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219章 醉人的年味
剛回家的這些日子,張籍就再交遊和寫對聯的日子中度過,時光飛逝,這天已是除夕。

這天一大早,整個村子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張籍家也不例外,這算是張籍回到大明後第一個在家中過的除夕。首先是打掃衛生,清理院落,此謂之辭舊迎新,張父張母還是閑不下來,也幫著動手,全家人齊上陣完成這清掃工作。因為明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按照鄉人們的說法,初一就不能再掃地了,以避免把“財運”“福氣”掃走。

打掃完衛生,就是貼春聯了,小妹跟在張籍的身後,看著老張頭家的兩個兒子——張大和張二搬著凳子上高就低貼春聯、粘年畫。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家福滿門。橫批:歲歲平安。”這是張籍為自家大門寫的春聯,寓意家人安康幸福吉祥。

說起來這一副對聯,在當今的大明流傳很廣,原因很簡單,這是嘉靖十一年的狀元林大欽所寫,後世常說名人效應,大明朝的名人每三年一科的狀元當之無愧。

貼完對聯還有杜十娘的剪得窗花,這是張籍第一次見到少女還有這般手藝,手中剪刀在折好的紅紙上沿著奇妙的線條行走,不多時便是一張精美的窗花,或為年年有余,或為抬頭見喜。

收拾完這一切,整個張家的院落乾淨整潔,配著鮮豔的紅色,吉祥的話語,濃重喜慶的年味撲面而來。

除夕中午的團圓飯可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午餐。

看到老張頭家的和張母杜十娘一起置辦的飯菜,張籍腦海中油然浮現出一句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看那餐桌上,碗大盤深,菜量十足。

炸的翹起的紅燒魚,寓意富富有余;飄著一層清亮黃油的壇子燉土雞,寓意吉祥如意;顫巍巍嫩白的豆腐配著自家地裡的白菘,澆上一兩瓢肉湯,噴香撲鼻,寓意幸福發財;張籍從城中帶來的粉條,泡得松軟後,配著肉末一拌,好一道螞蟻上樹,寓意人長壽,運長久;還有一些家常青菜,蜜餞果子也上了幾盤,桌上再配一壇家中自製的老酒,端的是讓人大流口水。

這一餐飯,老張頭家也一並參加。

記得張百萬說過,在城中商賈人家,在這團圓飯上也是要宴請手下夥計的。如果主家端酒向夥計敬酒道聲“辛苦了”,並當即把該付的工資全部付清,就表明第二年你被解雇了,吃完這頓飯後就卷鋪蓋卷走人;如果主家一再地向夥計敬酒,席間不提結帳之事並談好下年的待遇,說明主家會繼續用你。

張百萬對張籍說這些時,是當做一個笑話來講的。但是張籍卻聽出了這窮苦人的不幸,心下一點也不輕松,因為對這些夥計來說,這是一頓決定下年命運、提心吊膽的午宴,令人生出些許酸楚。

中午酒足飯飽之後,還有一件事馬虎不得,這就是祭祖了,這個祭祖並不等同於張氏家族那樣聲勢浩大的祭祀,而是各家的家祭。

只見張父鄭重地將家譜懸掛到堂屋對門的牆上,稱作“請宗譜”,並請祖宗牌位、設香案、擺供品,置燭台,做好一切家祭準備後,張父持酒詞雲:“張氏府君之神位,氣序流易,雨露既濡,瞻掃封塋,不勝感慕……敢以醴酒,祗薦嵗事,以某親某官府君、某親某封某氏,祇食尚饗。”言畢三拜,酹酒於地,燒紙錢。

別看張父識不得幾個字,這一篇二百多字的祭文倒是牢牢記在了心中,也不知道至今已經說過多少次了。

張籍、張衛這家中男丁拜後,就是張母、杜十娘、小妹三位女眷。老張頭一家現在寄身與張籍,

是張家奴仆,故而也算張家人,也一並祭拜張家祖先。除夕一日難得一時有暇,越是富戶越是如此,張籍家現在也算是一方大戶,故而除夕的習俗往年省去的步驟都要完善,畢竟有條件了嘛。

家祭之後,老張頭家的開始忙活晚飯,這一餐當然是吃餃子,不過除夕的餃子名頭與往時不同,稱作“請年餃子”。餃子形似元寶,寓意財源廣進,又因形圓,寓意全家團圓。張籍家的除夕請年餃子今次用的是白菘肉餡,因肉餡餃子飽滿,寓意生活富足,平安吉祥。

這也是張籍這具身體印象中過年放的肉最多的一次餃子,小時候頂多放些油渣罷了,就那些油渣張母還要仔細的每個餃子中撥上一點點分勻,可以說幾乎無任何肉味。哪像現在,老遠就能聞著餃子餡香。

天色已黑,村中不時響起鞭炮聲, 張籍家也放了幾掛鞭炮。

餃子煮好裝盤端到桌上,小妹嘴饞抄起筷子就要去夾,還沒碰到餃子,就被張母打開了手,引得小妹咬著筷子頭,頗為委屈。原來在晚飯開始前,張父還要舉行“請神”儀式,即在住地西方的空地上焚香燒紙,燃放鞭炮,請列祖列宗的靈魂回家過年,稱之“請年”。

鄉人們大多信佛,這個請神的習俗也是源於佛教,眾人皆信列祖列宗去世後住在西方極樂世界。

請神儀式結束返回庭院時,張父還在門口地面上橫放一根木杠,這稱做拴馬杠,意為騎著駿馬下界的祖宗們拴馬之用。雖然外面寒冷,但是正屋的大門還是開著的,因為祖宗請回家時,門要敞著。

最後張父焚香帶著眾人向著香案上的排位叩拜,這才算請神儀式結束。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最令小孩子期待的當然是除夕之夜,因為這一晚不僅能美美的吃一頓餃子,還能得到壓歲錢。張籍和張衛現在已經算是立業,不能當做小孩子了,自然沒有了壓歲錢一說。

而小妹則是收貨頗豐了,往年也就罷了,壓歲錢不過一兩個銅板意思意思,今時今刻,張父張母張籍張衛包括杜十娘五人,皆是一兩銀子起步,這不過一晚上,小妹就得了十多兩銀子,抵得上大明農民一年的勞作所得。

在全家人的歡樂聲中,眾人一同守歲,辭舊迎新。

隨著夜色越來越深,逐漸有抵不住困意的,便被喚去屋裡休息。

大明的夜晚沒有各種打折促銷、也沒有熱鬧的春節晚會,但是年味卻濃的那樣醉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