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297章 李成的糾結
四月中旬已是初夏,正午時分,清風不起,蟬鳴幽幽,耀眼的陽光照在會館後院的蔥蔥蘢蘢的大樹上,光影斑駁,綠蔭滿庭院。

張籍和李成鄭泰三人剛剛從吏部衙門回來,領回來正七品官服兩套,紋銀十兩,其中銀子是給新科進士們的科試賞銀,三鼎甲是十兩,其余眾人皆是五兩。

這會兒張籍將官服鋪開放到屋內圓桌上,但見:青色錦袍,二梁朝冠,烏紗一頂,素銀腰帶,三色練鵲綬帶,槐木笏板,胸前?鶒xichi紋繡。這就是一個大明七品官的全套行頭。

看著這件官服,張籍心中感慨難言從萬歷九年起,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這一路拚殺過來,終於結束。在這古代,讀書果真是可以改變命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這些耳熟能詳的勵志詩句沒有欺騙自己。

若是沒有科舉這條路,自己如何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內,就完成從大明鄉間農家子到如今七品翰林院編修的轉變呢。這其中跨越了無數階層,經歷了無數辛酸,此間種種不足為人道也。

這幾年讀過的書放在後世皆是傳統文化典籍,其中精華不少,糟粕也多,自己在後世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經過了十幾年的唯物主義系統化的教育,辨別能力自然是有的,將其去粗取精、去蕪存真之後,獲益良多,心性磨煉得更加圓融成熟。常言道,一法通而百法通,人生百態,世間萬象,至理相似,何其妙哉!

“老爺,你這官服可真威風,和咱知州大人是一個顏色的,就是上面的紋繡不一樣。”站在一旁的隨從張成讚道。

“呵呵,顏色一樣,可品級不一樣,知州大人那是五品白鷳,我這個是七品的?鶒xichi。”張籍呵呵一笑道。

被張成的說話聲打斷了思緒,張籍收回心神,不再去想那種種往事,心下一點悵然若失之意盡消,取而代之的是釋然和輕松。

“張成,你去看看會館安排的飯菜好了沒,好了咱就下去吃飯,下午還有事。”張籍收起桌上的袍服冠帶,對張成吩咐道。

“好嘞,我這就去。”張成答應一聲,轉身推門下樓去了。

中午吃飯,張籍照例是和李成、鄭泰兩人聚在一起用餐。

“維楨,咱們吃過飯後,你的七品官服可要穿上讓我和英之兄看看。”午飯到了尾聲,李成喝了一杯清茶歇息,笑著對張籍說道。

“不錯,穿上讓我兩個看看,今天咱們同樣是去吏部衙門,就你們三鼎甲領了衣袍冠帶,我們這些二甲三甲進士只是領了銀子。”鄭泰放下茶杯也笑著道。

今天去吏部衙門,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都是授了冠帶袍服和官職文書,明天即可去翰林院報到任職。而二甲和三甲,有的需要等待庶吉士館選,有的就是等著吏部選官,還有最後一種情況就是不去選官遊戲人間,當然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

二甲進士授官即是從七品,比張籍的正七品低上一小級;像李成和鄭泰都是三甲進士,庶吉士是不用想了,一點戲也沒有,他們授官則是正八品。

時人常道只要考上進士至少也是個縣令,而縣令是正七品,那為什麽三甲進士能直接去做地方的上的一縣父母官呢。這裡面有個說道,那就是京官外放自動升一大級,也就是提高一品,國朝進士那比後世中央國務院的公務員還要精貴,所授的品級是比照京官品級而言的。

也就是說,如果李成和鄭泰都是出京外放地方為縣令,那麽自動授予正七品,

而這並不是升官而是平調,這屬於京官對地方官的等級壓製,就類似後世中央國務院派遣官員到地方掛職調研一樣,都要提升一級官職。

張籍聽聞兩個好友的要求,不禁笑道:“不就是一件官服麽,英之、子高,過幾天去各衙門觀政的時候,你們也會發。”

“那哪能一樣,我可打聽了到時候發的都是綠袍,而且是沒有紋繡品級的,和你這件青袍差的遠了。”李成搖搖頭故作歎氣道。

“那成,等會兒我穿上給你們瞧瞧。”張籍聞言隻好點頭道。這又不是穿做女裝大佬, 也沒什麽不好意思,張籍腦海中莫名其妙的冒出了這個嗚嗚嗚的念頭,隨之不由得又搖了搖頭。

“還是維楨兄好啊,三個月觀政結束後,我等都是沒門路的,也不知道被外放到哪裡為官。”李成又是一歎。

“安排到哪兒就到哪兒去唄!”鄭泰向來性子大大咧咧,對此並不以為意。

李成見此說道:“咱大明地域極廣,說起選官,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江浙富庶之地,次之則是中原地區,更多的確是北方苦寒,南方濕熱之地。若是運氣不好給選了個貧瘠之地,怕不是還不如在咱老家臨清做個舉人自在。”

對於好友李成現在這番患得患失的表現,張籍是可以理解的,雖然今世中了探花直接就能留在京城,沒有這個煩惱,但是後世他考教師編制的時候也有過如此的糾結,那時自己考試前隻想著能都考上即可,考到哪兒去都行,但考上之後選崗時呢?又想著能留在市裡學校任教。

最後終究是按照成績先後選擇,無奈之下被分去了鄉村,好在是個中心小學,經過了幾次教育均衡縣驗收的洗禮,各項設施都還不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只是上下班路上開車要一個多小時罷了。

今之吏部選官和後世選崗可謂極為相似。這時張籍正好憶起湯顯祖說的一事,於是對李成道:“子高兄,我曾聽湯義仍講過,此前有過三甲進士吏部選官不就,以宛平老家有老母在堂為由,非要留京的例子,只是看你能不能狠下心來,舍不舍得了。”

“哦?需要舍得什麽?維楨兄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來聽聽。”李成聞言來了興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