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2章 書院考較(下)
  試了濃淡調好墨汁,張籍閉目定神稍稍理了理思緒,又取了一張新紙落筆寫了起來。

  這是本次考較的第二部分,默書《論語》中的讀書礪學之言這是一道拔高題,對其他蒙童難度頗大,其難點有五:

  首先你要通讀《論語》全文,其次要通曉其意,第三要熟練背誦,第四要精熟默書,最後要能在全書二十幾篇近兩萬字中找出關於讀書礪學的句子,這五個坎一層比一層難,三十多個學童,倒在第一個坎的至少十人,倒在第二個坎的得有十人,第三,第四再去十人,能夠全部完成的十不存一,鳳毛麟角。

  不過對張籍而言,兩世所學加上今生天賦異稟的記憶力,這簡直是如同抄書一般容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

  “子曰:學猶不及,猶恐失之。”

  隨著一個“之”字的最後一長捺拖出,至此《論語》中五十多有關讀書勸學的語句已全部寫完,張籍感覺沒費多大力氣,洋洋灑灑千余字就已落於紙上。

  細看試卷,其所書章法疏密有致、點畫精妙絕倫,不看內容單論這筆字已是讓人讚歎不已。既然打定主意要展露才學,求得關注,這份卷子雖然簡單,但張籍也是用了十二分功夫,從內容到書法都力求完美,盡心盡力的成果當然不會差。

  不過寫得興起的張籍並未就此停筆,而是向後世自己寫作品一般隨即以行草另起一行,落款道:“辛巳年夏月倉上社學張籍書。”

  要是能蓋上幾方閑章以裝點,印上名章以留名,那就更加完美了。只是這個時代自己家貧買不起印章石並未刻章,可惜啊,不過現在自己賣出了話本封神榜,有時間在城中買幾塊印石,或者讓張百萬幫著找幾塊?張籍漫無目的的想著,隨後搖了搖頭,將筆擱在筆架上,展開紙張,吹乾墨跡。

  此刻那三足香爐中的第二柱香尚未過半!

  張籍又看了看四周,蒙童們還都在冥思苦想,能寫的,能記起來的都寫了,沒讀過《論語》的也把希伊先生上午所講的幾句寫上。此時不肯交卷那是因為覺得自己還能再想起點什麽,還想再努力努力。

  前去交卷吧,雖然有類似“棒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中庸之道方是根本”“韜光養晦”“不爭是爭也”等一大堆話,但這都是身份地位到達一定層次,有了資本後才能作數的。讀書科舉一途,競爭之激烈更勝於後世高考,對自己這樣的農家子弟而言,不出頭怎麽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優秀,不爭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自己的。想到此處張籍卷起作答完的兩張竹紙,起身離開座位站在過道中,躬身向前作揖道:“秉先生,學生已作答完畢。”

  此語一出,安靜的講堂頓時為之一動不複平靜,坐在前排的塾師和蒙童回頭看向張籍,後排蒙童的目光也注視著張籍,講台上放下書卷的希伊先生、侍立在一旁的陳端的視線都集中到了張籍身上。心中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一個疑問:“這麽快就寫完了,這人是誰?”

  參考往年的情況,希伊先生對自己出題的難易度心中有數,對蒙童的課業水平也有一定了解,《論語》這種拔高題,這些蒙童能全答出來的根本不可能有,頂多答出十幾句,

這還要帶上上午自己講的例句。  想是這個學童隻答完了《賢文》題,《論語》題只寫下了上午講的例句,大概這蒙童覺得如果所有人都是這般水平,他能提前答完交卷,可以以速度取勝。這倒是有些取巧了,不過也算有幾分急智了。希伊先生如此想到。

  又上下打量了下張籍,見他衣著整潔,行禮有度,舉止得當,目光有神,是個質樸知禮的少年,希伊先生緩緩的點了下頭,道:“陳端,把這位學童的卷子拿過來吧。”陳端應了聲是,從張籍手中取過了卷子,期間也好好的打量了下這個昨日闖入藏書樓的少年。

  張籍回到案幾之後坐下,眾人的目光也收了回去,至於各人心中所想,細想起來也無非就這幾種情況,一是嘲笑他不自量力提前交卷嘩眾取醜,還不如挨到最後一起交卷,渾然與眾;二是想到還有提前交卷在眾人水平相仿的情況下以時間取勝,抓緊下筆完成試卷;最後就是無動於衷,自顧自的,毫不理會。

