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世民的決定
李道宗從禮部趕往皇宮的這一路上,笑容就沒斷過,祿東讚一死真正不用擔心女兒遠嫁他國了,祿東讚死得好,死的呱呱叫。

 不過,等到他進了甘露殿,見到鴻臚寺卿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見到地上的那尚未打掃的碎片,見到李世民橫眉怒目的樣子,李道宗又有些擔憂了。

 說到底,他也知道李世民不願意和吐蕃開戰,朝中的大臣們也不樂意見到大唐與吐蕃開戰,而祿東讚這一死,大唐與吐蕃的之戰恐怕就近在眼前。

 這場戰爭一旦開打,不論勝敗,楚王府和江夏王府肯定脫不了乾系,畢竟祿東讚乃安平所殺,而追根究底,皆因和親之事所引起。

 看李世民的樣子,顯然對此事盛怒了,楚王府和江夏王府今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啊,但李道宗一想到楚王府遠在台灣,李世民管不到台灣的事情上,楚王府根本沒有必要擔憂李世民的怒火。

 而安平又是李世民的親女,李世民怎麽也不會將安平下獄問罪,安平大可輕輕松松的回到台灣做她的長公主,李道宗越發擔憂,畢竟李世民的怒火不能發泄到楚王府,那就只能發泄到江夏王府了。

 小心翼翼的給李世民行禮,問了一句該如何處置吐蕃大相死亡一事,卻見李世民拿著龍案上的奏折便朝自己扔了過來,李道宗不由的有一點小慶幸,慶幸龍案之上沒有茶杯。

 “怎麽處置?”李世民氣的手發抖,指著李道宗怒道:“你還有臉問怎麽處置?若非你心中不滿朕的決斷,給那小子去信求援,怎會有現在的局面?”

 李世民認同李寬和李淵信中之法,他原本的打算殺祿東讚得等到各國使臣離京之後,派人在路途之中截殺祿東讚,這樣一來,大唐在周邊各國之中依舊是寬仁之國,誰也挑不出一點毛病,大唐只需要安安心心的等著火炮進長安,等著和吐蕃開戰便好,畢竟作為天可汗的李世民也愛惜名聲不是。

 可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快到他根本沒一點準備,祿東讚死的太快,偏偏被安平殺死在了長安,而且還發生在眾多使臣尚在長安的這段時間中,這讓他的名聲臭了,所以他怒了。

 當然,李世民也可將此事的責任推到華國身上,畢竟開槍殺人的乃華國火炮營士卒,而下令之人也是華國的長公主,真論起來好像與大唐並沒有什麽關系,他其實不用如此發怒,用這個理由完全可以打發吐蕃,畢竟吐蕃現在不敢輕易與大唐開戰。

 但是,一旦用了這個理由,遠在台灣的兒子和尚在長安的女兒孫兒將如何看他?朝臣和民間百姓又會如何看待他?

 別說其他人看不起,就是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他李世民乃堂堂天子,百戰而勝的皇帝豈能做出讓人看不起之事。

 見李道宗沉默以對,李世民怒火中燒,再次拿起了龍案上的奏折,不知想到什麽,又將奏折放了回去,吩咐道:“連福,傳朝中文武百官前來商議此事。”

 連福領命匆匆而去,卻並未走出甘露殿的大門,就見著朝中文臣已經來了甘露殿求見,被他領進甘露殿之後便聽到不少重臣們便開口了。

 所言之事,令李世民剛平息的怒火騰的一下又起來了,因為有人說安平帶著火炮營的士卒將所有吐蕃使臣皆殺了,並非單單隻殺了祿東讚一人,吐蕃整整三百人的求親隊伍只剩下一個副使——吞彌·桑布扎被安平留下一命,回吐蕃報信。

