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37章 《治水疏》
自那日雲收雨歇後,這幾天晴空萬裡、豔陽當空,若不論及炎熱,可以說每日都是好天氣。

今天是張籍等人從馬頰河大堤上回到東昌府城的第三天,水勢退了之後,劉知府左提學等人也回到了各自衙門,大堤上隻留了兩隊民夫、五支巡邏隊以防萬一。

在城中的本草堂醫館後的靜室中,張籍坐在與靠窗的書案旁奮筆疾書。

“昔者韓昌黎雲:讀孟子書,然後知孔子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今讀禹貢周官之書,然後知王景、潘、靳之所為,聖人之言易行,河易平,水易治也。然而今河之不治,何哉?河員隻講習於三汛四防,而不能統籌全局……”

一行行的清峻小楷在書箋上浮現,要將後世的治河觀點用當世的條件、河工術語,以明朝人的思維方式展現出來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幸好張籍腦海中記錄了極多關於治水大家的名篇。《治河疏》的這一開頭就是改自清末治河能人劉鶚的文章《山東治河續說》,以漢唐先賢治水的方略起語,讓以師法前人為思考方式的明朝官民易於接受。

“然則當今之世,欲合禹周二聖人之精義,以治比河,計將安出?曰其要有六,請陳其略……”雖然文章開頭框架是借鑒而來的,但是內容上就有所不同了。

“一曰修固堤堰,以束水攻沙也。今之民堰,即古之縷堤,束水攻沙,治河之要法,水不束則不能攻沙,堤不堅則不能束水,故所以束水者也……”

束水攻沙用今天的解釋就是收緊河道,利用水的衝力,衝擊河床底部泥沙,從而達到清淤防洪的目的,這一點法子對堤岸的要求較高。

“一曰築斜堤以澄淤填堤也。斜堤之製,略仿格堤,而其勢斜,其功巨。斜堤之用,大端有二……”

斜堤在後世的大堤中是極為常見的,其關鍵在於角度,設置為三十度至四十度為佳。斜堤拓寬水面,河中泥沙沉降,等到枯水期時,便於清理河道河床上的淤沙。

“一曰建滾壩以播河泄漲也,黃河閘壩人人多怯言之,其實皆因噎廢食也。苟得地勢,土泥可固;苟失地勢,金石不堅。多個滾壩互為作用可……”

這滾壩原本是築於田畔阻止水流的堤壩,但是清初時有河工創造性的通過數個大壩,調節不同水位,做到灌溉、防洪、通航兼顧,形成一個很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其中的一種發明就是這升級版的“滾壩”,多個堤壩把不同水位之間的船隻通過拉、推的方法“滾”到壩的另一邊去。一方面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水速,另一方面可以蓄水防洪,在這個沒有機械化的大明朝,是個極為實用的法子。

“一曰置閘壩以防外河,治河者必先求河水自然之性而後可施其疏築之功……”這個是常見的修閘蓄水調節的方法。

“一曰補大堤以同河啟塞也,北岸大堤自李家岸後遂廢置不修,歷城以下各縣均有殘缺之處,以為官守民堰也……”這個就簡單了,很直白,就是加固修繕大堤,做好預算,每個臨河縣城守一段,從制度上確定主官的責任。

“一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以木成籠,以草為排,以樁固堤之法,或曰圍堰,或曰樁陣……”這一部分就是講述適用於明朝條件的治水護堤工具了,很多方法都是一通百通,關鍵只在於有沒有人首先想出來。

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給張籍帶來的是廣闊的思路,和前瞻性的視野,腦海中無數文章排列組合,取其精華去其糟怕,張籍一邊思考一邊書寫,不知不覺太陽從正午當空,

慢慢滑落至夕陽西下,整整一天除了中午吃飯,張籍未踏出房門一步。這篇長文也到了尾聲。“以上六法,束水攻沙也,斜堤也,滾壩也,閘壩也,修堤也,河具也,四者皆相需為用者也。而其辦法,亦可大可小,大辦之法則……小為之策則……”

“一目之羅,已可觀效,試之果驗,再為推廣。”

寫完最後一個“廣”字,張籍吹乾墨跡放在了一側,此時的書案上已經有了四十余張宋版書大小的紙箋,每張紙九列,每列約二十余字,一張就是近二百字,大略算來,這篇治河疏接近八千字,相當於後世的研究生論文了。

通關全文,整篇文章以提出各種乾貨措施為主,引經據典、循序漸進,從漢唐時代治河的情況到當今大河水情的分析,娓娓道來,講解井井有條,分析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張籍放下毛筆,依序整理好手中的文稿, 重新審讀了一遍,文章是沒什麽大問題了,現在的問題就是要把這篇文章交給誰,自己雖說是今科案首,但是整個山東每逢院試都要有十幾個案首,放眼到全國更不算什麽。所以說自己的這一片《治河疏》要由一個有足夠身份的呈上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張籍將文稿放進信封,起身在靜室中踱步,同時大腦飛快的轉動著。

劉知府、左提學,交給誰好呢?

劉楠就任東昌府知府已有兩載,身後朝中的關系自己並未打聽,也不清楚。自己知道的是,根據張居正制定得考成法,“知縣必立俸三年乃升取,知府知州必歷俸六年升遷,間有才不宜官者,官不宜於地者,聽撫、按官量行更易。”也就是說知縣一般要經過三年才能升官,知府知州一般要經過六年才能拔擢,劉知府兩年原地踏步,想來是朝中關系不硬,只能走累功升遷的道路。

而左齡左提學呢,王講郎曾給自己提過,左提學身後是他交情深厚的老友申時行,而申時行是誰,是萬歷朝自張居正之後的內閣首輔大學士,深得聖眷近十年不倒,活了八十多歲壽終正寢,死後被追封為太子太師。

當然現在申時行還沒有這些殊榮,但依然是內閣中的熱門人物。其為人深諳為臣之道,力主誠意之學,對自己的門生故舊頗為照顧,故而雖然有身上有張居正一黨的烙印,但仍然在朝中左右逢源。

兩相比較,張籍腳步一停,主意已定:

將《治水疏》交於左提學。...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