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4章 鼇頭磯
  大明萬歷九年,八月初四,申時。

  房間內張籍兩人換了身乾淨整潔的衣服,均已收拾停當,玄色包頭巾,青色右衽長袍,腰間系一根灰色布腰帶,衣著樸素難掩目中神光,正是兩位富有朝氣的少年讀書郎。

  張籍後世參加過各種集會、培訓、座談會,在台下做過聽眾也上台做過講師,所以此刻心中並不緊張,眼看時間尚早便拿了本書坐在桌前,邊看邊等,有那麽幾分氣定神閑的樣子;

  張義先則不同,雖然乃是村中大地主張老爺子的長房長孫吃穿不愁,在家受盡寵愛,不過到城裡的次數屈指可數,沒怎麽見過世面,更遑論參加這種集會了。這次隨張老夫子參加清淵雅集可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加上少年心性,此時坐在椅子上屁股一點也不安分,雖然也學張籍手中拿了本書,翻了這頁翻下頁,可怎麽也看不下去。

  “義先,你的書怎麽拿倒了?”張籍忽的對張義先道。

  “嗯?什麽?倒了嗎?沒有啊?”張義先本來心不在焉,聞得此言臉色一紅,左手下意識的把書交到右手掂起左下角翻了個個,一陣手忙腳亂後才看向書本,這一看發現剛才自己的書並沒拿反,倒是現在是真的拿反了。

  “籍哥兒,你……”張義先看到張籍戲謔的眼神喃喃道。

  “嗨,義先不過是參加一個集會,既然讀書進學求科舉,以後這種事少不了,況且我們只是個陪襯,參加雅集不過開開眼界、長長見識罷了,到時候有夫子呢。我看你剛才開始就坐立不安,就和你開個玩笑,你看你身上的衣服,好好的長衫給弄皺了,還不快在整理整理。”張籍笑呵呵的道。

  “是了是了,我再換一身。”張義先看了下自己的衣衫果然皺了許多,便有去取了一身玄色長袍換上。經此一個打岔,張義先的心中的慌亂也去了大半,不那麽心不在焉了,平複了下心情,坐在桌邊等著書院來人召喚。

  申時過半,還有半個時辰到酉時。

  咚咚咚,傳來了一陣敲門聲,“請進。”張籍應了一聲。

  抬頭一看進來的是老面孔陳端,仍舊是那一付嚴肅的樣子,“張籍,你隨我來,去山長那裡準備。”

  “是,先生。”轉頭張籍又對張義先道,“義先,你去夫子房間,一會兒也要動身了。”張義先應了一聲,兩人同時出了房間,一人跟著陳端去了山長所在的南山居方向,一人去了隔壁。

  張籍跟在陳端身後,兩人一路無話。到了南山居的籬笆門前,陳端忽的回頭道:“這次集會,好好表現。”張籍心下一楞,社學來的蒙童向來都是來歷練的陪襯,主角是書院內堂的優秀士子,如方清之等人,自己一個小小的蒙童怎麽好好表現,難道這次集會有什麽問題不成?張籍正想要問些什麽,但陳端說完也不解釋,推開門進了小院,見如此,張籍隻得跟著進去。

  到了山長屋內,已有五個年輕士子在此等候,個個神采奕奕,風采風流。陳端面對希伊先生作揖道:“山長,張籍已到。”

  “嗯,好陳端,坐下吧再等一個人。清之、同光,宏遠,德祐,朋義這就是我和你們說到的張籍,不但熟稔典籍,而且書法有大家風范,來,張籍見過幾位學長,都是你的前輩。”山長希伊先生端坐於榻上,笑著給幾人介紹張籍。

  張籍到了一個青色瀾衫士子面前,作揖行禮道:“後學末進張籍,見過前輩。”那士子也起身還禮道:“多禮了,

在下赫澄,字同光。”如此者五次與五人分別見禮,方沐方清之在前面已是認識了,藍衫士子名呂廣,字宏遠;玄衣士子名陳正,字德佑;灰色長袍白交領的名趙承,字朋義。這五名士子學問精深,文章練達,明年皆有望中舉業,和方清之一樣現都是秀才功名,但絲毫不因為張籍只是個不入流的蒙童而歧視,端的是君子之風。  院外籬笆門響起,須臾屋內進來三人,竟是那呂才和他的兩位學生,呂才沒用正眼瞧周圍諸人,把自己的學生晾在一側,也不介紹下便徑直前行,向希伊先生道:“學生來遲,請山長原諒則個。”這是張籍才知道呂舉人曾是山長的學生。

  希伊先生苦笑道:“你這個性子, 不知要得罪多少人。罷了,既然人齊了,我們就動身吧。”

  書院距離今次集會的地點鼇頭磯並不遠,故而一行人皆是步行,走在書院長廊中,周圍住滿人的屋舍都靜悄悄的,許是張老夫子等社學來人早早的去了集會之處。

  出了書院大門,東行約五百余步,不到三百米,過了廣濟橋張籍便看到了鼇頭磯。說文解字有雲,磯者,石也;不過鼇頭磯並不是石頭,而是一座木結構小型建築群,它始建於明初,因在城中翹首之地,如鼇足分列左右,廣濟橋尾其後,故正德年間時任臨清知州的馬綸提名此處為“鼇頭磯”。此乃是南北豪商大賈雲集,文人墨客薈萃之處,清淵書院作為臨清州知名學府,多次將集會設於此地。

  共和國成立後這裡青磚斑駁,玄頂蒙塵,紅漆剝落,運動時期屢遭破壞,規模大不如前,曾經的建築群成了一個小院落,很長時間裡那角落裡的蜘蛛網訴說著鼇頭磯的敗落。後來政府出資修繕,那複原後精美的窗欞,色彩分明的壁畫,文采飛揚的題字,才讓人體會到它曾經的風光。

  後世張籍是到過鼇頭磯的,那時的鼇頭磯是市博物館所在地,市文物展覽開放時張籍曾幾次進入參觀遊玩,不過後世的鼇頭磯很是冷冷清清,開放展覽除第一天有電視台的采訪熱鬧一番外,此後不過一兩個小時斷續幾人入內,一天下來參觀者不足三十人,來客還都是些懷舊的老人,年輕人很少去此處。

  時空相隔,張籍站在五百年前的鼇頭磯面前,五百年前的它,竟如此輝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