 當然,這不是李世民再次發怒的重要原因,畢竟殺了祿東讚便已經和吐蕃結下了死仇,再多殺幾個人在李世民看來算不得大事,他之所以大怒,是因為前來的文臣之中竟然有人請求他治安平的大罪,雖沒敢直接說安平什麽大罪,但話裡話外都是讓他將安平貶為庶人的意思。

 其中以高士廉最甚,直接說:“安平公主此舉陷我大唐於不義,陷陛下與不義,老臣請求陛下將安平公主貶為庶人,遣送吐蕃,以平息吐蕃怒火。”

 李世民笑了。

 因為高士廉不太清楚李寬和李淵信件說言之事,全當李世民認同了自己的提議,他也笑了,膽敢給陛下獻計陷害老夫,老夫也不會坐以待斃。

 而其他文臣則一臉驚異看著嘴角勾起的高士廉,這老貨今日沒吃藥吧,就算再怎麽不滿陛下的安排,也不該提出遣送安平公主去吐蕃啊,我大唐威嚴晃晃,豈可做出這等有辱國體之事。

 正打算開口反對,就聽見李世民平靜的問道:“申國公此言可真心。”

 “陛下,老臣之言出自肺腑。”

 “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狀若癲狂,他已經有多少年沒感受到過這種屈辱感了,竟然今日在高士廉口中感受到了。

 武德九年,突厥攻至距長安僅四十裡的涇陽,迫於無奈,李世民才在渭水河畔斬白馬定下渭水之盟,那已經被他視為了一生的奇恥大辱,沒想到如今高士廉竟然請求他將安平貶為庶人送於吐蕃,就是那匹白馬也讓李世民心疼了不少年,而安平可是他的親生女兒啊······是親生女兒。

 “連福擬旨,申國公,罷其官職,去其爵位,貶為庶人。”李世民怒視著高士廉,怒氣衝衝的吩咐道。

 殿中大臣顧不得是否和高士廉有沒有怨隙,紛紛開口道:“陛下不可啊,申國公乃一時妄言,望陛下念在申國公多年的功勞上,從輕發落。”

 就連李道宗也行禮給高士廉求情,不能不求情,若是不求情得罪的幾乎是朝中所有大臣,畢竟所有人都在求情,你李道宗卻冷眼旁觀,這是何道理?

 李世民一把就將龍案上的筆洗扔了大臣的面前,頓時四分五裂,怒極反笑道:“放肆,安平乃朕的女兒,你們竟然求朕將安平貶為庶人送去吐蕃,你們眼裡還有沒有朕,如此屈辱之事虧你們能說出口。”

 許是求情的大臣太多,李世民漸漸平息了怒火,平靜道:“朕告訴你們,安平,朕不會處置,區區吐蕃,朕隨時都能把它掃平,凡求情之人削俸半年,申國公罷官,降為侯爵。”

 “陛下英明。”

 一乾文臣口中稱讚不已,但心裡嘛, 對李世民的決定卻不怎麽滿意,不過李世民處於盛怒之中,沒人敢對李世民的決定提出反對之意,只能沉默以對。

 還是房玄齡此時站了出來,開口道:“陛下既已下定決心,是否召衛公等人前來商議出兵吐蕃一事?”

 話音一落,便有小黃門進殿稟報說朝中武將前來求見。

 前來的武將不少,基本留守在長安城的武將們都來了,畢竟吐蕃求親隊伍一死,大唐和吐蕃開戰近在眼前,掙軍功的時候到了。

 見到李世民沒說其他的,紛紛請戰,說著自己的多少時間能掃滅吐蕃,李世民一時間笑了,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安穩平和的環境總算沒有磨滅武將們的雄心。

 看著紛紛請戰的武將,李世民想了想,才若有所思道:“將吞彌·桑布扎暫且留在長安,待楚王將火炮運送到長安之時,放吞彌·桑布扎回吐蕃,查探吐蕃動向,若吐蕃出動大軍,到時任命行軍總管不遲。”

 :。:小說大唐承包王 最新章節 第467章 李世民的決定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