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寒門禍害》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萬國來朝之東盟公約
林府後花園,湖面有蜻蜓立於蓮葉之上,小湖四周顯得春意盎意。

 鄭檜剛剛坐下,背脊當即湧起一份涼意,顯得十分緊張地望向林晧然。

 他們黎朝盡管不能在整個中南半島稱王稱霸,但軍事實力卻是在莫朝之上, 更是打得佔城俯首稱臣納貢。

 這些年不斷蠶吞佔城壯大己身後,他們黎朝亦是向莫朝主動挑起幾場戰爭,目的正是統一安南全境。

 此次之所以應邀北上,除了想要從大明朝廷得到一筆豐厚的回饋外,他的父親其實希望大明能夠助黎朝一臂之力,由南北夾擊吞並莫朝。

 但京城之行遠遠超過他們的預料,且不說大明王朝壓根不需要搭理他們小小的黎朝,而今大明王朝毅然已經成為莫朝和佔城的保護傘。

 如果沒有參加軍演, 他或許還是不會將大明王朝放在眼裡,亦是繼續欺凌莫朝和佔城。但看過那場軍演後,他卻是知道一意孤行跟大明王朝叫板,那麽黎朝等同於自取滅亡。

 鄭檜頓時是汗如雨下,便小心翼翼地回應道:“相爺,我們黎朝並沒有不敬大明的意思,早前跟莫朝和佔城是鄰居間的摩擦,還請相爺能夠海涵!”

 卻是不是不承認,鄭檜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面對林晧然如此刁鑽的發難,卻是將這種藐視大明的行徑歸咎於鄰裡間的摩擦,從而化解這個尖銳的問題。

 “佔城國王已經向我大明表忠!你此次回去便告訴你的父親,今後就別動不動就對佔城大動乾戈,或許休怪我不念同鄉之誼!”林晧然自是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而對黎朝動兵,便是緩和語氣進行告誡道。

 雖然他派遣征西軍和騎兵營南下,已經將矛頭指向中南半島,但不到萬不得已, 卻是不打算發動戰爭。

 現在他當面告誡鄭檜, 既是對這位黎朝未來之主的敲打, 亦是對黎朝真正掌權者鄭檢的一次警告。。

 不論是黎朝吞並佔城, 還是安南實現統一,這都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而是希望三方能維持這種局面。

 鄭檜知道林晧然並非是危言聳聽,當即便是拱手表態道:“相爺請放心,我一定將話帶給我父親,我們黎朝亦衷心希望跟大明永結同好!”

 “莫朝的使者剛剛前來,卻是希望能夠得到安南王的冊封授印,不知你們是什麽態度呢?”林晧然喝了一口茶,便是淡淡地詢問道。

 鄭檜當即一激靈,便是強烈反對道:“相爺,還請大明能將安南王的冊封授印,畢竟我們黎朝才是安南正統啊!”

