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與馮家初次交鋒
不知李世民是出於何種原因並未放馮盎回嶺南,現在發生了羅竇各洞的僚民造反,李寬可以趁著馮盎不在嶺南的機會征伐羅竇各洞,這是一次宣揚自己的機會,也是化解僚人仇視的機會。
  要知道僚人可是比關中人更加信奉鬼神之說,李寬要的就是在僚人心中塑造出了雷神轉世的形象,畢竟他手中有火藥的配方,而且火藥爆炸之時與打雷無異,在做出合理周詳的安排,讓僚人相信他乃是雷神轉不是不可能,既然他都是雷神轉世了,之前閩州土王的反叛便是對神明不敬,那就是該殺之人,化解仇視便不成問題。
  至於能不能能不能平息叛亂,李寬沒考慮過,既然馮盎都能連射七箭,射死敵軍七人導致獠民四處奔逃,揮兵乘勝追擊斬首一千余人,平定僚民叛亂,創造出一箭定昂山的美談;他李寬一樣能創造出一顆火藥罐平羅竇叛亂的傳說,都是一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李寬可不認為馮盎比自己厲害多少,也不認為自己手下的將士不比馮盎的士卒差。
  更何況在得知羅竇各洞的僚民造反之後,李寬吩咐懷恩領著護龍衛做了不少的火藥罐,這給了李寬十足的底氣。
  唯一值得李寬深思的問題就是該以何種借口出征,畢竟發生的叛亂是羅竇各洞,而羅竇處於廣東地界那是馮盎的地盤,若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導致馮家和閩州開戰這就不好玩了。
  借口很快便想到了,他是幫助馮家平定叛亂,而且他還有皇親這個身份在,羅竇發生造反,他有理由派兵。而且他極度懷疑這次叛亂是馮盎搞出來的鬼,畢竟歷史記載馮盎在貞觀五年進京之後不久便發生了叛亂,而且馮盎回到嶺南後隻射了七箭便平定了,這事兒也太巧。
  世上的事哪有那麽多巧合,除非是是馮盎為了早日離開長安而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要知道平定羅竇叛亂的最好人選只有了解嶺南的馮盎。
  轉念一想,李寬又覺得自己想多了,現在可不是歷史記載那般,馮盎在貞觀四年便進長安了,距離馮盎進京已經過去小半年了,若真是馮盎自導自演的一出戲,這戲也太遲了,而且他在與馮盎結交之時也並未看出馮盎有反叛之心。
  當然,羅竇各洞的反叛是否是馮家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誰也說不清楚。或許是也或許不是,在歷史記載中李世民下令馮盎率領軍眾二萬人擔任進討諸軍的先鋒,恐怕也有防著馮盎的心思存在。
  不過,這些對於李寬而言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記載中那個平定叛亂的人要改為他的大名,他要帶兵平定羅竇的叛亂。
  找來了在城外種地的薛萬徹和王翼他們,與眾人商議了一番,隨後吩咐周縣令開始招募士卒,或許是因為嶺南之地的土王們時常爭鬥,僚人們已經習慣了,李寬這次征召士卒出奇的順利。
  在羅竇各洞發生叛亂後的第十日,李寬留下馬周和劉仁軌總領閩州事物,他和薛萬徹、王翼帶著整整一萬五千余名士卒啟程開赴廣東西南部的羅竇。
  嶺南山不高,地不險,就是密林無數,在密林中行軍比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好不了多少,十余日的急行軍,也才堪堪到達廣東地界而已。
  一萬五千余手持刀兵的士卒,其中還有訓練有素的五千余將士,在加上羅竇各洞的叛亂,這一萬五千余人給馮家帶來的衝擊力有多大,李寬不清楚,他只知道前方有人帶著刀斧出鞘的士卒攔住了他去路。
  “本王乃是大唐楚郡王、閩州總管,聽聞羅竇各洞發生叛亂,特意帶領將士前來平叛。”李寬騎在馬上,大喊道。
  城門上的貴公子出列笑道:“羅竇乃是我馮家的地方,羅竇各洞的反叛自有我馮家處理,此事不用勞煩楚郡王,楚郡王還是帶著士卒回閩州吧!”
