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戰將王玄策》結束語: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趔趔趄趄,踉踉蹌蹌,經歷237天,好也罷,壞也行,終於將人生的第一本書寫完畢,當每一次敲擊鍵盤的聲響,遊蕩在寂靜的夜空之時,心也是靜的,思緒也是清晰的。在無數個安靜的夜晚,想了改,改了再想;如此三番,三番如此,當激昂的人物性格躍然於文檔之上,當數不盡的人生故事呈現在乾澀的眼睛面前,當道不盡的人生感覺感悟安然記錄下來的時候,心也徹底的靜了下來。

王玄策這個人物,從認知到今天徹底的敲擊下來,已經有了五六年的時間。當第一眼發現這個人物的時候,看到的以為這是不是,歷史上真有這麽牛的人物!?當好奇心驅使這我,細心的翻閱這段正史的時候,還真的就發現了這個歷史人物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在鴉片戰爭之前,泱泱中華,天朝上邦,這種思想我想古亦有之,完全可以上訴到夏商周時期,甚至可以上訴到更遠古的時候。正史因為中華文化的繁榮,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讓中華文化骨子裡就有了一種小視異域番邦的傳統。古之中華正統之外的“外國人”均被視之位蠻夷,在正統文化的基因之中,這些人,這些事,完全就是尚未開化,不僅不值得一提,更不值得大書特書。所以,在以前,面對這樣一個人橫刀立馬,橫掃一個國家的壯舉,就此被一筆帶過。但是這種一筆帶過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很多人說,記錄這樣一個人物,書寫這樣一件事情,是一種誇大概念,與史料脫節的行為,畢竟已經過去了一千五百多年,史書上也只有寥寥數語,你怎麽能夠知道這些經歷的事情都是真實的呢?其實我想說的就是,歷史追求應該就如二月河先生,一直追求的宗旨那樣“大事不糊塗,小事弄明白,不求全有,但求合理”。只有宗旨明確,才可以讓歷史真正的有血有肉,有一種真實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歷史記錄的僅僅只是一個結果,我們設想的則是這種結果,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可以達成,可以實現。如若放在一百年後,二百年後,三百年後,甚至更久以後,能夠實現這樣的壯舉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在變,環境在變,政策也在變,當然更影響了政局的變化,盡管所有的都在變,但是這種結果畢竟已經發生,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分析這種結果發生的原因,以及經過。這樣的結果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麽,則是我們需要書寫的過程,而這也是一個人對事物好奇心最深刻的展現……

古之印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在歷史上很少有像中華大地這樣的大一統,他們的統一時期攏共也就四次,分別是孔雀王朝、笈多帝國,戒日王帝國以及莫臥兒帝國。

第一次基本統一時期的孔雀王朝(前324年-前188年),創建者為旃陀羅笈多。可惜的則是,好景不長,僅僅隻經歷了不到一個半世紀,就於公元前187年,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篡奪,孔雀王朝自此正式結束。他的疆域除印度半島南端以外的整個印度都是他的地盤,自此以後印度就進入了又一個分崩離析的時期。古印度第二次基本統一時期為笈多帝國(320—500年)時期,這是印度人創建的一個大帝國,可惜的則是僅僅之存在了180多年,就再次土崩瓦解。中國東晉高僧法顯曾在這個時期,赴古印度求法,在《佛國記》中曾有多次講述,其版圖與孔雀王朝相當,是中世紀印度的黃金時代。

而第三次一統,就是本書所講述的戒日王時期,而這個時期,也是玄奘法師雲遊五印度,學習的時期。同時也算得上,古印度最後一次被印度人統一,戒日王統一的,疆域面積要遠小於前兩次的一統,但是在古印度的歷史上,也算上一次大的一統。可惜的則是好景不上,也就僅僅之經歷了三十多年,就因為戒日王的溺亡而蕩然無存,自此以後,古印度就再也沒有被印度人統一國。古印度的第四次統一時期則是莫臥兒帝國(1526年-1857年)時期,前後大概經歷了二百多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製王朝。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成立英屬印度,莫臥兒王朝滅亡。在這一次的大一統時期,徹底奠定了現代印度的版圖,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可惜的則是因為現代的一些歷史原因,古印度就分裂成了三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古印度滿打滿算,也僅僅只有500年左右的時間處在一統的時期,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之中,實在是太過於單薄。雖然統一的意識單薄,但是古印度的歷史文化卻很是燦爛,特別是古印度的宗教根基《吠陀經》,更是可以與華夏之《論語》《道德經》相提並論的經典著作。而這種長期分裂的狀態,也為婆羅門教提供了很濃厚的滋生土壤,在本書的第三卷《至寶歸唐》中,通過五印度婆羅門教一代名僧,鳩摩利羅的口中做有詳細的講述。而這也是五印度宗教與種姓相互依存,和諧共生的根基。

