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五百零四章 1家子全是妖孽
再次從客廳中出來,白了一眼院中歡笑的眾人,提著刀便在小院的洗衣板上開始給雞開膛破肚。

 或許······整整二十一年沒和親生兒子這般和睦相處過的李世民,在這小院之中就像李寬的小尾巴,就連給雞開膛破肚李世民也下意識的走到了李寬身邊。

 當然,他對給雞開膛破肚沒什麽興趣,他只是想要利用這樣的機會問問李寬令百姓致富的方法,畢竟人在下意識之中說出來的辦法是最實在的。

 這就是李世民,他或許冷漠,或許在親情之中總參雜著功利心,但對百姓的那顆真心卻是實實在在的。

 “嘔······”

 想要問的話尚未出口,就乾嘔了下,只見李寬將雞郡肝破開,毫不在意的抖動著裡面的雞屎,還用手摳了兩下抖落的殘余,異常惡心。

 將郡肝之中的雞內金小心翼翼的揭下,在清水之中洗了再洗,那樣子如同在清洗珍寶一般,令李世民有些疑惑。

 李世民強忍著自己再次嘔吐的衝動,開口問道:“這東西難得是什麽美味不成?”

 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其實錯過了很多美味。

 至少在李寬看來是如此的,像雞下水這樣的東西,加酸菜大火一炒,那可是難得的美味,若是這個時代有芹菜就更好了,而作為皇帝的李世民,肯定是沒吃過內髒之類的東西的,畢竟在這個時代,各種下水只有尋常百姓才會食用,皇帝和有錢人家那都是吃肉的。

 “您是是雞下水,還是說雞內金?”發現李世民的目光,李寬抬頭瞟了眼李世民,笑道:“雞下水確實是難得的美味,雞內金則不是,這是準備給兕子食用的。”

 “何為雞下水,何為雞內金?”

 心裡長歎了一口氣,大唐的皇帝果真沒見識。

 像是李淵,第一次聽到他說之時也是出言詢問,與之孫道長相比差遠了,人孫道長二話沒說就把雞內金給拿走了,還說什麽雞下水是難得的下酒菜,煮熟切塊就好。

 聽李寬將所謂的雞下水和雞內金區分之後,李世民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你說兕子要吃這所謂的雞內金?”

 所謂的雞內金便是雞郡肝裡的那層黃皮,適用於消化不良、面色萎黃、不思納谷、小兒疳積、形體消瘦、腹大腹脹、脾胃虛弱、食積脹滿、腸結核、骨結核等等病症,而兕子便有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的情況,自是良藥。

 李寬點點頭,瞅了一眼李世民,笑道:“二伯也可以吃一點。”

 “朕也要吃?”

 李世民很苦惱,為什麽來了台北之後,自己和兕子食用的東西都是些令人隻憑想象便要嘔吐的東西呢!

 兕子,你與父皇真苦啊!

 李世民心中仰天長歎。

 至於最初的打算,全被李寬的一席話給弄到了九霄雲外,苦笑著走到了忙著退鴨毛、鵝毛的李淵等人身邊。

 匆匆將雞處理乾淨,提著進了廚房,再次出門,剛收拾好的鴨便由李臻遞到了他面前,隻好從事著之前處理大公雞的動作。

 不過,這次有些不一樣的是,李寬把兩個孩子也叫到了身邊,一邊忙著手上的工作,一邊不在意的問道:“擺攤十幾日,有何感受?”

 一聽李寬發問,兄弟倆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連一旁幫著李淵退鵝毛的李世民聽到這句問話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正題來了。

 連忙放下手中退鵝毛的工作,不聲不響的走到了李寬父子三人的身邊。

 “累,錢財不易掙。”李臻和李哲同時開口,完全是出自於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恩,知道累和錢財不易掙也算不錯。”李寬點點頭。

 知道這個答案肯定不能滿足自己父皇的要求,李臻將自己一路打好的腹稿說了出來。

 “今年購買年華的百姓比之去年增加了三成,可見外城的百姓這一年以來的收成不錯,百姓漸漸富庶了,而且今年購買年貨的人之中,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台北的百姓亦有所增加。

 據兒臣看到的情況,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台北的百姓增加的人數,比之從大唐前來的百姓增長要快,說明其他地方的百姓比從大唐前來的百姓要勤勞。

 按照華國制定的農商結合之策繼續發展下去,百姓的日子便能越發富庶。

 不過,民間百姓的融合情況並不好,百姓之中依舊存在歧視的問題。”

 李世民注意到了農商結合,卻未有過多的在意,因為在他看來,農桑結合本就是自古以來的發展辦法,卻不知李臻所言之商,並非他理解的桑。

 但這並不妨礙他有些好奇,好奇李臻既然知道百姓之間存在歧視的問題,李臻會有何種辦法解決。

 正打算開口問,便聽到李寬已經開口了。

 “有些片面了,你所言的情況,並不能說明從呂宋和中南半島遷移到華國的百姓就比大唐遷移到華國的百姓勤勞,單單從購買年貨的情況來定論百姓的勤勞度不準確,想要了解實際的情況,必須走到百姓之中親眼見識,合理的分析各個官員上報的數據,從大唐遷移而來的百姓大多都比其他百姓懂得更多道理,又何如能肯定大唐的遷移而來的百姓不是在積蓄家財而不大力購買年貨呢?積少成多的道理,從大唐遷移到台北的百姓要比其他百姓懂。”

