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回國
  撤出倭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李寬會有這麽一個吩咐,畢竟華國大軍剛剛才幫著倭國出了極大的力,還沒有拿到任何好處,且大軍剛剛才返回,尚未有過任何休整,這就要撤離了?

  王翼等人不可置信的看著李寬,仿佛像似自己沒聽清楚李寬的吩咐一般,幾人同時問道:“陛下,咱們這就回國了?”

  李寬點點頭笑道:“算是要回國了吧!”

  “可是······”

  薛仁貴有些不滿的開了個頭,但最終還是沒能把自己的話說完,畢竟開國皇帝的威嚴不是多少人可以冒犯的。

  不過李寬倒是明白了他們的意思,顯然他們是誤解了他的意思,所以李寬解釋道:“你們或許是誤解朕的意思了,朕是說回九州和四國,畢竟如今這兩島已經是咱們華國的治下了嘛,咱們回去也可以算是回國了。”

  聽到李寬這樣一解釋,眾人皆笑了,好像還真是這麽個理。

  不過李寬卻未笑,反而嚴肅的提醒道:“不過咱們回九州或者四國休整之後,也就到了該回台北的時候了······行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全部登船,咱們回國。”

  幾萬大軍登船撤離,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整整用了兩天的時間,華國的大軍才從江之川緩緩撤離,等到撤離到江津口岸時,間人皇女的使者來了。

  所說之事與李寬猜測的差不多,間人皇女根本就沒有送來正式的國書,倒是表明了她在位期間不會派兵攻打九州和四國兩島。

  聽到這樣的承諾,李寬打心眼兒裡佩服間人皇女的智慧。

  間人皇女之所以能登上倭國的皇位,其實就是大唐和華國的幫襯,而本質上就是華國的大軍在支撐著她,她在倭國或許是有些根基,可根基終究是不厚實的。

  間人皇女做出這樣的承諾,說白了就是暗地裡將九州和四國交給華國,從而換取華國在九州和四國的大軍支持,且具有威脅的意味在其中。

  畢竟若是她被逼退位了,倭國下一任的帝王說不定就是朝九州和四國動手。

  若是放在以前,這樣帶著威脅意味的承諾李寬說不定就不回了,立即率領大軍從江之川攻打沿岸的城鎮,進攻藤原京。

  可是如今,不知是因為心理年紀大了,還是因為想著留下一些困難鍛煉李哲,總之李寬不在意的吩咐人將間人皇女派遣來的人打斷了兩條腿,帶著大軍跨上了回國的路程。

  在回九州的海路上,李寬這才將所有的將領召集到了一起。

  “九州和四國兩島如今是咱們華國的領地,可是九州和四國距離華國的路途不用朕說,你們亦能明白,所以此次會留下一大批將領和士卒留守在九州和四國,兩年之後才會有輪換,你們好好給士卒們說說。

  當然,對於留守士卒的俸祿肯定是比回國的士卒的俸祿高的,朕會派遣台北經商的商人到九州和四國,而士卒們亦可參與其中,所獲的利益皆歸留守士卒所有。”

  為了讓士卒留守九州和四國兩島,李寬也是下大本錢了,所以開會的將領們傻眼了。

  按照以往的慣例,華國大軍出征很少留守士卒的,哪怕是如今已歸到華國治下的呂宋,實際上留守的士卒也很少,可是聽李寬話中之意,留守倭國的士卒必定是一大部分。

  不過這對於將領們而言並非是什麽難事,因為當年出征就經歷了四年的時間,就算留守兩年也不過四年而已,且留守的利益足夠大,勸說士卒不難。

  見到眾人點頭,李寬再次開口道:“當然,若是留守的士卒願意留在九州或四國,便吩咐人統計下來,陳雲你得吩咐海軍將士卒的家眷送到四國或九州。”

  “末將領命。“

  李寬點點頭,繼續吩咐道:“如今九州和四國乃是我們華國的領土,所以得從軍中挑選一批人出來治理,至於挑選出來的官員,朕只有兩個要求。

  第一,要知道一些讓百姓富庶起來的辦法。

  第二,學習語言的能力要高,在一段時間之內必須學會倭國的語言。”

  第一個要求很簡單,軍中有不少人都符合,畢竟大軍此前在台南地區,而台南地區的各種發展法子,軍中士卒也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

  但第二個要求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犯難了,畢竟軍中之人都是一群大老粗,雖說如今不再像以往一般鬥大的字都不識,但學識也很低,更別說要在一段時間之內學會倭國的語言了。

  “陛下,這第二點要求恐怕沒有人能辦到。”

  見開口之人是薛仁貴,李寬搖了搖頭,笑道:“仁貴,這你就想錯了,如今咱們大軍之中便有不少人懂得倭國話,且當初到倭國打探消息的士卒早已懂倭國話了。

  九州和四國所需的官員,這些人已經足夠了,等到朕回台北之後,亦會挑選一部分官員來九州和四國,所以你們按照朕的吩咐進行便是。”

  “末將等遵命。”

  “此次召集你們召開會議,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你們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讓士卒們自願留守在九州和四國。當然,若是你們亦願意留在九州和四國,朕亦不會阻攔。”

  事實上,自願留守在九州和四國的將領不多,不過也不是沒有,像當初大唐派遣到華國的將領便當場說自願留在九州和四國。

  對於表忠心的人,上位者總是寬厚的,李寬也不例外。

  所以在會議結束之後,李寬將於將軍四人留了下來。

  “於將軍,你們既然自願留守在九州和四國,那朕也就不瞞你們了,九州和四國在不久之後便會成為一國,而你們將會是開國的功臣。”

  聽到李寬這句話,於將軍四人驚訝的合不攏嘴,怎麽也沒想到已經是一國之君的李寬竟然還要立國。

  “陛下,您這是·······”

  像似明白了於將軍等人的意思,李寬笑道:“你們想多了,你們之前便知曉,朕打算回台北之後便將皇位傳給太子, 所以對於皇位,朕已經沒有那心思,這九州和四國將成立的夏國的君王是哲兒。”

  連即國號都已經想好了,於將軍四人全然明白了,於是當即便作出了保證:“陛下放心,臣等定然盡心輔佐賢王殿下。”

  李寬點頭道:“朕和你們一樣,心裡其實也念著大唐,可若是二伯派兵到倭國後,支持間人皇女母子之時,朕希望你們能認清情勢。”

  “陛下放心,我等明白,我等如今已是華國人,隻認二皇子。”

  李寬滿意的笑了,原本打算留守在九州和四國掙些功績,表表忠心的於將軍四人也笑了,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好處。

  當然,滿意的可不止李寬和於將軍等人,還有聽到消息的士卒們,特別是那些被挑選出來的,在九州四國為官的士卒。

  本是軍伍漢子,如今卻有機會出任為文官,興奮之意難以言表。

  回到九州之後,將領們忙著挑選留守的士卒,忙著挑選出任九州和四國的官員,就連貞觀十八年的除夕也在忙碌之中結束了。

  當然,李寬也沒閑著,凡是挑選出來的官員,他都親自接見過,經過了一番長談,教導了許多致富的法子,其中自然少不了同化九州和四國的本地人的方法。

  等到所有的事務都結束,李寬才從倭國返回台北,正式回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