,見陳誠前來見自己,正中下懷。蔣介石讓陳誠坐下後說道:“修辭啊,你來的正好,我正想請你來談一下入緬遠征軍組建之事。現在我們和英國人己經基本談好了,英國人急於挽回在東南亞的局面,給的條件很好,我們也需要這條對外的通道來獲得英、美的援助。入緬遠征軍的組建是一定的,對於派哪些部隊入緬作戰,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陳誠答道:“校長,我也是為這件事來請示的,我收到了九十軍軍長王海濤的電報,王海濤請求派他的九十軍進入緬甸作戰,考慮到九十軍本就是廣西兵,對山地叢林很熟悉,而王海濤此人也從未讓校長失望過,九十軍的戰鬥力又是國軍中數一數二的,卑職認為,可以派王海濤的九十軍入緬作戰。”

 陳誠說話的份量在老蔣的心中還是很重的,思考了一番後,蔣介石同意了王海濤和他的九十軍編進入緬遠征軍序列,蔣介石又和陳證商議了半天別的部隊後,初步定下入緬這征軍由第五軍、第六十六軍、第九十軍組成,司令長官由羅卓英上將擔任。

 老蔣一但有了決定,下面執行起來自然是雷厲風行,不久一紙調令就送到了龍州縣的王海濤手中,調令上征調九十軍進入緬甸遠征軍序列,並規定九十軍於一個月內全軍到達雲南大理、保山一線,等待出擊命令。接受了命令的王海濤先讓出去訓練的部隊立刻歸隊,並開始準備出征。

 首先出發的是黎遠宏率領的九十三師,九十三師是最早進行叢林訓練的部隊,此時己經訓練結束回到了龍州,九十三師將入駐保山。隨同九十三師行動的還有偵察旅的一團,團長魏長興在到達保山之後,將立刻派出偵察分隊,對入緬的道路情況、英軍情況、日軍情況進行全面的偵察。

 九十三師出發後,幾天內,另三個師也全部做好了出征的準備。王海濤把龍州這裡仍全盤交給了唐仁禮來負責。鑒於日軍己經佔領了越南,對廣西地區虎視眈眈,-->>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龍州地區做為王海濤的老窩,更是日軍欲除之而後快的對象。而九十軍出征將會給日軍帶來進攻的機會,王海濤對此不得不防。

 王海濤在龍州留下了唐龍仔的二一一師,並讓趙忠武也留了下來,和唐仁禮配合再擴招一個一萬五千人的獨立師。這樣一來,龍州地區有兩個師在,加上桂軍的支援,自保應該沒有問題。唐龍仔雖然有些不願意留下,但是龍州縣的安危根本不容忽視,再加上家人的安全問題,唐龍仔也只能帶著二一一師留了下來。

 安排好龍州的事,王海濤就讓二一零師出發,二一零師是機械化師,對道路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入緬後,滇緬公路也不好走,這次王海濤把後勤處的工程兵團帶上了,有了工程兵團的幾十台施工機械,修起公路來事半功倍。在二一零師的身後是重炮旅和裝甲旅,警衛旅負責護衛二這二個旅路上的安全。

 最後九十軍的軍部隨九十師一同出發。全軍三個師,四個直屬旅共計七萬余人,一起向雲南境內開進,一路上曉行夜宿,前後二十二天,王海濤的九十軍全部到達指定位置。國軍第五軍和第六十六軍也先後到達中緬邊境,史迪威將軍一行也到達了雲南大理,王海濤也見到了這位會在中國抗戰史上記下名字的史迪威將軍。

 史迪威將軍在中國多年,是個中國通,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他帶著情報組在中國戰場上多次考察戰況,對王海濤名下的九十軍也是比較熟悉,只是未和王海濤見過面。史迪威將軍一直認為九十軍是中國戰場上的一個奇跡的存在,在送往美國的戰爭情況報告中,也多次提到王海濤將軍和九十軍這支隊伍。

 史迪威將軍在報告中提出,如果中國的抗日戰場上,沒有九十軍這支部隊的存在,那麽中國軍隊會更加難以阻擋日本軍隊的進攻,戰爭進程將更加有利於日本軍隊,中國政府也將更為困難,也不可能消滅那麽多的日本軍隊。所以史迪威將軍對蔣介石能派出九十軍參加入緬作戰而感到十分高興,也對在緬甸打敗日軍的進攻充滿了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史迪威將軍和王海濤的見面,氣氛就十分融洽了。在互相交流了對日軍作戰上的一些戰術思路,並且參觀了九十軍的部隊之後,史迪威將軍對王海濤更為欣賞,也對入緬作戰有了更高的期望。在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全部到達中緬邊境之後,中國軍隊的兵力己經達到了九個師,再加上獨立單位,人數己經達到近十五萬人。

 一九四一年四月初,比歷史上提前了近一年時間,日軍逼近了緬甸首都仰光市,英軍因為戰事吃緊,急著要求遠征軍入緬參戰。四月十五日,仰光危急,應英方請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官是羅卓英上將,史迪威將軍任總參謀長,任命王海濤為副司令官。第一路軍下轄第九十軍、第五軍、第六十六軍,和司令部直屬第三十六師,共十個師十六萬人。

 四月二十五日,蔣石下令,入緬作戰的第一路軍由王海濤副司令統一指揮第九十軍和第五軍先期入緬, 王海濤則受英緬軍總司令赫頓將軍指揮。王海濤當既下令,第九十三師做為全軍先鋒,首先入緬,目標是仰光之後的同古,由他們接替同古的英緬軍第一師進寧防守,並掩護其撤退。

 黎遠宏接到命令立刻率領九十三師日夜兼程趕往同古,並在五月五日到達同古,修建防禦工事。在九十三師出發後的第三天,王海濤率其余部隊經畹叮進入緬甸,又經臘戌向曼德勒前進。一路上九十軍的工程團修路架橋,為保證後面重型武器順利前進,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月初,新任緬甸軍指揮官亞歷山大上將在仰光並未組織任何有效的抵抗,致使日軍五月八日輕取仰光。在攻佔仰光後,得知中國遠征軍己入緬參戰,日本南方軍迅速制定出新的作戰方針:進一步掌握戰機,以大膽果斷之作戰,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敵,特別是中國軍隊進行決戰,並於短期內予以殲滅。

 為了順利實現這一方針。日軍南方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將第十八師團,第五十六師團,第三飛行集團一部以及所需之軍直屬部隊增派到緬甸第十五軍。這樣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的手下就有第十八師團、第三十三帥團、第五十五師團和第五十六師團四個師團,加上十五軍的直屬部隊,兵力達到了十萬人以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