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虎帶狐狸巡山
當然了,李世民也知道李寬是不願意的,但旨意一下,不管李寬願不願意,那都是他親兒子了。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有把握,哪怕李寬反感他的舉動,這也不至於讓李寬出現怨恨的心理,因為他本就沒打算要回兒子一家,他只要兒子和小孫兒便可,將大孫兒過繼給李智雲當孫子,再加上有李淵從中推波助瀾,李世民很有信心。

這也是李世民為何提了李哲的王爵,卻對李臻不聞不問的原因之一,畢竟此事若成,李哲便算是大唐的王爺,而非華國的皇子。

也不能說他對大孫子差別對待,畢竟大孫子是一國太子,一個王爵對大孫子來說,無關輕重。

君臣二人共事多年,李世民的打算,房玄齡多多少少也猜到了一些。

對於李世民打算,房玄齡只能說,高,真是高。

就算是將來太子繼位後,有些荒誕,知識大唐衰弱,若是有楚王從旁照看著,大唐亦不會衰弱到哪去;關鍵太子繼位後,哪怕想要對楚王府動手,也會因為楚王府有華國作為後盾,也得忌憚幾分。

房玄齡朝李世民豎起大拇指,笑道:“陛下的意思,老臣會與其他人溝通,陛下且放心。”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朝房玄齡揮了揮手,便沒再多說。

到底是多年的老臣,對他的心思夠了解,不用他說的清清楚楚,畢竟他今日將自己的打算告訴房玄齡,就是為了能讓房玄齡與他們人溝通溝通,讓朝臣有個準備。

許是因為房玄齡的關系,李哲在閩州的收心之舉在朝堂中並未掀起一絲一毫的波瀾,因為朝臣們紛紛商議著對世家的處置。

有求李世民下令重處者,也有替世家求情者。

而李世民如同李寬猜測的相差無幾,只是在世家之中找了兩個典型,處置了崔氏和李氏的一部分人,其余世家交出開采的礦脈和一些仆從。

不過事情尚未完結,李世民還下令世家之人三年之內參加科舉,這才算是將此事蓋棺定論。

遠在閩州拉攏民心的李哲並不知曉這些。

在閩州完成自己的任務後,他便隨著王家兄弟進了關中。

好不容易能來一次,自然而然的召集了楚王府留在大唐的所有家臣,畢竟舉所有財力創辦學舍一事,得他親自安排告知所有人才能讓大家放心嘛!

作為家臣,聽從家主的吩咐是應該的,家主的決斷有錯,出言勸諫也是應該的。

在他們看來,舉楚王府所有錢財隻為創辦學舍,對於楚王府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畢竟李寬已在海外立國,大唐將來是否越發繁榮與李寬沒多大關系。

甚至不少人還希望大唐漸漸走向衰敗,因為這樣一來,家主才能有機會憑借華國的強盛入主中原。

“二公子,您是否再考慮考慮,創辦學舍並非一句話的事,招募飽學之士不說,就是讓百姓送家裡的孩子來學舍進學也是一大難題。

大唐並非華國,百姓不會輕易送孩子來進學的,進學的開支並非一筆小數目,百姓窮啊!”

前來太原開會的小泗兒第一個發言,緊隨其後的便是太原的李十億。

“二公子,四哥說的不假,百姓家貧,根本無力負擔一個孩子進學的費用,有能力負擔者,又不會將孩子送來咱們創辦的學舍,畢竟他們可以自己出錢,請有名的飽學之士教導。”

一個接著一個的開口,根本不給李哲一點反駁的機會,而且每人說的有理有據,李哲心中也打起了鼓,覺得這件事應該難以實施。

等到眾人說完,發現小主子臉上的糾結,懷恩當即平靜道:“此事並非小王爺的決定,

而是家主的決定。”這些人的心思,懷恩是清楚的。

說穿了也是為楚王府著想,畢竟花出去的一筆筆錢財都是楚王府的,但對於楚王府而言卻沒啥大好處。

若說有,也只是將來自家小主子打算海外立國後,可以帶走一批百姓,但是等到那時候,楚王府投資在學舍中的錢財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龐大的數目,或許足夠從大唐購買奴仆充當百姓了。

