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韓信的話動搖了眾諸侯的內心,只是漢王劉季的殺意,讓眾人不得不打消心中的異動。
這裡是漢王大營,外面是漢軍,一旦漢王劉季痛下殺心,眾諸侯沒有一個能夠逃過這一劫。
如今連最強的齊王韓信都不得不俯首,其余諸侯自然不敢反駁。只是因為此事,眾諸侯內心齷齪已生,再也不複從前。
只要楚太子項天戰略得以實行,漢王劉季再出關中的機會為零。
……
大帳中的氣氛變化,自然逃不過張良的眼睛,只是他心裡清楚,一舉乾掉這些諸侯固然好。
只是一旦有人逃出去,諸侯聯軍必亂,漢軍恐怕會全軍覆沒。這個時候,沒有人敢賭。
“大王,臣以為目前最緊要的不是爭論原因,而是南下璋郡與會稽郡,徹底除了楚霸王項羽。”
張良目光閃爍了一下,望著其他人,道:“在下以為楚太子項天雖用兵如神,甚至不再齊王之下。”
“但對於楚地與天下的影響,楚太子項天遠遠不及項王,只要聯軍攻破江東,楚太子不過是一支偏師。”
“沒有國家,沒有糧草,沒有兵源的楚太子將是無根之浮萍,根本不足為懼,到時候圍殲於中原不過是輕而易舉。”
……
謀聖張良的話隻說了一半,另外一半就在肚子裡沒有說出來,他對於楚太子項天的忌憚,根本不再西楚霸王項羽之下。
此刻如此,不過是為了凝聚聯軍軍心,為了南下攻楚。
張良洞穿全局,自然清楚楚地才是一切的根源,楚太子項天雖強,但斷了楚地,他不過是喪家之犬。
到時候想要除去項天,將會容易許多。只要聯軍合圍,楚太子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
“不是孤多慮,若是聯軍盡數伐江東,楚太子在背後捅我們一刀,又該如何是好?”
張良話音剛落,淮南王英布眉頭一皺,就提出了疑問,如今壽春已破,楚太子肆虐於淮南。
對於淮南王英布而言,這根本無法忍受,自己的老家裡賊寇橫行,他那裡還有心情攻擊江東。
英布雖然擔憂淮南國,但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憂心。
畢竟楚太子能夠擊敗十萬楚軍,這意味著楚太子項天手中的楚軍並不少,一旦聯軍盡數南下江東,楚太子以一己之力足以動搖一個國家。
“嘶!”
英布的話,將張良問住了,此時此刻他也不敢隨意誇下海口,壽春距離六縣太近了。
況且楚太子項天走投無路,猶如喪家之犬,這樣的情況下,他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
“如今聯軍在側,楚太子必會回師楚地,到時候一並除之便是。”
這一句話說出來,就連張良心底也發虛,他心裡清楚楚太子項天不是簡單之輩,絕對不會輕易過江東。
一旦聯軍南下,江東就是死地,這一點就連西楚霸王項羽也改變不了。
作為故楚軍師范增的弟子,項天不會連這一點都看不到,在聯軍南下江東,楚太子只會在後面攪動風雲。
只不過這一點張良並不在意,因為有函谷關在,漢國穩如泰山,以楚太子項天的兵力,絕不可能強攻函谷關。
只要漢國穩如泰山,張良巴不得其他諸侯國亂成一團,為將來漢國一統天下埋下伏筆。
“軍師所言極是,孤決定放棄支援壽春,大軍一舉南下楚地,徹底斷了楚國根基。”
“諾。
” 漢王劉季開口,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他直接以強權壓製,根本沒給其他人開口的機會。
乾綱獨斷,強行壓下了眾人的分歧,漢王劉季心裡清楚,在這樣糾結下去,只會越來越複雜。
快刀斬亂麻,有時候也是一個極佳的辦法。
……
漢王劉季做出了南下江東的決定,而此刻楚太子項天狼一般的目光對準了六縣,他要一舉摧毀淮南國。
“太子,我們的人已經在淮河上遊,距離六縣十裡之外的河道準備妥當,只要太子一聲令下,就可以令淮河改道。”
項聲眼中掠過一抹不解,忍不住朝著項天,道:“只是在淮河上遊,十裡之外鑿穿河道,恐怕也不能水淹六縣。”
“相信孤!”
古人不清楚,但是項天心裡一清二楚,一旦淮河河道鑿穿,洪水蔓延而下,六縣必破。
而且由於鑿穿河道在於十裡之外,不僅容易隱藏,更能讓洪水不再如最初那般凶猛,自己等人容易逃出去。
“傳令蕭開鑿穿河道,然後立即向安豐推進,同時大軍轉道衡山國。”
“諾。”
……
淮河上遊,蕭開臉色凝重, 望著快要開裂的河道目光中全都是憂慮。
那怕他們再小心,依舊小覷了淮河的威力,以為堅持許久的河堤,已經開始龜裂,蕭開相信不出意外,一個時辰後河道必將土崩瓦解。
到時候洪水肆虐,沿途將是一片澤國,而且最重要的太子項天等人還在六縣附近,一想到這裡,蕭開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至極。
“蕭將軍,太子有令鑿穿河道,爾等立即向安豐方向推進,大軍隨後就到。”
“諾。”
傳令士卒的聲音傳到蕭開耳中,猶如九天仙樂,讓他為之一喜。
“太子有令,鑿穿河道,然後向安豐方向推進。”
“諾。”
……
“轟隆……”
有了楚軍士卒的外力,河道開裂再無阻攔,河水衝毀河堤,洪水滔天而起,向著六縣方向肆虐而去。
突然改道的淮水,就像一匹脫韁野馬,不管不顧的衝去,帶著毀天滅地的瘋狂,發泄著囚禁千年的情緒。
“撲通!”
……
看到淮水摧毀前面的阻攔,瘋狂的傾瀉而下,蕭開站在岸邊膛目結舌。淮水改道的威力,太過於驚人,嚇壞了蕭開。
“轟隆……”
站在高處,項天臉色凝重,他心裡清楚淮水改道的後果,只是為了活下去,他心無所懼。
“李左車,傳令大軍涉水攻城,趁亂奪取六縣。”
“諾。”
點頭應諾一聲,李左車率軍而出,由於河道與十裡外改道,沒有河道束縛,淮水在六縣時水勢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