  不一會兒張籍提前交卷引起的連鎖反應就出現了,陸續有人交卷,陳端也是一一取回放到希伊先生案幾上,第二個,第三個交卷的學童張籍仔細注意了下,是跟在清平鄉社學塾師呂才身後的。

  張籍看向張義先的方向,發現他已經停筆,正在檢查有無疏漏,這個進度在來此的三十多人中也算中上了。

  “妙、妙、妙!”突然講台上傳來一陣讚歎聲,台下眾人看向前去,只見希伊先生手持一張竹紙,面露欣喜之色,那是第一份試卷,正是張籍所書,這僅僅兩張竹紙大小的試卷希伊先生看了許久竟還未看完,能得其讚歎,這定有過人之處,眾人再一次看向張籍。那是自己的學生啊,張老夫子微微縷了下胡須,頗為欣慰。

  希伊先生將這一卷放在案幾右側,取出下一份,須臾便是看完,搖了搖頭,又是取出下一份……

  時間飛逝,台下眾學童奮筆疾書,冥思苦想,台上希伊先生翻看試卷,不知不覺第二柱線香已是燃盡了。

  “璫……”磬聲響起,“時間到。”陳端朗聲道,隨後下了台去將試卷收上前來。希伊先生看了看台下道:“諸位稍作,很快就能批改完畢。”話音剛落,門外進來三名書院教習,均是頭束飄巾,身著交領寬袖直綴,清瘦儒雅,一起到了台上,被希伊先生吩咐了幾聲,三個教習和陳端四人各自尋了個蒲團坐下,拿起幾份批改起來。

  約莫一盞茶時分,三十幾份試卷已全部批改完畢,此時台上五人手中傳閱的是一份試卷,互相討論著。台下的蒙童和塾師們也在小聲的交流,張老夫子一直關注著自己的學生,他在第一排看得真切,那正是自己學生張籍的,五人傳閱評判,難道出了什麽問題嗎,心下不由得緊張起來,鼻尖也是微微見汗。坐在第三排的張籍倒是無所謂,無他,胸有成竹爾。

  意見交換完畢,希伊先生清咳一聲,時刻關注著台上閱卷情況的眾人肅然一靜,靜聽希伊先生的講話。“諸位,經過我和書院幾位教習的評判,此次考較首名為倉上張氏社學張籍。”台下頓時一片嘩然,呂才之流那是不可置信,要知道往年倉上張氏社學可都是墊底的啊;和張老夫子交好的塾師都是向夫子祝賀,道聲恭喜。

  只聽希伊先生又道:“此子所答《賢文》題,語句精確,理解頗深,字詞無錯,找出四十六句,數量最多;《論語》題找出五十三句,數量最多,同樣精確,字詞無錯;更難得的是觀其所書筆法,楷書得鍾繇之法,行書有二王並米元章之風,頗有大家風范。張籍,你上台前來。”

  聞得希伊先生召喚,張籍整了下衣裝,從容的走向台前。不虛此行,不負所求,結果已出,自己被評為首名,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得了書院山長的賞識,在州城讀書人的圈子中算是有了小小的一個站著的位置。

  “張籍,明天晚上的清淵集會,你便站在我的身旁。”看到張籍在前台站定,希伊先生微笑著看著他道。

  “這……”張籍有些為難,古代讀書人中最重尊師重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往年的清淵集會,各社學蒙童都是跟著各自塾師出席,立於塾師身後的,這個規矩場上人都是知道的,如果是一般十三四歲的孩子怕不是早就應了下來,這可是一份難得的殊榮啊。可張籍不是一般孩童,兩世加起來得有四十一二了,如此應了下來,怕是要留下見利忘義的話柄啊。

  正為難間,突然身後傳來一聲話語,“你這孩子,還愣著什麽,還不快快答應。”原來是張老夫子,他看出了張籍的為難,心中一陣欣慰,為張籍前途著想,忍不住催促起來。

  “是我高興太過,疏忽了征求令師的意見,張籍,令師張夫子已經同意了,你意下如何?”希伊先生並沒有因張籍沒爽快的應下來而生氣,而是讚許的看向他。

  “山長提攜,學生焉敢不從。”有了張老夫子的許可,張籍爽快的應道。

  正是:

  吾家有子千裡駒,

  今始出廬踏征途。

  江山如畫蹄聲疾,

  且看他日執金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