一聽懷恩說是李寬的意思,一個個沉默了。

他們將李寬奉為了神仙一般的人物,家主的決定從來都是正確的,至少到現在,家主的決定還沒出現過任何一次的失誤。

所以在他們看來,李寬能有這樣的決定,其中肯定是有他們想不明白的大好處,皆朝李哲點了點頭,應承下了創辦學舍一事。

此前,種種勸說李哲的理由全當他們放了一個屁,無人提及。

畢竟,之前勸說李哲的理由其實是不成立的。

在大唐創辦的學舍,並非像華國,每個縣都得有,而是讓他們盡力而為。

再說,所謂的家中負擔不起孩子進學的費用,更是扯淡,因為進學的費用皆是由楚王府承擔,百姓根本不用承擔任何費用。

這樣的舉措讓百姓高興還來不及,怎麽可能不讓孩子去進學,要知道這個時代,進學對於許多人都是一種奢求,固然有費用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讀書無門。

最後一點,關於飽學之士,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家一門雖衰敗了,但世家終究是世家,找出二三十人出來教導尋常百姓之子還是不存在問題的,而且有王家的威名在,別說普通人家,就是士族之子說不得也會將家中孩子送到學舍。

不過李哲還是有自己的聰明,就算大家點頭應承下這件事,他還是沒忘記當初大家提出來的種種反駁的理由。

李哲環視眾人,不確定道:“要不這樣,創辦學舍之事先弄幾個試點,若是存在的問題不大,再在你們管理之地推廣。”

看了眼不明所以的兄弟們,小泗兒代替眾人開口問道:“二公子,何謂試點?”

試點,這是李哲當初回台北之後從李寬處理的政務之中學到的,當初尚不明白的他,也請教過李寬和李臻。

此時聽到小泗兒這麽一問,自信道:“所謂試點,便是先創辦幾間學舍,試一試,看看情況,若情況不錯,就繼續推行下去,若是情況真如大家所言,推行學舍之事便停止。”

說到此處,李哲眼珠子一轉,笑道:“這樣說吧,咱們可在太原、長安、揚州此般富庶的地方,先行創辦些學舍,看看前來進學的人有多少。

若是不多,其余的地方肯定也不多,那創辦學舍便沒有必要。

若是不少,其余地方也可推廣學舍之事。”

李哲的建議一出,同在一起開會的王家兄弟臉色就變了。

大力創辦學舍,對王家來說可是一次得來不易的崛起機會,若是一旦停止,王家的機會也就沒了,畢竟王家之人不得參與科舉之事,李世民可沒下旨收回。

不過礙於自己如今的身份,盡管心中有千萬般反對,還是沒敢說出反對李哲的言論,一言不發的等著。

李哲未注意到王家兄弟臉色的變化,但懷恩卻是注意到了,而且他還比李哲更清楚的是李寬之所以創辦學舍,也有讓王家崛起的意味在其中。

不過他卻很認同李哲的辦法,也沒有開口。

自然,所有人都一致認同了李哲的建議,畢竟這對於楚王府而言,比起將全部錢財投入到學舍的創辦之中更有利。

定下了具體的地方,會議也就散了。

難得聚在一起的眾人在王家兄弟的招待下,在王家歡聚。

等到酒宴結束,夜深人靜。

懷恩才找到了李哲說:“二公子, 陛下此次需要恢復王家在大唐的聲勢,您可忘記了?”

李哲搖搖頭道:“我仔細想過了,需要恢復王家在大唐的聲勢並不需要有多少的學舍和官員從中支撐他們,只要在創辦學舍期間,本王帶著王家兄弟在大唐巡視,又有何人敢小覷投靠於我們的王家。

而且這樣一來,王家的勢力不足夠,就會越發的靠攏咱們,不管是出自於真心,還是出自於他們想要恢復王家當年的盛況,都得向咱們靠攏。

更關鍵的是,本王一旦帶著王家巡視,世家之人便會孤立王家,絕了王家聯合其他世家的可能。”

李哲的想法可謂完美,一箭三雕,但若是李寬知曉李哲的打算,卻會覺得李哲太小家子氣了,畢竟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領頭羊,按照李哲的想法,培養這個領頭羊的時間太久了。

不過李寬沒在,只有懷恩在場,聽到李哲這番言論,懷恩豎起了大拇指。

事實上,也如李哲所想相差無幾。

在楚王府投資創辦學舍後,李哲便帶著王家兄弟招搖過市,在關中各地巡視。

王家的威望確實恢復了不少,至少像一州刺史這般的人物不敢再像以往一般給王家人臉色看,王家旁系也有不少求著王家兄弟重回王家。

當然,與楚王府有仇的世家自然將王家當成了叛徒,畢竟因為開采礦脈一事,王家絲毫沒有受到李世民的一點處置,更別說李哲這頭老虎帶著王家這隻狐狸巡山了。

王家與其余世家重歸於好的可能,算是渺茫了。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