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抗日猛虎軍》第30章 特種部隊
龍州縣城幾十裡外的祟山峻嶺中,五百名戰士在艱難的前進著。領頭不斷教導著這些戰士的正是龍州縣保安團的團長,王海濤。這時離龍州縣保安團的成立儀式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早在二十幾天前,王海濤在一次巡視警衛連和偵察連的訓練時,就產生了把這兩個連隊給訓練成特種部隊的想法。

這二個連的五百名戰士,不愧是從四千五百名戰士中挑選出來的,不僅身體素質撥尖,而且人人會武,基本上人人都有一技之長。在王海濤的眼裡,這些人都是特種兵的好苗子。王海濤決定親自訓練他們,把他們這二隻連隊打造成全團的刀尖、鋒刃。

王海濤為了這五百名戰士,還特意準備了五百套單兵裝備和武器,當他在警衛連中見到唐雲、唐樹這對孿生兄弟後,在惡虎山就對他們有所認識的王海濤立刻決定把這兄弟二人當成阻擊手來培養,當然每人一支蘇製"SVD"阻擊步槍是肯定需要的。

王海濤把這二個連隊按照二種模式來分別訓練,偵察連是標準的特種部隊模式,每六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中有尖兵一人,主要武器是五六式衝鋒槍一支,要求有很好的潛伏、偵察能力;神槍手一名,主要武器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一支,要求有精準的槍法和應變能力;

火力支援手一名,主要武器五六式輕機槍一挺,要求體力過人,能在背負大量彈藥的情況下,獨立操作機槍;通信兵兼醫護兵一名,主要武器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一支,要求靈活、善於奔跑、有一定鞏的戰場救護能力;突擊手一名,主要武器五六式衝鋒槍一支,要求反應敏捷,動作迅猛;小隊長一名,主要武器五六式衝鋒槍一支,要求頭腦冷靜,善於判斷、分析,有大局觀。

此外這二百五十人人手一支五四式手槍,小隊長就配望遠鏡,軍用匕首更是毎人一把,木柄手榴彈一人四枚。鋼盔和行軍背包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這是一支武裝到了牙齒的連隊。王海濤足足用了十天,才選定了各組人選,並開始針對性訓練。

而警衛連卻被王海濤按照重火力連的模式來訓練。一個加強連二百五十名戰士,每個班都有二挺五六式輕機槍,四支五六式衝鋒槍,四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還要求每個班都必須有二名以上的神槍手。每個排配上二挺六七式重機槍和二門六零迫擊炮,全連還組建一個二十人的炮兵小隊,配備上四門六零迫擊炮和四門八零迫擊炮。加上班長以上配備的五四式手槍和每人四枚手栺彈,全部配備單兵裝備。這樣的連級配製,別說在國內了,就是在國際上也都是數一數二的。

編制和裝備都到位了,接下來的就是訓練。二個連五百名戰士,擒拿格鬥是必須要精通的,拚刺和刀術也必須熟練。好在這些戰士全都有武術功底,學起這些來事半功倍。可難就難在武器射擊和各種反應上,雖然有王海濤的言傳身教,可當一名神槍手不是那麽容易的,需要用大量的子彈來喂出來。

為了不影響團裡別的戰士的正常訓練,王海濤乾脆把這二個連給拉到龍州縣附近的山嶺中進行綜合訓練,並且對各種特殊兵種進行單獨訓練。有時候一去就是一、二十天,在這樣的訓練中,二支連隊在不斷的進歩和成熟。警衛連把各種重武器練得精熟,真要打起來,以王海濤的看法,用這個連去和正規軍一個團相抗,應該不落下風。

而偵察連則越來越象後世的特種部隊,每個人的單兵做戰能力和小組的配合在這個時代是絕無僅有的。要知道歷史上最早的特種部隊是到一九四零年才由英國人開始組建的,要到這麽成熟就要到一九五零年以後了。如果真要發生戰鬥,這些戰鬥小組就是一把把封喉的利箭。

四個月後,王海濤對二個連隊的訓練告一段落,帶著他們結束了一次野外拉練後回到了營房。王海濤剛回到營房,後勤處長唐仁禮就匆匆找上門來。唐仁禮一見到王海濤就說道:“我的王大團長,你可算回來了,我都快急死了。”王海濤聽到這話就是一愣,問道:“怎麽了?唐處長,出什麽事情了嗎?”

唐仁禮說道:“王團長,這一段時間,部隊的實彈射擊訓練太多,子彈消耗的太快了,這不, 你帶回來的子彈已經消耗了四分之一了,還有不少機支也因為磨損嚴重而出現了故障,這些事你要想辦法給解決了才行啊。”王海濤聽唐仁禮一說,想起自已在廣州和克虜伯商行定下的合同來了,算算時間,再有一個月,克虜伯商行就要交貨,那樣建立軍工體系的事就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想到這,王海濤對唐仁禮說道:“唐處長,你別急,我這次回家不僅僅釆購了武器彈藥,還一並釆購了二條子彈生產線,大概再有一個月就能運到廣州了,這樣,你先去找個地方把廠房給建起來,再去找些技術工人和采購一批原材料,那等生產線一回來,我們就可以自己生產子彈。”

唐仁禮聽了王海濤的話,高興的說:“太好了,我的團長,你怎麽不早說啊,要是能有我們自已的軍工廠,就再也不用為子彈發愁了,就算打起仗來,我們也不怕。不過地方好找,這技術工人和原材料我就沒辦法了。”王海濤說道:“技術工人好辦,去南寧、廣州這些大城市找,只要工資出得高,不怕找不來人。至於原材料我來想辦法吧。”

唐仁禮見王海濤這麽說,也就放下心來,忙著出去找地方蓋廠房去了。唐仁禮走後,王海濤就開始琢磨該去哪兒采購原材料。他又想起儲物戒指裡的那些醫療設備,打算借這個機會爭取把部隊醫院也給建立起來。看樣自己還要盡快的去一次廣州市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