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43章 居安思危
畫舫上歌姬伸展妖嬈身姿,助興佐酒,眾人在觥籌交錯間,指點江山文字,正所謂談笑雲霞心神曠,大明湖上憑闌乾,一時間場面極其酣暢。

眾人皆道,張籍這出明湖雨荷戲曲問世後,濟南府除了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之盛名,也會有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譽,更會有那纏綿悱惻讓人心腸百轉的大明湖畔夏雨荷之故事。

如此大家興致正好時,畫舫在湖畔停靠,接下來是到觀瀾亭小憩。亭外不遠的幾處柳蔭下,三三兩兩的士子正在臨湖吟哦,好一派詩情畫意。

下得船來,歌姬樂師皆躬身散去,眾人在涼亭中默然而坐,遠望那湖中浩渺煙波,享受這一刻難得的由鬧入靜之感。

忽然遠處隱隱傳來了一陣吵鬧聲,眾人循聲望去但見是一個喝醉了的潦倒書生指著那些樹蔭下納涼吟詩的士子大聲道:

“爾等一幫腐儒,隻知在此空談,滿口道德文章,那吟詩作賦亦有何用處,能興國乎,可安邦乎!醉生夢死卻不知天下興亡,不知旦夕禍難將至,可笑,可笑!”

那醉酒書生這幾句話說的聲音很大且很是激動,可想而知其面容上定然滿是激憤之色。

張籍這邊眾人也聽得很是真切,只見那醉酒書生口中雖是罵罵咧咧,但說出的話卻甚是有條理。

“爾等隻道眼前四方無事便是天下太平,可知去歲山陝大旱,今春兩淮水患乎,爾等身為或為生員或為舉子,至不濟也是讀過聖賢書的童生,不思實務報國,整日隻知在此吟詩作對毫無進取,聽歌觀舞消磨意志,我真以汝等為恥!”

這醉酒書生不知在哪受了委屈,罵的極其難聽,那些前來遊玩的士子頓時不幹了,由開始的群情激奮言語口角到後來的推推搡搡,那書生畢竟只是一人,不一會兒便被趕開了。

不過雖然醉酒書生被趕走,但是那些遊湖士子也沒了繼續吟詩作對的興致,不多時便搖頭直呼掃興的離開了。

觀瀾亭這邊有張籍等眾人的隨從看守,看上去就是非富即貴的一夥人,故而沒有人前來騷擾,但適才那醉酒書生的話好似也在說著他們一行人。

這時劉貢帶著微醺的醉意極是不快道:“也不知那是哪裡來的莽漢,只知道胡言論語,如今聖天子在位,哪有什麽禍難將至!”

“劉兄所言甚是,這書生酒後狂言真是折煞了他那身瀾衫!”

“不錯,這莫不就是杞人憂天乎!”

“不過是一狂人,妄圖以驚世之語博人耳目罷了。”

幾位同年紛紛斥道,言下對那書生頗有不屑之意。也的確,無論今時與後世,都少不了那等危言聳聽、嘩眾取醜之輩,須知那uc震驚部,微信震驚部每每有的誇張之語,也和嘩眾取醜引人注意的套路沒什麽兩樣。

若真是危言聳聽嘩眾取醜那就好了,張籍心道。

經過剛才那醉酒書生和士子們的一番吵鬧,張籍這時的酒意去了不少,和同年們不一樣的是,張籍可是清楚的知道幾十年後神州翻覆,乾坤顛倒,這大好河山將會盡付與建州韃虜之手!

“諸位同年何必動氣,且聽我一言。”思考片刻後,張籍說道。

“維楨盡管說。”劉貢等人道。

張籍定了定心思,飲了杯中之茶後道:“剛才那書生說的雖是狂妄醉話,但其中居安思危之意我等還是要謹記的。須知老子中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大明如今固然四海升平、八方無事,但南北時有邊釁倭患發生,水旱天災亦是頻頻有之,我在翰苑之中曾看過一份文書,

提及白山黑水見有一族……又有那倭國不靖……”張籍的話剛說完就聽一同年出聲道:

“誒,維楨怕是多慮了,那白山黑水不就是深山老林麽,族人有多少,有何能與我天朝上邦作對,那倭國倒是要重視一番,東南倭患這才過去不久,不過遠隔重洋,這撮爾小國也只是芥癬之患,成不了什麽大氣候……”

是啊,張籍聽聞此言並不見怪,若非事到眼前,誰能想到那十幾副甲胄起家的建奴能成席卷天下之勢!誰又能想到那貧瘠的倭國竟敢以蛇吞象之心來犯大明藩屬朝鮮!

“話雖如此,但依我看,吾輩讀書人還是應當知那福禍相依之理,不妨居安思危一番。”張籍還是道。

劉貢和程堯等人見張籍如此說,也道:“不錯,橫渠先生有言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輩讀書人當以此為銘時刻警醒自己,若能做到其中一二,也不負此生。玄宗時不聽重臣之言方有安祿山胡兒舊事,芥癬之患也能成為肘腋之變,如此說來我等不當有半分懈怠。”

“劉兄所言甚是。”張籍見到還是有人支持自己觀點,精神不由得一振又道,“諸位同年,吾輩身具功名,上承國恩,也當有報國之志,若是異日有為官一任之機緣還當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啊!”

“這是自然!”

“維楨如今身在玉堂,已是先我等數步之遠了。”

“吾等若有那為官一日,定然上報國恩下安黎庶。”

聽著眾人的豪言壯語,張籍並沒有懷疑他們當下的真誠,人性本善,人人都有理想,這兩樣最初都是發自內心的,只不過在漸漸的成長過程中為周邊環境所左右,大部分人放棄了初心,放棄了堅持罷了。

環顧四周情緒高昂的諸位同年,張籍心中忽然想到了後世班級中的幹部構成、大學中的社團組織與那網絡上的種種論壇圈子等,不由得出言道:“我有一議,不知當提不當提。”

“何事?維楨盡管提來。”

“不錯,維楨直說即可。”

張籍點了點頭道:“吾輩皆懷報國為民之願,可謂是志同道合,況又為同年之誼,我想我等不如結個社如何?”

“結社?”

“不錯,就是結社,昔前賢有社,或論義理,或評文章,或談國事,或修身養性,有一人之力為短,眾人之計曰長,我等結社可共論文章經義也可相互提攜幫扶,如此豈不美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