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這陳咬金大聲一吼,眾大臣都要殺了這吐谷渾使臣慕容淵文。
此時的李世民,看著亂哄哄的朝堂,正想呵斥一下群臣。但眼睛一轉,隨即掃視了一下這各國使臣。只見龜茲國使臣左葉護洋洋得意,這吐蕃國使臣祿東讚低著頭沉默不語,這扶桑國和於闐使臣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麽樣;只有這當事國,吐谷渾的使臣慕容淵文,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和沒事人一樣,理了理衣衫,抬著頭更加威嚴的站著。
李世民向來欣賞這剛正不阿之人,踅摸了一番這個情況,淡淡一笑這揮了揮手“都給朕退下。”
聽得陛下發話,眾多大小官員只能安安穩穩的,在自己的蒲團之上端端正正的坐著。隨著這太極殿的再次安靜,這慕容淵文就坡下驢的趁勢致歉道:“啟稟陛下,剛才也是外臣孟浪了,我吐谷渾國雖小,但是也得有尊嚴的活著,希望陛下可以理解,再說了我們是第一個向您提出和親的,什麽事情都有一個先來後到,更希望陛下成全。”
正是因為欣賞慕容淵文這份正直,所以這李世民隨即寬宏大度的答道:“朕亦理解你之良苦用心。我大唐自立國以來,憑借仁義臣服天下,以前如此,以後更會這樣。既然各國使臣都是來我大唐提親的,我們自當公平的以禮相待。今日,你們一同向我大唐求親,可是我大唐公主有限,這事容我們君臣商議之後,再行定奪,必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各國使臣一聽這樣的話語,也都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於闐王子雖然也很想迎娶一位大唐公主,但是因為自己身份的特殊,既不是大王也代表不了大王。但是轉念一想,如若真能夠迎娶一位大唐公主,豈不是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故趁此機會,趕忙奏道:“我於闐雖是國小,但是民富,希望陛下也可以成全外臣,讓公主屈尊紆貴下嫁於我。”
他這一句話,頓時讓朝堂之上又一次議論了起來。畢竟人家和親的都是國王,你這和親的則成了王子,雖說禮節上不會出現問題,但是畢竟低了一個等級。何況你這還是一個人質王子呢,不用說,誰都明白,這尉遲伏闍信葫蘆裡裝的什麽藥。
在先前之君臣奏對之時,他們已經議論到此事,而李世民讓這尉遲伏闍信前來參加朝會的目的,就是也讓他攪一攪這趟渾水,故而掃視一番群臣之後說道:“既如此,那朕也準了。各位使臣,遠道而來舟車勞頓,可以暫回鴻臚客館安歇。請你們放心,我大唐不僅會以禮相待列國,更會用威信臣服眾卿,容我君臣商議之後,再做定奪,你們暫且退下吧!”
於是各國使臣,謝過李世民之後,又施一大禮,就退出了這太極殿。這時候的太極殿內,隻余下了自己人。李世民看著列位臣工正襟危坐的狀態就說到:“今天咱們君臣就暢所欲言議一議這個和親的事情吧”
因為魏征,李道宗,長孫無忌等人已經明了了李世民的意思,就沒有首先發言。只見在末位的右衛率府長使王玄策,率先站了出來“微臣有本要奏。”李世民一看是他,就示意其說下去。
只聽王玄策說道:“我大唐國力強盛,是各國所望塵莫及的,經營西域微臣感覺應仿照漢朝例,采用恩威並舉之策略。既要展示我大唐不怕事敢擔事的態度,更要展現我大唐大國的胸懷與氣象。自漢武帝,以武力讓匈奴以及西域各國臣服,至元帝起這匈奴以及西域各國已經深深被大漢強大之武力折服。
當呼韓邪單於向大漢求親之時,依照王公商議,決定和親,這王昭君一出塞,和出了大漢七十多年之和平。至東漢,這班超出出使西域,靠的就是大漢的國力強盛,恩威並舉,方讓君王的恩澤布於四方。
因此這次和親並不是高祖劉邦之故事,而是國家興旺,威服四方的象征。縱觀這各國使臣,皆有目的,均為利益而來。向來物依稀為貴,所以微臣建議應在宗室之中,選取一合適女子,僅僅隻下嫁其中一國之國君。不僅要氣派,更要彰顯咱們大唐強盛的氣象。這樣不僅可以震懾西域諸國,更可以從道義之上臣服西域列國。”
聽他這一番話語。列位臣工,也都在竊竊私語這王玄策之論述。雖說也有不同意見,但是鑒於他這一番論述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再加上李世民又滿意的點了點頭,故而也不好駁斥。看著朝堂之上暫無不同之意見,李世民就問到:“如若選擇一位公主,你說說有什麽公平之法,能讓各國使臣悉數滿意呢?”
“既然我大唐采用科舉取士已經有二三十年的光景,微臣建議可以將這種測試簡化,分別來考察各國使臣的能力。如若他們才華出眾,自然說明治國理政輔佐君王的才能也是不錯的。這樣我們的公主也不枉嫁給這個國家的君主。”
說到這裡,不僅列位臣工投以讚同的目光,而且李世民也感覺到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於是,就吩咐道:“著禮部,按照平時開科取士的原則,選取一些測謀略,考能力的題目,呈送朕預覽”。
隨著這和親之事大勢已定,有一雙私下的目光則是暗自竊喜,竊喜之原因正是:離他的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望著已無異議的列位臣工,李世民又接著說道:“既已經商定了如何來選取和親屬國一事。那咱們就來議一議這公主人選的事情吧?朕的各位公主均還年幼,列位就商議一下看如何從宗室之中,選擇一合適的女子前去和親!”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當分析完所有情況的時候,總感覺事情會向著自己預設的方向發展, 比方說王玄策。當他通過所有之消息,分析完這和親之事的時候,就已經料定了這列國和親僅僅只是一個偶發時間。雖說偶發,但是也符合李世民威服西域的心聲。故而才有這段以來的數次長篇大論。但是,他料定了再多,也沒有料定這公主的人選是誰,這正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這李景恆,自從和陳雷密謀之後。已經一直在揣摩這和親之事,雖說在大的方向上他決定不了,但是在其中的一些環節,則可以參與其中。不僅如此,他亦明了,如若和親,這雪雁肯定是其中最有優勢的競爭者。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的確雪雁打小就崇拜姑姑平陽公主,一心想學習這個姑姑,不僅為李唐皇室盡忠,更為這個國家盡力盡孝。加上雪雁的秀外慧中,知書達理,這一切都讓她遠勝於其她幾位郡主。所以他已經感知到,在這個關口,只要舉薦雪雁,不僅陛下沒有意見,雪雁也會有很大的機會同意。
何況這又是一份光耀門楣的事情。既然嫁出去的閨女都是潑出去的水,嫁給誰不是嫁呢,既如此那就嫁給這西域國君吧,不僅對自己家族起到好處,更重要的則在自己的爵位仕途上,又添上了一道耀眼的光環。這些日子他一直隱忍不語的目的,正是為了今日的厚積薄發。
想到這裡,這李景恆於是就出列奏到:“啟稟陛下,俗話說舉賢不避親,這既然是展現我大唐威嚴的事情,自然是要找一智慧賢良,通情達理,可以母儀西域諸國的宗室之女。一定不能辱沒了我大唐皇室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