 大明當年佔據安南,從而激發安南人民的民族抵抗情緒,一個叫黎利的土著趁勢而起,成為最大的一股反抗勢力。

 宣宗朱瞻基登基後,為了削減安南每年三百萬的軍費開支而選擇撤軍,致使黎利得以在安南創建黎朝。

 到了嘉靖朝初期,權臣莫登庸借著黎朝國勢衰弱而篡位成功,並將黎朝改為莫朝,成為新一代的安南王。

 由於權臣莫登庸得位不正,加上他的祖籍廣東,又是地地道道的武將出身,故而原黎朝的王族和士族都反對他們的統治。

 黎朝舊臣阮淦意識到黎朝王室金字招牌的價值,先是尋來昭宗之子黎寧擁立為“安南國王”,更是借著正統的名義請求嘉靖發兵助黎氏復國。

 嘉靖朝果然介入安南國的內政,不僅對莫登庸進行了申斥,而且還派兵部尚書毛伯溫掛帥率十萬大軍征討。

 莫登庸面對大明的十萬大軍,最終率領十幾位重臣在鎮南關請降。

 大明王朝接受了莫登庸的投降,便將安南王國改稱安南都統使司,將其行政地位由屬國降為屬地。

 直到如今,大明王朝都沒有冊封安南王,僅僅隻存在一個隸屬於大明的安南都統使司和沒有名分的黎朝。

 此次兩國的使者前來京城,亦是私底下給大明的官員送了不少錢財,卻是要爭奪“安南王”的稱號。

 “你們鄭家是真希望黎朝得到安南王的授印嗎?”林晧然伸手抄起茶盞,顯得話中有話地微笑道。

 鄭檜的眉頭蹙起,一時便是摸不透林晧然的心思,便是疑惑地望向林晧然。

 “你們鄭家如果永遠都隻想做黎朝的重臣,那便當我什麽都沒有說!”林晧然卻是看得更長遠,便是指出其中的弊端道。

 雖然黎朝得到安南王的稱號,可以更加坐實他們正統的身份,從而更有底氣統一安南。只是黎朝的實際掌握者根本不是黎氏,而是一手創建黎朝的鄭家。

 亦是如此,若是黎朝得到安南王的稱呼,其實對鄭家“篡位”的行為並不利,甚至還給大明有征伐鄭家的借口。

 鄭檜這才明白林晧然的深意,便是認真地詢問道:“相爺,一旦我們黎朝出現皇權更迭,卻不知大明會不會插手呢?”

 “鄭公子,你是希望我們大明插手呢?還是大明不插手呢?”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卻是微笑著反問道。

 鄭檜可不想步莫登庸的後塵,便是十分認真地表明態度地道:“我……我希望大明不要插手進來!”

 “看在我們是同鄉的份上,如果篡權的是你們鄭家,我大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算是我送給你們鄭家的許諾!”林晧然將茶盞放下,顯得一本正經地保證道。

 他跟嘉靖有所不同,並不會過度拘泥於安南所謂的正統。

 而今他並沒有吞並安南的想法,故而南北對峙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而由身上流淌華夏血液的鄭家統治黎朝無疑更佳。

 鄭檜當即便拱手感謝,而後主動提及海軍的事情道:“多謝相爺關照!我聽說相爺有意組建海軍,卻不知是否有此事呢?”

 “確實有此事!有鑒於南洋諸國不太平,加上西洋人頻頻前來滋事,故而我會著令各個藩屬國出人出錢糧。”林晧然輕輕地點頭,而後又是補充道:“莫朝使者已經同意給予一千精兵和每年一萬兩百歷銀元,只是此事他其實作不了主,所以最終還得等莫朝莫家的答覆,你們黎朝看著辦吧!”

 鄭檜知道這便是價碼,當即進行表態道:“相爺,我們鄭家亦願意出等同的價碼,支持大明籌建維護南洋和平的海軍!”

 谷昏

 “此事牽扯甚大,你亦是做不了這個主,還是先回去跟你父親商議!只是此次黎朝不遵從我大明的號令,那麽今後別說是王印,這大明之地便不用再來了!”林晧然抬眼望向鄭檜,當即表明態度道。

 雖然他還會維持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只是此次一些國家不上道的話,那麽他不介意將這些國家踹開。

 現如今的大明早已經今非昔比,卻是已經不需要形式上的宗主國地位,亦不需要隻想從朝貢中佔大明好處的藩屬國。

 如果這些南洋國家還想繼續前來朝貢,得到大明王朝的庇護,那麽就得出人出錢助大明打造無敵的海軍。

 若是哪個國家仍舊不願意給人給錢糧,那麽自然不會再享受朝貢的資格,更是會遭到大明的孤立,甚至成為大明王朝所打擊的對象。

 之所以有如此的底氣,自然是大明現在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所決定的,哪怕讓佔城畏之如虎的黎朝亦不過是隨時能夠摧毀的南洋小國。

 鄭檜感受到了林晧然的強勢,卻是認真地求證道:“相爺,按你的說法,若是我們鄭家同意的話,是否能夠會得到王印,是否每年都可以前來朝貢呢?”

 “是!只要你們出人出錢糧支持籌建海軍,下次你們前來朝貢,我便給你們王印!如果你們鄭家仍舊還想要安南王印,我亦是可能給予你們!”林晧然知道鄭檜是聰明人,便是輕輕地點頭道。

 鄭檜一咬牙,當即便是坦誠相待道:“相爺,你怕是有所不知!我父親年事已高,剛剛傳來他老人家病重的消息,讓我速速返回黎朝接任家主之位!此次我返回黎朝後,黎朝諸事便由我作主,我定會履行這個承諾,亦希望相爺能夠繼續照拂我鄭家!”

