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羽的請求
在台灣待了二十七年,朱羽承受能力還算強大,就在李寬話音落下之後,朱羽便進門了,聽到李寬的問話,朱羽回了一句南邊還有人。

 有人就好,有人就好啊!李寬笑容滿面,覺得自己這趟來的值。

 朱羽卻笑不出來,對隋朝忠心耿耿多年,沒想到二十七年後竟然聽到隋朝滅亡的消息,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他也看開了,亡了便亡了,其實跟他本就沒什麽關系,他關心的是自己家人是否尚在人間。

 朱羽問道:“楚王殿下,您既然知曉家父朱寬,可知草民一家情況如何?”

 “不瞞你說,你羽騎尉朱寬之名,本王也是從皇祖父口中得知,確實不知你家人的情況,不過本王想來,你一家恐怕凶多吉少,畢竟你父親乃羽騎尉,若是至今活在人間也是大唐勳貴之流,不過本王卻從未聽說朱寬之名,而且隋煬帝當年三征高句麗,你父恐怕也在征召之列,而三征高句麗將士死傷無數,恐怕······”

 李寬沒把話說完,朱羽已經明白了李寬的意思,他父親朱寬恐怕是死在了東征高句麗的戰場之上。

 朱羽沒有小女兒姿態,他早就想過會得到這樣的答案,倒是平添了幾分灑脫,問道:“草民遠在夷洲,不知如今天下變化,不知楚王殿下可否為草民講解一二?”

 “這有什麽問題?”李寬反問了一句,笑道:“本王看你對隋朝念念不忘,那本王就與你說說隋朝覆滅的原因,當然這原因只是本王的一點淺見而已,你聽聽便好。

 隋朝覆滅的原因,在本王看來重點之一便是隋煬帝東征高句麗,從大業八年到大業十年這三年的時間裡,隋朝對高句麗進行的三次戰爭。,而且每次征戰都可謂是國戰,所費錢糧自不必本王說。

 而且,這三次東征皆有隋煬帝均禦駕親征,第一次東征,因為隋煬帝指揮錯誤,隋朝遭遇慘敗,損失慘重,朝國內開始發生暴亂,但隋煬帝依舊我行我素,剛愎自用,尚未安撫國內百姓,就在第二年正月,開始了籌劃第二次東征,卻因楊玄感叛亂最終退兵,一事無成,可以想象當年的百姓對隋煬帝的不滿有多嚴重。

 僅過了一年,在大業十年四月,隋煬帝又第三次發動戰爭,高句麗國王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投奔高句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隋煬帝班師還朝。原本以為這次東征是一場大勝,但是高句麗國王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也不放回其俘獲的大批隋朝軍民,對於百姓而言,這場戰爭又是一場大敗,民間百姓怨聲載道,各路諸侯趁勢而起,隋朝敗亡。

 皇祖父他老人家擁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代王也就是隋恭帝,義寧二年,隋恭帝自知自己不如皇祖父他老人家,遂為天下百姓著想,禪位與皇祖父,之後改元武德,武德九年皇祖父禪位當今陛下,到如今已有九年,今年正好是貞觀九年,所以隋朝已亡國十八載。”

 畢竟是自己的爺爺,李寬很不要臉的給李淵臉上貼金,難得臉紅,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堂堂皇位說禪讓就禪讓,這怎麽可能?朱羽當然知道李寬為什麽這麽說,不過過去之事他並不在意,反而很好奇如今的陛下是如何能登基,遂好奇道:“楚王殿下,據草民所知,唐國公世子乃建成並非二公子,就算唐國公禪位也當有世子登基,為何當今陛下會是李世民呢?”

 李寬沉默了,他在考慮到底該怎麽說,是按照李世民所宣傳的那般說李建成當太子之後謀反,還是直言說李世民弑兄殺弟,逼迫李淵禪位呢?

