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淺顯的道理
當然,糖廠的事務也不能讓何縣令完全負責,按照大唐人的思維方式和處理辦法,糖廠的建設注定是不會讓李寬滿意的,這點李寬還是清楚的,沒辦法,何縣令做不到盡善盡美,隻好由他來補全了,雖說同樣做不到完美,但總比何縣令摸著石頭過河要好上許多。
  “老何,你知道什麽叫做流水生產嗎?”從糖廠回到縣衙,李寬坐在飯桌的上手問著何縣令。
  何縣令連忙放下酒杯,疑惑道:“殿下,何為流水生產?”
  “這麽說吧,流水生產便是讓一名工匠只需做同樣的事,就拿糖廠來說吧!榨甘蔗取糖水的工人就只需乾這個,熬糖的工人只需熬糖,明白吧!”
  所謂流水線作業其實很好理解,更何況李寬還說的那般清楚,何縣令明白,簡直太明白了;目光再次看向李寬,眼神中帶著敬重,臉上帶著激動,若是按照李寬的說法,那糖廠的產量必然提升啊。
  “不過本王還得提醒你一句,流水生產的好處很多,但你要記住糖廠現在是不合適流水作業的。”
  “殿下,微臣雖沒見識過您所說的流水生產,微臣卻能明白流水生產的好處,殿下為何說糖廠不適合流水生產呢?”何縣令很疑惑,明明是一個好法子怎麽就不能用呢?
  “老何啊,凡事不能只看眼前,要著眼於將來,難道糖廠現在的規模就讓你滿意了?本王之所以提出流水生產是讓你有這個意識,並不是讓你現在就實行。你也不想想,按照咱們大力支持糖廠的建設,將來南安縣的糖廠必定是閩州,甚至是大唐最大的糖廠,糖廠大了就需要管理的人手,管理的人手不能什麽都不懂吧!所以你現在的要務是讓現今糖廠的工人加深技藝,在又可能的情況下,讓他們讀寫書,將來他們才是管理糖廠的中堅力量。”
  不吃驚是假的,將現在的糖廠建造成大唐最大的糖廠,何縣令想都沒想過,而李寬能想到卻也不至於讓他吃驚,讓他吃驚的是李寬不僅直言不諱的提了出來,還真打算這樣做,這代表李寬是將糖廠作為了公產而不是楚王府的私產。
  糖廠的蔗糖和提煉的白糖還沒有出售,何縣令卻也能猜到價格如何,這將是一筆巨大的錢財。這樣的一筆錢財放在眼前,誰能不眼紅,可李寬卻偏偏給推了出去,這怎能讓他不吃驚;更何況,將糖廠建成了大唐最大的糖廠之後,完全是為李世民做了嫁衣,要知道糖廠不是李寬的私人產業,遠在長安城的陛下大可派人前來接收,這一切也就沒李寬啥事了。
  這樣的道理,李寬不明白嗎?
  他當然明白。
  不過,他不太在乎,說到底閩州也只是他計劃的第一步,他的終極目標還是在台灣、在整個天下,當南安縣的糖廠成為大唐最大的製糖工廠之時,他也應該在台灣打下基礎了,已經有和李世民平等對話的實力了,一個糖廠的收益還不至於讓他放在心裡,更何況台灣會比閩州的製糖業差嗎?
  李寬的想法,何縣令不清楚,他只知道李寬和當今陛下的關系不好,這是他當年在太原得罪李寬之後打聽到的情況,所以他不能理解李寬為什麽這麽做。
  說到底,何縣令還是偏向於李寬的,畢竟他當初乃是被李世民給貶謫到閩州的,而李寬卻能不計前嫌的重用他,兩相比較,李寬比李世民寬厚了許多,他當然是替李寬考慮。
  何縣令勸說:“殿下,咱們南安的糖廠乃是您出資建設的,按理說糖廠乃是您的私產,又何必拱手奉送於人呢?”
  李寬愣住了,何縣令所說的人乃是李世民,李寬明白,正是因為明白他才發愣,連陛下也不稱呼卻稱呼於人嗎?看來老何李世民還是抱著不滿的。
  想想也是,原本好端端的一個太原縣令,就因為按律處置王家的小子,就被李世民給貶到了不毛之地,是人都會有怨氣的。
  “老何,你也別說了本王心意已決,區區一個糖廠本王還不放在眼裡,若是真有心為本王考慮,盡心治理南安縣別讓本王操心便可。”
  見李寬態度堅決,何縣令沒有再勸說,本來是一場影響整個大唐糖業的對話就這樣無疾而終了。
  李寬這次來考察南安的重點是糖廠,不代表他看過糖廠之後就要回閩縣,南安的特產又不是只有甘蔗, 而且一個小小的糖廠還不足以解決南安縣的問題。
  南安縣最大的問題就是耕地不足,百姓吃不飽飯。
  當然,百姓也不是傻子,也知道開墾荒地,可偏偏南安縣的地理環境注定了開墾出來的荒地產量不高,久而久之,也就沒人願意繼續開荒造田了。
  糧食不夠吃,那該怎麽辦?就只有要糧食,在何縣令還未被貶謫的到南安的時候,百姓都是向管理閩州的土王們要糧的,這像是形成了一種慣例,就是何縣令來了之後帶著百姓富裕了不少,百姓依舊向土王們要糧。
  等李寬來閩州之後,土王被殺了一大片,他們找不到土王要糧了也不敢去找李寬要糧食,若不是何縣令來南安之後的政策不錯,百姓的日子富庶了不少,恐怕他們早就已經反了,這就是李寬暗中派人打探到了消息。
  打消百姓心中怨氣的辦法,就只有給百姓找到一條更好的發財路子,就像閩縣治下的百姓一樣,當初李寬剛到閩縣的時候,只要出門就會收到許多敵視的目光,可是現在呢,不說敬若神明也是和善的,難道真就因為所謂的雷神轉世的原因嗎?
  當人們真的活不去的時候,哪還管你是不是所謂的雷神轉世啊!
  究其根本,還是李寬這大半年在閩縣的政令給了百姓實際的利益,茶廠、船廠、水泥廠,那一樣不是讓百姓收獲頗豐。
  百姓衣食豐足了,自然會以心悅臣服作為回報,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