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4章 嶄露頭角
  中午簡單地用過飯後,大家都匆匆進了講堂,準備在正式默書前多看幾個字,加深下印象。

  講堂外,夏日的午後陽光正烈,好在窗外一株高大的楊樹枝繁葉茂,稍稍擋住了火熱的日頭,不時搖擺的枝葉給講堂內的童子們帶來微微清涼,隻是知了吱吱的叫嚷,又平添了幾分煩躁。

  不一會兒張老夫子走進了講堂,到了台上站定,眼神在每個童子身上巡視一番,沉聲說道:“現在開始默書《千字文》,不準舞弊。”言罷,拿起一本書坐下,看了起來。

  張籍鋪開一張毛邊紙,用一塊方木做鎮紙壓住一角,移過一方粗糙的燒製硯台,加入清水,拿起一截磨棒磨起來。身邊的同窗們不少皺著眉頭,冥思苦想,有的嘴裡念念有詞,有的搖頭晃腦做讀書狀,似乎覺得這樣能讓自己多想起來幾句。

  磨好墨,張籍拿出一支微禿的狼毫筆,在硯台中沾了沾收斂筆鋒。

  默書《千字文》不是創作,也不是寫對聯,以小以精以對為主,張籍選的是最熟悉的鍾繇小楷,筆畫老道圓潤,頗有古風,作為書法專業的學生對於繁體字並沒有什麽不適。

  稍加思索,張籍凝神靜氣,心中默誦著《千字文》,提筆疾書。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一時間如行雲流水,一個字一個字的躍然紙上。

  此時張籍忘了時間,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大學中的書法教室。

  眼見日頭偏西,猛然驚覺洋洋千字已是寫完了。

  看著滿是小楷的毛邊紙,右手甩了甩,長時間不寫這麽多字,手腕有些不適應,還有這支毛筆用的時間太久,筆鋒已禿,寫起來很不順手,有時間得淘換一支,或者自己找材料做一杆。

  把毛筆放在做筆架的條狀石頭上,張籍舉頭四顧,看了看周圍的學童們都還在冥思苦想,難以下筆,自己竟然是第一個寫完的。

  張籍站起身,正要將默書完的紙張交給張老夫子,突然心下暗叫糟糕,原來的張籍可寫不了這麽一手漂亮的小楷,這可如何解釋!

  “張籍,你可是默書完了?”正思索間,只見聽到了張夫子疑惑的問到。

  罷了罷了,功名但向直中取,這筆字總是隱瞞不了的。

  “是的,先生。”張籍恭恭敬敬的回道。頓時引起周圍同窗的驚異羨慕的眼神,發小張義先暗暗向張籍伸出大拇指比了一個厲害的手勢。

  “拿過來吧。”

  “是。”張籍卷起紙張,走到講堂前,畢恭畢敬的遞給了張老夫子後,退一步站定。

  “這……”看到張籍默書的千字文,張老夫子面露驚異之色,忍不住低呼出聲。

  粗糙的毛邊紙上,一個個小楷點畫精到,結構自然,章法錯落,疏朗有致,高古純樸,超妙入神,勝於當今流行徒具其美,缺少意趣的館閣體不知凡幾。不愧是學自被稱為“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余,秦漢以來,一人而已!”的鍾繇!

  一時之間,張老夫子的目光竟不舍得從紙上移出,許久,他放下張籍所書千字文,抬頭看了一眼張籍,拿起一旁的朱筆,又從第一張看起。

  最後張老夫子將朱筆放在擱筆上,無一更改,又定定的重新看了自己的這個學生一陣,隨後長歎一口氣,沉聲說道:“你的這篇《千字文》無一差錯,字寫得極好,如果不是我在這裡親眼所見,

定不以為是你所書。”  張老夫子頓了頓,似乎欲言又止,“你且下去,散學後來找我。”