說起了宗教,就不得不說說佛教。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教。雖然佛教在五印度大地自鳩摩利羅,商竭羅等婆羅門教宗師出現之後,就被從五印度大地之上徹底趕出。但是正是因為這次的被徹底趕出,才讓佛教在以後的傳播過程中,包容各地的特色,漸漸的形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南傳之泰國,斯裡蘭卡,緬甸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而北傳之中國,朝鮮,日本,韓國則又形成了符合當地國情的特點。而婆羅門教則是扎根五印度,就形成了一個國家特有的宗教印度教……

任何一種宗教,都會教人向善,只有一心向善,才可以符合人性的發展特色,才可以長久的流傳下去。而這也是第三卷《至寶歸唐》中,通過一次次的參拜,讓王玄策等人遇到的不同僧人,經歷不同的故事之原因。不同的高僧大德,所講述到的不同的佛教觀點,佛教故事,一個個都秉承這善的本心,雖說在漫長的過程中,他們對佛教的很多問題有這不同的理解,但是秉承的宗旨,一方面是讓佛教永久的流傳下去,另一方面則是人性的善良。而這也是他們能夠作為寺主,稱之為高僧的根本原因。

縱觀現如今的國內佛教發展狀況,可以說很多情況下,已經遠離了佛教的本真發展思路。萬事萬物都是起起伏伏,沒有長久的永恆。在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的根本原因,在第三卷中也有提起,一方面是因為佛教已經威脅到政權的穩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身不知道收斂,一心的隻想發展壯大自己,而走了彎路。事情都是有兩面的,正是因為三武一宗的滅佛,才讓佛教痛定思痛,隨著歷次的改進與汲取經驗和教訓,同時也讓佛教融合了儒家與道家之思想,形成了濃厚的中華地域特色。乃至自唐末以後,中國佛教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大規模的滅佛事件。這也是佛教後來包容思想的整體展現之一。以至於在後來的中國多元文化中,就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共存的奇特場景。而這也是中華文化對優秀文化遺存的展現之一。

在第三卷中,讓王玄策經歷的不同高僧大德的一個目的,就是展現佛教的多元文化。如若細讀,就會發現每一個佛寺的寺主,對佛像的理解都有不同。有的不主張給佛像重塑金身,僅僅一個石像就就足矣,即簡單,又典雅,畢竟佛法在心中。有的主張給佛像重塑金身,佛寺的一切不僅富麗堂皇,更是無盡的奢華;他們的觀點也很有意思,佛法是無價的,這種重塑金身也僅僅只是讓自己傾心於佛陀。還有的則主張,什麽佛像不佛像的,佛像沒必要存在,就如婆娑林中的無名高僧一般,所有的都是空的,唯一永恆的則是智慧,是佛法;在遇到難解的問題之時,能夠幫助自己的永遠都是智慧,是佛法,而不是石頭佛像,金身佛像。不能說這三種方式的好與壞,只能夠說著只是修心的一種方式罷了。萬事萬物靠的是心,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只有自己,只有智慧是永恆的,而這也是佛教講究慧根的原因之一……

縱覽當今佛教,經歷了十年浩劫之後,在改革開放初期,已經蕭條了很多;可是因為國家政策講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生命力強大的宗教又一次開始了新的征程。好不容易國家強了,百姓富了,佛教也趁著這個機會壯大與複興了起來。隨著佛寺的複興,佛像的興建,弘揚佛法的硬性基礎已經完全具備,可是內涵的佛法,高深的佛家哲理,細致的佛學經典,能夠有多少僧人懂得與深知呢。去到一個佛寺之後,除了門票之外,不外乎燒燒香,磕磕頭,尋求一些心理上的安慰,盡管這些心理上的安慰能夠改變一個人一時的氣場,多多少少影響一些事物的走向。但是這又有什麽用處呢?我們在智慧上得到了什麽?又學到了什麽呢?試問有多少寺院,是通過僧人這個載體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樣,給信眾講解佛法,講解做人的道理,講解為善的根本呢?算下來,很少很少。每天除了給佛陀磕磕頭,燒燒香,恭迎佛陀降臨,送走佛陀金身之外,寺廟似乎很少有這樣貼近百姓需求的實實在在的活動。正如第三卷《至寶歸唐》中所講述的那樣,佛像僅僅只是佛法存在的一個載體,而不是根本。如若天天圍繞佛像在轉,那麽佛教要不了多久,必然會再次沒落下去,因為燒香磕頭,不可能永遠的保佑一個人平平安安,事事順心;心中終究有明白的一天,當這一天被眾多大眾都明白的時候,那麽佛教還怎麽會有信眾呢,怎麽會有存在的根基呢?沒了信眾,沒了根基,那麽他也注定了會再次的消亡下去,只能再次等待涅槃重生……