 想到朱羽極有可能返回關中,李寬仔細思考了一番,還是沒按照李世民宣傳的那般說,畢竟事實就是事實,不管朱羽回關中之後會不會宣傳此事;更何況,如今的李寬早已不是那個當年任人欺壓的楚王,他用不著怕李世民。

 朱羽愣了愣,沒想到大唐皇室之中還有這麽一出,但也就笑笑而已,跟他沒有多大乾系,只是單純的想要了解一下如今天下的情況,也只是單純的想要和李寬暢談一番,拉近拉近關系,找找門路,畢竟從一個人的話語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行,看出這個人值不值得投靠報效。

 從一番交談下來,朱羽暫時沒看出李寬的本事,但是有一點他能確認,眼前的這位楚王實誠,畢竟李世民登基之事算是皇室的醜聞,李寬並未有所顧慮,全盤托出了。

 實誠之人至少不會是大奸大惡之輩,值得投靠報效。

 朱家在隋朝時也算勳貴之家,如今朱家只有他這一脈尚在人間,光耀朱家門楣就是他的責任,而朱羽如今算是平民百姓之身,光耀門楣對他來說幾乎不可能,如今有一位王爺在他面前,他又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不知楚王殿下可否帶草民等人返回長安,替草民代為引薦殿下父王?”朱羽請求道,李寬的年歲終究不大,在朱羽看來還是找李寬父王才更為合適。

 “家父乃楚王智雲,不過如今已去世十余載,想要見家父可得去地下了!”李寬打趣道。

 他對朱羽其實有些看不上,堂堂雲騎尉在這個與原始社會相差無幾的台灣竟然混到了如今的地步,僅是一莊之主,這樣的人還能什麽本事?

 不過,朱羽想要光複門楣的心思,倒是讓李寬高看了一眼,而他如今真好缺少人手,而朱羽又懂得當地方言,了解當地情況,倒是一個不錯官員的人選。

 李寬長歎了一口氣,可惜道:“你在台灣生活二十七載,豈止如今的大唐變化之大,就算本王向朝廷舉薦你,恐怕你也難以在關中之地勝任官職,為何不留在台灣呢?”

 “殿下,台灣在何處?”

 “本王倒是忘了,你還不知夷洲已改名台灣了。”

 夷洲改名台灣,朱羽不在意;對於李寬說的那些話,他也不在意,畢竟他是在替兒子考慮,並非為了自己,想到兒子如今二十幾歲,從未見識過中原的繁華,朱羽跪地請求道:“楚王殿下,犬子如今二十有三,尚未領略過中原的風情,草民懇請殿下代為舉薦,讓犬子有機會回故土看一看,草民定當銜環結草。”

 “話說,朱羽啊,你是不是誤解本王的意思了,本王沒說不幫忙,本王只是想多給你一選擇,畢竟你也在台灣待了二十幾年,返回關中難免不適應,而本王如今正在發展台灣,本王的意思是讓你留下幫本王治理一方,至於你兒子若是願意去關中,本王自然也會向朝廷舉薦,就算你願意返回關中,本王也會舉薦,這點你大可放心。”

 一聽李寬願意舉薦自己兒子,朱羽笑了,不過他沒犯傻說自己要一同返回關中之地, 畢竟求人就得要有求人的態度,更何況他面對的人還是王爺,讓他兒子平步青雲容易,捏死他們朱家一門也輕而易舉。

 “殿下有所差遣,草民定當不負殿下厚恩。”剛行完禮,朱羽又行禮道:“草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望殿下應允。”

 兩人現在算是條件交換,李寬幫朱羽舉薦兒子,朱羽暫時幫李寬管理台中地區,一碼換一碼,公平交易,童叟無欺,還提出要求就過分了。

 “說說吧!本王盡力而為。”李寬的語氣不太好。

 “殿下,恕草民厚顏無恥了,薛叔在大業三年便跟隨草民來了夷洲,已過二十七載,望殿下幫忙,帶薛叔返回河東找尋家眷。”

 朱羽的請求竟然是這個,李寬詫異的看了老漢一眼,老漢身份不一般,可能當年雖不及朱羽地位,必然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畢竟他們這類人對於身份地位看的十分重要,尊稱也是要看人的。

 :。:小說大唐承包王 最新章節 第371章 朱羽的請求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