  李寬一笑,小樣兒,原本還擔心借口不足,沒想到這馮家的傻小子竟然送給本王把柄,若是不抓住機會豈不是對不起馮家這傻小子。
  “你是何人?”李寬笑問道。
  “我乃馮智彧,馮家第九子。”
  確定是馮家人無疑之後,李寬怒問道:“你此言是否代表嶺南馮家的態度?整個天下都是大唐的,就連嶺南也是大唐的,這個天下姓李不是姓馮,你竟敢說羅竇乃是你馮家的地方,若是有朝一日本王見到馮盎,便向他請教請教,這羅竇是何時屬於你們馮家了?難道本王貴為皇親還不能進入羅竇平叛?難道你馮家在嶺南多年真想自立為王了,真起了反叛的心思?”
  一頂造反的帽子扣下來,城門上的馮智彧傻眼了,不知該如何回話,不知是哪個缺心眼兒的人替馮智彧解圍了,在城門樓上大喊道:“你說你是楚郡王你就是啊,我還說我是太上皇呢,難道我真是太上皇?你可有憑證證明你乃楚郡王?”
  看開口答話之人的服飾應該是馮府的家將,李寬估計是存有討好馮智彧的心思,因為聽到了那家將的話之後馮智彧整個人都變了,驚慌的神色不見了,臉上漸漸有了笑容,有了底氣。
  反正他們在嶺南做慣了土皇帝,只要他們堅持說李寬是冒充的誰又會說什麽呢?就算事後被李寬告上了朝廷,只要馮家平定了嶺南的叛亂,難道李世民還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派兵攻打嶺南不成?
  更何況眼前這位楚郡王不受李世民的寵愛,這是嶺南所有知道李寬在閩州為官的人都知道的事,畢竟李寬若是受寵又豈會被貶到嶺南為官,大唐開國十幾年,至今還沒有哪一位王爺會被貶到嶺南。
  僅僅是一個不受寵的郡王想要和馮家鬥還差了一點,而且李寬直呼馮盎的大名也讓馮智彧心有不快,說到底李寬在馮盎面前也是小輩,直呼馮盎大名算是不僅對馮盎不敬還侮辱了馮家,就算李世民也要顧忌一點,不會直呼馮盎的大名。
  樓下的李寬可不管自己是不是侮辱了馮家,他只知道自己被馮家的家將給侮辱了,敢自稱太上皇,那豈不是佔他了的便宜,想要做他爺爺,還得看你有沒有這個命。
  “馮家可真是好大的膽子,想要本王給憑證,本王就給你憑證。 ”轉頭看向身後的士卒吼道:“將樓上敢自稱太上皇的家夥射殺。”
  話音一落,李寬只聽“嘣”的一聲,弓弦陣陣,一道箭矢從他眼前飛過,朝著城門樓上家將飛去,瞬間鮮血飛濺。
  李寬轉頭一看,原來是王翼射出的飛箭。
  就在看準備稱頌王翼好箭法的時候,身後又有一群箭矢朝著城門樓飛去,箭雨飛來,可是嚇壞了樓上的人,好在有護衛守候在旁,馮智彧倒是沒有受傷。
  李寬連忙阻止了準備繼續射箭的將士,笑道:“本王這個憑證可否讓馮九公子滿意?”
  “楚郡王你敢射殺我馮家家將,難道不怕挑起兩地戰端?”樓上的馮智彧急的跳腳。
  “本王乃是幫助你馮家平定叛亂,何時挑起兩地爭端了,是你馮家家將口出無狀,竟然敢自稱太上皇,敢自稱本王祖父,本王射殺他有何不可?”
  “你···你······”
  “今日你若是不放本王過去平叛,本王自會將今日之事稟告陛下。”見馮智彧臉色陰晴不定,李寬喝道:“既然馮家已有反叛之心,本王身為大唐郡王身為皇室子弟,當親自率兵攻打你馮家。”
  李寬的話一落,薛萬徹大喝道:“所有將士聽命,結陣。”
  一萬五千人,馮家自然是不放在眼裡的,但是此時,眼前的這座城卻承受不起一萬五千人的衝擊。
  馮智彧無奈,最終還是吩咐人打開了城門,放李寬過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