 “嗯,那便等你的答覆,希望我們明年還能在此喝茶!”林晧然倒是沒有想到鄭松已經病重,便是輕輕地點頭道。

 其實他並不害怕鄭檜反悔,單是現在的聯合艦隊便能無敵於海上,這些藩屬國的加入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之所以要搞這麽一出,一來自然是要向這些藩屬國薅一點羊毛,二來則是強化宗主國的地位和威望。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點私心,卻是要借這個機會將聯合艦隊賦予官方身份,成為南洋名正言順的“執法者”。

 四月初六,文淵閣。

 各國國王齊聚一堂,由大明倡導組建一個東方軍事聯盟。各國不得相互攻伐,一旦某國遇危,各國均有出兵的義務。

 朝鮮、暹羅、佔城、泥渤、呂宋、北山、八打雁、東祿、琉球、柔佛等十二國簽署這份協議,成為第一批加入東方軍事聯盟的國家。

 至於大明所創建的海軍亦會優先照顧這些國家,不僅會打擊鄰國的滋擾,而且還會對付來自西方的威脅。

 盡管聯合艦隊是南洋不折不扣的海上霸主,但架不住香料對西班牙冒險者的誘惑。近些年西班牙的艦隻沒少在南洋登陸,為搶奪香料而屠殺部落的事情是屢見不鮮,致使南洋小國是十分痛恨來自西方的冒險者。

 除此之外,大明還正式規定今後各國的文書往來一律要以漢文為官方文體,哪怕南洋兩國間的文書往來亦得如此。

 在貨幣方面,各國簽署了一份《貨幣公約》。南洋各國的貿易一律采用百歷銀元結算,各國將設立聯合錢莊。

 ……

 正是趁著各國前來大朝拜的時機,大明悄悄完成各種部署,不僅將華夏文化向各國滲透,而且力爭大明成為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針對不同的國家,林晧然還制定了不同的措施。

 跟華夏文化高度一致的朝鮮,林晧然以朝鮮近年擇才不公為由,卻是決定大考之年派遣翰林官前往朝鮮主持會試,替朝鮮選擇最優秀的進士。

 這個事情看似大明吃虧,但林晧然深知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更是能夠通過這個舉動來培養一大批親近大明的朝鮮官員。

 朝鮮國王李昖壓根看不到這個安排的壞處,反而誤以為大明是真心實意要幫助他治國,當即便是千恩萬謝,更是表示要對派遣的翰林官重金酬謝。

 其實哪怕他看出林晧然的真正用意,但在對比於兩國軍事和經濟的天壤之別,朝鮮不被滅國還真是大明仁慈了,自然不敢忤逆林晧然的“善意”安排。

 對於一些落後的南洋小國,大明亦將設立聖人書院,向當地的小孩免費教導華夏文化,而這些小孩亦可能參加大明的科舉。

 正是如此,大明王朝不僅打開了國門,而且即將成為貨真價實的東方霸主,更是將華夏的文化播撒到東方的每個角落。

 隨著各種條約簽署完成,各國的使團便陸續離京。

 此次的大明之行,無疑讓他們足以銘記一輩子。他們不僅見識到大明的富庶,而且領會到華夏的璀璨文明, 更是見識到大明恐怖的軍事實力。

 只是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華夏出問題的往往不是外敵,而是自己內部,正所謂千裡之堤毀於螻蟻。

 在華夏的歷史洪流之中,一些人做事的本領一點都沒有,但拆台的本領可謂是世界第一。秦檜之流,從古至今都不少見。

 由於林晧然的改革觸碰到官紳階層的利益,偏偏此次軍演確實花費巨大,卻是給那幫人又增加了一個攻擊的靶子。

 “動用十幾萬大軍給各國使團搞演出,當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此好大喜功之人當政,大明焉能不亡,老夫懇請皇上罷相!”

 “林若愚今次輔便如此胡來,若是當朝首輔還得了,請隨老夫聲討林奸相!”

 ……

 越來越多的士子和鄉紳加入其中,在這一股聲討的浪潮中,林晧然已經不再是那位一心為民的林青天,而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奸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