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246章 進京趕考
大明萬歷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臨行前的準備用去了兩天時間,終於到赴京趕考的這天。

是日,運河兩岸青草如茵,柳樹婀娜,暖風拂面。

張百萬找來的北上送貨的船隻停靠在人來人往、嘈雜無比的碼頭內,張籍一身文士衫,背著一個包袱,身後跟著的張成做書童裝扮,背著個書篋。

和上次書院組織眾人去濟南府參加鄉試不同,這是張籍在大明朝第一次獨自遠行,後世從臨清到北京只需花上五十塊錢坐火車沿京九線一路北上即可,不過四五小時的路程,而這次經運河乘船北上一路順利的話也要十多天才能到。

碼頭上有張父、張母、杜十娘、張衛、張百萬等親人好友前來相送。

得知張籍此去京師來回路程加上考試至少也要三個月才能返回,杜十娘的眼眶一直是紅紅的。這幾日兩人之間說不盡的情話,待到了今日張籍即將登船離開,杜十娘還是止不住哭了起來。

張籍走到杜十娘跟前安慰道:“莫要哭了,此去京師無論能否得中,咱們三個月後都能相見。”

杜十娘抹去了淚水,點點頭仰臉看著張籍道:“相公,記著早點回來,別在意中不中,讀書也別太勉強自己,一定要注意身體,有什麽事也別逞強。那次去院試你去守堤,上次鄉試考場上生病,我真的好擔心,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回來,我只要早一日見到你。”

聽了杜十娘的話,張籍看著她那還留有淚痕的俏麗小臉,不由感動萬分。

大多數人隻關心自己飛得高不高,這麽多年,除了父母從來沒有人像面前這個眉眼清雅的少女這樣,用那雙圓潤的眼眸擔憂地注視自己,擔憂地問自己會不會有危險;只有她,只有她用那關切的語氣關心自己飛得累不累。

張籍重重的點了點頭道:“我明白。”

“相公你一定要記得保重身體,你是有家室的人了,你一定要記著還有人在家裡等你。”杜十娘又強調一遍。

張籍再次點頭道:“嗯,十娘你放心,還有,在家幫我照顧爹娘,替我盡孝,有時間去先生那走動走動。”

杜十娘也乖巧的點頭應是。

和杜十娘說完,張籍又走到張父張母和二弟張衛面前告別。張籍對張父道:“爹,前幾天我帶回來的那兩根薯藤孩兒有大用,試試看能不能在咱這種活。還有家裡若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去找希伊先生或者去張家……”

“二弟,記得給社學的張老夫子捎些書本回去,記在我帳上即可,我不在家這段時間,家裡的事情就靠你了……”囑咐完張衛,張籍又對張衛道。

張衛早就不是那個孩子王了,現在成長不少已是個有擔當,相當結實的小夥子,聽了大哥張籍的話他一拍胸脯道:“大哥,你盡管放心去考試,不用為家裡擔心,一切有我撐著就是。”

最後張籍又來到張百萬、張義先兩位好友面前。

“此去京城,維楨先行一步,只要苦讀不輟,異日二位同窗當也有進京赴考之時……”張籍向兩位同窗說了一番告別的話。

張百萬兩人也頗多感慨。

張義先道:“承維楨吉言,你快去吧,船家等候好久了。”

言罷張籍向送行親友拱手行禮後便登上了船,與岸上的家人朋友揮手告別。

踏上船隻,船家便招呼開船了,隨著距離岸邊碼頭越來越遠,行至運河中心,船夫搖櫓張帆,船隻沿河溯流直上,速度隨即加快,親友們的身影也逐漸看不見。

家鄉終於已是漸漸遠去,張籍悵然的望了一眼熟悉的臨清城,

暗暗發誓再回鄉時一定要身著錦衣緋袍,光耀門楣。船只出了臨清城,河面也漸漸寬闊起來,冰雪消融的春季這條溝通南北的大運河上往來舟楫眾多,用千帆競渡來形容也不為過。

船老板是張百萬家的合作夥伴,這次是運送貨物至京城,他知道張籍就是近一年來臨清州頗具盛名的解元郎張籍,故而對他甚為熱絡。

船老板姓趙家中排行老大,因而被人稱為趙大,他是個健談的人,在和張籍寒暄幾句熟悉了之後,趙大便講起運河兩岸的風土人情,張籍對此也很感興趣,便就此聊開去。

船上的生活清苦,因著趙大和夥計們都是南方人,晚飯是米飯、魚乾、鹹菜,說不上美味但也能飽腹。張籍初到大明時家裡的夥食條件比這差多了,所以他也沒什麽不習慣的。

張籍和張成同處一個船艙,初次在船上過夜,張籍睡得不是很安穩,不知何時忽覺得眼前微亮,睜開眼,才明白是透過蓬艙的月光。

這時張籍沒了睡意,靜悄悄的披衣起身,並未驚動張成。

走到船邊,但見船隻還在向北行駛著,船頭處有燭火微光,許是值夜的夥計。

此刻一輪明月升至半空,月華撒在運河上,所有船隻仿佛披上了銀紗,耳邊聽著船艙外浪濤聲,低頭仔細傾聽可聞嘩嘩水聲,張籍運河上生活的第一夜就這樣悄然過去。

經過兩天的船上生活,張籍漸漸適應了,這一路上同趙大和幾名夥計有說有笑天南地北聊天,倒也不至於太過憋悶。

當然張籍也沒放下課業,無事時便在船艙內讀書溫習。

古人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是增長閱歷的重要途徑,對此張籍便有了體會,自從出了臨清州在茫茫大河上呆了許多天,他時常極目遠眺,心境也有了變化,下筆寫起文章不知不覺間竟又有精進,總的來說是張籍的心態更好了,不管讀書還是作文都有舉重若輕的感覺。

這一路上沒有經過換船的折騰,只是偶爾在沿河幾個碼頭停靠補給,此次運河北行極為順利,但盡管如此,仍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向船老板趙大告別後,張籍和張成兩人是在通州碼頭下船,隨即換乘馬車轉陸路前往京師,馬車顛簸不到一日工夫便來到了京師正陽門前。

時為大明萬歷十一年,三月初八。

這一日張籍抵達北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