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63章 祭祀、激賞
張大戶站在堂中一身棕色寬袍大袖員外衫,頭戴紗籠帽,先團團的向族人們作了個揖,從身後一人手中接過一本文冊,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道:

“萬歷十年,歲在壬午;秋意融融,宗祠修葺;張氏兒女,匯聚於此;焚香叩拜,緬懷先人。彰祖宗之功德,表後世之虔敬,繼往開來,澤被子孫。恭祭我祖曰,赫赫始祖,功德何隆……”

這篇祭文不知是張大戶請何人所寫,洋洋灑灑幾近千言。祭文先是介紹倉上張氏的來歷,張氏一族祖籍山西洪洞縣始祖子榮,授指揮使,後遷居臨清城南倉上村,子榮公兄弟四人,子榮為長,次子華遷居臨清城西倉上,後有自西倉上遷居龍凹者,三子富,四子貴。這幾支族人皆以倉上張氏為宗。

旁支族人分布在山東、河北兩地,於科舉一道頗有建樹,唯有本宗近五年不曾出過一個秀才,是在是大大的落了面字。這也是為什麽張籍中了生員後,族長張大戶又是重修祠堂、又是要掛牌匾,就是要出一口氣,讓幾個旁支看看,我們張氏本家還是厲害!

你這支今年出了秀才是不是?本家也出了秀才,哦,對,還是小三元……

這樣的場景只是腦補就讓張大戶憋了許久的心思暢快不少。

祭文介紹完本家,又介紹旁支,然後就是對祖先的讚美與祈福,最後念得是這次修葺宗祠的花費,各支出了多少力等等。

張大戶讀完祭文,一抬手令族人抬上三牲祭品後,轉身向祖先牌位下跪,口中念念有詞,大概就是祈求祖宗保佑張氏家族人丁興旺,萬代永續;祈求風調雨順,諸事順遂等等。

在張大戶下拜後,他身後堂內堂外的張氏族人盡皆俯身虔誠叩拜。

這次和上次拜佛不同,那次是為求心安,這次是血脈所系,張籍叩首之時心神激蕩,仿若冥冥中真有祖先神靈在照看。

祭祖流程按部就班的在族長張大戶和幾位族老的主持下進行著。

……

“張籍,還不快快向前來。”只聽張大戶溫和的聲音傳來。

張籍抬頭一看,張大戶正看著自己,他的身邊不知何多了兩塊蓋著紅布的匾額,兩塊匾額由四名族人兩人一塊抱著,其中一人就是發小張義先。

見到張籍發愣,旁邊的張父推了張籍一把示意他上前去,張籍隨即出了隊列。

張大戶側身讓過,張籍前行三步到了正中位置轉身,背對供桌。

只聽族長張百萬面有喜色高聲喊道:

“先祖庇佑,文道日昌,今族中兒郎張名籍者,取中臨清州壬午科縣試案首!”

“先祖庇佑,文道日昌,今族中兒郎張名籍者,取中臨清州壬午科府試案首!”

“先祖庇佑,文道日昌,今族中兒郎張名籍者,取中臨清州東昌府壬午科院試案首!”

張大戶的這一聲又一聲的喊聲,一句比一句聲調高,似是要將在這幾年的悶氣全都發泄出去。

下面的所有張氏本家族人皆是面露喜色,分外激動,一人功成,全族心有榮焉!旁支們的面色初時也是平常,但聽完之後方知這會兒祠堂正中站著的少年竟是連得三試案首,都不由得驚訝萬分。

祠堂中的耆老中有張老夫子,他看著張籍面含微笑的點頭讚許。

族長張大戶看到場下的族人們反應很是滿意,點點頭,揮手示意張義先等四個持匾人上前來。

“揭匾!”

隨著張大戶的一聲高喊。張籍將兩塊匾上覆蓋著的錦緞揭開。

第一塊匾上書“秀才”兩個行楷大字,左側一列以行楷寫著“壬午年張籍”五個小字。

第二塊匾上書“小三元”三個大字,也是行楷體,右側分三列寫著“萬歷,壬午科,臨清州,縣試第一名,府試第一名,院試第一名”左側依然是“壬午年張籍”五個行楷小字。

這一刻,祠堂外鞭炮齊鳴,刻著自己的秀才匾額和小三元匾額被展現在眾人面前,隨後又懸掛在宗祠祠堂的門楣上。

全族老少都是喜氣洋洋,幾位族老和鄉親們都是向著張父和自己祝賀,人群中二弟張衛不知道跑去哪了,是不是被人捉婿捉了去這就不得而知了。張家現在在村中,在族裡可是熾手可熱。

張籍看到不止父親臉上有激動的淚光閃動,連族長張大戶、幾個族老還有張老夫子等人也是激動萬分,他明白中秀才,科舉小成,其實一直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這一刻就是前來祭祖的幾位旁支的秀才也是過來祝賀,一口一個朋友的叫著,套著近乎。他們都是四十歲左右的生員,多次鄉試不中,已是放棄了舉業,安心在各自的地盤上做起了富家鄉紳。

這次見到有族人竟能取了小三元,雖不是本支但也是心有榮焉,畢竟都是讀書人,都能明白其中的不易。

其中一位久居東昌府的支系秀才歎道:“我在東昌府聽聞今年的院試案首被臨清州的張姓士子取了,不曾想原來竟是本族中人,咱們族中已是許久沒有如此了得的後背了。來,來時匆匆不曾準備,這個扳指你拿著,望你蟾宮折桂,鄉試連捷,替我們張家光宗耀祖。”

其他支系的族人代表也紛紛拿出禮物贈與張籍, 或是毛筆,或是硯台、或是鎮紙……

張籍原本以為這些旁支生員們不會看得起自己這個秀才,畢竟隔著那麽遠,沒料到這大明百姓心中的鄉土情、宗族情、血脈情竟然如此之深。

張大戶見此也是不甘示弱,只聽他哈哈一笑道:“族中兒郎有這般出息,不才忝為族長自是不能吝於激賞。義先,取木匣來。”

一旁的張義先聞聲捧來一個紅漆木匣,張大戶伸手接過,將之遞給張籍道:“匣中乃是村南河邊十畝水澆地的地契,今日贈與你,望你秋闈高中,春闈登科!”

鄉親們一聽張百萬給的是河邊的十畝水澆地不由得一片轟然,這十畝地看似少,但是全都是上好的田地,放在平日那是萬金不賣的聚寶盤,今次竟然就這樣被賞給了張籍,看來族長張大戶是要以張籍為榜樣激勵族中讀書人,只要你們能出人頭地,族中全力支持,不吝賞賜。

張父聽得此事,連連拉著張籍推辭不受,這太過貴重了。

張大戶笑著道:“不必推辭,今日之賞,後輩之范。張籍,你隻管讀書,只要能科場連捷,光大張氏門楣,不用擔心家中之事。我張氏雖不是名門望族,但也能供得起後輩讀書!”

“還不快謝過叔公。”張父連忙拉過張籍。

“謝過叔公,籍絕不會令叔公失望。”

“好好,阿和,你有個好兒子啊。”

……

祭祖之後有流水席,所有族人皆可入席,眾人少不得來向張父、張籍慶賀,又是一場歡宴。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