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26章 城中諸人
回家第二日是諸友登門拜訪,第三天張籍自然也要備齊了禮物去城中轉一圈,他需要到那些平時照拂到自家各位有頭有臉的人物家中看望一番,畢竟前一段時間自己登科的消息傳來後,陸陸續續收到了好些禮物,禮尚往來嘛,去各家拜訪一番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不過若是全數逛下來沒個十天半月是做不到的,故而為了節省時間張籍按照各人身份的不同,有的只是讓張成去遞上帖子和禮物並不登門,意思意思即可,比如當年州學中的王教諭等人;有的則要親自登門表達謝意寒暄一陣,比如周學正、比如王同知,縣官不如現管,自己的跟腳就在臨清州,和地方官打好交道是必須的;還有的就是要在其府上叨擾一陣以示尊敬的,這種並不多,只有毛知州一個。

這天的清晨張成駕車,張籍首先向州府衙門奔去,他要親自上門拜訪毛知州,因為毛知州不僅是自己的縣府兩試的座師,還極其隆重的為自己慶賀的高中探花之喜,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自己都欠了好大的人情,,登門致謝是應當的。

到了衙門,那門吏見了張籍的名帖,知是探花前來,忙不迭的前去通報,不多時便聽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

“維楨此次高中探花,實乃吾臨清州之喜啊。”毛知州竟然是親自前來門口相迎。

“弟子拜見大人,怎敢勞煩大人到此親迎。”張籍見此連忙躬身持弟子之禮道。

毛知州幾步下了台階,親熱的扶起張籍的手臂道:“維楨何必如此多禮,走,到後堂中敘話。”

這一幕把旁邊的幾個衙役給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這還是平時那個不苟言笑,嚴厲果決的知州大人嗎。

片刻後張籍兩人來到了後堂,分賓主落座後,毛知州溫言問起了張籍會試殿試的經過,他也是進士出身,聽完了張籍的講述,心中跟著又回憶了一番那年那月金殿傳臚皇榜提名的風光。

張籍在對答中處處以弟子自稱,這讓毛知州深感欣慰,畢竟有個懂得感恩的門生也是座師之喜,要知道按照張籍現在的品級,和他這個知州以兄弟朋友互稱也是當得,就像之後去王同知和周學正處,兩人都得稱張籍為友的,認真說起來還是周學正高攀了,因為他不過是舉人功名。

“陛下所賜探花牌坊,已經在維楨鄉中立起,維楨可曾回去一看。”毛知州說起萬歷天子對張籍的賞賜來。

“弟子前日才到城中,如今還未曾回鄉,不過我已經傳信給了老家。鄉中族長打算召集宗族各支今年再次祭祖,因為我這兒還有匾額要供奉在家廟中。”張籍回答道。按照時下的習俗,天子禦賜匾額和聖旨要供奉在家中或者是族中祠堂裡。張籍打算將那進士及第匾供入祠堂,而探花匾和聖旨則是放在獅子橋宅院供奉。

“據說今次三鼎甲的匾額是陛下親筆所提,可否讓我一觀禦筆。”毛知州也是愛書之人,當時點張籍為案首他的那筆好字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聽說有禦筆所書之字,忍不住要前往一看。

“大人若至,弟子必將掃榻以迎。”張籍應聲道。

“嗯,維楨你初入朝堂,當謹言慎行……”毛知州又給張籍講起了朝堂官場中林林總總的事情,總之是為了他好,不想讓自己這一得意門生多走彎路。

之後兩人又敘了一番話,張籍受益匪淺,聊了足有一個半時辰才從毛知州處離開。

出了州府衙門不遠處就是周學正和王同知的府第,張籍依次拜訪過去,在這兩處地方,周學正和王同知都絲毫沒有上官的架子,

反而是托著張籍的手臂滿臉是笑的恭維著,一口一個老友,維楨兄的稱呼著,什麽曠世之才啊,天子門生啊,一觀文章三生有幸啊這樣的話不要錢似的傳入耳中。周學正和王同知如此恭敬如同拍馬屁一般,原因在於他們的根底出身不高,在於張籍的翰林清流身份。

這一天逛下來直到夕陽西下,張籍的馬車停在了清淵書院門口,最後一站,也是張籍心中分量頗重的一站就在這裡,書院的教習和講郎們甚至是那食堂的大師傅在張籍讀書的日子中或多或少都給予了一定的幫助。

一分一毫也是幫助,每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貴人相助,故而張籍從來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在書院中,張籍見到陳教習,那個上書直言不得選官的中年書生,那筆蘭花畫的越發純熟,在於陳教習談話時,不經意間看到自己曾經畫過的一副竹石被自己的先生掛在了牆上,如蘭般高潔,如竹般堅毅不屈,書院中的陳教習依舊是如此。

張籍也見到了董講郎,這個不苟言笑,對待學生頗為苛刻的先生,看到張籍之後,確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許是自己不曾完成的願望,被自己教出的弟子達成了,心下甚是欣慰吧。

鄭講郎、曹講郎……一路行來張籍在周圍羨慕的人群中看到了張義先的身影,但是那到身影,幾次想向前擠過來,最終卻又放棄了,許是如今身份相差甚遠,有些自慚形穢。張籍見此也是無法,自己所學已經教給了張義先,張義先進步很大,但還是不夠,希望自己的玩伴能靠著努力,爭一個功名出來吧。

在張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他當年的寢舍室友冀永貞面色莫名的看著他,若是那時自己能再多爭取爭取是否如今的探花郎就是自家表妹夫了呢……

最後張籍來到南山居中,希伊先生正在此處等他。

在兩年之前,屋中兩人還並無交集,如今的兩人既是師徒,又是翁婿,命運是何等的奇妙。

希伊先生的面前的書案上,有兩幅畫兩首詩,都是精心裝裱好的豎幅卷軸,上次在張宅家宴中,希伊先生曾說要給張籍準備兩件禮物,想來那禮物應該就是面前的這兩個卷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