 發現兒子一臉深思,李寬笑道:“這個問題暫時不論,說說當如何化解百姓之間的問題。”

 “大力推行漢化教育。”李臻肯定的回了一句,沉默了片刻,繼續道:“今日有一對母子便是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台北的,那少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想來是在小學讀書,那些自視甚高的百姓聽到那人一口漢話之後,臉上的神情便發生了改變,可見他們亦認同他乃華國百姓,一旦大家都說漢話也就沒有所謂的歧視問題了,至於其他方法,兒臣暫未想到。”

 “能想到這些已經不錯了,一旦大家都說同一種語言,歧視確實不存在,推行漢化教育的辦法可謂融合百姓最穩定的辦法,也是一國發展的根本,記住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

 “兒臣知道了。”

 “不過,對於百姓融合的問題不僅僅只有漢化教育這一個辦法,年後,父皇會去台南,帶你們兄弟二人去看看台南的情況,你們再好好想想。”

 李寬做出了總結性的發言,但發現小兒子準備開口的樣子,他便再次開口了,“哲兒,今年擺攤有何感想?”

 原本,李寬沒打算考校小兒子的,並非他區別對待,而是小兒子今年去了長安,擺攤的時間不過一兩日,考校小兒子有些不太合適。

 李哲聽了哥哥這麽一大段話,本想在自己父皇面前表現一下自己,可等到李寬發問,他又不知該說什麽好了,畢竟他真沒有哥哥想的那麽多。

 不停的撓著小腦袋,眉頭皺成一團,突然展顏一笑道:“除了哥哥所言的情況,內城的百姓比外城的百姓富庶。”

 聽到李哲的回答,李世民笑了,這是什麽感想,就是傻子也知道內城的百姓比外城的百姓富庶。

 但,李寬卻注意到了李哲那句“除了哥哥所言的情況”,不同李世民那般發笑,一本正經的問道:“那哲兒可知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機會和商業的重要性。”

 李世民一愣,沒想到李哲竟然說出這樣一句話,急不可耐的開口道:“具體說說。”

 “內城百姓比外城百姓富庶,無外乎這兩個原因。

 第一,便是內城的百姓很早便跟著父皇來了台北,他們抓住了一早跟隨父皇來華國的機會,在台北的日子比外城的百姓長,自然要富庶許多。

 第二,便是內城的商業比外城商業繁榮,只要談成一筆買賣就能比得上外城百姓忙碌半年。”

 “不錯,內城的乃大型商業交易中心,確實如哲兒所言,不過,你們兄弟二人要記住,外城的小宗交易亦不可或缺,不論商業的大小,只要存在便是合理的,不可小視,若沒有小宗的商業交換,百姓難以富庶,畢竟大型交易只能帶動一小部分人富庶罷了。”

 “父皇放心,這些兒臣都明白,您當年留下的手稿,兒臣一直在認真研讀。”

 揉了揉小兒子的腦袋,李寬再次問道:“臻兒,聽了弟弟這番話,你有何想法?”

 “父皇,兒臣認為官員的任命乃重點。”

 李寬點點頭,沒出言打斷李臻的思路。

 “治理內城之中的官員比起外城的官員懂得更多,其實外城官員能劃出一方土地作為固定的交易場所,比如販賣牲畜隻販賣牲畜,販賣吃食的地方隻販賣吃食,外城的商業亦能發展起來,百姓亦能富庶。”

 李寬看了一眼兩個兒子,笑道:“懷恩和懷義的看法不同,你們兄弟倆的看法亦不同,這些感想有多少出自於懷恩和懷義之口?”

 “三成,對於外城的規劃便是懷義叔告知兒臣的。”李臻很老實。

 李寬點點頭,看向了李哲。

 “五成,抓住機會便是懷恩叔告知兒臣的。”李哲吐了吐小舌頭,心中想著父皇果然厲害,這都能看出來。

 “還不錯,有自己想法就好。不過······懷恩和懷義的看法依舊有些片面,若你們兄弟二人的想法結合在一起差不多就完美了。

 當然,這只是從商業上來論,對於我們而言,評判一地是否富庶,並非只是單單從百姓生活和商業的繁榮來判定,還有人口的增加幅度,幅度大便說明百姓的日子過的不錯,一縣之地的老人死去的少,也能說明百姓漸漸富庶,還有教育程度,百姓的素質,一縣之地的環境等等。

 今日就暫且不細談了,父皇說再多也不如你們親自去了解,以後記得多聽多看多問,明白嗎?”

 兩個孩子點頭。

 聽的如癡如醉的李世民卻愣住了,怎麽就不細談了,他還想繼續聽下去呢!

 不過,他也沒開口,畢竟父子三人的對話已經給了他不少啟發,他也得利用消化消化。

 靜下心來,想著父子三人的對話,李世民總感覺到怪異,這種怪異在他看向兩個和李寬說說笑笑的孫兒時,他明白了。

 這場對話出自於成年人之間沒什麽,但出自於兩個孩子之口卻令人心驚了,畢竟小孩子的思維總歸是沒有成年人的思維來的全面,但李臻和李哲兄弟兩話卻令他這個成年人都陷入的深思之中。

 關鍵是,他還覺得李臻和李哲兄弟倆說的在理,說出了一般人根本難以想到問題。

 看著父子三人的眼神變了。

 兒子乃生而知之,孫子亦不弱於兒子,這一家子全都是妖孽啊!小說大唐承包王 最新章節 第504章 一家子全是妖孽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