  “是的先生。”張籍躬身行禮,昂首返回到自己的座位,拿起那本《千字文》,並沒有理會其他同學傳來的驚奇的眼神。

  自己在傳承自現代社會的書法功底,自然是超過了這個有錢有勢也尋不到幾本字帖的大明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這個時代真正的絕品孤本都在皇宮大內,真愛書法的人沒有門路獲得前人精品字帖,即使某些人有幸能夠一覽,也是如獲至寶,仔細小心的觀摩,不會像張籍這樣有一本字帖練幾年的機會。

  僅憑這筆字,自己注定不會在這個文人當道的時代默默無聞,必然會出人頭地。既然不能低調行事,韜光養晦,那麽就鋒芒畢露,盡展所學,千軍萬馬過獨木,這一世不過再來一次罷了,我一定能,也必須要獨佔鼇頭!

  一時間念頭通達,酣暢無比。

  ……

  退堂之前,張夫子先檢查了一番各童子的默寫情況,除了張籍和林嗣,都挨了板子,尤其是課業一直墊底的張義先和胡升――也就是胡屠戶家的老三這兩人挨的板子最多,手心被打得通紅。

  最後又把張籍默書的千字文在童子間傳閱了一遍,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立起一個學習的標杆、吸引仇恨的對象,果不其然張籍在背後都感到了一陣羨慕嫉妒恨的眼光。

  收回張籍的千字文,張老夫子就離開了講堂,張籍這頓時圍過來一幫同窗。

  “張籍,你什麽時候,把字寫的這麽好了!快再寫幾個字讓我看看。”張義先推開眾人擠了進來。

  “奇怪了,張籍你這筆字寫的真好,可是好在哪裡我又說不出來。這是學的哪家?”林嗣邊把頭湊過來,邊用手書空,似乎在品味其中的真意,林家出了三位秀才,一位舉人,現在雖然已經搬到城中,但是給老家子弟還是留了一些書的,其中就有一些字帖書稿,原本社學中寫字以林嗣為最好,這次心裡雖然不願,但是也不得不服氣。

  “這字怕不是咱們先生自己寫也比不過吧。”胡老三在張籍旁邊酸酸的道,難掩一臉的羨慕之色。

  “是啊,是啊。”又得了不少附和。

  “這是學的鍾繇的筆法結構,最近在家臥床靜思,翻出來祖爺爺留的一本臨摹鍾繇《薦季直表》手稿,看得多了突然頓悟了,突然悟了。”張籍面不改色的應道。

  “有什麽秘訣可要告訴我們。”

  “就是,就是。 ”

  “在寫幾個字,讓我們學學吧。”

  “好,我再寫幾個。”張籍邊應承著,邊從筆架上拿過毛筆,略微在筆洗中衝了衝,化開有些凝結的筆鋒,又從硯台中沾了一點墨,略一停頓,便提筆寫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張。”

  書寫完畢,將毛筆放入筆洗,隨之言道:“學鍾繇書,當謹記兩個字,一曰古,二曰活,那麽何為古,何為活呢?”說到這裡張籍停頓了一下,看向周圍的同窗。

  “鍾繇乃三國魏人,當時官方以隸書為主,鍾書小楷有隸意,此為古。”指著“天”字的那一捺示意道。

  “他發前人所未見,有意無意之間避免了規律化的書寫,自成一家隸變為楷,也就是正書,結構疏朗有致,點畫精到,逸趣橫生,此為活。”又指向“荒”字的點畫。

  “這也是鍾書被評為‘天然第一’的原因所在。”張籍總結道

  圍著的同窗們好似若有所得,原本的羨慕嫉妒慢慢散去,變為欽佩之情,這等心得體會,不是親近的人誰給說,自己親近的人又能有幾個領悟到的呢。同樣是不富裕農家子弟的范縝,劉詢更是更是感激,平時就很用功的他們此次收獲巨大。

  “好了,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天也不早了,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交流,夫子還等著我過去。”張籍看了看天色,起身道。

  “明天在和我們講講,還有地方不甚了解。”一幫同窗們意猶未盡的散去。

  收拾完筆墨紙硯,張籍便出了講堂,徑直往張老夫子屋子走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