至於佛教的三個頂級至寶,佛牙舍利,佛指舍利,佛頂骨舍利,這乃是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為什麽會假設是王玄策帶回大唐的呢?其實這個推斷的原因也並不複雜。

在唐以前,中國的史書之中很少記載這三件至寶;這三件留存到現在的聖物,也是從唐中期以後才多見詳細的記載。那麽這三件聖物,流傳到大唐的時間基本上就定格在了貞觀年間以及唐高宗年間。而這個時間段內,與佛教與五印度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玄奘法師。在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中清晰的記載了三顆佛教至寶。並且根據文獻記載,他並沒有將這三顆至寶帶回大唐。因此可以斷定在他歸唐之時,這三顆至寶依舊在五印度安然供奉。那麽除了玄奘法師之外,官方使節,也只有王玄策,並且他還是唯一的一位。

他第一次出使五印度,是因為玄奘法師的使然;第二處出使五印度則是因為兩國文化與貿易交流的結果;而第三次出使則是因為後來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原因,並且史書之中明確記載的原因就是禮敬佛陀,敬獻袈裟。雖說名義上是這樣,那麽暗地裡王玄策會不會背負有特殊的歷史使命呢,這是極有可能的,因為不久以後,這三顆至寶就出現在了大唐的寺廟之中。

正是因為王玄策這唯一的一位官派使者的身份,且在第二次做出如此驚天地泣鬼神之功績,那麽他既有可能帶回了這三顆至寶。在這個過程中,雖說沿著已經開通的絲綢之路南線,出使五印度的高僧不少,但是他們基本上不具備王玄策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恰逢這個時期鳩摩利羅的出現,五印度佛教再次被攻擊的毫無還手之力,。面對日漸興盛的大唐佛教,很有可能是各大寺院的寺主,將這三顆至寶贈送與王玄策而帶回大唐。而這就是第三卷不一樣的佛教故事的設想基礎……

那麽為何在王玄策第三次歸唐之後,變的默默無名的了呢?很大的一個原因,正是因為玄奘法師,玄奘法師自從太宗皇帝賓天之後,就基本上很少來到大興宮中,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看透了官場的爭權奪利。在加上王玄策與玄奘法師之間濃厚的情誼,以及多次交際的使然,同時再經過這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四年時間的磨礪, 也讓他看透了一切,於是就步了玄奘法師的後塵,著書立說《中天竺國行記》自此成書。而這作為大唐西域記的補充,也為後世提供了研究五印度歷史的一個途徑。可惜的則是因為中國人對外國歷史的不重視,此書成書幾百年以後,已經漸漸失傳,之留下殘篇遺存……

前人有詩對他這樣評價: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開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驃騎郎。

而我感覺他的一生應該是這樣的:

突厥誠借馬,黑山巧燒糧;勇平吐谷渾,威名震西方。

再署黃水縣,化解百年怨;智謀剿悍匪,百姓多稱善。

秉承陛下意,出使西南番;一心護大唐,為國立功顏。

引薦玄奘師,佛教自東傳;二使西南藩,秉承和平念。

率先出西域,龜茲震敵膽;再入天竺國,四國誠相見。

後入中天竺,竟遇貪心賊;莫名被搶掠,多虧女王善。

迎難入吐蕃,揮師下西南;本著正義旨,列國齊支援。

策馬殑伽河,大唐威名傳;帶回奸臣賊,跪立昭陵前。

三使五印度,袈裟敬佛陀;先入泥婆羅,再入桑及多。

也就十來年,異域換新顏;秉持虔誠念,情誼再展現。

二進曲女城,三遊五印度;前後四春秋,覓得佛陀寶。

歷盡千辛險,帶回洛陽宮,交於知佛人,佛光大唐現。

看透世事情,淡出權力層;發奮寫遊記,青史自留名……

感謝各位鐵粉們,對本書的大力支持,謝謝你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