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74章 朝堂、學堂
接下來的例行搜檢比第一場松了許多,兵丁們簡單拍打生員們外衣,翻看考籃後就放行了。

過了龍門,考生們依舊去上次的考舍中考試,張籍這次沒有詢問兵丁,熟門熟路的到了考舍中,等候約莫一個時辰,各個考舍關門落鎖,之後隨著幾聲雲板響起,鄉試第二場試卷發放。

試卷上共有五道題,為首的是五經題一道,之後便是詔、判、表、誥各一道,每篇要求三百字左右,這些都是應用文體,相當於後世上傳下達的命令、通知、公告等政府文書。五經題張籍自然是選了其中的春秋題目,至於後面四道,他平時練習也寫過許多,只要格式正確,內容上按照給出的主旨來寫,就不會出什麽差錯。

這時候天還未亮,第二場的時間很是寬裕,故而張籍並未著急答題,先點了炭爐取暖後,在心中打起了腹稿。

秋風凜冽,嗚嗚作響,吹得貢院中考舍小門吱呀作響,期間偶爾傳來一兩聲咳嗦,還有考生們對這見鬼的天氣的抱怨聲。

到了天明,吃過早飯後,張籍迎著朝陽答題,大病初愈精神甚好,第一篇五經題一氣呵成。下午時候,詔、判、表、誥四篇,張籍的腦海中有無數正兒八經的明朝政府文書范文作參考,寫的自然是相當好,在將題目內容表述的清清楚楚同時,更有佳句頻出。

能把乾巴巴的政府公文寫好,這可是相當不容易,張籍檢查過後對自己這四篇詔、判、表、誥頗為滿意。

至此鄉試第二場第一天張籍就將全部試題寫完草稿。放下毛筆,張籍不打算今天謄寫了,一是天色漸晚,光線不好;二是下午自己寫的興起,忘記了金郎中的囑咐,沒有按時吃藥。

如廁休息片刻後,張籍先是做飯,還是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之後便取出煎藥用的黑色砂鍋,將炭火撥旺,煎起藥來,不多時考場中就飄起了藥味。

“季秋之際,冷熱交替,風寒日重,此為藥舍、飯肆乎?”先是飯菜的香味,後是煎藥的味道,不知道是哪個考舍中傳來了這麽一句自嘲的話,其中還夾雜著幾聲咳嗦。要是第一場時定然會有兵丁呵斥,這第二場中許是那兵丁也在這寒風中巡邏,感同身受之下,竟裝作沒有聽見。

吃過藥後,張籍拉緊衣服,又加了幾塊木炭,靠在一旁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

第二日,五道題精心謄抄完畢,封裝入袋。

第三日,雞啼三聲,鑼鳴七響。

張籍喚來巡場兵丁交卷出場,這次受卷官沒有太過驚訝,因為第二場簡單,這鑼聲一響有不少考生要求交卷了。走在貢院考棚中狹窄的小道上,有不少考舍是空著的,許是第一場考的不好或者病重,第二場就沒來,放棄了這一科的鄉試。

到了龍門處,已有五六個考生在此處等候了,稍待片刻後湊齊了一隊十人,張籍踏出了龍門。

龍門外,王講郎早已到了,因身體有恙,張籍打個招呼後不再等待其他同窗,先行回客棧休息不提。

……

每次山東鄉試都有近三千考生同時應考,為了節省時間,考試和閱卷是同時進行的。

現在第二場考試結束,鄉試第一場的卷子已經在謄錄房,由二十多名謄錄書辦加班加點謄錄完畢。一上午小半天的時間,對讀官核對完畢,交到了至公堂中。

此刻至公堂正廳中,山東鄉試主考官沈鯉居中正坐,左右布政使、監察禦史列席而坐,台下監試官、閱卷官站立。

沈鯉看著台下諸人道:“今日即是閱卷之時,這裡的卷子都是今科下場的讀書人嘔心瀝血之作。

爾等也是經過十年寒窗和鄉試九天六夜之苦,當能體會眾生員之不易,爾等閱卷之時切切要看清楚了,若是有什麽差池,本官定然不饒,朝廷也不會放過爾等。”沈鯉的這一頓敲打,讓下面的考官和閱卷官們都是提起了精神。看到眾人精神一振,沈鯉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爾等牢記本官的話,第一場卷子已到,各房速速領了去閱卷。”

沈鯉語畢,一眾監試官、考官、閱卷官轟然應聲,一並稱是,領了卷子各去各的房間。

所有人心中都知道鄉試的二三場卷子不過走個過場,只有首場八篇才是重中之重, 而這八篇中,又以前三篇四書文為最重。因此眾位閱卷官們領了卷子回去後,各個都不輕松。

春秋房中的閱卷官名叫張國謙,乃是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三甲進士,現任濟南府提學,之所以讓一名五品提學閱卷,是因為一眾考官裡只有他一個人精研春秋,張國謙閱卷實乃大材小用,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對春秋卷的批改更具有權威性。

時間在閱卷房中慢慢流逝。

“咦?”忽聽一驚異聲響起。張國謙回頭一看,原來是青州府學正何源,此刻張籍的鄉試卷子謄錄本正在他手中。

看到張國謙看向自己,何源遲疑道:“張大人,請看看這份卷子如何。”本來學正做閱卷官正合適,但是現在春秋房有高配的前輩,故而何源對張國謙甚是恭敬。說罷將卷子遞了過來。

張國謙接過卷子後,看的很慢、很仔細,能讓何源有疑問的卷子,必然有其不同之處。

半晌張國謙抬頭看向何源道:“何學正為何遲疑,這是極好的一份卷子,且看這前三篇四書文,其言通達,其辭懇切,用典文雅且言之有物,又對我朝現狀頗有見地,實在是難得。”

“那大人以為此文是否可取?”何源問道,他當然能看出一篇文章的好壞,只是他不在中樞,把不準朝中動向,這卷子中可是有抨擊張居正施政方針的語句啊,張江陵剛剛去世不久,執政十余年說一不二,其余威尚在。

“還不忙評判,我再來看看剩下的這幾篇五經文和試帖詩。”說罷,張國謙又埋頭繼續看起手中的卷子。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